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五險一金怎麼交的比例多少
南京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如下:
1、養老保險(單位繳20%,個人繳8%)
2、生育保險(單位繳,個人不繳)
3、工傷保險(單位繳,個人不繳)
4、醫療保險(北京政策為,單位繳10%,個人繳2%+3塊錢)
5、失業保險(單位繳1.5%,個人繳0.5%)
6、公積金(單位和個人分別承擔最高不超過12%的公積金)
(1)南京最低交社保公積金前工資擴展閱讀:
五險一金和商業保險的區別
1、屬性不同。社會保險的依據是國家《憲法》,是國家的基本社會政策和勞動政策,是通過國家或地方立法強制執行的。商業保險是國家經濟活動的一個方面,是人民保險公司運用經濟手段進行的經營活動,這種經營活動是由保險者與被保險者雙方按照自願原則、通過簽定契約來實現的。
2、保險的對象和作用不同。社會保險是以勞動者及其供養直系親屬為保險對象,其作用是保障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和失業時的基本生活,這種保障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平和社會穩定。商業保險是以投保的自然人為保險對象,其作用是根據契約規定給予投保者一定的經濟補償。
3、待遇水平不同。社會保險從保障基本生活、安定社會出發,著眼於長期性基本生活的保障,保障水平隨著物價上升和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有所提高。商業保險只著眼於一次性經濟補償,給付水平的確定只考慮被保險人繳費額的多少,而不考慮其他因素。
4、管理體制不同。社會保險的管理體制是以各級政府主管社會保險的職能部門及所屬的社會保險事業機構為主體,為實現法律賦予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權利,而對勞動者的社會保險事務實行人、財、物的統一管理。商業保險的管理體制是自主經營的各經濟實體自主經營,其管理工作全部圍繞嚴格履行保險合同而進行的。
5、立法范疇不同。社會保險是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的基本權利之一,也是國家對勞動者應盡的義務,屬於勞動立法范疇。商業保險是一種金融活動,保險合同雙方的權利受經濟合同法保護,屬於經濟立法范疇。
2. 南京社保、公積金等要扣多少啊
雖然各個單位繳費比例會有差異,但是一般來說,個人每個月繳納的社保版比例大概是8%(養老)+2%+10元(醫權療)+1%(失業)+0%(工傷)+0%(生育)+8%(住房)=19%+10元,所以你每月最多不會超過300元,而且不會有第一個月多交的情況,你發幾個月工資就交幾個月社保,超出的部分肯定是扣到其它地方了,具體要問你們公司的財務部門。
3. 江蘇最低社保和公積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第六條明確指出,確定和調整月最低工資標准,應參考當地就業者及其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職工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平、就業狀況等因素。據此,最低工資標准里考慮了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這一因素的。
因此,最低工資標準是包含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也就是說,用人單位在依法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後,勞動者實際領取的工資可能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當然,個別省、市、自治區為了加強對勞動者的保護,在地方規定中明確:最低工資不包括個人所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如上海市就有明確規定。因此,最低工資中是否包含個人承擔社保費的問題時,還要結合地方法規來確定。
以江蘇省為例:
上調最低工資標准後,將影響一群按最底線標准計算收入的職工,比如長期休病假的。按照《江蘇省工資支付條例》,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下月起,以一類區為例,病假工資至少為1304元。
最低工資漲,失業金上限也漲
根據《江蘇省失業保險規定》,失業保險金最高不得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最低不得低於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3倍。以目前南京市的最低工資標准和低保標准算下來,南京市區失業金發放標准最高為1480元,最低為858元。調整後失業人員的失業保險金最高能拿到1630元。
同樣,加班費的最低數也將跟著最低工資標准而水漲船高。
4. 南京工資一個月8200,請問扣除社保、公積金和個人所得稅後,發到手工資是多少
社保公積金是按工資比例交的:8200*16%=1312元。
2.個稅有1500的租房扣除,應交個人所得稅=(8200-1312-1500-5000)*3%=11.64元
5. 社保正常 公積金最低交
公積金的基數正常原理是在你扣完個稅和社保公積金後你的工資不能低於本市最內低工資標准,容有個公式你可以算下公積金最低基數=市最低工資標准/(100%-納存比例)
拿北京來說公積金最低基數=1260/(100-12%)=1260/0.88=1431.818181按1432來計算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2018年南京五險一金最低繳納多少
南京市社保最低繳費基數為2772元,按照比例來算的話:
個人最低交301.06元,單位最低交823.28元,總共1124.34元。
養老保險:公司繳19%,個人繳8%;
失業保險:公司繳0.5%,個人繳0.5%;
工傷保險:公司繳根據行業,個人不繳;
生育保險:公司繳0.8%,個人不繳;
醫療保險:公司繳9%,個人繳2%;
補充大病:公司不繳,個人繳10元。
2018至2019年南京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標准一覽
根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於發布2018年度社會保險有關基數的通知》(蘇人社發〔2018〕160號)精神,經市政府批准,現就我市2018年度社會保險基數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我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月繳費基數上限為19935元,下限為3030元。期間參保人員月繳費基數大於等於3125元的,相應年度的最低繳費系數按1.0計算。
二、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我市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月繳費基數上限為19935元,下限為3360元。
三、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月繳費基數上下限,按照上述規定執行。
我市靈活就業人員2018年度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月繳費標准為300元,同時每月繳納10元大病醫療救助費。對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辦理退休手續後,醫療保險繳費年限不足規定年限的,月補足標准按本人退休前一個月繳費基數的9%確定。
我市靈活就業人員2018年度參加失業保險的月繳費標准為每人每月60元。
四、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間達到退休年齡或領取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年齡的參保人員,以及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間達到退休年齡的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基礎養老金計發基數為6645元,計算實際繳費工資指數的基數為79741元。
(6)南京最低交社保公積金前工資擴展閱讀:
社保繳費基數,就是你的工資收入的平均值。大概半年會調一次。工資越高,社保扣的越多.
每個人的應發工資不同,所以確定了他們的繳費基數不一樣。不過我們國家有規定,社保基數的范圍是在當地公布的社會平均工資的60%到300%之間浮動。如果我們的應發工資低於60%,那麼我們要按照60%基數繳費,保險的各項費用。如果高於300%,也只能最高按照300%繳費。其實60%的繳費基數不太合理,完全可以參照最低工資標准,否則會降低最低工資待遇的。
7. 工資3500一個月,請問每月社保交多少,公積金公司說按照公積金最低標准繳納,那公積金交多少
假設你每月工資制性收入總額是X,按國家關於工資性收入總額的定義:
1、X=3500+社保個人部分+公積金個人部分;
2、社保個人部分=X×11%;
3、公積金個人部分=X×7%;
將2、3、代入1、中,X=3500÷(1-11%-7%)=4268.29元。
也就是說,你的社保與公積金繳費基數應該是4268.29元。由於個人部分已由公司承擔,則公司繳納的社保應該是4268.29×48%=2048.78元(其中1579.27為公司應該承擔,469.51為公司替你承擔);公司繳納的公積金應該是4268.29×14%=597.56元(其中298.78為公司應該承擔,298.78為公司替你承擔)。
8. 最低工資 社保公積金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第六條明確指出,確定和調整月最低工資標准,應參考當地就業者及其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職工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平、就業狀況等因素。據此,最低工資標准里考慮了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這一因素的。
因此,最低工資標準是包含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也就是說,用人單位在依法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後,勞動者實際領取的工資可能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當然,個別省、市、自治區為了加強對勞動者的保護,在地方規定中明確:最低工資不包括個人所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如上海市就有明確規定。因此,最低工資中是否包含個人承擔社保費的問題時,還要結合地方法規來確定。
以江蘇省為例:
上調最低工資標准後,將影響一群按最底線標准計算收入的職工,比如長期休病假的。按照《江蘇省工資支付條例》,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下月起,以一類區為例,病假工資至少為1304元。
最低工資漲,失業金上限也漲
根據《江蘇省失業保險規定》,失業保險金最高不得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最低不得低於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3倍。以目前南京市的最低工資標准和低保標准算下來,南京市區失業金發放標准最高為1480元,最低為858元。調整後失業人員的失業保險金最高能拿到1630元。
同樣,加班費的最低數也將跟著最低工資標准而水漲船高。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9. 單位入職前說公積金和社保按照實際工資幫我進行繳納,但是現在變成了按照最低標准繳納,請問合規嗎
不合法
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內的,由社會保險費征容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建議你現在暫時先不用投訴,等你不在那兒幹了,再收集一切能夠證明你和公司有過勞動關系的證據,如工資條、簽到本、員工卡等,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讓他們依法維護你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