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資一萬個人稅需要繳納多少
一個月工資一萬如果不考慮社保和專項扣除等情況,每年要繳納3480元的個人所得稅,合每月290元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為(年工資總額-起征點)*稅率,超過第一級稅率的部分按第二級稅率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1)貴陽市工資一萬交社保及稅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一項所稱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包括個人繳付符合國家規定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以及國務院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項目。
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以居民個人一個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額;一個納稅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結轉以後年度扣除。
❷ 工資一萬交多少個稅和其他
小保潔公司就我和媳婦倆人管,其他人都是上年紀的大叔大姨,代理記賬的說回1月1號之後報稅和社保捆綁了,是這答樣嗎?如果按每人1萬工資,五險一金和個稅要扣除多少?交到什麼年齡,到時領多錢,如果半路公司不幹了再怎麼繳呢?
❸ 我的工資每月一萬要交社保每個月交多少稅,十五年後能拿多少養老金
退休工資的計算需要結合繳費基數繳費年限以及當地辦理退休時上一年的人均工資才可以計算出來
❹ 工資10000交多少稅
現行個人工資納稅
是3500元/月;
每月收入扣除3500元及社保後的金額,作為
。
採用超級專
計算,也就是屬說:月收入凈額與
的納
對應的稅率(
)計算。
收入凈額:
1. 不超過1500元的稅率3%
2. >1500≤4500的稅率10%
105
3. >4500≤9000的稅率20%
555
等等共7級(詳見
)
比如:
1. 月工資9000元,扣除社保500、
3500,
=5000元,對應第
稅率,
應繳
=5000*20%-555=445元
2. 月工資7000元,扣除社保500、
3500,
=3000元,對應第二檔稅率,
應繳
=3000*10%-105=195元
3. 月工資5000元,扣除社保500、起征點3500,稅基=1000元,對應第一檔稅率,
應繳
稅=1000*3%=30元
❺ 月薪1萬社保交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在扣除過五險一金等可稅前扣除項後月薪一萬應交個人所得稅745元;未扣除過五險一金等稅前可扣除項月薪為一萬應交個人所得稅可根據公式計算。
❻ 個人工資一萬應扣多少稅
應交個人所得稅=(10000-3500)*20%-555=745元。
2018年個稅起征點將變為5000元,分起征點變化前變版化後權兩種情況算個人稅收:
1. 到2017年為止:個人所得稅 =(工資 - 三險一金 - 個稅起征點)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假設你需要扣除的公積金是300,社保費用是400,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10000-300-400-3500=5800,對應個稅繳稅稅率是20%,速算扣除數555,繳稅總額=(10000-300-400-3500)*20%-555=605。
2. 2018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變為5000後:按個人所得稅 =(工資 - 三險一金 - 個稅起征點)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計算,假設你需要扣除的公積金是300,社保費用是400,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10000-300-400-5000=4300,對應個稅繳稅稅率是10%,速算扣除數105,繳稅總額=(10000-300-400-5000)*10%-105=325。
❼ 10000元月薪應該交多少稅沒有社保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般10000的工資,假設繳納五險一金按20%工資比例繳納(各地略有不同),應繳納2000元,繳納個人所得稅345元。
社會保險中,各項費用是以職工上年的全年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新招用人員以第一個月工資或者勞動合同規定工資為繳費基數)按比例計算,並由單位和職工個人分別繳納的。
規定的比例大約是:
養老:單位20%,個人8%。
失業:單位2%,個人1%。
醫療:單位6-4%,個人2-4%。
工傷:單位1%,個人0%。
生育:單位1%,個人0%。
各地可能略有變動。
一金一般是單位8%-12%,個人也一樣。
五險一金按繳納額度工資的20%繳納,即10000*20%=2000元。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後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規定,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4500元到9000元的,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位555。3500元是起征點,並且是扣除社會保險個人應該承擔的部分、公積金個人應該繳納的部分之後,再計算個稅。
應納稅額=(10000-2000-3500)*20%-555=345元。
❽ 工資一萬該交多少稅
根據新稅法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290元。
應納稅額=(10000.00-5000.00-0.00)*10%-210=290.00
新個稅法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8)貴陽市工資一萬交社保及稅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注意事項
一、子女教育,每個子女1000元/月,從3歲開始到博士都可以,留學也適用。父母可以扣一方或均攤。涉及到多人的,均可扣一方或均攤。比如贍養等。
二、是繼續教育,國家是鼓勵大家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培養人才。繼續教育以400元每月,上限4年。本科以下的可以扣自己的,也可以父母的。本科以上只能扣自己。職業資格的是 3600 元定額扣。
三、大病醫療,醫保范圍內可以自扣,最高 8w每年。
四、是住房貸款,首套房貸款的,每人次只能一次。一套房 1000 元每年,夫妻可以扣一方或者均攤。這個要注意了,產權證就是房產證的首頁頂上位置。貸款合同這個編號有些合同上沒有,需要致電貸款銀行客服,詢問即可。
五、租房,這個和上面的貸款是沖突的,只能享受一個。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最高的1500 元每月,其餘的按人口算。大於100w人是1100 元每月,剩餘的是 800 元每月。夫妻不同市的滿足條件可以疊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個人所得稅
❾ 我的工資1萬元,個人所得稅要交多少
一萬元在不考慮五來險一金源的情況下,該交個人所得稅290元,因為五險一金每個地方標准不一樣。
應納稅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月收入10000元;五險一金0元;起征點5000元;一發確定的其他扣除0元;專項附加扣除0元;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210元。
(9)貴陽市工資一萬交社保及稅擴展閱讀:
減免政策
公眾對「起征點」存在誤解。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個人所得稅免徵額」。「起征點」與「免徵額」有著嚴格的區別:
所謂起征點,是征稅對象達到征稅數額開始征稅的界限。征稅對象的數額未達到起征點時不征稅。一旦征稅對象的數額達到或超過起征點時,則要就其全部的數額征稅,而不是僅對其超過起征點的部分征稅。
所謂免徵額是在征稅對象總額中免予征稅的數額。它是按照一定標准從征稅對象總額中預先減除的數額。免徵額部分不征稅,只對超過免徵額部分征稅。
❿ 工資一萬要交多少稅
個人所得稅
=(工資
-
三險一金
-
個稅起征點)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假設你需要扣除的公積金是版300,社保費用是400,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10000-300+400-3500=5800,對應個稅繳稅稅率是20%,速算扣除數555,繳稅總額=(10000-300-400)-3500)*20%-555=605。
其實意思就是,權三險一金是可以稅前扣除的(五險中的工傷、生育保險個人無需繳納),而個稅稅率和速算扣除數直接參考下表套用即可。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
3%
0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元
45%
1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