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保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是什么意思
缴费基数上限是指职工工资收入超过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下限是指职工工资收入低于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60%的,以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的60%为缴费基数。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上下限的规定,最低不能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雇工和非本市城镇户口职工不得低于50%,私营企业法人、股东、个体工商户业主不得低于100%。
最高不能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本市职工平均工资每年由市统计局公布。缴费基数在同一缴费年度内一年一定,中途不作变更。每年4-6月,用人单位应根据所在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通知,申报本单位职工新一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1)社保的最低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每年7月,参保单位须到办理参保登记的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或区社会保险所申报下一结算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参保单位申报的缴费基数,须经参保职工本人签名或采用公示的方法确认。
缴费单位不按规定申报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暂按其上一年月缴费基数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缴费基数是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计算依据。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后,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职工缴费基数越高,其个人账户储存额就越多,可支配使用的医疗费用就越多,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而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瞒报、漏报、少报缴费基数,将直接降低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的享受水平。
社会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全年工资的月平均值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
② 最低社保缴纳是什么意思
最低社保缴纳不属于专业术语,只是个人对社会保险缴纳行为一种描述,回并不准确,也难以答在术语中找到唯一对应的意思。
在社会保险缴纳方面,最常见的“最低”有两个:一个是最低缴费年限,即劳动者可以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金,应该缴纳社会保险的最低年限——15年;另一个是最低缴费基数,即统筹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60%,职工工资低于最低缴费基数的,应该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
③ 社保中的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
缴费抄基数是参保人按比例缴费的依据。
对公司而言,缴费基数就是公司全部员工的工资总额;对个人而言,缴费基数就是个人的月工资。社保经办机构在核定参保单位(人)的缴费基数时,统一规定缴费基数在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数的60%-300%之间,即:若个人的月工资不足当地上年度社平数的60%,则其缴费基数最低须达到社平数的60%;若个人的月工资超过了当地社平数的300%,则其缴费基数最高不得超过社平数的300%。
假如公司每人月工资是600元,若此工资标准已达到当地社平数的60%,则600元就是缴费基数;若不到当地工资社平数的60%,则要提高到社平数的60%。
社保中的养老、医疗、失业,均是以这个缴费基数为依据,按规定比例交费:
养老--单位交20%、个人交8%;(基数600:单位180、个人48)
医疗--单位交6%、个人交2%;(单位36、个人12)
失业--单位交2%、个人交1%;(单位12、个人6)
工伤和生育全部由单位承担,个人不必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