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职工丧失劳动能力辞职社保怎么办
你好,职工工伤后,退职需要根据工伤级别分别进行处理。
1、职工因工致残被鉴版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权,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伤残等级享受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分别支付本人22个月、18个月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36个月、30个月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本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4、
⑵ 职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社保已交了六年,因病中断两年,无收入来源,社保该如何处理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话有病残津贴,问问人社局,你算不算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社会保险内法
第十容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⑶ 未交够十五年劳动保险因病丧失劳动力社保交吗
未交够十五年劳动保险因病丧失劳动力社保可以不交,可以领取病残津贴。
因病或非内因工致容残的社保待遇:
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病残津贴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对前述特殊参保人员给予的经济补偿。病残津贴属于新制度,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津贴标准,需要出台相应的配套规定。
⑷ 在职员工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可养老保险没满15年,用人单位怎么处理
在职员工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可以按长病假处理,等交满十五年养老保险后为其代办因病提前退休,现在也可以马上代职工向社保部门申请职工因丧失劳动能力提前病退,
未交满十五年社保的剩余部门,单位照顾一部份,职工拿出一部份补交足十五年社保后,办因病提前退休,单位代职工将病历医生诊断证明送到劳动能力鉴定委会员申请病退,如果顺利地办到病退,也解决了单位的一个难题。
社保卡办理具体如下:
一、办理条件
符合申领条件的人员可以通过电话向申领网点预约或直接前往街道(镇)社会保障卡申领服务网点申请办理社会保障卡(包括学籍卡)。
申领时需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申领表(集体户口市民需要携带户籍所在地警署或派出所开具的户籍证明)等相关资料。
二、办理资料
1、写完备的社会保障卡发行注册申请表;
2、会保障卡发行筹备情况说明;
3、合全国统一规范要求的应用领域和卡内应用文件结构(包括本地扩充的应用领域和指标);
4、照统一要求设计的卡面样式;
5、地区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6、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办理流程
(1)首次申请办卡的员工到市公安机关认可的第二代身份证联网照相馆拍摄数码照,并向照相馆索取《XX市社会保障卡数码照回执》,
同时在回执上工整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以方便办理。已办理过社会保障卡,但是遗失需要重新办理的员工不需要提交数码照回执。
(2)已办理网上申报的企业可以直接在网上申请制证。首先打印制证清单,将需制证员工数码照回执(遗失补办卡不需要此回执)按所打印的制证清单的人员顺序进行排列并且附于清单后,并提供员工身份证复印件,提交到社保指定的制卡窗口,交纳工本费,领取制卡回执。
(3)未办理网上申报的,企业提交员工身份证复印件、社会保障卡数码照回执(遗失补办卡不需要此回执),社会保障卡数码照回执需按参保报表的顺序排列,附于参保报表后。遗失社会保障卡需要重新办理的,可以直接填写《x市社会保障卡补办(挂失)申请表》。
经缴费所属征收部门打印制证清单后,可以到社保指定的制卡窗口交纳工本费,领取制卡回执。
(4)在个人缴费窗口缴费的人员,应提交身份证原件、社会保障卡数码照相回执(已办理过社会保障卡的不需要此项)到所属社保机构个人缴费窗口填表并交纳工本费,领取制卡回执。
无工作单位的人参加社会保险,就应当按照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保险的办法执行,自由职业者,只能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带上本人的身份证、失业证和2张1寸照片,到当地的社保中心的营业窗口办理。医疗保险:办完了养老保险手续后,带着上述的材料和办好的养老保险手册,到当地的医保中心的营业窗口办理。按照规定正常缴纳费用就可以了。
自由职业者,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医疗保险方面,自由职业者,个体户参保,可以选择只建统筹基金,不建个人帐户,按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4.2%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也可以选择按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8%缴纳,建立个人帐户!职工参加医疗保险是单位承担6%,个人承担2%。
⑸ 丧失劳动能力,年满50周岁,但社保未交满15年怎么办
如果你是缴纳的灵活就业缴纳养老保险,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按月领取病残津贴,而不是办理病退,
⑹ 企业黄了,有10年左右工龄,未交社保,患有脑出血,丧失劳动能力,如补交社保,能办理病退吗
从2011年以后,社保只能逐年交纳,不能补交了。办理病退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累计参保激费满15年,经鉴定不具备劳动能力,符合病退条件。
⑺ 社保期间丧失劳动能力怎么办
如果缴费年限满足十五年,男性满足五十岁,女性四十岁,就可以向社保提出病退申请,社保根据病情安排丧失劳动能力医学司法鉴定,鉴定符合病退条件就可以办理手续病退了。
⑻ 丧失劳动能力,但未交满社保,才上了6年班的如何办理提前退休
上海的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方面的政策,其原则性规定与各地是一致的,供参考:
一、办理依据
1.《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199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第59号令)。
2.《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办法》(沪劳保福发[2001]34号)。
3.《上海市职工因病、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沪劳保发[1997]58号)。
4.《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程序(试行)》(沪劳保保发[1999]14号)。
二、办理条件
1.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1)1992年底前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和1993年1月以后的缴费年限满10年;1993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者。
(2)因病连续停止工作一年以上(精神病患者2年以上),下岗人员离开工作岗位一年以上者。
2.经市再就办认定的失业丧劳特困人员,由本人所在地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
3.职工由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作出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
三、办理凭证
1.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作出的符合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书(失业丧劳特困人员由市再就办签署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失业职工审批表》及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
2.本人要求办理提前退休的书面申请;
3.本人连续一年病假证明(下岗人员须提供离岗证明);
4.本人连续6个月以上领取疾病救济费的凭证(下岗人员提供一年领取下岗生活费的凭证);
5.上年度本人《养老保险帐户储存额结算单》(失业丧劳特困人员须提供黄浦区社保中心的《个人帐户转移通知单》);
6.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7.须填写《养老人员养老金申报表》(申3表)。
四、受理部门
凡符合上述办理条件要求,须向所属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结算服务科特殊业务变更岗位办理申报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其中:职工由所在单位到所在地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丧劳特困人员由本人家属到户籍所在地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
五、受理时间
参保单位或个人至所在地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从受理至复审结束一般为15个工作日,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受理当日,出具《业务受理回执》给参保单位或个人。
六、办理结果
审核未通过:当场告知参保单位或个人未通过的原因。
审核通过:在参保单位填写的表式上加盖经办人印章并出具《业务受理回执》给单位。受理材料移送业务管理科特殊业务复审岗位办理复审或报批手续。经复审或报批同意后,在3个工作日内通知单位或个人办理相应变更手续;若复审或报批不同意,则根据不批准理由,在3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退回并告知理由。
⑼ 社保交不到15年怎么办,又失去劳动能力了,无法交了,怎办
没有能力缴纳的话,中途有断交的不分可以补交。
根据社保相关政策规内定,生育保险欠容费2个月以上、医疗保险欠费4个月以上视为中断,中断后不能补缴,并且会影响生育保险待遇及住院医疗费报销,企业职员辞职后如不想断交社保,可以继续自己缴纳社保费用。但需按照规定办理参保手续,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本市户籍人员:参保人携带身份证、社保卡、户口簿到到原单位参保社保经办机构或户籍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接续参保。
2、具有居住证的外地户籍人员:参保人携带身份证、社保卡、居住证等资料到原单位参保社保经办机构或居住证登记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接续参保。
3、未办理居住证的外地户籍人员:参保人员携带身份证、社保卡、银行账号到原单位参保社保经办机构接续参保手续。
⑽ 社会养老保险没交完丧失劳动能力怎么办
社会养老保险没交完丧失劳动能力可以领取病残津贴。
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的社保待遇:
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病残津贴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对前述特殊参保人员给予的经济补偿。病残津贴属于新制度,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津贴标准,需要出台相应的配套规定。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
所谓"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
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
其中法定的年龄界限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
同时被保险人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
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已办理相关手续;
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