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保網上經辦系統如何生成單位平均數
這要看當地的社保網上經辦系統有沒有類似功能,如果有是可以的,如果沒有也就沒有辦法統計。
B. 您好,社保繳納基數必須按照上一年月工資平均數繳納嗎低於這個數繳納會有什麼後果
社保繳納基數必須按照上一年月工資平均數繳納的,不得低於這個數繳納的,因為這個平均數是在社保系統里申報的,系統會自動調入這個平均數,如果平均數低於當年的社保最低基數的,就會按這個最低基數交納社保。
C. 購買社保,公司與個人各出費多少
社保是與工資相掛鉤的,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醫療保險(單位10%,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1%,個人0.2%),生育保險(0.8%全由單位承擔),工傷保險(單位0.5%-1.6%全由單位承擔)。因為各地平均人均收入不同,各省市地區承擔的比例有所不同。
養老保險:公司1680*20%=336 ,個人1680*8%=134.4;
失業保險:公司1680*1%=16.8, 個人1680*0.2%=3.36;
工傷保險:公司1680*0.25%=4.2,個人0;
生育保險:公司1680*0.8%=13.44; 個人0
醫療保險:公司2521*10%=252.1,個人2521*2%+3=53.42。
綜上:社保公司交多少= 336+16.8+4.2+13.44+252.1=622.54
社保個人交多少= 134.4+3.36+53.42=191.18
(3)平均數買社保擴展閱讀:
社保繳納基數一般是指當月的工資,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發展狀況
步入2015年,全國已有天津、重慶、福建、江西等地執行新的社保繳費基數標准。與2014年相比,用人單位和職工需要繳納的社保費用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各地普遍以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社保繳費基數,工資平均數不到下限的按照下限算,超過上限的按照上限計算。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社會平均工資存在虛高成分,並不能完全反映出社會群體平均收入的真實情況」。因此,社保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聯動機制本身就值得商榷。此外,社保繳費基數上浮勢必加大企業和低收入群體的繳費負擔,如何平衡好參保對象的權利和義務,還需要統籌考量,拿出相應的配套措施。
其一,降低社保繳費率。眼下,我國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5項社保的繳費比例,企業為36.6%,個人為11%左右,合計超過個人工資的40%,在國際上屬於偏高水平。在社保繳費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再來大幅提高社保繳費基數,無疑將進一步加重繳費負擔,影響參保熱情。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
其二,加大公共財政投入。數據顯示,目前社會保障支出占我國財政支出12%,遠低於西方國家30%—50%的比例,即使是一些中等收入國家比例也在20%以上。從根本上解決養老金可能存在的缺口,必須調整我國的財政開支結構。各地不能只盯著公眾的社保繳費基數,更應承擔起政府責任,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共同做大做強保障體系。
其三,提高保障水平。社保繳費基數上浮後,勞動者最關心的就是,交的錢多了,享受的收益有沒有同步增加,2012年廣州曾打算提高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准,但根據方案,廣州居民繳納的醫保費用提高50%—108%,居民醫保報銷待遇卻只增加5%。這引發公眾強烈質疑,調整方案隨即被叫停。如今,一些地方只是公布社保繳費基數上浮多少,對養老金替代率等社保待遇的提高語焉不詳,自然難以贏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其四,實現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在提高社保繳費基數的同時,有關部門還需開動腦筋,通過多元化投資實現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防止公眾的養老錢、救命錢白白縮水。
應該看到,社會保險不是社會福利,參保人必須先履行繳費義務,再享受待遇。無論從社保制度良性發展,還是從提升保障水平來說,適當調高繳費標准或是大勢所趨。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制定一攬子方案,多項措施齊頭並進,讓公眾繳得明白、繳得放心。
D. 2019年社保繳費平均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職工個人應以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總額的月平均數作為本年度社保繳費基數,其中:新進本單位的人員以職工本人起薪當月的足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參保單位以本單位全部參保職工月繳費基數之和作為單位的月繳費基數。
E. 廣州社保是按每個月的工資交還是按一個年度的平均數交
當然是按工資來算的
工資變動了 你繳付的和單位繳付的都會隨之變動
有些企業不正規 不按真實工資來申報 出現少繳少付
F. 請問流動人員社保的工資哪個平均值是怎麼算的
1、社保基數中的年度月平均工資包括獎金。 2、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按國家統計部門規定的工資總額項目計算,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貨幣工資收入。
G. 上海社保局統計單位上年度平均工資目的是什麼 這個平均數又該怎麼算呢目前公司只為我一人交社保, 謝謝
單位上年度平均工資與生育保險有直接的關系。
(一)從業婦女的月版生育生活津貼標准,為本人生產權或者流產當月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從業婦女生產或者流產時所在用人單位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高於本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按300%計發;低於本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60%計發;但低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規定的生育生活津貼最低標準的,按最低標准計發。
(二)從業婦女生產或者流產時所在用人單位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高於本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高出部分由用人單位補差。
(三)從業婦女生產或者流產前12個月內變動工作單位的,其月生育生活津貼按照其生產或流產前12個月內所工作的各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加權平均數計發。
H. 社保基數怎麼計算
社保繳費基數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12月的所有工資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決定的,計算用人單位以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社保基數有上限和下限,具體數額需要根據當地情況來決定。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作為實際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作為實際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按照實際情況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照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100%作為實際繳費基數。
綜合情況來講,社保繳費基數跟工資有很大的關聯,工資越高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額越多!
I. 2019年的社保基數,是2019年1月12月的總收入平均數來確認社保基數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答:2015年12月28日到2016年7月26日共211天。
分析與說明:
(1)2015年的12月還有:28、29、30、31這幾天,共4天。
(2)2016年的1、3、5各月各有31天,合計:31×3=93(天);2月有28天;4、6各月各有30天,合計:30×2=60(天);7月提到26天。本年度共計:93+28+60+26=207(天)
(3)所以,從2015年12月28日到2016年7月26日共有:207+4=211(天)
J. 單位為員工繳納社保是財務做的還是人事部門
沒什麼硬性規定,不同的公司組織設置和部門職責是不同的。
社會保險的屬於薪資統籌的范圍,主要是人事部門,確定基數,繳納各項保險的比例,個人繳納三項保險數額,給財務發通知,財務按此扣款。
單位繳納數額由人事部門確定向社保報表,社保可以從銀行托收,財務部門記賬,並與人事部門核對數額。但是有些企業交由出納辦理,因為每月需要支出現金或支票或轉賬。
基本標準是:去年全年收入的月平均數(也就是含加班費,過節費等所有收入/12)
最低標准:養老的最低基數:1329農戶:730
醫療保險最低繳費基數為:1993
(10)平均數買社保擴展閱讀:
公司給員工辦理社保流程:
一、公積金材料的准備
公司需要到單位就近公積金繳存管理部辦理公積金登記。
提交材料:
1、單位營業執照副本、組織機構代碼證、公章,原件及復印件
2、法人以及經辦人員身份證復印件
3、單位公積金登記申請表(需要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領取)(不同省市的表格可能有所不同)
二、提交材料:
1、員工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證復印件、1寸白底照片、個人信息登記表、社保增員
2、在其他單位曾經繳納過社保的職工填寫社保增員表即可。
三、辦理五險
由單位社保經辦人員(一般是人事專員或者行政代辦)帶單位社保證、公章、參保人員相關資料到社保部門統一辦理社保部門辦理之後,會下發社保卡,不同的城市日期不同,有的是半個月,有的是一個月。通過社保卡可以查詢個人社保繳存記錄
四、員工的住房公積金材料准備
提交材料:
1、員工需提供本人身份證復印件
2、由單位填寫住房公積金匯繳清冊,加蓋公章後,統一提交公積金管理部門
3、單位提交清冊後需要到指定銀行為職工開立個人賬戶
(員工的公積金可以用來買房,租房等用途很廣。)
五、繳費
給員工的五險一金辦理好之後,根據當地五險一金的繳存比例,需每月去當地人社局繳納五險,公積金在當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