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保繳費基數和工資表有什麼關系
職工平來均工資指標是有關部門制自定社會保險征繳標准,計算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制定最低工資標准以及確定人身損害司法賠償等的重要依據,關繫到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切身利益。
社保繳費基數也叫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依據。它根據職工上年度工資收入確定。考慮到全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國家只規定了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比例,用繳費參數乘以繳費比例即為實際繳費金額。最後根據具體公司的情況而定。
社保基數和工資是直接掛鉤的,社保基數的計算方法為:你工資低於社保下限基數,按下限基數繳納.如高於下限,按實際去年全年平均工資繳納。新進員工為第一個月工資為基數;老員工社保基數調整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為基數,如工資低於或高於當地最低或最高社保基數,以最低或最高社保基數為繳納基數。
㈡ 社保繳費基數和工資表的關系
繳納社保基數和工資總額不相等,但與工資總額有關。
繳納社保基數也叫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依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繳費比例=應繳社會保險費。
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工資總額由六個部分組成: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在社保繳納和工資總額的關系中,社保應該按照職工的實際收入繳納,職工的工資低於當地社會平均工資60%的,按照社平工資的60%繳納,高於社平工資300%的,按照社平工資的300%繳納,在兩者之間的,按照實際工資繳納,應該對比社會平均工資是否低於或者超過社平工資的60%或者300%,如果在兩者之間,應該按照實際3000元作為繳費基數填報,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不按時足額繳納,是要接受處罰的。
㈢ 不計入社保的工資要列入工資表嗎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企業員工社保基數按照上一年度平均工資(上一年度工資總額內/12)計算。國容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的計算口徑是:員工上一年度12個月所有現金收入。
綜上在計算上一年度平均工資時,務必要將年終獎、季度獎、防暑降溫費以及一些福利性現金都要計入工資總額,再除以12。因此,所謂不計入社保的工資是違法的。
通常情況下,企業員工到社保局舉報都會提供銀行流水,即使企業不將該筆費用列入工資表,也是會被發現的。
㈣ 工資表上有公司交社保和個人交社保,這種會計分錄如何做謝謝!
按照新准則,實際工資應為1800元,會計分錄如下: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000
貸:現金
1800
其他應付款/代扣社保費
200
交保費時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費
600
其他應付款/代扣社保費
200
貸:銀行存款
800
㈤ excel帶公式的工資表(含社保和個人所得稅計算的)
你把差雀你的要求告閉擾訴我,我幫你做一個表格就行轎慶旦了
然後發給你。
每家公司加班工資都不一樣么
對不
㈥ 公司承擔社保部分如何在工資表裡面體現
不能扣來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自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企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准予扣除。你單位負擔的應由職工個人承擔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不屬於你單位應承擔的正常費用支出,不符合稅收政策規定,不允許稅前扣除。
個人所得稅:依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從納稅義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因此,單位為職工承擔個人應負擔部分的法定保險金,如果已並入員工的工資薪金所得,在計算工資薪金所得時允許扣除;如果沒有並入工資、薪金所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也不再扣除。
㈦ 怎麼計算社保工資表
實發工資1438.01=350+360.06+889.94+80.5-140.67-31.82
勞動保險這個詞太籠統,不知道包含你單位交的哪幾內種保險.一般養老保險=工資*8%,根據你交容的保險140.67,推算出你工資應為1758元,這個也許是你當地社平工資標准.但根據社平工資標准,計算出的醫療保險費又不是31.82,70元公積金也不知道怎麼計算出來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㈧ 申請社保需要交工資表,那工資表的格式是怎樣
需要把員工的工資和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做對比。如果員工的工資標准高於最內低繳費基數,但是也需要容結合公司的繳費標准。因為交保險的工資是可以由單位自行調節的,公司為了省錢一般會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給員工繳納社保。
舉例說明:
最低養老費用是2500,但是員工的工資大於2500,公司可能會按照2500這個標准來執行。因為社保不僅是個人繳納,企業也需要繳納,甚至比個人繳納的比例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