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資收入的社保、公積金、個稅是如何扣除的
社保復、公積金屬於稅制前扣除項,除此之外還有通過認可的機構捐款等,都屬於稅前扣除項。這些項目是在計算個稅前扣除的,即4000-稅前扣除項後,剩下的金額若高於3500,再計稅。
社保和公積金=繳費基數*各險種的比例。國家有規定的扣除比例,這個你可以在網上查一下。繳費基數是根據你去年的月均工資和當地去年的月均工資比較後來確定的,一年一調。並不是說你本月工資是4000,你社保和公積金的繳費基數就是4000
② 計算:社保 工資 個稅
計算個稅時只需將個人繳納部分的社保扣除計算,跟單位繳納社保無關,內單位繳納社保作為容單位的成本開支,與企業所得稅掛鉤。所以1900基本工資扣掉213.29小於2000元
不用交個稅,2000元基本工資也不用交個稅,3000元基本工資,扣除個人社保部分330元,實發工資為2670元,應扣個稅42元(2670-2000)*10%-25
③ 計算工資社保交個稅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不妥的,按理是應該每月扣除的,現在應為前幾個月沒有扣除應該11月實發工資(已經扣除11月社保)-累計幾個月社保-3500在算應繳的個稅。
④ 社保和個稅是怎樣計算的呢
社保是按基本工資的8%繳納的。
應繳納的個稅=[(應發工資-四金或三金)-2000]×稅率-速算扣除數
含稅級距 稅率 扣除數
不超過500元的 5 0
超過500元至2000元部分 10 25
超過2000元至5000元部分 15 125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部分 20 37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部分 25 1375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部分 30 3375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部分 35 6375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部分 40 10375
超過100000元部分 45 15375
⑤ 社保個稅怎麼計算方法
首先說五險一金:五險一金分為個人負擔的部分,以及單位負擔的部分。其計算方法為繳費基數*各險種的費率。繳費基數是根據你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結合你們當地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水平來確定的。具體如何確定基數不用你操心,你單位的人事部門會去做。當然,有些單位為了少交單位應負擔的部分,會為你少報基數。如果你比較介意這些,若你的單位少報了,是可以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的
其次說個稅。一般情況下產生個稅的就是月薪。月薪的個稅計算方法為:(稅前工資-社保-公積金-其它稅前扣除項-3500)*稅率-速算扣除數。比如你的稅前工資是6000,每月交社保和公積金為1000,通過正規渠道捐款200,那你當月的個稅是(6000-1000-200-3500)*3%=39元。
具體的社保及公積金各險種的費率,及個稅各檔次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網路一下就能搜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⑥ 關於個人所得稅和社保基數的計算
社保基數是根據員工上一年度月平均收入確定的;
而個人所得稅繳納基數是按照員工當月的應發工資(除去社保和公積金)-3500(免稅額)計算的。
一、工資為5500元每月,幫你分析一下,需要交納的保費的計算如下所示:
1、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承擔8%; 5500*2%=110元,單位5500*8%=440元;
2、養老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12%;5500*8%=440元,單位5500*12%=660元;
3、失業保險:個人為1%,單位承擔2%;5500*1%=55元,單位5500*2%=110元;
4、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個人無,單位5500*1%=55元
5、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個人無,單位5500*1%=55元
6、公積金:個人3.5%,單位3.5%;5500*3.5%=193元,5500*3.5%=193元。而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費用均由單位承擔。
因此個人總計為:802元,單位總計為:1650元。
計算的數據可能會與實際的有出入,但計算的方式是這樣的.
因此需要交納的稅率基數為5500-802=4698元,而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收入額-2000元)*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即
(4698-2000)*15%-125=279元
因此剩下的余額為:6000-802-279=4919元左右。
除去稅收和保險,應該代發工資為:4919元左右。
二、按國家規定,社保如果你是剛入公司那就以第一個月的工資為基數。如果你是入公司多年,按你上一年的平均工資為基數。
工資減去社保(公積金)之後再算個稅。
三、公積金與社保是一樣的。基數乘以百分之幾(這要看你們當地的比例,全國每個地方和每個地方不一樣,北京的12%)
(6)工資個稅社保部分是怎樣計算擴展閱讀:
1、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2、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英國是開征個人所得稅最早的國家,1799年英國開始試行差別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到了1874年才成為英國一個固定的稅種。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2018年6月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台以來第七次大修。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依據決定草案,基本減除費用標准擬確定為每年6萬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稅率級距不變。
201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參考資料: 社會保險基數-網路 個人所得稅-網路
⑦ 工資含社保費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2000,社保可在稅前扣除不用納稅但只限交社保,以現金形式發放的不計入在內。意思就是如果你們實發2500,那500就得交稅。
⑧ 工資包含社保個稅怎麼計算
全部工資減去社保後的部分,為個人應納所得稅納稅計算的數額,再扣除個稅後為應得工資。
應交個人所得稅=(工資-個人交五險一金金額-個人所得稅扣除額3500元)*t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應交個人所得稅=(工資5800元-個人交五險一金金額1044元-個人所得稅扣除額3500元)*稅率3%-速算扣除數0元=37.68元。
調整後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如下:
1,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
2,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105元;
3,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555元;
4,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1005元;
5,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2755元;
6,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5505元;
7,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的部分,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13505元。
(註: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的規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叄仟元伍佰元後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減除費用後的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