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保繳費標準是年平均工資還是月平均工資
社保繳納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Ⅱ 社保當各年平均工資在哪裡公布
一般每年是統計局公布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然後社保局根據這個標准,來核定當年的社會保險繳納基數標准.
養老保險一般是參照省廳公布的上年度社平工資
醫療及其他的參照市統計局公布的上年度全市社平工資.
各地不一樣.
Ⅲ 問:社保年平均工資怎麼計算
年度申報後,在一個社保年度內,參保人員如無特殊變動,繳費基數保持不變。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職工上年度工資總額的月平均數。職工工資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出差補貼、誤餐補貼、獨生子女補貼除外)、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六個部分組成。無論是本市還是外來員工均按照此方法計算,各險種具體基數由地稅部門根據單位申報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資及政策進行確定。
Ⅳ 公司社保繳費基數和上年平均工資有關系嗎
職工平均工資指標是有關部門制定社會保險征繳標准,計算退休人員基本養老內金、制定最低工容資標准以及確定人身損害司法賠償等的重要依據,關繫到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切身利益。
社保繳費基數也叫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依據。它根據職工上年度工資收入確定。考慮到全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國家只規定了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比例,用繳費參數乘以繳費比例即為實際繳費金額。最後根據具體公司的情況而定。
社保基數和工資是直接掛鉤的,社保基數的計算方法為:你工資低於社保下限基數,按下限基數繳納.如高於下限,按實際去年全年平均工資繳納。新進員工為第一個月工資為基數;老員工社保基數調整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為基數,如工資低於或高於當地最低或最高社保基數,以最低或最高社保基數為繳納基數。
Ⅳ 社保繳費基數是月工資還是年平均工資
實際上應該按照實際工資作為繳費基數來計算。
用人單位應根據參保職工的上年度月內平均工資,如實向地稅部門容申報本單位參保職工下一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社保繳費基數一年一定,年度內不能變更。員工繳費基數的計算口徑應嚴格按照1990年1月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計算,工資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出差補貼、誤餐補貼、獨生子女補貼除外)、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六個部分組成。用人單位應如實申報員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新參保(在本單位新參保,而不是從未參保的員工)員工,以合同約定的起薪當月的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Ⅵ 關於社保基數,如何知道員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呢
統計職工來月均工資,是用人源單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的重要依據,關繫到職工的切身利益,為了體現公平,公正,應該切實按照國家統計局頒布的工資統計辦法執行。
計算辦法為:逐月統計職工的月均工資,相加之和,除以12就是月均工資,不足12個月的,按照實際月數統計。
比如,職工從1月份到12月份工資合計為12000元,除以12個月,為1000元,那麼這個職工月均工資就是1000元。再比如,一個職工從6月份開始工作,那麼全年出勤為7個月,所得工資為14000元,除以7個月,月均工資為2000元
Ⅶ 今年社保平均工資是多少
每個地方每一年的社平工資、退休人員養老金都不一樣的。你應該向你們當地社保機構具體咨詢當地平均水平。
Ⅷ 社保年平均工資演算法
全國統一政策,企業職工用職工本人上一年全年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下崗或者無業人員用當地社會平均工資一定比例(個人選擇)做為繳費基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Ⅸ 2019年社保年度月平均工資
保險小編抄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領取的時候按退休地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計算,比如2019年領取的時候按照2018社平工資,2020年領取的時候按照2019年的社平工資,這里的年份不一定是一個自然年的,要按社保年度的,比如2018年7月1號到2019年6月30號是一個社保年度
Ⅹ 社保年平均工資演算法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全國統一政策,企業職工用職工本人上一年全年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下崗或者無業人員用當地社會平均工資一定比例(個人選擇)做為繳費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