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民工工資社保暫緩徵收,個稅報在「工資薪金所得」里對嗎
對的,個稅是在工資薪金所得裡面的。
❷ 社保局可以介入農民工工資嗎
1、個人繳得越多,單位為你投入也就越多。五險一金繳費是同樣的基數單位和個人承擔不同比例,單位繳費是個人繳費的約2倍左右。
2、社保公積金繳費是免稅的,不但繳納時不扣個人所得稅,待遇領取時不扣個人所得稅,而且專用賬戶也不扣利息稅;而如果作為工資發給本人,是需要扣繳個人所得稅的,存入銀行的話還會有利息稅。
3、繳納養老保險滿足最低年限,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可以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養老金可以一直領取到去世,而且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只增不減」,每年會調整增資,可以使老年得到穩定可靠保障。
4、繳納醫療保險可以獲得醫療保險報銷;如果在職繳費累計滿足最低年限後,退休後能夠不用再繼續繳納基本醫療費而可以享受比在職報銷水平更高的醫保待遇。
5、繳納生育保險可以報銷產前檢查、計劃生育手術和分娩手術的費用。而且,生育保險費是完全由單位承擔的。
6、繳納失業保險可以在失業時獲得失業保險金等補助。而失業保險這樣的險種屬於政策性保險,通常在商業保險公司是買不到的。
7、繳納工傷保險可以在遇到工傷事故或職業病時得到補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尤其是一些重大事故,不用擔心小公司拖延支付待遇。而且,工傷保險費是完全由單位承擔的。
8、繳納住房公積金相當於單位與你同比例地存入一份免稅收入,可以提取用於房屋相關用途,如果在職時沒有用完,退休後也能一次性取出;另外,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比商業貸款低。
9、在實行統賬結合的養老保險繳費制度之後,社會保險實際繳費年限成為了最有說服力的企業工齡證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時候需要用到社保繳費證明,譬如證明社會工齡以確認享受帶薪年假天數,譬如房地產調控時貸款需要在當地社保繳費一年以上,等等。
❸ 今天去勞動部門去要農民工工資,勞動局推給了社區社保局,社保局又推給了村委會我該怎麼辦,錢只有兩萬
你是工地?找城市建築規劃
❹ 農民工為什麼最需要社會保障在線等5分鍾!
首先說農民工的群體,
農民工主要是農村的閑置勞動力出自己的故鄉務工,
而一內般的農民容在權益保障方面意識還比較薄弱,
對如何維權的途徑還很難把握,
另一方面,由於一般是在短期性的建築工地打工,
而建築工地流動性比較大,
很多時候包工頭跑了或某個公司撤了等情況,
農民工的工資沒有直接的負責人了,
農民工的權益在保障方面急需加強,
所以農民工的權益問題是一很大的社會熱點問題,
❺ 農民工工資報社保局後超一個月未付
那就該走法律程序走法律程序好了,社保局這邊不會管你們的,你們應該去勞動局投訴,或者去稅務局投訴稅務比較靠譜
❻ 單位有社保的可以轉入農民工工資嗎
單位有社保就意味著不是農民工,除非不是在職或是已退休。
❼ 單位僱傭的農民工,可以不用繳納社會保險嗎
單位僱傭的農民工,要繳納社會保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九條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第六十二條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二)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三)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四)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五)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❽ 幫朋友辦理農民工工資卡會影響到他在單位的社保嗎
兩者沒有必然聯系的,而且你的行為值得點贊,有利於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❾ 農民工社保將迎來哪兩個重大利好
以前,大多數農民工都是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發生事故後,人身損害賠償都無法得到有效處理,很多農民工也因為這些問題沒有得到合理賠償,找到相關部門處理賠償問題,往往都沒辦法處理。畢竟咱農民在外打拚賺得都是血汗錢,特別是參與高危建築行業的農民兄弟,最怕的就是發生工傷意外。一旦發生工傷意外,如果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話,就容易致貧返貧。
《通知》中也要求各地人社部門要為參保工程建設項目和工傷農民工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人性化服務,積極探索優化適合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的登記、繳費、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待遇支付等服務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務。
《通知》中也規定:只有參與公路,鐵路,水運,能源,水利,機場工程的各類工程建設項目上流動就業的農民工,都可以享有工傷保險保障。
除了工傷保險外,農民工的失業保險方面也將迎來新的變化,2017年11月,人社部就以《失業保險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廣大人民群眾徵求意見,而意見稿最大亮點就是要統一農民工和城鎮職工的參保辦法,一旦政策統一後,農民工失業以後,將可按月領取失業保險金,將由失業保險基金代繳醫療保險費以及基本養老等,還可以參與免費職業培訓,享受職業技能鑒定以及創業補貼,這樣一來,農民工的待遇水平也提高了,保障也更全面了。
願農民工社保「兩大利好」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