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庆的社保缴费标准是多少
最新2017年重庆社保缴纳比例,重庆个体工商户社保缴费比例是多少?2017年重庆一次性买断社保多少钱?
2015年,重庆社保截止到7月已经前后进行了三次调整了,你知道吗?
首次调整时间:2015年1月
根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颁布的最新政策文件,从2015年1月起,重庆市社保缴费基数上下线将恢复为60%-300%,最低缴费基数调整为2551
第二次调整时间:2015年5月
2015年6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从2015年3月1日起,全市失业保险费率统一调整为2%。费率调整后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个人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从2015年1月1日起,全市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后的最高费率由7%调整为6.6%。从2015年1月1日起,全市职工生育保险费率由0.7%调整为0.5%。
第三次调整时间:2015年6月
2015年6月,重庆社平工资公布,根据新公布的社平工资标准,2014年年平均工资56852元(4738元/月),2015年社保上下限为2843-14213(60%-300%),社保缴纳基数低于2843的人员按照2843计算补收差额。
❷ 2019年重庆社保缴费基数及费用标准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上个月,市人社局发布通知
►明确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职工2016年度月缴费基数上限15523元,下限3105元。
►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2016年度月缴费基数上限5175元、下限3105元。
市人社局还发布了2016年上年度全市城镇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有关通知。《通知》明确了我市2016年上年度全市城镇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按62091元(5175元/月),数据与相比,比去年社平工资标准4738元多437元。
社保怎样调整的呢?
►参保职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高于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300%核定缴费基数。
►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该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高于该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上年度本人实际月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
►参保职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核定缴费基数。
也就是说↓
►我市社保参保职工2016年度月缴费基数上限15523元、下限3105元。
►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月缴费基数由本人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100%之间自主选择,即上限5175元、下限3105元。
每月应缴纳社保五险多少?
按2015年度社平工资5175元基数标准计算↓
►养老保险:个人每月需缴纳8%,5175元×0.08=414元
►失业保险:个人每月需缴纳0.5%,5175元×0.005=25.9元
►医疗保险:个人每月需缴纳2%+5元,5175元×0.02+5元=108.5元
►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个人无需缴纳,所以不纳入计算之中
按照今年缴费标准↓
►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我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高于该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每月应缴纳的社保五险费用为:414元+25.9元+108.5元=548.4元。
按照去年以社平工资标准4738元来看↓
►去年我市月平均工资低于我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高于该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照类似算法为:525.2元。今年比去年每月多交23.2元。
按基数上限下限计算该缴纳多少社保?
►以下限3105元作为基数,每人平均每月应该缴纳的社保费为:
3105元×(8%+0.5%+2%)+5元=331元,比去年多出15元。
►以上限15523元作为基数,每人平均每月应该缴纳的社保费为:
15523元×(8%+0.5%+2%)+5元=1635元,比去年多出68元。
个人身份参保应缴纳多少养老保险费?
►以个人身份参加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参保人员,月缴费基数由本人按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100%之间自主选择,即上限为5175元、下限为3105元。
►个体参保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同时进行调整,按2015年度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0%、90%、80%、70%及60%五档基数缴费为例,
月缴费金额分别调整为↓
►5175元×20%×100%=1035元/月、
►5175元×20%×90%=931.50元/月、
►5175元×20%×80%=828元/月、
►5175元×20%×70%=724.60元/月、
►5175元×20%×60%=621元/月,
每月缴费额分别较去年同档次缴费额增加87.40元、78.80元、69.80元、61.20元、52.40元。
❸ 重庆自己交社保要多少钱
一档250元/人·年,二档625元/人·年。
2020年度城乡居民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一档250元/人·年,二档625元/人·年。在黔高校大学生参加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学年度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一档220元/人·年,二档550元/人·年。
符合享受参保资助的医疗救助对象,其资助标准按《重庆市黔江区民政局重庆市黔江区财政局重庆市黔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黔江区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执行。即特困人员(含原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事实无人抚养困境儿童)、孤儿和低保对象,按居民医保一档参保缴费标准全额(250元/人·年)给予资助。
(3)重庆社保最新缴费标准是多少扩展阅读:
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相关要求规定:
1、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和在黔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参保管理职责,加大个人参保缴费征收工作力度,利用微信(重庆税务)、支付宝、专用POS机(村社区)等征收方式。
2、多措并举、集中力量做好集中参保时段的参保筹资工作,确保在巩固现行居民医保参保覆盖面基础上。
3、减少参保对象断保、漏保现象,努力实现辖区人口2020年居民医保参保全覆盖,医疗救助对象和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完成100%参保缴费。
❹ 重庆个人缴纳社保一个月要交多少
个人缴纳社保的方式有两种:个人缴纳和公司代缴。
个人缴纳是你户籍在重庆,可在户口所在地街道的社保所以个人名义缴纳养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公司代缴是下文所述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在其公司账户参加城镇职工五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根据2016年6月公布的社平工资标准,目前重庆社保缴纳比例最低标准为3105元,具体标准如下:
❺ 重庆2019社保缴纳比例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最新2017年重庆社保缴纳比例,重庆个体工商户社保缴费比例是多少?2017年重庆一次性买断社保多少钱?
2015年,重庆社保截止到7月已经前后进行了三次调整了,你知道吗?
首次调整时间:2015年1月
根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颁布的最新政策文件,从2015年1月起,重庆市社保缴费基数上下线将恢复为60%-300%,最低缴费基数调整为2551
第二次调整时间:2015年5月
2015年6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从2015年3月1日起,全市失业保险费率统一调整为2%。费率调整后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个人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从2015年1月1日起,全市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后的最高费率由7%调整为6.6%。从2015年1月1日起,全市职工生育保险费率由0.7%调整为0.5%。
第三次调整时间:2015年6月
2015年6月,重庆社平工资公布,根据新公布的社平工资标准,2014年年平均工资56852元(4738元/月),2015年社保上下限为2843-14213(60%-300%),社保缴纳基数低于2843的人员按照2843计算补收差额。
❻ 重庆今年个人社保缴费是多少
社保是个俗称,由几种费组成,缴费多少,第一年按市最低工资标准缴费,第二年按上一年的平均工资缴费,5%-8%不等。
❼ 重庆社保个人缴费多少
保险来小编帮您解答,更多自疑问可在线答疑。
重庆社保缴费比例:
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9%,个人8%;
医疗保险缴纳比例:单位7.5%,个人2%;
大额医疗保险:单位2%,个人4元;
生育保险:单位0.5%,个人不缴;
失业保险:单位0.5%,个人0.5%;
工伤保险:单位0.5%-4.8%(根据行业危险程度划分),个人不缴。
重庆社保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单位按工资总额,个人按本人工资;
缴费基数上限:上年度重庆职工月平均工资300%,即15523元;
缴费基数下限:上年度重庆职工月平均工资60%,即3105元。
❽ 2019年重庆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重庆社保缴费比例:
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9%,个人8%;
医疗保险缴纳比例:单位7.5%,个人2%;
大额医疗保险:单位2%,个人4元;
生育保险:单位0.5%,个人不缴;
失业保险:单位0.5%,个人0.5%;
工伤保险:单位0.5%-4.8%(根据行业危险程度划分),个人不缴。
重庆社保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单位按工资总额,个人按本人工资;
缴费基数上限:上年度重庆职工月平均工资300%,即15523元;
缴费基数下限:上年度重庆职工月平均工资60%,即3105元。
❾ 重庆社保城市居民最高缴纳标准是多少呢
个人名义的参加养老保险,按100%交,目前是1035元/月。如果是单位职工,个人部分最版低是3105的权8%即248元;单位部分是3105的19%即590元。工资高于3105的按实际工资为基数计算。最多不超过社平工资的3倍。2016的社平工资是5175元/月。
❿ 2019年重庆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是多少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2015年重庆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是:2842.8,上限是:14214。具体的你可以问51社保网或者当地的社保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