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保基数怎么计算
社保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12月的所有工资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决定的,计算用人单位以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社保基数有上限和下限,具体数额需要根据当地情况来决定。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作为实际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作为实际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按照实际情况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照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00%作为实际缴费基数。
综合情况来讲,社保缴费基数跟工资有很大的关联,工资越高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额越多!
B. 社保基数不包含什么收入
1.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
2.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职工保险福利费用包括医疗卫生费、职工死亡丧葬费及抚恤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文体宣传费、集体福利事业设施费。
3.劳动保护的各种支出。包括:工作服、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按照国务院1963年7月19日劳动部等七单位规定的范围。
4.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5.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6.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7.对自带工具、牲畜来企业工作的职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补偿费用。
8.实行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
9.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
10.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以及一次性支付给职工的经济补偿金。
11.因录用临时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续费和管理费。
12.支付给家庭工人的加工费和按加工订货办法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发包费用。
13.支付给参加企业劳动的在校学生的补贴。
14.由单位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15.按照国家政策为职工建立的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其中单位按政策规定比例缴纳部分。
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
C. 社保基数上下限 区别
申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与社平工资挂钩,上下限调整:①五险基数上限由17379调整为19389元;②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数下限由2317调整为2585元;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基数下限由3476调整为3878元。
申报住房公积金基数:2015年住房公积金跨年清册工作马上进行,请注意上限调高到19389元;
注意审查最低工资情况:由于社保基数上下限以及马上的住房公积金缴费变化,应注意是否会出现扣除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后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形(北京2015年最低工资标准为1720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D. 社保缴费指数不得低于多少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你理解有误,计算也不准确。2000元为缴费基数:2000x0.3=600元,缴费就是600元。
如果当地最低缴费基数低于2000元,你就缴纳600元,如果高于2000元比如2500元,2500元的缴费就是750元。这个最低缴费基数就是缴费比例60%,换算成缴费指数就是0.6。
人社部规定社保缴费不能低于当地缴费基数的60%,不得高于300%。也就是你说的0.6、3。
E. 社保基数与个人所得税缴费基数不符具体指什么
社保基数是每年核定一次,一般按照上一年度的月平均收入核定,而个税是当月上报,最多延迟一个月上报上个月的,因此两者不同是有可能的。
社保基数的变动,可以申请改回来,都按最低工资标准显然是不合法的。但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是企业为了减轻负担,社保部分个人缴纳一部分,企业缴纳更高的比例。所以,比例问题不要和企业较真,因此要与企业部门做好沟通,达成一致意见。
如果次年,社保基数应该变动,都按最低工资标准显然是不合法的。但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是企业为了减轻负担,社保部分个人缴纳一部分,企业需要承担更高的比例,
如养老金,个人8%,企业20%;所以如果要较真,那么也许你就没有30k了,企业会把企业负担社保部分与你算一算,也许你只有25k或者更少,在缴纳个税后,到手的更少;所以你和企业要取得一致意见才好。
基本社保缴费比例:
1、养老保险:
①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
②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将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
此前的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
2、医疗保险:单位10%,个人2%+3元。
(5)社保基数不得低于扩展阅读:
职工在确定缴费基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单位从职工工资中直接代扣代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个调税等,应纳入缴费基数。
2、单位以现金或银行存款形式支付给职工个人的交通补贴、电话补贴、午餐补贴、过节费以及支付高温、高空、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岗位的津贴,应纳入缴费基数。
3、单位通过税后利润提成或分红的办法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应纳入缴费基数。
4、实行底薪制的职工,根据营业额或经营业绩提成取得的收入,应纳入缴费基数。
5、实行业务承包或费用包干,单位不再报销差旅费用的职工,其承包收入中的60%应纳入缴费基数。
F. 社保基数和公积金基数必须得一样吗
社保基数和公积金基数理论上应当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是要按照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除以个月,得出平均的缴费数额。
工资总额的规定应当是按照1990年统计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进行明确的。
而上下限的问题,多数地区都采用社保部门的60%到300%。但住房公积金部门有的地方也比较特殊会选择最低工资,或者另外的一些形式。比如青岛市住房公积金,最低交费基数达到了1667元,而当年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810元。
其实通过这一个就可以明确公积金基数和社保基数可以两个数值,因为下限不一样。
实际操作中由于住房公积金和社保部门没有联网,独立运作。虽然会浪费单位人事的重复劳动,但是又给了单位很多自主权,比如公积金交费比例从5%到12%灵活选择。
因此会出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社保基数普遍不一样的问题。
而且近年来国家开始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在交纳社保费的基础上缴纳住房公积金。而且缴费比例又是灵活选择,不一样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过大家要注意,没有按照工资总额申报住房公积金基数和社保缴费基数都是违法行为,一旦被举报查处都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
但是执法部门不一样,公积金是公积金管理中心,社保是社保稽核科或者劳动监察大队。
一般来说除了灵活就业人员之外,其他人都没有灵活选择缴费基数的权力,按照国家规定交费的好。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G. 社保缴费指数不得低于多少
你理解有误,计算也不准确。2000元为缴费基数:2000x0.3=600元,缴费就是600元。
如果当地最低缴费基数低于2000元,你就缴纳600元,如果高于2000元比如2500元,2500元的缴费就是750元。这个最低缴费基数就是缴费比例60%,换算成缴费指数就是0.6。
人社部规定社保缴费不能低于当地缴费基数的60%,不得高于300%。也就是你说的0.6、3。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