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的退休养老保险中的视同缴费年限应该怎么算呢
视同缴费年限不算缴费基数。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实际上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内费,容视作已经缴费的年限。因为职工没有缴费,也就不存在计算缴费基数的问题。
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基本养老金,分为两部分:
一、基础养老金
计算基础养老金时,按照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计算的,计算公示如下: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1%;
二、过渡性养老金
因为视同缴费年限没有实际缴费,个人账户没有储存额,也就那样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了公平,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发放办法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具体制定的办法执行。
以重庆市为例: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年限×1.4%(计算系数)。
② 退休社保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问题
没事!你单位是从2000年开始缴纳的社保,在这之前的工作经历是被社保局认可的,可以视同缴费。
视同缴费与实际缴费合在一起,就是他的全部工龄。
③ 关于社保视同缴费年限的问题
应该不行,你爸是不是城镇户口,如果是到了退休的年龄,就把还差的几年一次性补齐就可以了,也可以不享受退休金先,一直缴到退休满足为止。
④ 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在计算退休工资时有何区别
1、性质不同:实际缴费年限是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规定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有关社会保险费的累计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时间。
2、补助不同:实际缴费年限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人员,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外,还要增加过渡性养老金,这个过渡性养老金相当于是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种补助,由统筹基金来进行支付。
3、计算方法不同:实际缴费人员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实际缴费人员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来组成的,其中基础养老金部分,是按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0%来计算,由于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计入了个人账户,还有资金利息、理财收入等除以领取月数。实际缴费年限养老金的计算相对比较简单。
(4)社保视同缴费年限退休金扩展阅读:
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认定条件:
1、已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具有符合国家工龄政策规定的连续工龄的国有、集体企业的固定职工。
2、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原固定职工。
3、机关事业单位转制的工勤人员(原固定职工)。
4、2000年2月之后辞职离开市、区属机关、财政核拨、核补事业单位的人员及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
5、身份证及户口本复印件(身份证复印正反面,户口本复印首页及本人资料页,本人申办的需携原件核对,单位申办的需单位核对原件后加盖公章并注明与原件相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缴费年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视同缴费年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退休金
⑤ 92年之前社保为什么不是视同缴费年限而是核定缴费年限呢对退休费有影响吗
没有影响,92年之前算工龄,退休金是以你92年以后交的算,一部分是你交的养老保险的百分比算,一部分是当地上一年的平均工资的百分比算,退休金是这两部分组成。
⑥ 2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2年,一共22年六十岁退休能开多少钱
养老保险不仅仅与缴费年限有关系,还与历年缴费水平高低、当地社平工资、个人账户余额等因素有关。
⑦ 本人已领取养老金但退休时未认证视同缴费年限怎么办
这个必须是需要本人认证的,如果不认证的话,社保部门会停止发内放养老金的,可以联容系当地的社保局说明情况。不过现在认证的方式简单快捷,可以下载认证软件到手机上,自己坐在家里就可以认证的。
视同缴费是指1993年以前的工作经历,因为93年实行全国养老保险,95年实行医疗保险,而在93年以前工作的合同制职工享受视同缴费的工龄。在退休的时候,社保局工作人员会根据档案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综合计算出退休工资,也就是说,视同工龄已经计算在退休工资里。
(7)社保视同缴费年限退休金扩展阅读:
视同缴费年限,是不缴纳养老保险的,如果缴纳了养老保险,就是实际缴费年限了。缴纳了养老保险,就可以计算缴费年限。
计算基础养老金时,按照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计算的,计算公示如下: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1%;
因为视同缴费年限没有实际缴费,个人账户没有储存额,也就那样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了公平,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发放办法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具体制定的办法执行。
⑧ 关于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交费年的退休费如何计算
1、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也越多。
2、计算参考公式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如果属于过渡时期的计算方法按当地规定。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一般为8%)。
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8)社保视同缴费年限退休金扩展阅读:
与实际缴费年限的区别
实际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后,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理解实际缴费年限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实际缴费年限是职工个人的缴费年限,不应与职工所在企业的缴费情况联系在一起。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把实际缴费年限与企业的缴费情况挂钩,规定若企业不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则不计算该企业职工的实际缴费年限,这种做法侵害了职工个人的利益。
二是职工个人必须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若是非足额缴纳,欠缴年限暂时不能计算为实际缴费年限,待职工补齐欠缴本金和利息后方能计算。
根据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劳办发〔1997〕116号)文件规定,视同缴费年限,指参保职工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年限。
⑨ 有15视同缴费年限,社保交了28年,退休可以拿到多少工资
还不能计算。需要每个月缴纳社保多少,何年交纳,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等数据才能计算。
⑩ 养老金并轨中含视同缴费年限是什么意思
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时间。
固定职工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
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调入企业后,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复员退伍军人、城镇下乡知识青年被招为合同制工人,且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军龄及下乡期间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可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
未实行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前的工作年限, 包括未实行个人缴费前的企业缴费。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方法:
视同缴费年限作为计算“中人”(1996年以前参加工作)的退休金待遇的一项重要指标,必须通过对本人档案的工作年限、时间予以认定,对于不同性质的单位其视同缴费的时间也不一样:
国有、集体企业固定工1992年12月前的参加工作年限为视同缴费年限;
省、部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除另有文件规定的单位以外1995年10月前的参加工作年限为视同缴费年限;
市属机关、事业单位职工1997年12月前的工作年限为视同缴费年限;
省外机关事业单位转入的原单位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工作时间视同缴费;
实施行业、系统统筹的单位职工按行业、系统时间前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
退伍、转业的复转军人的军龄视同缴费年限。
全民合同制职工(指80年代时按计划招收的)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无视同缴费年限;
由转制单位调出的员工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
原来为事业单位后来政策调整为企业的部分单位其改制前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其实际缴费时间按相关时间规定认定:
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局属、省属在陕科研机构(26家)自2000年1月起缴费;
中央所属工程勘察设计单位(8家)、科研单位(4家)自2001年10月起缴费;
长期离职人员计算视同缴费年限,办理退休手续:
办理过正式招工录用手续的职工离开单位后的时间如果是在实施社会保险前的,期间不能算做视同缴费年限,而实施之后又没有实际缴费年限的,到达退休年龄后如果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则无法办理退休手续及按月领取养老金。所以,离职时间较长又无社保关系的职工,应及时建立及接续社会保险。
辞职、被辞退、开除人员的缴费年限的计算:
曾经在国有、集体企业工作的员工辞职、被辞退、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况下离开原工作单位并且按规定个人不必缴纳社保费的时间视同缴费年限。
但是曾经被开除或者判刑的人员按现行规定服刑前的连续工龄不再认可,因此建立社保个人缴费制度以前的工龄不能视同缴费年限,在原单位的实际参保后的缴费年限可以保留,与以后的再次参保年限合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