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個人所得稅知道實發工資怎麼算應發工資
2018年10月1日新個人所得稅法,5000扣除數。Excel表格的已知實發工資計算應發工資公式專
在網上找了好久,一屬直沒找到好用方便的公式所以今天自己摸索了一下,試算成功。大家可以帶入試算,F6為實發工資單元格,公式如下:=ROUND(IF(F6<=7910,(F6-150)/97%,IF(F6<=16010,(F6-710)/90%,IF(F6<=26410,(F6-2410)/80%,IF(F6<=33910,(F6-3910)/75%,IF(F6<=47910,(F6-5910)/70%,IF(F6<=64160,(F6-8910)/65%,IF(F6>64160,(F6-17410)/55%))))))),2)
Ⅱ 實發工資和個稅怎麼推算應發工資
教你抄計算方法,把工資數扣去3500(免稅)百,把結果找對應的檔數,按註明的稅率乘好,最後減去
速算扣除(元)這一檔度的數,就是你要交的數。
全月交稅額
稅率
速算扣除(元)
不超過1500元
3%
0
1500-4500元
10%
105
4500-9000元
20%
555
9000-35000元
25%
1005
35000-55000元
30%
2755
55000-80000元
35%
5505
80000以上
45%
13505
Ⅲ 請問:如果只知實發工資,怎麼用EXCEL函數倒回去算應付工資和個人所得稅呢
1.如果沒有扣除其他的保險費用,應付工資=實發工資+個人社保,即=2350+64=2414員。
2.個人所得稅版是在扣除合理的權保險費用後在計算。
個人所得稅= (2350-2000)=350<500,適用5%稅率。應繳個人所得稅=350*5%=17.5元。
Ⅳ 工資是按應發額計個稅還是按實發額計個稅
工資是按應發額來進行計稅的,不過在計算應稅額之前,要用應發額減去五險一金和專項附加扣除費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4)用實發工資如何推出個稅和社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三)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Ⅳ 實發工資和個稅怎麼推算應發工資
實發工資+個稅+社保和公積金=應發工資
Ⅵ 計算個人所得稅時,收入指的是實發工資還是應發工資
計算個人所得稅時,收入指的是一定是應發工資,實發工資是拿到手的工資。計算個人所得稅時,用應發工資-五險一金-不需納所得稅部分,看適用於哪檔稅率,計算應納個人所得稅。
拓展資料:
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英國是開征個人所得稅最早的國家,1799年英國開始試行差別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到了1874年才成為英國一個固定的稅種。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2018年6月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台以來第七次大修。
Ⅶ 個人所得稅是指職工的應發工資還是實發工資
個人所得稅以實發工資為准,也就是扣除五險一金後的金額。
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專公式
應納稅所屬得額 = 稅前工資收入金額 - 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 - 起征點(中國籍3500元/月;包含港澳台在內的外籍人士4800元/月)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從上面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是以實發工資(扣除五險一金後的金額)的金額為準的。
某職工07年2月份的應發工資是5000(包含各種津補貼)扣除保險之後是4000,那麼他的個人所得稅的是在4000的基礎上徵收的。
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按照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徵收辦法,五險一金都要在稅前扣除。
Ⅷ 上繳個人所得稅是按應發工資還是按實發工資計算。
比如應發工資5000
扣曠工遲到
-100(屬於調整應發工資)
代扣三險一金
-500
(個稅准許扣除)
扣水電費支出專
-100
(計算個稅時屬,支出性不能扣除)
----------------------------
實發小計=
4300元
▲計算工資個稅為(4400元-3500)×稅率
Ⅸ 如何根據實發工資推算個稅和應發
計算個人所得稅的工資一定是應發工資,實發工資是拿到手的工資。計算個人所得稅時,用應發工資-五險一金-3500後的數,看適用於哪檔稅率,計算應納個人所得稅。
Ⅹ 實發工資和個人所得稅不一樣
發工資和個人所得稅不一樣,那肯定來說是不一樣的吧,因為這已經交稅了,交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