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保可以按實際工資的60%交嗎
不可以,必須按照本人工資100%繳費,這個是社會保險部門有明確規定的,如果職工工資低於社會平均工資60%的,可以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60%繳納,高於300%的,可以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繳納,除此之外,必須按照本人工資全額繳納。
社保繳納的兩大新變化:
一、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2019年1月1日起,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將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通俗來說就是,目前有的企業不給員工上社保,更為常見的是不給員工全額上社保。而社保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後,這種情況有望得到改變。
二、取消領取社保待遇資格集中認證
2018年7月5日,人社部要求,全面取消領取社保待遇資格集中認證,構建以信息比對為主,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與遠程認證服務相結合的認證服務模式,不再要求參保人在規定時段到指定地點進行集中認證。
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1%,你自己繳納8%;
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9%,你自己繳納2%外加10塊錢的大病統籌(大病統籌主要管住院這塊);
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你自己繳納1%;
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
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
住房公積金: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8%,你自己繳納8%。
(1)社保按實際工資繳納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社保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
1、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2、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將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
此前的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
醫療保險
以北京市為例,醫療保險繳費比例(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單位10%,個人2%+3元;
失業保險
單位1%,個人0.2%;
工傷保險
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
生育保險
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
B. 社保不按實際工資繳納是否違規
首先看你剛入職時工資多少,社保要按錯員工工資收入來做為基數繳納的,剛入職的,按你第一個月工資繳納!次年四月份會調整基數,按你上年度平均工資為基數繳納!如果單位沒有,按此繳納,屬違法行為!你可以去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處理!
C. 五險一金,按實際工資額繳納是什麼意思
五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具版體比例要向權當地的勞動部門去咨詢,各地繳納比例不一樣。
1.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2.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
3.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個人0.2%;
4.工傷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個人不繳納;
5.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個人不繳納;
6.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國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D. 社保繳納基數國家強制規定必須按實際工資繳納嗎
社會保險是五險合一、一票征繳,用人單位只能申報一個繳費基數,也就是需要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繳納社會保險。因此,網傳所謂以前按照「最低工資」扣社保的說法不成立,職工社保費用一直是按照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交多交少,始終都只跟工資總額有關。
1、養老保險:
①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②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將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
此前的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養老空賬問題。
2、醫療保險:單位10%,個人2%+3元;
3、失業保險:單位1%,個人0.2%;
4、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
5、生育保險:單位0.8%,個人不交錢。
1、單位按照上年度工資總額確定繳費基數上報,不能低於社保部門規定的最低繳費基數。
2、仲裁現在不受理社保費爭議。即使之情受理時,也只管單位與個人是否繳納社保費,而不裁繳費多少的問題。
3、可以咨詢下當地社保經辦機構,單位這樣是否適合。
4、工資標准,發放工資是現金領取還是銀行代發。銀行卡明細應該可以證明自己的實發工資數額。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
可以根據最新的發布時間,從當地的社保局查詢最新的社保基數。此外,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軟體查詢全國的社保基數
E. 社保是按基本工資,還是實際工資算的
社保不是按基本工資,也不是按實際工資計算,而是按上年度月平均工資計算的。
1、按照國家規定,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本人月平均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60%計入。
2、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個人按照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5)社保按實際工資繳納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1、社保指社會保險,也就是由政府主導的保險體制狹義上的社保是指養老、醫保、失業、工傷和生育五大類城鎮職工保險。
2、《關於規范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險中心函〔2006〕60號)中,關於統一繳費基數問題規定如下:
(一)參保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可以為職工工資總額,也可以為本單位職工個人繳費工資總額基數之和,但在全省區市范圍內應統一為一種核定辦法。
單位職工本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原則上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為基礎,在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60%——300%的范圍內進行核定。
特殊情況下個人繳費基數的確定,按原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勞辦發〔1997〕116號)的有關規定核定。
以個人身份參保繳費基數的核定,根據各地貫徹《國務院關於完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的有關規定核定。
(二)參保單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費的基數為職工工資總額,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職工個人繳費基數為本人工資,為便於征繳可以以上一年度個人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
目前,一些地方整合經辦資源,實行社會保險費的統一徵收和統一稽核,並將各險種單位和個人的繳費基數統一為單位和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這種做法方便了參保企業和參保人員,有利於提高稽核效率。
F. 社保沒有按實際工資繳納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公司繳納社保沒有按照實際工資繳納,這是正常的,是去年度平均工資。
你可以對照一下。
要是低,可以要求足額補交。
G. 工資5000 ,社保個人,公司各應繳多少,怎麼計算.多謝謝了.
這要看單位申報的繳費基數是多少了,如果按實際工資繳費,如果拿5000乘如下百分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章第七條規定計算如下所示:
1.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承擔8%;
2.養老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12%;
3.失業保險:個人為1%,單位承擔2%;
4.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
5.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
6.公積金:個人3.5%,單位3.5%。
而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費用均由單位承擔。
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主要區別 (相輔相成,各司其職,並行不悖)
(1)目的不同
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實行的以保證社會安全為目的保險制度,不是贏利機關。
商業保險是一營利為目的企業經營活動。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國家不予補貼。
(2)作用和對象不同
社會保險以勞動者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為對象,
在勞動者喪失勞動能力時按規定標准給予物質幫助。
商業保險以全體國民為對象。
保險人和被保險人雙方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按繳納保險費的多少盒事故發生的種類,給與被保險人一定的經濟補償。
(3)權利與義務對等關系不同
社會保險強調勞動者必須來才行為社會貢獻勞動的義務,並由此獲得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權利。
商業保險是一種「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的等價交換關系。
H. 公司繳納社保不按實際工資,而只按最低工資標准繳納,可以匿名舉報嗎
單位繳費基數與實際工資不符的,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舉報,舉報可以匿名。
I. 社保繳納基數不是按當月實際工資算的
沒有錯,繳費基數是上年工資的平均數,如果沒有上年工資,那就是上月的實發工資,繳費基數一旦確定就不能改了,因此單位沒有錯,
如果繳費基數隨著你的工資不斷變化,社保局會累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