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珠海市社保五险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速算
珠海社保缴费基数/比例(2015年1月-6月)
养老保险:基数2408,比例18%,其中,单位缴10%,个人缴8%;
基本医疗保险:基数2799,比例:8%,其中,单位缴6%,个人缴2%;
大病住院医疗保险基数:2799,比例2%,比例:单位缴2%,个人不缴;
工伤保险保险基数: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例:按企业行业分三级:0.2%、0.4%、0.8%,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计缴,个人不缴;
失业保险:基数1380,比例:2%,单位缴1%,个人缴1%;
生育保险基数: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例0.7%,单位缴0.7%,个人不缴。
Ⅱ 工资7000扣掉保险、税、社保、到手还剩多少
到手6244.51元。
1、社保缴费的基数,是按照员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来计算。养老保险是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医疗保险是单位缴10%,个人缴2%+3元大病统筹;失业保险单位缴纳1%,个人缴纳0.2%;工伤保险是单位缴纳1%;生育保险是单位缴纳0.8%。五险缴纳比例为8%+2%+3+0.2%=10.2%+3元。
2、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超过5000部分少于3000的税率3%。
3、实际到手工资=工资-五险-税=7000-(10.2%×7000+3)-[7000-(10.2%×7000+3)]×3%=6244.51
(2)南京社保缴费速算扩展阅读:
工资(Wages)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1)社会保险费;(2)劳动保护费;(3)福利费;(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5)计划生育费用;(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网络
Ⅲ 这个月申报个税,收入总额5250。扣了246.15社保。系统现在显示要减 速算扣除数105。
5250,要先扣除 个人的社保、公积金扣款,5250-246.15=5003.85
5003.85-3500=1503.85 ,适用税率 10%,其中1500要按3%计税,扣除的回105是1500多计算的税金(答1500×7%)。
==个税 1500×3%+3.85×10%=45.39
==个税 1503.85×10%-105=45.39
而 5250-250.10=4999.90 , 4999.90 - 3500= 1499.90 ,按3%计税,没有速算扣除数。。
==个税 1499.90×3%=45元。。
供参考。。
Ⅳ 2011工资税率具体怎么算呢,比如这个月的收入(11200元-社保440元-3500元)。
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是通过将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按税法规定的级距分解为若干级距,然后将各级距的应纳税所得额剩以对应的税率,最后把不同级距计算所得的积相加。
如税法所附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如您所说的月的收入11200元-社保440元-3500元其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为7260元。
现要把7260元中的1500元确定为一级,适用税率为3%,第二级(1500至4500)的3000元部分适用税率为10%,余下部分(7260-1500-3000)=2760部分适用税率为20%。
应纳税额=1500×3%+3000×10%+2760×20%=897元。
为了简便计算,采用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这里的速算扣除数是把适用级距一级3%和二级10%,都按20%计算的差额。
如(1500×20%-1500×3%)+(3000×20%-3000×10%)=255+300=555
所以直接用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7260×20%-555=897
二种方法计算结果应纳税额相同。所以适用税率是通过国家立法规定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
附:各级对应的速算扣除数税率表如下: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理解。
Ⅳ 求①历史速算扣除数一览表;②2010年月收入6000,社保扣除960,求个人所得税(要求计算过程)
6000-2000-960=3040,
3040*15%-125=331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版 5 0
2 超过500元至权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