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保是每年的7月交費嗎
不是,是每抄個月都要交。
根據《襲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十條規定:繳費單位必須按月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後,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社會保險費。 因此出現年底要求員工補差價的情形證明用人單位沒有按月繳納社保。
(1)社保里報7月上年工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社會統籌賬戶角度看,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是退休時地區上年社會平均工資與本人指數化繳費工資的平均數,則當本人繳費工資與地區上年社會平均工資相同時,沒有佔便宜。
如果本人繳費工資高於地區社會平均工資,則相應吃虧,如果本人繳費工資低於地區社會平均工資,則相對佔了便宜。
持社保卡就醫時,只需要支付自付費部分費用,可以報銷的費用由醫療機構與醫保相關部門進行結算。
㈡ 今年七月辦理退休,退休證上日期18年,社保按今年七月起薪,返回去年社保繳費,沒有去年工資,合理嗎
估計是去年就到退休年齡啦,但沒有及時辦理退休手續。他們這樣做肯定是有規定的。
㈢ 公務員退休時社保基數按上年7月1日至當年6月30日的平均月工資額計算是哪裏政
我們都知道幾年退休以後可以拿到的養老的錢是比照去年的社平薪資來計算的,這一點在新的一年也還持續下去,暫時不會有什麼改變。這並不是我們一直領到的都是固定的一個數,他的意思是說,我們先按去年的標准先給你計算出一部分,再在新的一年,按照新的社平薪資的水平給大家補上這部分差額。有關這些的計算公式中的一個重要數據就是上一年退休的職工他們平均下來的月工資,即社會保障薪資,也就是我們提到的「社平工資」。
最後,從中可以看出,當你在2019年1月退休時,你必須首先通過計算前一年,也就是2018年的社會保障薪資來計算你的可以拿到的錢。當年下半年,即2019年最後一月的社會保障薪資時,社會保障部門工作人員會幫你重新計算,並補上年養老金與前幾個月計算出來的差額。總而言之,大家不要擔心這方面的差額。
㈣ 每年單位交由社保的工資數額只在7月變動一次嗎
社會保險的月繳費基數一般是按照職工上年度全年工資的月平均值來確定的,每年內確定一次,且一容旦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
社保中心是當年7月到次年6月算一個結算年度,所以基數申報和調整一般也是在7月的。
所以你今年的工資變動,要到明年的基數才能反映出來。
㈤ 如:7月份發6月份的工資,社保7月份交,那社保扣的錢是哪個月的
7月份發6月份的工資,社保7月份交,社保繳費是7月份的。
社保參保制度規定,新職工參保,上崗當月向社保機構申報,次月開始繳費參保。
《社會保險管理制度》第七條 新參保的人員需提供相關材料(1存免冠照片2張,身份證復印件1張,續交人員另行提供保險(中)終止單)後,財務部在一個月內為其辦理社會保險。如因員工未能及時提供材料造成參保延後的,由員工個人承擔相應費用及責任。
(5)社保里報7月上年工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㈥ 員工在1月份入職,7月後社保基數怎麼算謝謝
你好!以成都社保為例
1、每年1-6月在新基數還沒有出台之前,繳納的基數都是按照上年度版基數在繳納
2、6月以權後出台了新基數後,在繳納人員需要補繳1-6月所產生的社保差額
3、每年都是這樣以此類推。請採納,謝謝!
㈦ 勞動監察要求我司社保繳費基數申報,需要每月根據上月工資進行核定,而非我們現在每年7月申報。
第一 這個按照要求操作就可以
第二 有不清楚的問下所在單位或者社會保險中心 電話12333
第三 網上回答五花八門 只有當地權威機構解答最准確 最清楚
第四 祝福你工作順利 事業發達 生活安康 家庭幸福
㈧ 社保繳費基數指的上年度是指去年7月到今年6月嗎
是去年1到12月的平均應稅工資,如果去年沒有數據,按照今年1至6個月平均應稅工資
㈨ 每年社保基數調整時間是幾月啊
有的地區是每年四月開始調整,有的是七月,還有的地區不跨年度,每年的回一月。無論是幾月調整,都得答等當地當年的社平工資數額公布後,從規定的調整月開始多退少補。
第一,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基數的調整,是根據本人工資和社會平均工資的變化進行調整的。每年調整一次。
第二,城鎮職工繳納社會保險,是根據本人月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的,如果本人工資沒有變化,原則上不做調整,只有低於社會平均工資60%的,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高於社會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
第三,靈活就業養老保險參保人,由於沒有工作,無法確定工資收入,則根據社會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各地根據自身情況,確定幾個不同檔次,由參保人自己選擇。
第四,由於各地的社會平均工資公布時間不統一,調整基數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