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深圳社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
根据深圳社保新政策规定,2018年深圳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分两个档回次,医答疗保险分三个档次,各档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如下: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Ⅱ 深圳社保缴费比例 单位和个人社保缴费比例分别是多少
深圳社保单位和个人社保缴费比例如下:
1、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个人工资的20%和8%;
2、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10%和2%;
3、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2%和1%;
4、生育保险:单位缴纳约0.8%,个人不缴费;
5、工伤保险:单位缴纳约2%,个人不缴费。
(2)2016年深圳社保的缴费比例扩展阅读:
1、社保缴费基数
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
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与当地的平均工资数据相挂钩。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社保基数申报和调整的时间,一般是在7月。
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半则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2、缴费比例
缴费比例,即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费率。我国《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险的征缴费率并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按照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相关政策的规定,对不同的社会保险险种,我们实行不同的征缴比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社会保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
参考资料来源:深圳住房公积金中心-2018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
Ⅲ 深圳市社保购买比例,公司与个人的缴费各是多少
公积金缴纳合理,根据深圳住房公积金《关于做好2018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调整工作的通知》,单位及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下限各为5%,上限各为12%。贵公司缴纳比例7%,在规定范围内,合理。
请查看图片中红色比较部分,已经写明个人每月交397.12元,公司每月547.02元。
(3)2016年深圳社保的缴费比例扩展阅读
1、关于调整2018年度深圳市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和待遇偿付基数的通知:
根据广东省统计信息网公布的统计数据,广东省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0020元,折算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668元(四舍五入)。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深圳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公报》,深圳市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0173元,折算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348元(四舍五入)。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自2018年7月1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止,我市各项社保缴费基数和待遇计发基数涉及广东省、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分别按6668元/月、8348元/月的标准计算。
注: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2、社保缴费基数
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
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与当地的平均工资数据相挂钩。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社保基数申报和调整的时间,一般是在7月。
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半则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3、缴费比例
缴费比例,即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费率。我国《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险的征缴费率并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按照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相关政策的规定,对不同的社会保险险种,我们实行不同的征缴比例。
Ⅳ 深圳2016年社保缴纳基数最高是多少
深圳一档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为,
最高: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也就是6054×3=18162元。
最低: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也就是6054×60%=3632元。
日前深圳市社保局公布了,深圳社保最新缴费比例、以及缴费基数。
深圳市在职人员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及缴费基数表(2016年)
(4)2016年深圳社保的缴费比例扩展阅读:
“五险”中“四险”缴费与最低工资标准有关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深圳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公报》,深圳市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0173元,折算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348元。
自2018年7月1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止,我市各项社保缴费基数和待遇计发基数涉及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8348元/月的标准计算。
调整后,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缴费基数上限均提高至25044元,一、二、三档医保缴费都有变化。失业保险缴费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变化无关。
8月1日起,我市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为2200元/月。社保“五险”缴费中,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四险”都与最低工资标准有关,医疗保险缴费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无关。
三险”缴费基数上限提高至25044元
养老保险缴费方面,深户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地方补充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2%,其中个人缴费比例为8%,单位缴费比例为14%;非深户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1%,其中个人缴费比例为8%,单位缴费比例为13%。
缴费基数均为职工上月工资总额,工资总额超过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缴费基数最低为深圳市最低月工资标准。每月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上限为25044元(8348元×300%),下限为2200元。
生育保险个人不需缴费,全部由单位缴费,缴费比例为0.45%。缴费基数为职工上月工资总额,工资总额超过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缴费基数最低为深圳市最低月工资标准。
每月生育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25044元(8348元×300%),下限为2200元。
工伤保险个人不需缴费,全部由单位缴费。根据行业类别分八档基准费率进行缴费,分别为0.14%、0.28%、0.49%、0.63%、0.66%、0.78%、0.96%、1.14%,根据单位上两个自然年度工伤保险支缴率、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情况等因素确定浮动档次后进行缴费。
缴费基数为职工上月工资总额,工资总额超过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缴费基数最低为深圳市最低月工资标准。每月工伤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25044元(8348元×300%),下限为2200元。
此外,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为深圳市最低月工资标准2200元,缴费比例为1.5%,其中单位缴纳1%,个人缴纳0.5%。失业保险单位每月缴纳22元(2200元/月×1%),个人每月缴纳11元(2200元/月×0.5%)。
一、二、三档医保缴费都有变化
医疗保险根据缴费及对应待遇分设一档、二档和三档。单位应为深圳户籍职工参加医保一档;非深圳户籍职工可在一、二、三档中任选一种参加。
医保一档缴费比例为8.2%(基本医保+地方补充医保),其中单位缴纳6.2%,个人缴纳2%,缴费基数为职工上月工资总额,最高为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最低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每月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的上限为25044元(8348元×300%)、下限为5009元(8348元×60%)。
医保二档缴费基数为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目前为8348元,缴费比例为0.8%(基本医保+地方补充医保),其中单位缴纳0.6%,个人缴纳0.2%。
医保三档缴费基数为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目前为8348元,缴费比例为0.55%(基本医保+地方补充医保),其中单位缴纳0.45%,个人缴纳0.1%。
Ⅳ 深圳社保单位缴纳比例
深圳医保才抄分档次:一档袭(原综合医疗)、二档(原住院医疗)、三档(原农民工医疗),以前我们公司找泛亚人力代缴社保的时候,特地了解了一下。希望能帮助到您。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Ⅵ 深圳市社保缴费比例表
公积金缴纳合理,根据深圳住房公积金《关于做好2018年住房公积金缴存版基数和缴存比例调整工作的权通知》,单位及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下限各为5%,上限各为12%。贵公司缴纳比例7%,在规定范围内,合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Ⅶ 2019年深圳社保个人与公司缴费比例是多少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养老:非深户—公司10%,个人8%
深户—公司11%,个人8%
医疗:综合医疗—公司4.5%,个人2%
住院医疗—公司0.5%,个人0.2%(以深圳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农民工医疗—公司6元/月,个人4元/月
其他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个人不需要承担费用
你账户里的钱是你个人承担的部分,公司交的进入了公共账号,不进入个人账户
Ⅷ 深圳社保的缴费比例
深圳抄的社保分三个档次袭,养老,工商,失业,生育缴纳比例不变,主要是医疗保险来划分,分为基本医疗一档、基本医疗二档和基本医疗三档;其缴费、待遇和适应人群有所不同。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Ⅸ 深圳社保公司缴费比例
公积金缴纳合理,根据深圳住房公积金《关于做好2018年住房公积金缴存版基权数和缴存比例调整工作的通知》,单位及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下限各为5%,上限各为12%。贵公司缴纳比例7%,在规定范围内,合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