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私自降低社保缴费基数
不合法的,听你说你好像是劳动派遣哦。但是不管是劳动派遣还是怎么着,如果你的工资不超过当地平均工资3倍的话,缴纳社保是应当按照劳动者的实际收入的
B. 换单位后社保基数能调低吗
在你入职B公司是缴纳的社保基数是按A公司缴纳的。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数,并发布最新的最低基数和最高基数。一般而言,企业帮员工缴纳的都是最低基数的社保,当然也有些公司会根据上一年度岗位的平均工资作为基数为员工缴纳社保。
(2)公司把社保缴费基数下调了扩展阅读:
计算方法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
C. 社保缴费基数降低了怎么回事
社保基数是本人上年度的平均收入,每年7月调整
D. 为什么我的社保缴费基数下调了
社保投诉并向劳监察队举报劳规定: 第七十二条 社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回型确定资金源逐步实答行社统筹用单位劳者必须依参加社保险缴纳社保险费 第百条 用单位故缴纳社保险费由劳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缴加收滞纳金 要建立劳关系用单位劳者本应该参加社保
E. 2019年社保缴费基数怎么调整上调还是下调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近期,北京、重庆、上海、深圳等多地公布了新的社保缴费基数。由于当地平均工资的增长,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也普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上调。那么,这会对你的工资收入产生什么影响呢?
F. 社保的缴费比例下调了,对普通职员有什么影响吗是好是坏呢
我们个人社保的缴费比例大约是养老保险需要承担8%,医疗保险需要承担2%,失业保险需要承担0.5%,然后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个人是不需要承担的。那么作为企业单位需要承担社保的比例,大约是养老保险需要承担20%,医疗保险需要承担60%业保险需要承担0.5%,工伤保险需要承担0.5%,生育保险需要承担0.4%。
G. 公司可以选择下调社保缴费基数,将下调的部分增加至公积金缴费基数,请问下要不要调
公司没有这个权利下调的啊
H. 公司可以随便调整员工的社保基数吗
公司不可以随便调整员工的社保基数。
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每年2月-5月,参保单位须到办理参保登记的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或区社会保险所(以下统称社保经办机构)申报下一结算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参保单位申报的缴费基数,须经参保职工本人签名或采用公示的方法确认。
缴费单位不按规定申报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暂按其上一年月缴费基数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缴费基数是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计算依据。
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后,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职工缴费基数越高,其个人帐户储存额就越多,可支配使用的医疗费用就越多,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
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瞒报、漏报、少报缴费基数,将直接降低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的享受水平社会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全年工资的月平均值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
I. 企业降低社保缴费基数违法吗
社保缴费比例
1、养老保险:
①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专年全市职工工资的属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
②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将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此前的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
2、医疗保险:单位10%,个人2%+3元;
3、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
4、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
5、生育保险:单位0.8%,个人不交钱。
J. 社保缴费基数调低意味着什么
基数调低影响在于养老缴纳少,以后退休金领取相对少一点。医保缴纳少每个月返还卡上的钱少,但报销比例,享受的医保待遇是不会变。生育保险缴纳少,生育后领取生育津贴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