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社保稽核,當小公司工資表上人數與實際交社保人數不相符該怎麼辦而且員工平均工資大於社保繳費基數
社保繳納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內收入高於當地上容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❷ 社保稽核工資表怎麼做
保險小編抄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社保要求提供工資表就是為了核實單位是否按照要求提供了繳費基數,當事人上一年度月收入(實際上是按照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結合當地上下限確定本年度繳費基數)應與其本年度繳費基數差不多,否則就會被稽核出少報基數,有可能被處罰、責令改正。
❸ 社會保險稽核查什麼
社會保險繳費情況稽核內容:
(一)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申報的社會保險繳費人數、繳費基數是否符合國家規定;
(二)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是否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三)欠繳社會保險費的單位和個人的補繳情況;
(四)國家規定的或者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交辦的其他稽核事項。
社保繳費是指參加各類社保保險並繳納保費的行為。一般情況下特指社會統籌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繳費。社保繳費分為兩部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
(3)最低標准交社保稽核的時候工資都填多少擴展閱讀:
徵集方式:比例保險費制。
這種方式是以被保險人的工資收入為准,規定一定的百分率,從而計收保險費。採用比例制,原因社會保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償被保險人遭遇風險事故期間所喪失的收入,以維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須參照其平時賴以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為衡量給付的標准,另一方面又作為保費計算的根據。
以工作為基準的比例保險費制最大的缺陷是社會保險的負擔直接與工資相聯系,不管是僱主雇員雙方負擔社會保險費還是其中一方負擔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的負擔都表現為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其結果會導致資本排擠勞動,從而引起失業增加。
均等保險費制:即不論被保險人或其僱主收入的多少,一律計收同額的保險費。這一制度的優點是計算簡便,易於普遍實施;而且採用此種方法徵收保險費的國家,在其給付時,一般也採用均等制,具有收支一律平等的意義。但其缺陷是,低收入者與高收入者繳納相同的保費,在負擔能力方面明顯不公平。
❹ 社保稽核工資表怎麼做
社保要求提供工資表就是為了核實單位是否按照要求提供了繳費基數,當事人上一專年度月收入(實際上是按照屬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結合當地上下限確定本年度繳費基數)應與其本年度繳費基數差不多,否則就會被稽核出少報基數,有可能被處罰、責令改正。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❺ 社保稽核的工資明細賬是指全年發放的工資表嗎
(A)職工全年繳費工資是指該職工12個月工資之和;
(B)保底線是指該年度社保專最低繳費基數總屬和;
B-A得到「不足部分之和」,然後可算出你要補繳多少社保金。
例子:假設,A=25000元;
今年前10個月最低繳費基數為2500,後兩個月基數上調至2600,則B=2500*10+2600*2;不足部分之和就是5200元,然後再乘以五項保險的繳費率,比如31%;5200*0.31=你要補繳的社保費。
❻ 社保稽核科是做什麼的
就是社保局查你公司的社保交納的情況的,有幾個重點的:
1、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交了社會保險(法律規定必須全交)。
2、是不是按照實際工資交的社會保險(這個管的比較松,好多單位都是按照公司自己指定的標准交的,而沒有問題,這就看你公司跟社保局的關系了)。
3、公司給員工購買的險種是不是齊全,比如本地戶口要購買的養老,綜合醫療,生育,工傷,失業等。如果你單位有高危險的工種,如建築等,工傷是查的重點了。
基本上就這么多。還有空閑的時候你要多看一下當地的保險條例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❼ 社保稽核審核表中「職工全年繳費工資低於保底線不足部分之和」怎麼計算得到
(A)職工全年繳費工資是指該職工12個月工資之和;
(B)保底線是指該年度社保最低繳費基數專總和屬;
B-A得到「不足部分之和」,然後可算出你要補繳多少社保金。
例子:假設,A=25000元;
今年前10個月最低繳費基數為2500,後兩個月基數上調至2600,則B=2500*10+2600*2;不足部分之和就是5200元,然後再乘以五項保險的繳費率,比如31%;5200*0.31=你要補繳的社保費。
❽ 大家好,我是社保局稽核股的一名成員,想問幾項業務知識
先聲明立場。某系一名徵收員,工作只負責徵收方面工作。
一,繳費基數是什麼意思?
私以為這樣理解:
繳費基數系貴局上面根據城市的人均收入等各項數據評定的社平工資。
社保的各個險種繳納金額的最低繳費標准。
例1:某地2018年7月開始最低繳費基數為3100元。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單位12%個人8%。所以。個人需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為3100*12%+3100*8%=620;
例2:繳費基數可以理解為是工資數額,即你領取的工資。而你領取的工資金額中的一定比例將作為你社保繳納的費用。
如陳某領取工資為5000。而社保繳納比例為10.2%,那他所需繳納的社保費用即為510;
PS:如工資數額低於當地繳費基數,按最低繳費基數計算。
二,無論是單位或者個人,是否只要查他們的五險全部交齊就好了
私以為這是兩個問題;
第一,個人購買社保,根據《社保法》某條規定,系憑自願購買的,不要求其交齊五險。
第二,也是根據《社保法》規定。單位為員工購買社保,系必須全險參保的。
但是!目前關於單位為員工購買社保的說法,眾說紛紜。有單位「偷雞摸狗」少報漏報的。有個人不願意買的,各種奇奇怪怪的理由。
目前比較醒目的地方就是少報。
例:某責任公司。員工工資在5000-2W之間。而當地社保最低繳費基數為3000。
具體公式就不列了。中間最低的查了2000的基數。算一個人10%的繳費比例都有200;
雖然目前出台了相關政策處理,但是因為單位負擔的比例比較高,所以難度也是可想而知。
所以,如果單位購買社保,需要核查的不只全險參保,還有全額參保。
三,稽核股的成員是否需要了解社保局其他各個股室的業務知識?
這個問題不好會帶。畢竟體制這種……。私以為有兩個建議。
第一,在保證自身能在單位長期發展的情況下,不止是自身單位的各個股室業務知識要了解,並且要熟悉其常見業務以及疑難雜症的流程流向。在此基礎上,與這些業務的衍生部門所需聯合辦公的業務也要基本熟悉。
這是為了出現問題能快速扼殺以及能懸崖勒馬(這個你接觸多了就懂我的意思了)。
第二,一切以履行工作職責的重點,熟悉自身業務流程以及雷區。不多管,不少管。
稽是考察、稽查;核是審核、核實、核查。是我國施行反腐的一道保險網。和任何在特定崗位的人員及股室有交流都是有失偏頗的,至少會影響個人的判斷。
而樓主發出這種問題,可以理解為是初次接觸該類部門。不過現如今要做到真正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還是極少數的。
畢竟還有後半句「世人若學我,如同墮魔道」。
最後,無論是為了完成工作還是更好的履行職責,私建議熟悉自身部門各種業務,這里自身部門指一個「大部門」,如社保稽核。那就要熟悉從中央到基層的社保部門的所有業務。
這樣才能更好的履行工作職責,和更好的完成工作以及特升自己等等各種好處。
註:回答帶有比較強烈的個人色彩,望理智吸收。
❾ 社會保險稽核具體做什麼的
社會保險繳費情況稽核內容包括:
1、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申報的社會保險繳費人數、繳費基數是否符合國家規定;
2、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是否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3、欠繳社會保險費的單位和個人的補繳情況;
4、國家規定的或者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交辦的其他稽核事項。
(9)最低標准交社保稽核的時候工資都填多少擴展閱讀
保險稽核的環節,主要依據保險經營環節,即指保險展業、保險承保、保險防災防損和保險理賠四個環節。
保險展業是指保險企業的業務部門,通過各種形式的保險宣傳,廣泛組織和大力拓展保險業務的過程。
保險承保是指投保人和保險人雙方通過協商,對保險合同的內容取得一致意見,並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
保險防災防損是事先採取積極有效措施,防止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給人類的生命和財產物資等造成的損失和傷害。
保險理賠是指保險合同覿定的事故發生後,當保險人接到被保險人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的申請賠款報告時,按約履行經濟補償或給付義務。
從以上四個環節可以看出,它們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展業和承保是進行防災防損和理賠的工作基礎和前提條件,而通過防災防損和理賠,才能較好地發揮保險的社會功能,進一步積累保險基金/以提高保險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從保險業務經營的四個環節,可以看出保險稽核環節的相應工作要求,即根據各環節的具體工作特點和程序,選擇適當的方法和相關內容進行稽核監督,才能保證保險稽核工作順利開展,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