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所繳納社保與所發工資不符怎麼辦,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所繳納社保與所發工資都是單位主導,別人改不,如不符實際,向單位反映。
注意的是,社保基數是上年度的平均工資。
B. 員工工資不同怎樣申報基數繳納社保
社保申報中的單抄位工資總額就是單位當月實際發放的工資總額。
申報工資總額不需要每月都申報,一年一次,通常為6月份按照在崗職工上年度收入數申報,相對固定的數字。
社保繳納基數一般是指當月的工資,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如果你們單位人員的社保基數就是實際的應發工資金額的話,那年檢的工資總額就照應發數填,如果不是實際應發工資金額,那年檢的工資總額就照人員的社保基數總額填寫。
C. 單位員工工資不一樣,每月交的社保金額一樣嗎根據什麼算的
單位員工工資不一樣,每個月繳納的社會金額也不一樣。
根據員工的平均工資來繳納社保金額,用人單位承擔較大比例,其次由職工個人承擔,具體繳納比例以當地的社會保險機構政策規定為准,可以跟該機構的工作人員確定演算法。
社保繳納金額的演算法:
1、繳費金額
城鎮職工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五種,俗稱五險。各地繳費標准並不統一,但共同的規律都是社保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2、繳費基數
理論上的繳費基數=參保人月工資總額,但由於各地都設定了繳費基數的上下限,所以工資收入低於繳費基數下限的,一律按下限作為繳費基數;工資收入高於繳費基數上限的,一律按上限作為繳費基數;工資收入介於繳費基數上下限之間的,按自己的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
(3)繳納社保和工資不一樣擴展閱讀:
社保的特點:
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
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
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
社保是累計繳納的。
D. 賬面工資人數與實際交納社保人數不一致,怎麼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賬面工資人數與實際交納社保人數是不可能一樣的。但是目前公司為了給員工按照最低繳費基數來繳納社保,都會選擇將員工的工資申報成最低的社保繳費基數。這是因為社保的繳費基數與工資之間有一個對比值。
解決辦法:社保繳費比例由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組成,社保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社保基數存在基數差,可以到單位社保所在區縣社保稽核科舉報,要求企業補交基數差。
由於養老、工傷、醫療、生育、失業等社保5大險種的繳費基數與待遇補償基數均與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相掛鉤,因此,平均工資水平的提高,會帶來各社保險種的調整。
如果工資標准高於最低社平工資,則按照工資標准來作為繳費基數;如果工資標准低於最低社平工資,則按照最低社平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
(4)繳納社保和工資不一樣擴展閱讀:
維權方法:
對用人單位違反社會保險法律法規,瞞報、漏報少報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侵害勞動者社會保險合法權益的行為,勞動者可以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或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投訴。
根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國務院令第423號)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將責令其改正,並處瞞報工資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參保單位應以報盤方式申報繳費基數,社保經辦機構提供拷盤服務;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A級信譽單位等社會保險誠信度較好的參保單位可實行繳費基數網上申報。
自由職業者於7月1日起到繳費銀行進行繳費基數申報,當年不申報,銀行不予扣款,已參加醫保的就會中斷繳費,將會影響其個人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E. 社保的繳費基數和實際發放工資必須一致嗎
社保的繳費基數和員工實際發放工資不同,社保的繳納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專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屬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可以根據最新的發布時間,從當地的社保局查詢最新的社保基數。
(5)繳納社保和工資不一樣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F. 公司社保繳費基數與員工實際工資不一致 社保局會查嗎
會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用人單位或者個人認為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的行為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用人單位或者個人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依法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核定社會保險費、支付社會保險待遇、辦理社會保險轉移接續手續或者侵害其他社會保險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6)繳納社保和工資不一樣擴展閱讀:
公司社保繳納的相關要求規定:
1、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
2、並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於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
G. 個人交社保和單位交社保後工資一樣多嗎
93-96年的合同工期間來你可自以要求和你簽訂合同的單位我為你購買養老保險。繳費後是計算繳費年限的與你自己從2006-2014年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繳費年限。
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退休工資的計算公式是一樣的只要繳費年限相同退休時間相同工資是一樣的沒有區別。應為退休工資的計算公式是一樣的。當然繳費年限越高退休工資會更高的。
H. 社保和工資不在一個單位可以嗎
不可以。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8)繳納社保和工資不一樣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相關法條:
第十七條個人賬戶基金按照下列規定按月劃入參保人員的醫保個人賬戶中;其中,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按月劃入本人領取養老金的銀行賬戶。
用人單位和職工參保的,職工個人繳納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劃入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用人單位繳納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可以分年齡段按照不同比例按月劃入職工醫保個人賬戶。
第十八條 可以提取用於建立普通門診統籌基金,在普通門診統籌制度未建立前,用人單位繳納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規定按月劃入職工醫保個人賬戶。
I. 發工資和交社保不是同一個單位,我的勞動關繫到底屬於那個單位
在用人抄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9)繳納社保和工資不一樣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相關法條:
第十四條 符合參保條件的城鎮老年人、無業居民、非在校(非在托)少年兒童,可由本人或家屬向戶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街道(鄉、鎮)社會保障事務所提出申請,辦理參保繳費手續。
定點醫療機構確定參保人所持社會保障卡為其本人的,應對其發生的醫療費用按規定予以記賬;無法確定參保人所持社會保障卡為其本人的,可拒絕為其提供醫療保險服務。
第十五條 參保人就醫時不按規定出示社會保障卡或不表明參保人身份,要求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和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和市社會保險機構不予受理。
J. 工資總額和社保繳費基數不一致可以嗎
一般情況不會的,因為企業只要達到最低基數就行。
當然如果有什麼情況需要社保索賠時,可以讓公司補賠未依工資基數交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