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徽是什麼氣候
安徽省在氣候上屬暖溫帶與亞熱帶的過渡地區。在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屬亞熱濕潤季風氣候。
其主要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暖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季寒冷。安徽又地處中緯度地帶,隨季風的遞轉,降水發生明顯季節變化,是季風氣候明顯的區域之一。
春秋兩季為由冬轉夏,和由夏轉冬的過渡時期。全年無霜期200-250天,10℃活動積溫在4600-5300℃左右。年平均氣溫為14-17℃,1月平均氣溫零下1-4℃,7月平均氣溫28-29℃。
全年平均降水量在773-167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區多、平原丘陵少的特點,夏季降水豐沛,占年降水量的40%~60%。
(1)安徽黃陂湖擴展閱讀
安徽省平原、台地(崗地)、丘陵、山地等類型齊全,可將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區、江淮台地丘陵區、皖西丘陵山地區、沿江平原區、皖南丘陵山地五個地貌區,分別佔全省面積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
安徽有天目-白際、黃山和九華山,三大山脈之間為新安江、水陽江、青弋江谷地,地勢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漸次下降,分別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組成層狀地貌格局。山地多呈北東向和近東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為黃山蓮花峰海拔1873米。山間大小盆地鑲嵌其間,其中以休歙盆地為最大。
安徽省共有河流2000多條,河流除南部新安江水系屬錢塘江流域外,其餘均屬長江、淮河流域。長江自江西省湖口進入安徽省境內至和縣烏江後流入江蘇省境內,
由西南向東北斜貫安徽南部,在省境內416千米,屬長江下游,流域面積6.6萬平方千米。長江流經安徽境內400千米,淮河流經省內430千米,新安江流經省內242千米。
安徽省共有湖泊580多個,總面積為1750平方千米,其大型12個、中型37個,湖泊主要分布於長江、淮河沿岸,湖泊面積為1250平方千米,佔全省湖泊總面積的72.1%。淮河流域有八里河、城西湖、城東湖、焦崗湖、瓦埠湖、高塘湖、花園湖、女山湖、七里湖、沂湖、洋湖等11個湖泊,
長江流域有巢湖、南漪湖、華陽河湖泊群、武昌湖、菜子湖、白盪湖、陳瑤湖、升金湖、黃陂湖、石臼湖等10個湖泊。其中巢湖面積770平方千米,為安徽省最大的湖泊,全國第五大淡水湖。
安徽省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截至2012年,有高等植物4245種,佔全國種數的14.2%,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6種,二級保護植物25種。
脊椎動物44目121科742種,佔全國種數的14.1%,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1種、二級保護的70種,世界特有的野生動物揚子鱷和白鰭豚就產在安徽中部的長江流域。
安徽省礦產種類較全,截至2011年,全省已發現的礦種為158種(含亞礦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126種(含普通建築石料礦種),其中能源礦種6種,金屬礦種22種,非金屬礦種96種,水氣礦產2種,
探明儲量的67種,煤、鐵、銅、硫、磷、明礬、石灰岩等38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10位。現已探明煤炭儲量250億噸,鐵礦儲量29.9億噸,銅礦儲量384.9萬噸,硫鐵礦儲量5.64億噸,分別居全國第7位、第5位、第5位和第2位。
『貳』 安徽廬江縣為什麼有個叫黃陂湖的湖,和黃陂有關系嗎
沒有 關系 的
『叄』 安徽省有多少個地級市
截至2017年,安徽下轄16個地級市,省會合肥市居安徽省中部,其餘15個市從北到南分別是:宿州、淮北、亳州、阜陽、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馬鞍山、安慶、蕪湖、銅陵、宣城、池州、黃山,轄區最大的是六安市,最小的是淮北市。
安徽,簡稱「皖」,省會合肥,位於中國大陸東部,屬於華東地區,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安徽得名於「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跨長江、淮河南北,新安江穿行而過,與江蘇、浙江、湖北、江西、山東、河南接壤,東西寬約450公里,南北長約570公里。
(3)安徽黃陂湖擴展閱讀:
1949年4月15日,安徽省長江以北地區解放。1949年4月20日,安徽全部解放,設皖北、皖南行署區兩個省級行政區。1952年8月7日,皖北行署區與皖南行署合並成立安徽省政府,並將省會設在合肥。
1955年4月14日,為了更好治理洪澤湖,安徽的盱眙縣和泗洪縣劃歸江蘇,作為交換,江蘇的蕭縣和碭山縣劃給安徽。1966年1月,安徽省人民委員會中斷。196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恢復辦公。
1983年,安徽實行市管縣體制,設立合肥、蚌埠、安慶、淮南、蕪湖、馬鞍山、淮北、銅陵8個地級市。1987年-2000年,增設黃山、滁州、阜陽、宿州、六安、巢湖、亳州市、池州、宣城9個地級市。
2011年8月,撤銷地級巢湖市。設立縣級巢湖市,原地級巢湖市所轄的一區四縣分別劃歸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管轄。2015年10月12日、12月3日,國務院分兩次批復同意安徽省銅陵、安慶、六安、淮南四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
『肆』 安徽省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安徽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經濟上屬於中國東部經濟區。地理位置東經114°54′—119°37′,北緯29°41′—34°38′。地處長江、淮河中下游,長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東、沿江通海,東連江蘇、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鄰江西,北靠山東,東西寬450千米,南北長570千米,安徽位於低海拔地區,平均海拔119.3米。轄境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土地面積13.94萬平方千米,佔全國的1.45%,居第22位。地跨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形成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區三大自然區域。長江流經安徽境內400千米,淮河流經省內430千米,新安江流經省內242千米。
安徽省共有湖泊580多個,總面積為1750平方千米,其大型12個、中型37個,湖泊主要分布於長江、淮河沿岸,湖泊面積為1250平方千米,佔全省湖泊總面積的72.1%。淮河流域有八里河、城西湖、城東湖、焦崗湖、瓦埠湖、高塘湖、花園湖、女山湖、七里湖、沂湖、洋湖等11個湖泊,長江流域有巢湖、南漪湖、華陽河湖泊群、武昌湖、菜子湖、白盪湖、陳瑤湖、升金湖、黃陂湖、石臼湖等10個湖泊。其中巢湖面積770平方千米,為安徽省最大的湖泊,全國第五大淡水湖。
『伍』 西河位於安徽哪條河流位置
西河為長江一級支流裕溪河右岸支流。它是一條在圈圩、聯圩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平原河流,基本平行於長江左岸東下。
西河上承廬江縣境黃陂湖水系來水,幹流從缺口開始,向東流,至橫山折北流,至黃姑南又折東流;經梁家壩右納郭公河,至湖隴北右納湖隴河,至襄安鎮南左納永安河;至鳳凰頸,右岸有引河向南經鳳凰頸閘通江,鳳凰頸閘建於1952年,主要為引江水灌溉和汛後向長江排水,汛期一般不起排洪作用。西河續東又折東北流,至無為縣長壩,左納花渡河;經田橋至黃雒河口注入裕溪河。
河道長度自缺口至黃雒河口為108公里,河槽上口寬110米,底寬45米,比降1/70000。兩岸圩田集中,有耕地約100萬畝,河堤由圩堤聯結組成,防洪標准尚低。
西河位於縣東,黃陂湖水經缺口後分支東流(另一支塘串河北流入白湖新河),至榆樹拐流向無為由鳳凰頸入江,跨廬江、無為二縣,全長46.3公里。上段北岸缺口至榆樹拐為廬江段(舊稱青簾河,又名浣川),長10公里;南岸迎水庵上為廬江、下屬無為。其支流黃屯河,源出境東南天光山東麓、寨基山北,有十里長沖、汪家沖、黃演沖等溪流入黃屯河,自南向北經三溪橋、黃屯鎮至迎水庵匯入西河,黃屯河幹流長15.2公里,流域面積51.2平方公里。
『陸』 安徽省介紹
安徽,簡稱「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合肥。位於中國華東,安徽界於東經114°54′-119°37′,北緯29°41′-34°38′之間,東連江蘇、浙江,西接河南、湖北, 南鄰江西,北靠山東,安徽省總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
安徽省居中靠東,沿江通海,地勢由平原、丘陵、山地構成;地跨淮河、長江、錢塘江三大水系。安徽省地處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安徽省是長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處於全國經濟發展的戰略要沖和國內幾大經濟板塊的對接地帶,經濟、文化和長江三角洲其他地區有著歷史和天然的聯系。安徽文化發展源遠流長,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廬州文化四個文化圈組成。
(6)安徽黃陂湖擴展閱讀:
安徽省的自然資源:
1、植物資源
截至2012年,全省維管束植物3200多種,分屬205科,1006屬,約佔全國維管束植物科的60.3%、屬的31.7%、種的11.7%。其中蕨類植物34科、71屬、240種,種子植物171科、938屬。
2、動物資源
安徽省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截至2012年,有高等植物4245種,佔全國種數的14.2%,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6種,二級保護植物25種。脊椎動物44目121科742種,佔全國種數的14.1%。
3、礦產資源
安徽省礦產種類較全,截至2011年,全省已發現的礦種為158種(含亞礦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126種(含普通建築石料礦種),其中能源礦種6種,金屬礦種22種,非金屬礦種96種,水氣礦產2種,探明儲量的67種,煤、鐵、銅、硫、磷、明礬、石灰岩等38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10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徽
『柒』 安徽本地的哪裡的大閘蟹比較有名
市面上大閘蟹的口味品質最好的還是陽澄湖大閘蟹(比如蘇蟹閣的),吃起來微甜,知名度也專最高,
安徽屬省也有螃蟹產區,比如安徽今年也舉辦了「徽蟹十大品牌」評選 說明徽蟹也得到市場充分的認可;但徽蟹在品牌建設方面還是有很長路要走的;
徽蟹十大品牌 :姑溪河、黃陂湖、女山湖、小老海、皖江、白盪湖、武昌湖、渡江宴、五河螃蟹、南漪湖。希望能有一定幫助。
『捌』 安徽省萬畝以上湖泊共有多個,主要分布於長江與淮河兩岸
安徽省湖泊總數500個以上,其中萬畝以上有的30多個,主要包括:
長江—淮河之間地區:
1.巢湖: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東西長54.5千米,南北寬21千米,水域面積約770平方千米,為安徽境內最大的湖泊,位於省會合肥市境內。
2. 大官湖:位於宿松縣、望江縣交界處,面積約為261平方千米。 3.泊湖:泊湖在太湖縣最南端,襟連太湖、宿松、望江三縣,面積約240平方千米。
4.龍感湖:位於湖北省黃梅縣和安徽省宿松縣交界處,面積約223平方千米。
5.城東湖:位於六安市霍邱縣城東部,面積約180平方千米。 6.菜子湖:位於安慶市宜秀區,東與樅陽縣,西與懷寧縣,北與桐城市,南與安慶市接壤,面積約173平方千米。
7.瓦埠湖:湖面跨壽縣、長豐兩縣及淮南市,主要在壽縣境內,南北長52千米,東西平均寬約5千米,面積約 160平方千米。
8.破崗湖:位於樅陽縣境內,面積約140平方千米。
9.武昌湖:位於望江縣境內,面積約103平方千米。
10.城西湖:位於六安市霍邱縣城西部,面積約95平方千米。
11.女山湖:位於明光市東北部,面積約90平方千米。
12. 七里湖:位於明光市與江蘇省盱眙縣交界處,湖區長13千米,寬2-5千米,面積約58平方千米。
13. 花園湖:跨鳳陽、明光、五河三縣,湖面主屬鳳陽縣。湖區呈丁字形,常年湖泊面積約50平方千米。
14. 高塘湖:跨淮南、鳳陽、定遠,面積約49平方千米。 15.白盪湖:位於樅陽縣境內,面積約47平方千米。
16. 安豐塘:位於壽縣縣城南30千米處,面積約34平方千米,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7.黃陂湖:位於廬江縣境內,面積約30平方千米。
18. 天河:蚌埠市境內,南北長15千米,水面寬約1~2千米,面積約20平方千米。
19.淠史杭灌區五大水庫(六安市境內):響洪甸水庫(約59平方千米)、龍河口水庫(約50平方千米)、梅山水庫、磨子潭水庫、佛子嶺水庫。
20.合肥市周邊水庫:大房郢水庫(全國離省會城市最近的一座大型水庫)、董鋪水庫(蜀山湖)、蔡塘水庫、張橋水庫、眾興水庫、羅集水庫等。
長江以南地區:
1.石臼湖:是南京市溧水縣、高淳縣和馬鞍山市當塗縣三縣的界湖,面積約208平方千米。
2.南漪湖:位於宣州和郎溪交界,總面積約190平方千米。 3.升金湖:位於東至縣和貴池交界處,面積約133平方千米。
4.太平湖:位於黃山市黃山區境內,面積約88平方千米,是黃山旅遊區的重點風景區之一,被譽為「東方日內瓦湖」。 5.平天湖:位於池州市區東南部,面積約11平方千米。
淮河以北地區:
1.沱湖:位於五河縣境內,面積約40平方千米。
2.焦崗湖:位於淮南市境內,面積約40平方千米,被譽為「華東白洋淀」。
3.四方湖:位於懷遠縣城北10千米處,為河水向兩岸擴展所形成的河湖一體的湖泊,面積約35平方千米。
4.八里河:位於阜陽市潁上縣境內,面積約12平方千米。
5.南湖:位於淮北市境內,是十大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之一,也是全國首個在煤礦開采形成的塌陷區上建成的濕地公園,水域面積2.1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