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社保的年限和金額與退休工資有什麼聯系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才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從一個城市轉入另一個城市,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不可以只接受金額,不接受年限。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九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參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第七條,參保人員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後,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按照《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的規定,以本人各年度繳費工資、繳費年限和待遇領取地對應的各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其基本養老金。
(1)社保工資年數和金額那個重要擴展閱讀
參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第六條,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下列規定確定其待遇領取地:
(一)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三)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四)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參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第八條,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的,按下列程序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
(一)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二)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
(三)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
(四)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2. 社保金額與工資多少有關系嗎
社保繳納金額與工資的關系要看你是自己繳納還是公司繳納了。
1自己繳納的,為當專地社平工資屬的19%計算月交費金額,可選社平工資的40%、50%、60%、70%、80%、90%、100%交。與你工資多少無關
2公司繳納的,a:你的工資大於社平工資3倍的,自己以社平工資的8%X3倍交付,單位交社平工資的20%X3倍
b,你的工資大於社平工資小於社平工資3倍的,以工資的8%交付,單位交工資X20%
c.你的工資大於社平工資60%小於社平工資的,以社平工資工資的8%交付,單位交社平工資工資X20%
d..你的工資小於社平工資60%,以社平工資工資60%的8%交付,單位交社平工資工資的60%X20%
(所說的社平工資為當地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3. 社保申報工資和繳費基數
按照社會保險的復規定來制說,企業在給員工參加社會保險時,需要按規定如實填寫申報工資金額,以此來核算應繳社會保險費。如當地的最低繳費基數為2678元,則企業申報繳費基數低於該金額,則按該金額核算,若高於該金額而低於當地規定的最高繳費基數(一般為申報繳費時所使用的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則按申報基數核算繳納社會保險費。至於年檢的問題,如果當地社保機構需要嚴格查詢企業的申報表、財務資料(工資發放情況等),若繳費基數與實際工資發放情況不符,就會出問題。
4. 個人所得稅計算是按應發工資為基數還是扣除社保、和醫保後的金額計算
是以扣除掉社保的金額來計算的,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基本養老保內險費容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0號的規定:企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免徵個人所得稅;個人按照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超過規定的比例和標准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應將超過部分並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5. 社保金額怎麼算
用社保繳費基數計算社保,如下:
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內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容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6. 社保繳費基數和實際工資金額不同 裡面是什麼貓膩
職工社保的繳費基數是當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結合當地本年度繳費基數上下限確定的,回本身就答不是當前月工資,這一點沒有什麼可說的
但如果繳費基數並不是你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結合當地本年度繳費基數上下限確定,那就有問題的,可以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舉報
7. 工資基數和社保有什麼關系
社保繳費基數是依據當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新入職人員以其第一個月的應發工資為准)、當地本年度繳費基數上下限綜合確定。當事人當前的工資收入是作為次年繳費基數計算的依據,和當前繳費基數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