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5年级古诗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二、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1、 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唐·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带鸟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3、 绘虫的诗句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4、 绘鱼的诗句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元·宋禧《即事》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三、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
1、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2、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 》
4、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
『贰』 在初三如何赶上别人 目前班级前15年级前100怎么在短时间即中考前赶上别人
不要玩命学了 我觉的人学习 重要的是学会了 融会贯通 不是为了名次
『叁』 15年级语文书上的所有谒后语
十七、公输节选自《墨子。公输》墨子,名翟,战国初期思想家,主张非攻、兼爱,墨家的创始人,宋国人。《墨子》是墨家的经典之作。郢(yǐng):楚国都,在今湖北江陵。(1)公输盘:鲁国人,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做“公输班”或“公输般”。能制造奇巧的器械,民间称他鲁班。(2)将以攻宋:以,用(3)子墨子:指墨翟(此字念“dí",;姓氏中念作“zhái")。前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是弟子们对墨翟的尊称(4)闻之:闻,听说(5)起于鲁:起,起身,出发;于,从;从鲁国出发。(6)至于郢:至,到达(7)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是公输盘对子墨子的尊称。何命焉为:有什么见教呢?“焉”与“为”合用,表示疑问语气。(8)侮:欺侮。臣:墨子的自我谦称。(9)借:凭借,依靠;愿:想;子:你。(10)说:通“悦”,高兴。(11)请献十金:请允许我献上十金。请,译为“请允许我“。(12)义:坚持道义。固:本来,从来。(13)再拜:表示谦虚、恭敬,一拜再拜。再:第二次(14)请说之:请允许我向你说一些话,请:请允许我。说之:解说这件事。(15)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为,造。以,用来(16)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荆:楚国的别称。智,聪明;谓,叫做;于,表对象;而,表转折,却(17)知而不争:知道这(道理)而不(对楚王)谏诤。意思是不劝阻楚王。争:通“诤”,劝阻。(18)类:对事物作类比进而明白它的事理。知类:明白事理。(19)服:被说服。(20)然:(既然)这样,但是(21)胡:为什么。已:停止。这里指停止攻宋。既已:已经(22)见【我于王】(xiàn):引见。王:指楚惠王。(23)【子墨子】见【王】:拜见。(24)文轩:华丽的车子。文,彩饰;轩,有蓬的车。(25)敝舆(yú):破旧的车子。(26)短褐:古代贫贱者所穿的粗布衣。短,“裋(shù)”的假借,粗布衣。褐:粗布衣服。(27)粱肉:精美的饭菜。(28)窃疾:喜欢偷窃的毛病。(29)云梦:即云梦泽,楚国境内的大湖,包括现在的洞庭湖和洪湖。(30)犀:雄性的犀牛。兕(sì):雌性的犀牛。麋(mí):像鹿,体大。(31)江汉:长江和汉水。鼋(yuán):比鳖大,俗称癞头鼋。鼍(tuó):鳄鱼的一种,产长江下游,俗称猪龙,即今扬子鳄。(32)所谓:所说的。雉(zhì):俗称野鸡。鲋(fù)鱼:像鲫鱼的一种小鱼(33)长松:大松树。文梓:梓树。楩(pián):黄楩木。楠:楠树。豫章:樟树。(34)三事:孙诒让把“王吏”当作“三事”,因篆书字形而致误,指楚王派遣攻宋的将吏。(35)【于是】见【公输盘】:召见。于是:在这时。(36)牒(dié):木片。(37)九:与古代的“三”一样,泛指多次。(38)距:通“拒”抵挡,抵抗。(39)圉:通“御”抵御。(40)诎:通“屈”,指理屈。所以:用来……的方法。和现代汉语里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41)寇:入侵。虽:即使。绝:杀尽。请:请允许我(做某事),表示客气的外交辞令(42)庇:遮蔽。闾:里门。古以25家为里。(43)内:通“纳”。(44)治:致力。神:指建立宏伟功业于无形的大智大慧。(45)明:指易于为人所见的小智小慧。(46)云梯:古代战争中攻城用的机械。(47)所以:表示用来……的方法。十八、《孟子》两章(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2)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3)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4)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5)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顺接。之:指城。而:表转折。(6)必:一定。(7)然而:这样却。(8)是:这。(9)城:城墙。池:护城河。(10)兵革非不坚利也: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坚利:坚硬锐利。(11)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安定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限制。以:依靠。(1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威:震慑。利:锐利。(15)寡助之至:之:到。至:极点。(16)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的亲属和母系的亲属。(17)畔:通“叛”。(18)顺:归顺,服从。(19)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故:所以。(1)选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田间。畎,田间小沟。(3)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举,被任用,举用。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版,打土墙用的夹板。筑,捣土用的杵。(4)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5)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士,狱官。举于士,从狱官(手中获释)并得到任用。(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7)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所以说举于市(集市)。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后)任用。(8)任:责任,使命。(9)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后半句加以申说。(10)苦其心志:使他的意志、感情痛苦。心志,意志。(11)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体)劳累。(12)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至肌肤消瘦)。(13)空乏:贫困,资财缺乏。空,使……穷。乏,使……绝。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14)行拂乱其所为: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他所愿。行,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拂,拂逆,违背。其所为,指其随心所欲,意即愿望。(15)所以:用来。(16)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忍,通“韧”,使……坚韧。(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备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备的能力。(18)恒过:意思为常常犯错误。恒,常常。过,过失,这里用作动词,指犯错误。(19)困于心:心意受到困惑。(20)衡于虑:思虑受到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21)作:奋发,指有所作为。(22)征于色:把心情表现在脸色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征,验,显露,表现。色,脸色。(23)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24)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知晓。(25)入:里面,此指在国内。(26)法家拂(同“弼”)士:法家,懂得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bì),通“弼”,辅佐。(27)出:外面,此指在国外。(28)敌国外患:指敌对国家的外来忧患。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29)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30)死于安乐: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31)于: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32)发:被任用。(33)举:被举荐。十九、鱼我所欲也1.欲:想要,喜欢。所欲:想要的东西。2.熊掌:熊的脚掌,是极珍贵的食品。3.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据有几样东西。得:得到。4.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取:选取。舍生而取义者也:取:求取。5.所欲有甚于生者,甚:厉害、严重、重要;于:比。6.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7.患:祸患,灾难。8.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9.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法。者,……的法。10.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以使用呢?1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这个法获得生存手段而不用的人。是,指示代词,指某种法。12.非独:不单,不仅。独,只,仅仅。13.勿丧:不丢掉,不丧失。丧:丧失,丢失。14.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篮”15.豆:古代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16.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17.蹴(cù)尔:踩踏食物的样子。蹴:用脚踢。18.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高官厚禄。万钟,这里指高官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则,连词,却。20.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好处。21.奉:侍奉。2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德。23.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原先,从前。24.已;停止,放弃。25.本心:天性,天良。26.是故:因此。27.能:能够。28.行道之人:路上饥饿的行人。二十、《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相梁:在梁国做国相。梁,战国时期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的别称。或:有的人。恐:害怕。国:国都。往:前往。鹓雏(yuānch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止:栖息。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醴(lǐ)泉:甘美如醴(甘甜,甜美)的泉水。于是:在这时。鸱(chī):猫头鹰。吓(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夫(fú):可以不译,也可以译作那那鹓鶵。三:虚指多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1.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2.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3.是:这。4.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5.全:完全,确定是。6.请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请:请允许我,循:从…说起。其,话题。本:最初。7.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云者:如此如此。安,怎么。8.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已经,之:它,指“鱼之乐”,下文的同此意。二十一、曹刿论战春秋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现在一般认为《左传》非一时一人所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前4世纪中叶),是由战国时的一些学者编撰而成,其中主要部分可能是左丘明所写。但也有可能不是左丘明而是其他战国时人编写。【1】《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注: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标题是编者加的。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shuò),故又称“长勺之战”。【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3】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4】伐(fá):讨伐,攻打。我,指鲁国。鲁,在今山东西南部。《左传》根据鲁史《春秋左氏传》而写,故称鲁国为“我”。【5】公:诸侯的统称,这里指鲁庄公。【6】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7】肉食者:吃肉的人,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8】间(jiàn):参与。【9】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10】乃:于是,就。见:拜见。【11】何以战:即“以何战”,宾语前置。凭什么作战。以:介词,用,凭,靠。【12】衣食所安,弗(fú)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这里是“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13】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于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14】对:应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15】徧:通“遍”遍及、普及。【16】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用来祭祀的猪、牛、羊等。玉帛,玉器和丝织品。【17】加:虚报。【18】必以信:一定凭借实情(禀告神)。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19】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孚,为人所信服。【20】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21】狱:案件。【22】虽:即使。【23】察:明察。【24】情:(以)实情判断。【25】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一类事。【26】可以一战: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27】战则请从:(如果)打仗,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28】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之,指曹刿。【29】于:在。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东。【30】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之,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31】败绩:大败。【32】驰:驱车(追赶)。【33】辙(zhé):车轮轧出的痕迹。【34】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此指车前的横木。【35】逐:追赶、追击。【36】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克,战胜,攻下。【37】故:原因,缘故。【38】夫(fú)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39】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鼓,击鼓进军。【40】再:第二次。【41】竭:(士气)衰竭。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42】测:估计,推测。【43】伏:埋伏。【44】辙:车辙,车轮滚过地面的痕迹【45】靡(mǐ):倒下。【46】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二十二、邹忌讽齐王纳谏(1)本文选自西汉后加的。《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邹忌:《史记》作邹忌,战国时齐人,善鼓琴,有辩才。齐桓公时就任大臣,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后又事宣王。讽:讽喻,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纳谏,接受规劝改正错误。纳:接受。谏(jiàn):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2)修:长,这里指身高。八尺:战国时各国尺度不一,从出土文物推算,每尺约相当于今18到23公分左右不一。这里的“一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3)昳(yì)丽:光艳美丽。(4)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朝:早晨。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5)窥(kuī)镜:照镜子。(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孰:谁。孰与:与…相比,谁…(7)君美甚:你美极了。(8)及:赶得上,比得上。(9)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宾语前置用法。(10)复:又。(11)妾:旧时男子在妻子以外娶的女子(12)旦日:明日,第二天。(13)与坐谈:与之坐谈,与客人坐下谈话。介词“与”的后面省略宾语“之”。(14)若:如。(15)明日:第二天。孰视之:仔细地察看他。孰,通“熟”(shú),仔细。之,指城北徐公。(16)弗如:不如。(17)暮寝而思之:夜晚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情。暮,夜晚。寝,躺,卧。之,代词,指妻、妾、客“美我”一事。(18)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美,赞美。(19)朝:朝见。威王:即齐威王。私:动词,偏爱。(20)诚:确实。知:知道。(21)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动词,以为,认为。于,比。(22)齐地方千里:齐国土地方圆千里之内。方:方圆。(23)宫妇左右:指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莫:没有。(24)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25)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大王受蒙蔽很厉害。蔽,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能兼听。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甚:厉害。(26)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者,代词,相当于“……的人”。(27)能谤讥于市朝: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谤讥,公开议论指责,没有贬义。市朝,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28)闻寡人之耳者:传到我耳朵里,闻,使……听到。(29)门庭若市:宫门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形容人多的样子)。(30)时时而间进:时时,有时,不时,有时候。间(jiàn),偶然,有时候。进:进谏。进谏:进言劝谏。(31)期(jī)年:一周年,满一年。(32)虽欲言无可进者: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33)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是表示尊重齐国。(3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政治清明,不必用军事行动就可以使敌国畏服。二十三、愚公移山1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3方——指面积。4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5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7且——副词,将近。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9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为所苦’的意思。10塞(sè)——阻塞。11迂(yū)——曲折、绕远。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13汝——你。这里做复数看,为‘你们’的意思。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17献疑——提出疑问。18以——凭借。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20损:——削减。21曾(zēng)——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22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23丘——土堆。24置——安放。25且——况且。26焉——疑问代词,哪里。27荷(hè)——扛的意思。28夫——成年男子。29箕畚(jīběn)簸箕,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30孀(shuāng)——孀妻,寡妇。31遗男——遗孤,单亲孤儿,遗腹子。32龀(chèn)——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里始龀表示年龄,约七八岁。龀,换牙。33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34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35河曲------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36叟(sǒu)——老头。37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38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39长息——长叹。40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4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通。42匮(kuì)——竭尽的意思。43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之,用在主谓之间,无实意。44苦——愁。45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同“无”。46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47惧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愚公。已,停止。48帝——神话中的天帝。49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感,被……感动。50夸娥氏——神话中力气很大的神。51负——背。52厝(cuò)——同“措”,放置。53朔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54雍——就是雍州,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56陇断——即垄断,山冈高地57列子——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属于我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著作。关于这部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的列御寇著的;另一种认为是后来晋代的人著的,没有定论。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传说故事。二十四、《诗经》两首《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称为《诗经》。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创作传统和赋、比、兴等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⑴关关:拟声词,水狗叫。雎鸠:水鸟,一般认为是鱼鹰。关关雎鸠:关雎鸟不停地鸣叫。⑵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洲:水中的陆地。⑶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善,好。⑷好逑:理想的配偶。逑,配偶。⑸参差:长短不齐。荇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⑹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流,顺水势采摘。⑺寤寐:这里的意思是日日夜夜。寤(wù务),睡醒;寐,睡着。⑻思:语助。服:思念、牵挂。思服:思念。⑼悠:忧思貌。⑽辗:半转。反侧:翻来覆去。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友,交好。⑿芼:选择,采摘。(13)乐:使淑女快乐。(14)荇菜:浅水性植物,叶片形睡莲.①本诗选自《诗经·秦风》。秦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一带)民歌。蒹葭:芦荻,芦苇。②苍苍:深青色,此译为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义同。③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为,凝结成。④所谓:所说、所念,这里指所怀念的。伊人:那个人或这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意中人。⑤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一方,那一边,即水的彼岸。方,边。⑥溯洄:逆流而上。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之:追寻他。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⑦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⑧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仿佛,好像,。⑨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⑩晞:晒干。⑾湄: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⑿跻:登,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⒀坻:水中的小洲、高地、小岛。⒁未已:未止,还没有完,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⒂涘(sì):水边。⒃右:迂回曲折,意思是道路弯曲。⒄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肆』 某学校有480名同学其中六年级人数占总人数的六分之15年级人数占六年级年级人
设转入x人,则有:
(480+x)×(3/5)=480×(7/12)+x;
288+3x/5=280+x;
2x/5=8;
x=20;
所以转入20人
很高兴为您解答,skyhunter002为您答疑解惑
如果本专题有什么不明白属可以追问,
『伍』 光明小学六年级有95人比五年级的人数少六分之15年级有多少人
设五年级有x人
则x(1-1/6)=95
5/6x=95
x=115
答:5年级有1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