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大家北京社保卡已經發下來了,醫保卡存摺何時下啊還是自己去北京銀行去領取謝謝大家啦
存摺一般是在正常繳費2個月後可以辦理,均是由單位經辦人員持單位申報登記證和社保介紹信去。
社保卡是用來看病用的,里邊沒有錢,用來累計金額用的。只是超過1800以上的部分,只交個人負擔部分就行了,醫保存摺里的錢可以取出來用,或者去定點葯店買葯。
北京醫保具有一定特殊性。北京的醫保是存摺,社保卡可在定點醫院使用,在公司入職時,會被要求填三個社保定點醫院,卻無需填寫定點醫保葯店。
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稱,門診病人在院外拿葯是完全自費的,在醫院看病後,如果想在醫院外購葯,必須憑醫院出具的加蓋外購專用章的處方才能報銷。醫保起付金額1800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規劃,由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的集成電路(IC)卡。
社會保障卡作用十分廣泛。持卡人不僅可以憑卡就醫進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實時結算,還可以辦理養老保險事務;辦理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手續;申領失業保險金;申請參加就業培訓;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和申領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在網上辦理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等。
社會保障卡採用全國統一標准,社會保障號碼按照《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採用公民身份號碼。
㈡ 北京新領的社保卡,只有卡,沒有醫保的存摺
一般情況下,先領社保卡,然後去北京銀行領取醫保存摺。
但是有特殊情況。內如果您的存摺在上家公容司的名下,您現在工作的公司就無法領取存摺。
再比如朝陽區。月底28號或29號才公布最新的社保卡領取名單,領取醫保存摺還限制在月底的25號-30號。所以有時,人事可能跑不過來,只能下月25號-30號再去取存摺。
如果您自己去取存摺,只能申請掛失補辦,但是有條件,就是您之前領過。如果您公司人事沒有領取過,只能等人事先去領取。
建議您,先咨詢一下人事。她如果不清楚,您再去北京銀行辦理一下掛失,如果能辦,就補一個吧,工本費1元。如果不行,您可以請櫃台人員幫您查一下,您的存摺在哪家公司名下。
㈢ 關於社保卡\藍本\和北京銀行存摺問題
讓我社來保小達人來告訴你吧,醫源保摺子上的身份證號跟你本人的身份證不一致的話你是不能取醫保存摺里的錢。既然你已經讓單位去社保幫你變更了正確的身份證號,那麼一定再讓單位拿社保的身份變更介紹信,你拿著介紹信再去銀行做相關的身份證號信息變更,辦完之後你就能取錢了。
藍本即將推出歷史舞台,2011年之後必須持卡就醫,不然不能也不予報銷看病葯費。不過需提示的是,社保卡只是一個您就醫看病的信息載體,它裡面是不會有錢也不能取錢用的,醫保存摺才是取錢的唯一途徑。
㈣ 北京的社保卡和醫保存摺的關系
北京社會保障卡和醫療存摺關系:
北京地區的醫療保險參保人會發現,在北京交納社會保險,除了有一張社會保障卡外,還有一個北京銀行的存摺,在存摺的封面上帶有醫保字樣。
在北京參加醫療保險,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需要分別承擔醫療保險費用。如北京是企業承擔繳費基數的8%,勞動者個人需承擔繳費基數的2%(基本醫療)+3元(大病)。參保後,社保基金每個月會根據參保者的年齡按月給勞動者返還醫療費用,用於勞動者就醫使用。
這筆錢在大多數省份都是直接劃入到醫保卡中了,只能就醫或在葯店購葯使用。但北京比較例外,這筆錢是劃入到醫療存摺中了,可以直接取現金哦,這也算是在帝都工作者的福利吧。買煙還是買包包,隨便你。前幾年曾有消息說要取消提現功能,但現在也沒實現。
當勞動者拿到這個醫療存摺後,需要本人持本人身份證到北京銀行辦理修改密碼業務,然後你就隨意了。
(4)北京醫保存摺和社保卡擴展閱讀:
社保卡本身是沒有錢的,只是承載了你的各種信息。個人所繳納的醫療費用都是存儲在個人醫保賬戶的(即醫保存摺),不光可以用來看病或者去定點葯店買葯,還可以直接把余額取出來。
目前北京部分銀行已經有了自助機取款業務,參保人可以憑借醫保存摺直接在自助機上辦理。醫保機構會在每個月往你的社保卡對應的存摺中,打入一筆錢,這筆錢是可以在銀行提現的。原則上,這些錢還是只能用於指定渠道的葯費支出。
社會保障卡作用十分廣泛。持卡人不僅可以憑卡就醫進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實時結算,還可以辦理養老保險事務;辦理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手續;申領失業保險金;申請參加就業培訓;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和申領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在網上辦理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等。
㈤ 咨詢北京:社保卡和存摺是否有關系
社保卡
就和以前的醫療藍本一個性質,存摺就是存摺啦,錢不會轉移,只版是社保卡到時權候報銷的部分就直接報了,不用和現在一樣要填
報銷單
之類去社保審核了,省略了N個步驟,現在剛開始用社保卡肯定存在很多問題的,可以看一下發社保卡時給的兩個小冊子。
㈥ 請問北京醫保卡和醫保存摺的區別,還有醫保卡裡面是不是有錢
一、醫保卡與醫療存摺的區別:
1、金融功能不同:
(1)醫保卡就是不帶金融功能的,裡面儲存的只有信息而已裡面並沒有錢。
(2)醫療存摺裡面是有錢的。
2、用途不同:
(1)醫保卡是用來看病用的。
(2)醫療存摺裡面的錢是用來交葯費的。
3、使用范圍不同:
(1)醫保卡的參保職工在定點醫院、葯店就醫時使用。
(2)醫療存摺可憑密碼在POS機上刷卡使用,但無法提取現金或進行轉帳使用。
二、醫保卡是沒有錢的。
北京醫保具有一定特殊性。北京的醫保是存摺,同時具有兩種功能。看病時可以直接使用醫保卡里的錢。
(6)北京醫保存摺和社保卡擴展閱讀:
醫療存摺的每月的繳納金額:
1、個人繳納的2%全部劃入,即你的繳費基數*2%。
2、單位繳納的部分因年齡不同而有所區別,具體為:
(1)不滿35周歲的員工,是按照繳費基數*0.8% 劃入。
(2)35周歲以上不滿45周歲的,是按照繳費基數*1%劃入。
(3)45周歲以上的員工,是按照繳費基數*2%劃入。
(4)不滿70周歲的退休員工,按上一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3%劃入。
(5)70周歲以上退休人員,按一年度本市月平均工資的4.8%劃入。
㈦ 社保卡和醫保存摺領到以後就能用嗎
北京抄醫保存摺是辦北襲京銀行卡,不辦也可以,直接拿存摺去北京銀行取錢,只是沒卡方便,卡可以直接刷卡用,不限制必須用在醫院
社保卡在醫院掛號、交費時用,符合報銷條件就實時報銷。要在醫保定點醫院或者不定點但是允許直接就醫醫院才能享受報銷待遇。醫院名錄在北京人社局可以查到
㈧ 為什麼有北京銀行的醫保存摺,卻沒有社保卡。
1,北京的社保卡是要單位統一到所屬社保中心領取的。醫保存摺是由單位統一在區社保中心對應的北京銀行統一領取。
2,醫保存摺內是醫療保險個人賬戶每月的返款,可以隨意使用、提取。不限定於必須用於就醫、買葯。
3,社保卡發卡進度單位可以使用數字證書查詢,顯示可以領卡時,由單位統一到所屬社保中心領取,領取時需要由單位社保經辦人員提供本人身份證及單位社保登記證。
拓展資料:
北京銀行醫保存摺提現;
1、北京銀行醫保存摺可以取現
北京的醫保用的是北京銀行的存摺,裡面的錢是能取出來的,存摺的初始密碼一般是000000,首次取錢必須去北京銀行的櫃台修改密碼,需要本人攜帶身份證辦理,以後就可以不用本人過去了,也不需要身份證了,也就是說只要知道改後的密碼,你拿著別人的醫保存摺也可以取錢。這就如同普通的存儲存摺一樣的功能,十分方便快捷。
2、櫃台、自助取款機均可取現
那麼北京銀行醫保存摺的錢一定要到櫃台取嗎?目前來看,大部分情況下是必須到櫃台取的,只有少數的較大的北京銀行營業網點有醫保存摺的自助取款機,可以自助取現。
3、醫保轉賬業務可以實現自由轉賬
另外,不想去櫃台排隊的話可以辦理醫保轉賬業務,不過此項業務不是所有營業廳都能辦理的,必須要有北京銀行借記卡,才可以辦理醫保轉賬業務,設定好到賬就轉、按月或者按年轉賬,這樣你醫保存摺里的錢就轉到借記卡里了,可以給你的北京銀行借記卡開辦動態密碼版的網上銀行,這樣你的錢就可以在網上自由操作了。
㈨ 社保卡領到了,但是醫保存摺怎麼領啊
分析如下:
1、帶著單位提供介紹信,由經辦機構蓋章後,在相關銀行領取醫保存摺。同時還需要提供社保登記證號碼。
2、醫保存摺是支持隨時取現的,持身份證到相應的銀行辦理即可。
3、醫保存摺裡面的錢其實還是繳納的醫保,以及每個月醫保的返額。初期都是2.8%的,並且返額百分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拓展資料
醫保存摺
1、社保卡是用來看病用的,里邊沒有錢,用來累計金額用的。只是超過1800以上的部分,只交個人負擔部分就行了,醫保存摺里的錢可以取出來用,或者去定點葯店買葯。
2、北京醫保具有一定特殊性。北京的醫保是存摺,社保卡可在定點醫院使用,在公司入職時,會被要求填三個社保定點醫院,卻無需填寫定點醫保葯店。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稱,門診病人在院外拿葯是完全自費的,在醫院看病後,如果想在醫院外購葯,必須憑醫院出具的加蓋外購專用章的處方才能報銷。醫保起付金額1800元。
(資料來源:網路:醫保存摺)
㈩ 北京醫保卡累計達到1800以上時需要把單據拿到社保局報銷嗎還是自動報銷完後把錢打到醫保存摺上
就醫都使用社保卡結算,參保居民在統籌地區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政內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容起付標准以上的部分。
由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按比例支付: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不低於80%;縣級醫療機構不低於70%;市級醫療機構不低於60%。各統籌地區根據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收支情況合理確定具體支付比例。
普通門診醫療待遇。全面建立門診統籌制度。各地可按照當地人均繳費額的50%左右建立門診統籌基金,主要用於支付參保居民在基層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含一般診療費,下同)。門診統籌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60%左右,年度內累計報銷額度控制在當地人均繳費額2倍左右。
暫不具備建立門診統籌制度條件的,可仍採取家庭賬戶(個人賬戶)方式支付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家庭賬戶(個人賬戶)計入額度參照門診統籌人均標准確定。家庭賬戶(個人賬戶)要逐步過渡到門診統籌。具體辦法由各省轄市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