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沒有簽合同沒有工資條沒有交社保,我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么
沒有簽合同沒有工資條沒有交社保,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行為、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進行舉報,要求其賠償。通常能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都是可以作為勞動關系的證明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1)工資表沒有購買社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⑵ 如果公司未幫員工買社保,能把該員工的工資記入工資表內作為成本嗎
可以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企業所得稅稅款;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工資表沒有購買社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相關要求規定:
1、企業對外投資期間,投資資產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企業使用或者銷售存貨,按照規定計算的存貨成本,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企業轉讓資產,該項資產的凈值,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在匯總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其境外營業機構的虧損不得抵減境內營業機構的盈利。
3、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准予向以後年度結轉,用以後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⑶ 不是公司員工工資表上沒有工資能交社保嗎
可以做為成本的,稅前也可以扣除的。
對工資支出合理性的判斷,回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答一是雇員實際提供了服務;二是報酬總額在數量上是合理的。實際操作中主要考慮雇員的職責、過去的報酬情況,以及雇員的業務量和復雜程度等相關因素。同時,還要考慮當地同行業職工平均工資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據此,《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同時將工資薪金支出進一步界定為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
⑷ 公司未購買社保,但是每個月工資表有社保補貼,請問是否要繳個稅
公司沒有繳納社保,也給勞動者做工資表時,註明社保補貼的,那麼看公司財務怎麼做工資表,不然,超過3500元,就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且有公司代繳,公司只需在勞動者工資扣除即可。
⑸ 有勞動協議沒工資表算員工嗎能交社保嗎
有勞動協議當然算員工單位有義務為員工購買社保,如果沒有購買可以要求賠償。
⑹ 沒有工資表可以補交社保嗎
這個問題是財務問的,還是員工問的,如果是員工問的話,工資表和能否補交社保沒有直接聯系
⑺ 對於非全日制的員工沒有繳納社保,怎麼入賬它的工資能入工資表做費用可以直接入勞務費么
只能進勞務費進行做賬,企業同時每月申報稅款時按僱工的勞務費總額減去800元後按20%代扣個稅。做賬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勞務費
貸:其他應付款或銀行存款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沒有繳納五險的臨時僱工,屬於支付勞動報酬,稅法規定勞務報酬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
1、每次勞務報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減去800元的費用;
2、每次勞務報酬收入超過4000元的,用收入減去收入額的20% , 稅率為20% 。
例如:A銷售人員當月提成1800元,要交(1800-800)*20% = 200 元個稅; 當月提成5000元,則要交5000*(1-20%)*20% = 800 元個稅。
3、單次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萬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4、單次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的,不超過5萬元的:應納稅所得額*30%-2000。
5、單次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萬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40%-7000。
(7)工資表沒有購買社保擴展閱讀:
根據會計制度、稅法及相關法規的規定,企業支付的勞務費支出,不構成工資總額,應當計入「管理費用——勞務費」科目,並不計提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不交納各項社會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
在計算應交企業所得稅時,勞務費應當在當地稅務機關規定的勞務費扣除標准(注意,不是工資標准,如計稅工資標准等)內,據實扣除。
⑻ 檔案里有工資表但一天班沒上沒交社保怎樣處理
如果你根本就沒上班的話,那社保只能由你自己承擔自己補交。 如果你不交的話,最後你就沒有養老金,別人誰也幫不了。
⑼ 未繳納社保,但入工資表了;繳納社保單未入工資表,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沒有特別規定的,你只要多加一欄扣除個人所交社保費用的就行了。
⑽ 員工自己申請買社保,工資表社保補貼一欄中空白。是不是可以認為公司未給員工
,員工自主申請買保險工資表,社保便宜啦中空白。自己交保險這種情況下公司是不給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