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业单位的社保缴纳基数是以当年度第一个月工资为缴费基数吗
不是,这个基数是上年度的政府给出的平均工资为基础的,而具体的基数是这个平均工资乘以缴纳社保的系数的。事业单位会高一些
② 社保缴纳基数国家强制规定必须按实际工资缴纳吗
社会保险是五险合一、一票征缴,用人单位只能申报一个缴费基数,也就是需要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缴纳社会保险。因此,网传所谓以前按照“最低工资”扣社保的说法不成立,职工社保费用一直是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交多交少,始终都只跟工资总额有关。
1、养老保险:
①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
②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将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
此前的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养老空账问题。
2、医疗保险:单位10%,个人2%+3元;
3、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
4、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
5、生育保险:单位0.8%,个人不交钱。
1、单位按照上年度工资总额确定缴费基数上报,不能低于社保部门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
2、仲裁现在不受理社保费争议。即使之情受理时,也只管单位与个人是否缴纳社保费,而不裁缴费多少的问题。
3、可以咨询下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单位这样是否适合。
4、工资标准,发放工资是现金领取还是银行代发。银行卡明细应该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发工资数额。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数,并发布最新的最低基数和最高基数。一般而言,企业帮员工缴纳的都是最低基数的社保,当然也有些公司会根据上一年度岗位的平均工资作为基数为员工缴纳社保。
可以根据最新的发布时间,从当地的社保局查询最新的社保基数。此外,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查询全国的社保基数
③ 社保缴纳基数国家强制规定必须按实际工资缴纳吗
是否需要按照实际工资进行缴纳
西安企业社保代理提醒:因为员工的工资是版不一样的,如果按照权实际工资进行缴纳的话,成本非常高。很多的用人单位都是按照最低要求来进行缴纳,也就按照当地的最低社保缴纳基数来进行缴纳,这样可以降低一定的成本。
但是,不按实际工资进行缴纳也可能会受到相关部门的查处,如果是不按实际工资缴纳也要看情况,如果说是实在差距太远,也不大行!
举个例子来说,当地的社保缴纳基数是1000多块钱,企业把所有的员工都按照这个基数来缴纳,但是实际上员工的实际工资每月超过了1万元,这样大的一个差距其实是不利于企业的社保缴纳的,如果被社保部门发现此类问题的话,对企业也不好。
第二:不按时缴纳问题很大
很多的企业自己人事部门比较复杂,日常的人事工作比较多,不按时缴纳,这是绝对不行的。企业缴纳社保必须要在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30天之内,为在职员工缴纳社保,并且按时按月足量缴纳,如果出现拖延缴纳的问题,也将影响到企业的社保缴纳问题,对于当代企业来说,也必须要去重视这些情况。
社保缴纳可以找西安企业社保代理!还提醒大家社保缴纳关键还是要找正规平台,西安企业社保代理公司平台有助于大家解决社保缴纳过程中的问题。
④ 缴纳社保的基数是按照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计算的呢
五险一金的基数是税前工资。
社保缴费基数指公司上一年度员工工资总额,实践中不一定完全等于工资总额。根据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三倍为上线,60%为下线。超下线按下线缴费,超上线按上线缴费,区间按员工工资额度缴费(工资总额包括工资、补助、奖金及其它国家规定纳入社会保险基数的内容,并不单纯指每月发放的工资净领额度)。
(4)社保缴纳基数是否应于每月工资扩展阅读:
《社会保险法》
第九十条: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擅自更改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费率,导致少收或者多收社会保险费的,由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其追缴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或者退还不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或者个人认为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行为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定社会保险费、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手续或者侵害其他社会保险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个人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侵害个人社会保险权益的,个人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
⑤ 确定社保缴费基数是按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算
社保缴费基数是按应发工资算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释义十一》规定,缴费基数是本人工资。在实际操作中,本人工资一般是指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根据《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对缴费基数的规定:
1、职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本人上月工资收入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2、新招职工(包括研究生、大学生、大中专毕业生等)以起薪当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工资基数;从第二年起,按上一年实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3、单位派出的长期脱产学习人员、经批准请长假的职工,保留工资关系的,以脱产或请假的上年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4、单位派到境外、国外工作的职工,按本人出境(国)上年在本单位领取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次年的缴费工资基数按上年本单位平均工资增长率进行调整。
5、失业后再就业的职工,以再就业起薪当月的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工资基数;从第二年起,按上一年实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6、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记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记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
⑥ 社保缴纳基数是用上一年的平均月收入还是按每月的工资总额缴纳
实际上应该按照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来计算。
用人单位应根据参保职工内的上年度月容平均工资,如实向地税部门申报本单位参保职工下一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社保缴费基数一年一定,年度内不能变更。员工缴费基数的计算口径应严格按照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计算,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出差补贴、误餐补贴、独生子女补贴除外)、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个部分组成。用人单位应如实申报员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新参保(在本单位新参保,而不是从未参保的员工)员工,以合同约定的起薪当月的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⑦ 社保的缴费基数和实际发放工资必须一致吗
社保的缴费基数和员工实际发放工资不同,社保的缴纳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专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属资收入为缴费基数。
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元-3000元。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数,并发布最新的最低基数和最高基数。一般而言,企业帮员工缴纳的都是最低基数的社保,当然也有些公司会根据上一年度岗位的平均工资作为基数为员工缴纳社保。可以根据最新的发布时间,从当地的社保局查询最新的社保基数。
(7)社保缴纳基数是否应于每月工资扩展阅读:
计算方法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⑧ 社保的基数是否是基本工资基数
社保的基数不是基本工资基数。
社保基数和工资的关系:
社保基数和工资是直接挂钩的。社保基数的计算方法为:
工资低于社保下限基数,按下限基数缴纳。如高于下限,按实际去年全年平均工资缴纳。新进员工为第一个月工资为基数;老员工社保基数调整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如工资低于或高于当地最低或最高社保基数,以最低或最高社保基数为缴纳基数。
以下是社保缴纳的具体计算方法: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员工工资总额的22%,个人8%;
2.医疗保险:如果缴费比例是9.5%,则单位缴7.5%,个人缴2%;
3.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全部由单位缴费,缴费比例可以是社平基数的60%,也可以是100%。
4.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全部由单位缴费,缴费比例一般为6%;
5.失业保险:可以缴纳社平基数60%的3%,也可以缴纳社平基数100¥的3%。
如果社保缴费基数和工资不一样具体办法: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员工的工资水平购买社保,若私自采取最低基数购买是不合法的,员工可以向社保中心举报,让他们核查。应该按照上一年度的收入月平均数缴纳,如果由于基数低而少缴纳,可以要求公司补足,协商不成,可以仲裁。工资单是证据,可以要求单位按实际缴纳。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委托律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