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資、個人所得稅、社保、公積金的完整的賬務處理是什麼
一、個人部分
1、計提工資時
借: 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應發工資)
2、發放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應發工資數)
貸: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實發工資數)
其他應付款—社保 (代扣代繳金額)
其他應付款—住房公積金 (代扣代繳金額)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代扣代繳金額)
3、實際交納時
借:其他應付款—社保
其他應付款—住房公積金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二、企業負擔部分
1、提取時
借: 管理費用
貸:其他應付款—社保
其他應付款—住房公積金
2、繳納時
借:其他應付款—社保
其他應付款—住房公積金
貸:銀行存款
(1)發放工資是社保賬務處理擴展閱讀:
(一)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向職工支付工資、獎金、津貼等,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企業從應付職工薪酬中扣還的各種款項(代墊的家屬葯費、個人所得稅等), 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等科目。
企業向職工支付職工福利費,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科目。
企業支付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用於工會運作和職工培訓,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向職工給予的補償,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二)計提比例:
醫療保險費:10% (注意:各地的繳納比率是有差別的,如上海是:12%)
養老保險費:12% (注意:各地的繳納比率是有差別的,如上海是:22%)
失業費:2% (注意:各地的繳納比率是有差別的,如上海是:2%)
工傷保險:1% (注意:各地的繳納比率是有差別的,如上海是:0.5%)
生育保險:見工傷保險即可。
住房公積金:10.5% (注意:各地的繳納比率是有差別的,如上海是:7%)
工會經費:2%
職工教育經費:2.5%
⑵ 發工資和扣社保的會計分錄
分兩種情況.決定採用其他應付款還是其他應收款
一、發放工資在前,銀行代扣社保在後
計提工資
借:管理費用(管理人員的)
銷售費用(銷售人員的)
生產成本(生產人員直接公司)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工資
計提社保費時:
借:管理費用-社保費(單位負擔部分)
貸:其他應付款-社保(單位部分)
發放時借: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工資
貸:銀行存款
其他應付款-代扣個人部分的社保
應交稅金-個人所得稅
實際支付時:
借:管理費用-社保、公積金(單位部分)
其他應付款-社保、公積金(個人部分)
貸:銀行存款/現金
二、銀行扣款在前,發放工資在後
交納社保費時:
借:管理費用-社保費(單位負擔部分)
其他應收款-社保費(個人負擔部分)
貸:銀行存款
支付工資時:
借:應付工資
貸:其他應收款-社保費(個人負擔部分)
應交稅金---個人所得稅
銀行存款(實際支付的工資)
(2)發放工資是社保賬務處理擴展閱讀:
(一)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向職工支付工資、獎金、津貼等,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企業從應付職工薪酬中扣還的各種款項(代墊的家屬葯費、個人所得稅等), 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等科目。
企業向職工支付職工福利費,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科目。
企業支付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用於工會運作和職工培訓,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向職工給予的補償,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二)計提比例:
醫療保險費:10% (注意:各地的繳納比率是有差別的,如上海是:12%)
養老保險費:12% (注意:各地的繳納比率是有差別的,如上海是:22%)
失業費:2% (注意:各地的繳納比率是有差別的,如上海是:2%)
工傷保險:1% (注意:各地的繳納比率是有差別的,如上海是:0.5%)
生育保險:見工傷保險即可。
住房公積金:10.5% (注意:各地的繳納比率是有差別的,如上海是:7%)
工會經費:2%
職工教育經費:2.5%
⑶ 工資社保的賬務處理
分錄:
一、計提工資(所謂計提,就是將工資金額計入工資產生月份的成本費用中)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根據員工所屬部門確定)1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1000
二、代扣個人負擔社保、公積金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00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公積金 200
三、代扣個稅
借: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10
貸:應付職工薪酬 10
四、計提公司負擔的社保公積金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根據員工所屬部門確定)400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公積金 400
至此,在應付職工薪酬下
1、工資明細科目還有貸方余額:1000(計提的工資)-100(扣除個人負擔的社保)-100(扣除個人負擔的公積金)-10(扣除個人所得稅)=790元(扣除後還應該發的工資額)
2、社保公積金貸方余額為:200(個人負擔的社保和公積金)+(300+100)(公司負擔的社保公積金)=600元
將這些負債償還,即發放工資和交納社保公積金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790
貸:庫存現金 790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公積金 600
貸:銀行存款 600
然後再將代扣的個稅申報繳納
借:應交稅費-個稅 10
貸:銀行存款 10
這樣,所有的負債已經清償完畢,工資也發了,社保公積金也交了,個稅也交了,對應的成本費用也計入了生產成本或製造費用或管理費用,
這些業務就完滿完成了。
工資是哪個月發生的就應該計入哪個月,哪怕你時間延後才計算出來。
社保費用,個人負擔的是從個人的工資中扣出來的,也就是說,工資是按應發工資計提計入成本費用科目,然後一部分轉到社保科目,一部分直接發給個人
個人承擔部分不單獨計入公司費用,而是通過工資計入公司費用
供參考
⑷ 關於工資、社保的賬務處理
你可以咨詢財務專業人士。
⑸ 發放工資的賬務處理
發工抄資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銀行存款等 (實際發的工資)
貸:其他應付款——社保 (扣除個人繳納部分的社保和公積金)
貸: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扣除個稅部分)
然後還有計提單位繳納的社保及公積金
借:管理費用——社保 (社保和公積金)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含公積金)
然後繳納社保和公積金的時候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借:其他應付款——社保
貸:銀行存款等
⑹ 社保和工資應該如何做賬務處理呢求幫助!
工資沒必要提,7月份發的時候直接借:管理費用-工資 貸:現金或銀行
7月份發的6月份工資表裡直接扣掉社保就行,交完社保的單子借:管理費用-社保(或按養老等細化) 貸:銀行存款
沒必要把簡單問題復雜化。
⑺ 工資及社保的賬務處理
借:管理費用 -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
發放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其他應收款--社保個人部分
貸:銀行存款(現金)
交社保
借:管理費用-社保單位部分
借:其他應收款--社保個人
貸:銀行存款
⑻ 工資社保費賬務處理
如果員工為管理人員,假如工資是1000元,應由個人負擔8%,企業負擔23%,計提工資時
借管理費用——工資及附加1000元(應發放工資)
借管理費用——工資及附加230元(應企業負擔23%部分)
貸應付工資——***920元
貸其他應繳款——310元
如果員工為生產工人,只要將管理費用改為生產成本——基本生產
這是按工業企業確定的科目。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⑼ 當月的社保,當月扣款,當月發放工資是上月的工資。怎麼做賬務處理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其他應付款-代扣個人社保
借:其他應付款-代扣個人社保金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社保金是按月份上交,與當月發上月工資沒有什麼關系的,因為每個月都得發一次工資,不管發什麼時候的。
先扣社保再發工資做分錄
借:管理費用-職工薪酬(或者類似的成本費用類科目)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其他應付款-社保個人負擔-職工名單(如員工較多,也可以不明細核算)
下個月,月初處理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
貸:銀行存款(或者現金)
借:管理費用-社會保險(或者其他成本類科目)
其他應付款-社保個人負擔-職工名單
貸:銀行存款
代扣繳納
1、計提工資
借:管理費用-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
2、計提保險公積金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其他應付款-保險-其他應付款-住房公積金
3、繳納保險
借:其他應付款-保險-管理費用-保險
貸:銀行存款
4、繳納住房公積金
借:其他應付款-住房公積金-管理費用-住房公積金
貸:銀行存款
5、下月發放工資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現金/銀行存款
⑽ 如何做計提工資、發放工資、和交社保會計分錄
計提和繳納社保會計分錄如下:
已執行新會計准則的
繳納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單位部分)
其他應收(付)款--社會保險(個人部分)
貸:銀行存款
計提時
借:管理(銷售、製造)費用、生產成本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單位部分)
未執行新會計准則的
借:管理(銷售、製造)費用等科目 (單位部分)
其他應收(付)款--社會保險(個人部分)
貸:銀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