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繳納社保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XXXX
其他應付款-個人社保 XXX
貸:銀行存款 XXXX
社保基數調整後補繳養老保險:
1、以單位職工身份補繳的,用人單位和個人可按申報並經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的歷年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為其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含本金和利息).無法確定歷年工資收入的,以所在市(指設區的市,含養老保險省直管企業,下同)執行的歷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補繳。
利息以歷年公布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算.補繳費用由單位和個人分別負擔,一次性繳清.
2、以個人身份補繳的,均以補繳時所在市執行的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按20%的比例,補繳歷年基本養老保險費.補繳費用由個人負擔,一次性繳清.
3、以單位職工身份補繳的,補繳費用全額到位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補繳費用按規定分別計入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4、以個人身份補繳的,補繳費用全額到位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按8%的比例為參保人員計入或補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在省內轉移養老保險關系或計發基本養老金時,按上述辦法補繳期間歷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均統一認定為0.6,並在其個人賬戶信息中作特別標記.
㈡ 每年社保調整怎麼做賬
你做的是對的
原來會計做的,將多扣的部分計入了公司負擔,是錯誤的。
個人負擔的專就應該屬是個人負擔,不應該由公司負擔。
社保調整,需要再從個人工資中代扣的,只要及時宣布,工人是會理解的。
另外,不健議代扣個人負擔社保用其他應付款來核算,可一並歸入應付職工薪酬-社保科目核算。
整個過程建議分錄如下:
一、計提工資
借:管理費用
借:營業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二、代扣個人負擔社保及個人所得稅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貸: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三、計提公司負擔社保
借:管理費用
借:營業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四、繳納社保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個人+公司)
貸:銀行存款
五、繳納個稅
借: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六、發放工資(按工資明細科目余額發放,已經扣了個稅和個人負擔的社保)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銀行存款
發生的基數變化導致第二次扣社保,則重復第二個分錄將差額補上即可。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社保繳納和工資表扣款不符 幾個月的 怎麼調整
是多扣還是少扣了,多扣的話讓單位把多的補給你,少扣的話,讓單位給你補齊。
㈣ 請問我工資是做本月的,社保是做上月的,應該怎麼做賬
一般要先做計提科目:
借:管理費用-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
應交稅金-個人所得稅
發放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其他應收款-社保
貸:銀行存款(現金)
繳納社保和個稅:
借:管理費用-社保
借:其他應收款-社保
借:應交稅金-個稅
貸:銀行存款
(4)工資社保跨月調賬擴展閱讀:
發放職工薪酬的處理:
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向職工支付工資、獎金、津貼等,借記「應付職工薪酬——工資」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企業從應付職工薪酬中扣還的各種款項(代墊的家屬葯費、個人所得稅等),借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其他應收款」、「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等科目。
企業支付職工福利費、支付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用於工會運作和職工培訓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或住房公積金時。
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或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企業以自產產品作為職工薪酬發放給職工時,應確認主營業務收入,借記「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同時結轉相關成本。
涉及增值稅銷項稅額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企業支付租賃住房等資產供職工無償使用所發生的租金,借記「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㈤ 關於社保工資做賬問題
是不是不交社保人員的工資是不是不能做賬的?沒有這個規定,不交社保的人員只要是企業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或事實合同),就可以作為應付職工薪酬入賬。繳納社保和會計處理是兩個概念,一個是社保法,一個是會計法,之間沒有連帶關系。不交社保屬於違反國家社保法,但會計核算是按實際發生額進行的,只要是支付了,就應在會計賬和報表上顯示。
㈥ 社保實際扣款的金額比發工資時所計提的要多,因是先發工資,後收到社保扣款單,請問收到扣款單怎樣調賬
社保費分成兩部分來處理,公司承擔的部分差額計入管理費用;個人承擔的部分的差額先借版計其他應權收款,待發入下月工資是一並扣除。
先從繳納社保費分錄入手: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費 (比計提的多)
其他應收款-個人承擔社保費 (比實際發放工資扣減的多)
貸:銀行存款
調整分錄
借:管理費用-社保費 (比計提多的部分金額)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費
這樣「應付職工薪酬-社保費」科目余額平了。
個人承擔公司代繳社保費的差額部分先掛在「其他應收款-個人承擔社保費」科目下,待下月發放工資時與下月個人承擔社保費部分金額一並扣除。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㈦ 工資是當月發放,社保需要次月15號扣除,賬務要怎麼處理啊
社保應該是當月扣當月的吧,你看下社保發票,9月18日扣的應該是9月份社保。
㈧ 社保基數調整後補交1-5月社保工資表及賬務處理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繳納社保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XXXX
其他應付款-個人社保
XXX
貸:銀行存款
XXXX
(8)工資社保跨月調賬擴展閱讀
社保基數調整後補繳養老保險:
1、以團殲單位職工身份補繳的,用人單位和個人可按申報並經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的歷年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為其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含本金和利息).無法確定歷年工資收入的,以所在市(指設區的市,含養老保險省直管企業,下同)執行的歷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補繳。
利息以歷年公布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算.補繳費用由單位和個人分別負擔,一次性繳清.
2、以個人身份補繳的,均以補繳時所在市執行的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按20%的比例,補繳歷年基本養老保險費.補繳費用由個人負擔,一次性繳清.
3、以悔或鍵單位職工身份補繳的,補繳費用全額到位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補繳費用按規定分別計入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4、以個人身份補繳的,補繳費用全額到位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按8%的比例碧巧為參保人員計入或補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在省內轉移養老保險關系或計發基本養老金時,按上述辦法補繳期間歷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均統一認定為0.6,並在其個人賬戶信息中作特別標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賬務處理程序
㈨ 2月份的工資表裡的社保和當月實際扣繳的數不同,該怎樣調
同一個屬期月份發放的多次工資要做為當月工資合並申報。金額累計相對應的稅率則有可能會提高,導致多繳納稅款。
㈩ 計提的工資和實發工資有差額,如何調賬還有社保,計提和實際扣款之間也有差額如何調賬
按照差額結轉多提或少提的工資和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