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稅前工資八千,稅後大概是多少
2018年10月以後稅後是7910元。2018年10月以前稅後是7655元
2018年10月以後:8000元,應納稅所得額:3000.00元,適用稅率:3%,應繳稅款:90元。
2018年10月以前:8000元,應納稅所得額:4500.00元,適用稅率:10%,應繳稅款:345元。
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1)8000元工資交多少社保擴展閱讀:
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Ⅱ 月平均工資為8000元,可以按最低工資標准(3000元)購買社保嗎
這個可不可以,其實都是單位內部財務或者高層領導說了算。
社保當然是繳納越多越好,你個人繳納得越多,單位承擔部分更多,到時候退休的時候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好多單位為了減少單位承擔部分,就想方設法減少職工繳費基數,好多職工看到每個月扣錢扣得少,以為是單位在幫自己,實際上是在減少職工的福利。
Ⅲ 每月8000元工資要交多少稅和五險一金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扣除險金等項目後的月收入額-基本減除費用)*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計算方式:8000-5000=3000元,3000*3%=90元。
Ⅳ 社保中每年交8000元,交15年,退休後每月可領多少養老金
養老金的多少與當地上年度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個人繳費指數,個人賬戶儲存額以及退休年齡有關,所以不同地區的基礎養老金有所不同,同一地區不同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會略有差異。
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因為,目前不知道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額和你的平均繳費指數以及養老金個人帳戶上的儲存額,所以無法准確計算退休時能拿多少養老金。
(4)8000元工資交多少社保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條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Ⅳ 請問稅前8000元工資標准,扣完五險一金和個稅,工資拿到手還能有多少錢
1、工來資薪金所得,自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3%-45%;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5%一35%
3、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
4、勞務報酬所得,稅率20%,然後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加征100%);
5、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財產租賃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稅率20%。
五險一金」:8000×19%+10=1530元
計稅所得額為:8000-1530=6470元,然後按規定減去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3500元後為2970元,屬於「超過1500元至4500元」范圍,應計算個人所得稅:
2970×10%-105=192元
「工資薪金總額」是指企業按照規定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總和,不包括企業的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所以,稅後工資是指扣除個人所得稅和五險一金之後的工資。
Ⅵ 社保每年交8000元,十五年後每個月領多少錢
依據實際年齡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領錢,以北京市為例。
《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二十一條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的一部分按照下列標准劃入個人帳戶:
(一)不滿35周歲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0.8%劃入個人帳戶;
(二)35周歲以上不滿45周歲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1%劃入個人帳戶;
(三)45周歲以上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2%劃入個人帳戶;
(四)不滿70周歲的退休人員按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3%劃入個人帳戶;
(五)7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按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8%劃入個人帳戶。
(6)8000元工資交多少社保擴展閱讀:
《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相關法條:
第二十五條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葯店管理,具體管理辦法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衛生、葯監等部門另行制定。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葯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用材料目錄及支付標准,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另行制定。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管理,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
第二十六條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實行統一的核算辦法,統籌使用資金,分城鄉明細記賬,分類統計數據。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業務的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不得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提取。
Ⅶ 工資8000社保交多少單位應該承擔多少
北京有至少6種社保身份,按戶口性質不同社保繳納的險種和比例也不相回同,但是基本可以分成城鎮和答農村兩種。
如果是城鎮戶口,在北京,8000作為社保繳費基數,
個人需承擔:8000*(8%+2%+0.2%+12%)+3=1779元,(其中:養老8%,醫療2%,失業0.2%,公積金12%,大額醫療個人部分是固定金額3元/月)。
公司需承擔:8000*(20%+9%+1%+1%+0.8%+12%)+63.02=3583.02元,(其中:養老20%,醫療9%,大額醫療1%,失業1%,生育0.8%,公積金12%,工傷保險是固定金額63.02元/月)。
如果是農村戶口,個人部分不需要繳納失業保險,只要承擔8000*(8%+2%+12%)+3=1763元。公司部分承擔金額不變。
希望有幫到你~
Ⅷ 8000工資扣除五險一金剩多少
最後還剩6470元。
你自己每個月為你致納的「五險一金」比例應該是8%+2%+10塊+1%+8%=19%+10塊
8000工資扣除五險一金為:8000×19%+10=1530元
8000工資扣除五險五險一金、養老保險:
1、單位每個月為你數納21%,你自己繳納8%
2、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9%,你自己繳納2%。外加10塊錢的大病統籌(大病統籌主要管住院這塊)。
3、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你自己繳約1%。
4、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交。
5、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交。
6、住房公積金: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8%,你自己繳納8%
(以上為國家統一標准,各地區根據實際適當調整)
(8)8000元工資交多少社保擴展閱讀:
五險一金,單位需要承擔一部分,這部分從單位銀行賬戶中直接扣除,員工也需要承擔一部分,從員工工資中扣除。
繳納五險一金對我們的好處:
1、繳納醫療保險可以獲得醫療保險報銷如果在職繳費累計滿足最低年限後,退休後能夠不用再繼續繳納基本醫療費而可以享受比在職報銷水平更高的醫保待遇。
2、繳納生育保險可以報銷產前檢查、計劃生育手術和分娩手術的費用。而且,生育保險費是完全由單位承擔的、繳納失業保險可以在失業時獲得失業保險金等補助。而失業保險這樣的險種屬於政策性保險,通常在商業保險公司是買不到的。
3、繳納工傷保險可以在遇到工傷事故或職業病時得到補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尤其是些重大事故,不用擔心小公司拖延支付待遇。而且,工仿保險費是完全由單位承擔的
網路-五險一金
Ⅸ 8000元工資,深圳戶口需要交社保各多少
社保和工資多少有什麼關系?社保只分個人與企業單位,個人就多一些,公司單位交就少
Ⅹ 工資8000元,個人所得稅扣多少。
截止2019年12月31日,最新標准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金額為90元整。
1、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草案於2018年8月27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依據決定草案,基本減除費用標准擬確定為每年6萬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稅率級距不變。
201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10)8000元工資交多少社保擴展閱讀
個稅起征點調整為每月5000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篡改搶奪病歷資料、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可網上處理……隨著國慶長假來臨,又有一批新規今天起正式實施,為百姓生活帶來新的變化。
個稅每月5000元起征。2018年10月1日起,新個稅法將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起征點由每月3500元提至5000元。
新個稅法將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為了讓老百姓盡快享受到減稅紅利,10月1日至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5000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