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员工的平均工资跟社保缴费基数有什么关系
根据相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职工按照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确定缴费基数。
一般来说,工资越高、社保的缴费基数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缴费基数是存在上限和下限的。
对于收入过高或过低的人群,还相应地设定了缴费基数的上下限:
职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低于下限的,以下限作为缴费基数;
高于上限的,以上限作为缴费基数;
月平均工资在上下限之间的,则按本人实际工资收入确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1)企业缴纳社保基数和工资的关系扩展阅读
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
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与当地的平均工资数据相挂钩。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社保基数申报和调整的时间,一般是在7月。
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半则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❷ 社保基数和当前工资的关系是如何的
社保基数就是你的工资水平。如果你现在调成1万了,以后就要按1万的社保基数来计算你缴的社保费。其实这是好事儿啊,将来你退休工资才会高哦。不过你现在缴纳也得多一点儿了,你们单位会缴得更多了。
❸ 社保基数和工资的关系的文件
缴纳社保基数和工资总额不相等,但与工资总额有关。
缴纳社保基数也叫社会内保险缴费基数,是参保容单位和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依据。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应缴社会保险费。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由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在社保缴纳和工资总额的关系中,社保应该按照职工的实际收入缴纳,职工的工资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60%的,按照社平工资的60%缴纳,高于社平工资300%的,按照社平工资的300%缴纳,在两者之间的,按照实际工资缴纳,应该对比社会平均工资是否低于或者超过社平工资的60%或者300%,如果在两者之间,应该按照实际3000元作为缴费基数填报,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不按时足额缴纳,是要接受处罚的。
❹ 社保缴费基数和工资的关系
你自己缴费,和公司的缴费,计算退休费的办法是一致的,只要你缴纳的养老保险基数一致,是可以得到同样的退休费,关键在于,你在企业缴费,你个人只承担8%。你自己缴费,要承担20%,至于工伤,生育以及失业保险,发生了才享受,不发生是不享受的,一般个体缴费,不缴纳工伤,生育以及失业保险,并且工伤和生育保险,是单位缴纳,和你个人没关系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❺ 社保缴纳基数与总工资有什么关系
缴纳社保基数和工资总额不相等,但与工资总额有关。
缴纳社保基数也叫内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参容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依据。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应缴社会保险费。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由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在社保缴纳和工资总额的关系中,社保应该按照职工的实际收入缴纳,职工的工资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60%的,按照社平工资的60%缴纳,高于社平工资300%的,按照社平工资的300%缴纳,在两者之间的,按照实际工资缴纳,应该对比社会平均工资是否低于或者超过社平工资的60%或者300%,如果在两者之间,应该按照实际3000元作为缴费基数填报,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不按时足额缴纳,是要接受处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