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單位給個人交的社保單位繳納的部分算入工資總額嗎
不算入。復
包括個人繳納的社保制和醫療部分具體看你們單位的工資結構:
比如:基本工資+獎金+效益獎金+補貼,按照國家規定,社保和醫保的基數應該是上一年月平均工資,
也就是說包括一系列的獎金等,按實際每月收入總和除以12個月.但在實際操作中,要精確的算出就比較麻煩,所以一般單位會以基本工資為標准,作為基數申報,
你的工資中包括個人繳納社保和醫療部分,但這個人部分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❷ 社保單位部分的雙基數是怎麼算的
社保單位部分的雙基數是指用人單位承擔的繳費基數,依據本單位工資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由社保經辦部門確定。
社保雙基數中另外部分則是職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員工個人繳費基數根據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額,參照社會平均工資做上、下限制後,由社保經辦部門核定。當用人單位工資總額小於員工繳費基數之和時,社保經辦部門以員工繳費基數之和,核定用人單位繳費基數。
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可在本省平均工資60%至300%之間自願選擇繳費基數。隨著社保繳費基數降低,個人的到手收入或將增加。
在社保待遇上,這個政策的變化對參保人員的醫保沒有什麼顯著影響。一直以來,養老保險都是秉承多繳多得,少繳少得的原則,基數降低了,繳費少了,將來的養老金也會相應少一些。繳費與待遇都是權利義務對等的結果。
❸ 公司繳納的社保部分 能算員工收入中嗎
社保部分不算員工收入
法律依據:《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第四條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
(二)計件工資;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第十一條 下列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有關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方面的各項費用。
(3)單位社保部分算是基本工資嗎擴展閱讀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第七條 獎金是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包括:
(一)生產獎;
(二)節約獎;
(三)勞動競賽獎;
(四)機關、事業單位的獎勵工資;
(五)其他獎金。
第八條 津貼和補貼是指為了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給職工的津貼,以及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支付給職工的物價補貼。
(一)津貼。包括: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保健性津貼,技術性津貼,年功性津貼及其他津貼。
(二)物價補貼。包括:為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上漲或變動影響而支付的各種補貼。
第九條 加班加點工資是指按規定支付的加班工資和加點工資。
第十條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包括:
(一)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因病、工傷、產假、計劃生育假、婚喪假、事假、探親假、定期休假、停工學習、執行國家或社會義務等原因按計時工資標准或計時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資;
(二)附加工資、保留工資。
❹ 公司承擔的社保算到個人工資裡面嗎
不正常,單位違法。公司繳納的社保與你的工資沒有任何關系,不能算到你的應發工資中。如果算到你的應發工資中,那麼你的應納稅所得額就高了,你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就高了,相當於降低了你的工資。
❺ 如果單位把企業給員工交的那部分保險和公積金算在工資條應發合計里是違法行為嗎
社保繳納按上年本人平均工資為基數。養老保險繳28%(單位繳20%、個人繳8%),醫療專保險繳10%(單位屬繳8%、個人繳2%),失業保險繳3%(單位繳2%、個人繳1%),工傷生育保險按上年職工工資總額由單位全額繳納。社保是法律強制性的。
住房公積金按職工本人工資的24%繳納(個人和單位各繳50%)。公積金沒有強制性規定。
職工應繳部份由單位在工資中代扣代繳。
如果單位應繳部份也在工資中扣除,單位的做法是違法的。可向勞動部門投訴。
❻ 社保五金繳納是按基本工資算還是按實發工資算
社保五金的繳費是按每年當地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規定繳費基數的范圍算的版。
社保和個調稅的關權系,在繳納個調稅的時候,是把個人扣金那部分扣除後再算應納稅基數的,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公積金和補充公積金超過12%的部分(個人和企業繳納部分)也需要算在應納稅基數中。
社保五金是指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醫療保險金三項再加工傷保險和計劃生育保險兩項,共計五項。
(6)單位社保部分算是基本工資嗎擴展閱讀:
社保繳納基數的相關要求規定:
1、社保繳納基數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
2、社保繳納基數可以根據最新的發布時間,從當地的社保局查詢最新的社保基數。此外,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軟體查詢全國的社保基數。
3、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❼ 公司交的社保算是個人工資嗎
不完全是,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個人不用繳納,由企業繳納。但養老、醫療、失業和你說的兩金需要公司和個人共同繳納。具體繳納比例如下。
社保類部分
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
醫療保險:單位10%,個人2%;
失業保險:單位1.5%,個人0.2%;
工傷保險:單位0.5-2%,個人不繳納;
生育保險:單位0.8%,個人不繳納。
公積金:個人和公司繳納比例是一樣的。但住建部規定個人和單位繳費比例均不低於5%、不高於12%,且公司繳費比例不低於個人繳費比例。
(7)單位社保部分算是基本工資嗎擴展閱讀
社保繳費基數怎麼確定
社保繳費基數原則上是要求按實際工資金額進行申報。新員工入職按入職時工資申報,老員工每年度根據上年工資確定繳費工資。
同時社保局規定有上下限,最高不能高於當地上年社平工資的3倍,最低不能低於當地上年社平工資的60%。
也即如果當地上年社平工資是每月5000元,那麼最高繳費基數不能超過15000元,最低繳費基數不能低於3000元。
如果一個員工公司剛好在3000——15000之間,那就按實際工資進行社保繳納,如果一個員工工資低於3000元,那麼也按3000元繳費,如果工資高於15000元,那麼就還是按15000元繳費。
同時社保局要求企業根據職工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進行繳費工資的申報,即職工上一年度所有的工資收入所得取一個平均數得出社保繳費工資基數。公司不一定按規定確定社保繳費基數。
最新公布的2017年社保白皮書顯示,去年只有24%的企業按國家固定申報社保繳費工資,也就是大部分企業都沒有合法繳納社保,所以基本上大家碰到不合理的公司的概率很大。而且不能按自己的希望工資標准繳納社保。
❽ 單位辭退員工,補償的工資是指基本工資還是應得工資,補償包含社保嗎
經濟補償金按解除或者終止合同前12個月平均應得工資計算。但是如果你的應得工資裡麵包含社保,應當剔除社保單位里企業所繳納的部分,也就是說:應得工資=總工資-單位繳納社保。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平均應得工資計算,是指未扣繳個人承擔的三險一金和其它費用之前的工資,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但不包括加班費。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