1. 每年社保申报缴费基数
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回。它是按答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 新员工申请社保不能进行缴费基数申报怎么回事
这种事情应该找社保局具体的工作人员具体看一下,这个新员工是什么原因,你可以在年后再去看一下的,现在基本都已经放假了。
3. 社保年度工资申报就是缴费基数申报吗
缴费基数是国家规定的最低的标准。
网上工资的申报数值一般等于缴费基数(即使你工资回远远超于缴答费基数),不然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工资水平大于最低缴费基数的按照工资水平来缴纳保险,对于公司来说费用会增加。
举个例子,最低缴费基数是2500,但是你的工资水平是4000,如果按照4000申报的话,养老保险企业负担20%即4000*20%=800元
如果是按2500,则2500*20%=500元。而个人缴纳的费用为4000*8%=320元
和2500*8%=200元
4. 社保怎么申报缴费基数
申报基数,就是根据国家社保规定,申报缴纳社保的缴费基数,一般来说,企业缴纳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根据职工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个体缴费的,根据社保局公布的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分为几档,由参保人自己选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5. 是不是每月都应申报社保缴费基数
社保基数与所在来地区在岗职工平源均工资挂钩,因此社保费会随着社平工资年年上涨。
首先要了解职工社保基数,要明确三个概念。即“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月最低基数”、“月最高基数”。因为社保基数与所在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挂钩,因此社保费会随着社平工资年年上涨。”,职工基数=“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上年度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12;月最低基数=上年度所在地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职工、挂档人员最低缴费基数;月最高基数=上年度所在地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挂档人员缴费最高基数=上年度所在地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00%。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有些职工抱怨:第一年单位每月从工资里扣社保费不到200元,次年每月扣220多块,今年听单位人事说,以后每月要扣250多元,社保费年年上涨”。
另外:国家还规定,职工应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本年度缴费工资基数。同时,国家还明确规定,月平均工资应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其中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6. 社保申报基数和缴费有什么关系
1,社保基数和缴费有密切关系。
社保基数是员工的上年度平均工资,是交纳社保费的内标准,交费比例由政府部容门规定。
社保交费/每月=社保基数X交纳比例
2,社保中心规定了社保基数的上下限。因为个人工资有高低,规定了工资再高,社保基数不能大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这是对高收入人的限制。最低,不能低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这是对低收入员工的保障。
3,社保基数每年调整一次,全年不变。
社保基数每年由单位自查,申报,配合社保基数的调整工作。
社保基数的申报,要实事求是,不能应高调低,也不能应低调高。社保中心有审核过程。若与工资总额不匹配,或有员工举报单位不是实事求是调整,社保中心会派出人员上门核实,单位要提供工资表等资料。
不实申报,一拆就穿。单位领导和有关经办人员要承担法律责任。
供参考
7. 社保缴费基数不申报表
忘记申报的话,如果没有过申报时间你可以补报,如果过了时间建议你等候通知下次申请。申报的补报流程: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8. 社保缴费基数忘记申报怎么办
忘记申报的话,如果没有过申报时间你可以补报,如果过了时间建议你等候通知下次申请。申报的补报流程:
1、填写《年度参保人员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申报表及公示花名册》;
2、加盖单位公章后到参保所在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缴费基数补报手续。
年度基数申报的补报需要提供的材料如下:
如果你未按时进行年度社保基数申报会产生滞纳金,那么你可以参考的资料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有关规定,参保单位应按时申报当年度社保缴费基数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逾期未申报导致社会保险费不能按时足额缴纳的,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8)社保可以不申报缴费基数吗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对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