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社保如何补缴自己怎么交社保基数
个人怎么补缴社保?
1、可以到当地的社会劳动保障局申请补缴。
2、如果之前没有交过的话,那是无法往前补交的,所谓的补交,只存在于开养老账户后欠交的时段。另外如果是补交,滞纳金是一定会有的,按同期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计算。
个人补缴社保所需资料:
劳动或人事组织部门的调令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和复印脊巧高件、职称证书;军人配偶在异地参加养老保险且按规定将养老保险转移到军队,须提供:退出现役军人《干部调入申报户口证明信》复印件、军人配偶调入本市的调动手续原件与复印件、军宽渗人配偶本市户籍证明复印件。
个人补缴社保流程:
1.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想缴纳保费,则只能缴纳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这两部分。具体的办理缴纳费用流程如下:直接到户口所在地社保管理部门通常在乡镇社保部门(社区居委会)或县社保局提出申请办理社保。
2.携带个人身份证以及复印件、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两张、保费和申请书等资料,提出申请即可。
个人补缴社保要多少钱?
补缴金额=补缴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应补年度缴费工资基数%应补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比例*补缴系数。
其中:缴费比例按照现行企樱尺业缴费比例执行,即28%,企业20%,个人8%。补缴系数起点为1.1,补缴年度每提前一年系数增加0.1,逐年计算。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❷ 社保基数怎么计算
社保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12月的所有工资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决定的,计算用人单位以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社保基数有上限和下限,具体数额需要根据当地情况来决定。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作为实际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作为实际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按照实际情况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照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00%作为实际缴费基数。
综合情况来讲,社保缴费基数跟工资有很大的关联,工资越高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额越多!
❸ 个人社保基数怎么查询
在支付宝卡包添加电子证件那里,可以添加社保卡,有个社保查询功能。
❹ 怎么查个人交的社保基数
基数是越高越好。我国的养老和医疗保险都是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运行,也就是个人内交一部分,国容家或单位再按相应比例交一部分,两部分的资金组成了个人帐户基金。国家或单位交的比例参照个人交的比例,一般是一比一,而个人交多少就取决于社保基数,所以基数对养老金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也就是说,如果社保基数是现在的三倍,那么到时领取的养老金就是现在的三倍。当然,按保险条例的规定,并不是个人收入全部算到社保基数里,这是有一定的计算范围的。可以参考社保条例计算一下。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❺ 怎么计算社保个人缴费基数
这个不需来要算,你可以直接自带着身份证和社保卡到社保中心的办公大厅去查询即可。或者在社会保障基金局的网上大厅---社保查询---输入你的社保卡上的电脑号就可以查询得到。你给的条件并不完整,根据你说的根本就算不了买满15年能取回的数额,因为每年的金额都会上涨调整,这个不要算,到时候去查询即可,个人账户金额是包括你交的和公司交的加起来。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❻ 社保怎么自己购买社保基数
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元--3000元。上海市2004年的情况为例,2003年社会月平均工资是1847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❼ 社保的缴费基数怎么算的
单位方式参保,以实际工资作为交纳基数。
以单位买全社保为准,计算版如下所示:
医疗保险:权个人承担2%,单位承担8%;
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20%;
失业保险:个人为1%,单位承担2%;
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
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
公积金:个人3.5%,单位3.5%。
而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费用均由单位承担。
举个例子,为方便计算,以工资为6000元/每月,那么其需要交纳的保费为:
医疗保险:6000*2%=120元,单位6000*8%=480元;
养老保险:6000*8%=480元,单位6000*20%=1200元;
失业保险:6000*1%=60元,单位6000*2%=120元;
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6000*1%=60元
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6000*1%=60元
公积金:6000*3.5%=210元,6000*3.5%=210元。
因此个人总计为:870元,单位总计为:2130元。
计算的数据可能会与实际的有出入,但计算的方式是这样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