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武漢黃陂 > 黃陂後院

黃陂後院

發布時間:2020-12-23 21:22:46

① 武漢黃陂木蘭山天池怎麼樣有哪些好玩的

一、 短線1/2日游:
1、木蘭天池:68/128元
2、張公山寨:68/98元
3、磨山:68元
4、落雁島:58/88元5、清涼寨:88元
6、軍山地球村:68/118元
7、馬鞍山森林公園:58元
8、九峰山森林動物園:68/108元
9.木蘭故門:68元
春遊:木蘭天池學生團隊
在這個美麗的季節,。峽谷兩頭挑著明鏡一般的高山湖泊,大小天池的上下落差約380多米。這里素有「湖北的九寨溝」「武漢的廬山」之說。
一日游(68人)行程:早7:30 乘豪華客車趕赴風景區,導游安排好貴重物品後進入天池。一期景點:經龍吟石,透聰明泉,過龍亭索橋,穿三道門,龍嵴石,穿瀑岩,戲龍珠潭,望傾瀑布,涉楊樹灘到達小天池(小天池自費項目:滑草10/人,飛索20/人)二期景點:游朱家山寨,踏木蘭蒙古包草原(自費騎馬10/人)免費踏水上600米飛索穿越大天池,登觀景大壩,沿途游沙灘浴場,木蘭外婆故居(免費)等,所有景點導游全程陪同解說。下午4:00乘車返校結束愉快旅程。
兩日游(128人)行程:D1 下午1:00豪華旅遊大客准時在校門口接學生,一路歡歌笑語趕赴風景區。3:00 左右到達木蘭天池。班長交納住宿名單,導游安房,調房。各學生存放好攜帶物品後,自由活動(部分學生可以在農家玩棋牌,部分可在農家後院欣賞天池夕陽下的風光)6:20調整活動後進行燒烤(爐子免費提供)自備半成品。9:10左右入金色舞廳(內備高級音響KTV)跳舞,或根據情況進行篝火晚會(自備節目,內含KTV) 23:00農家樂住宿.
D2 早上7:00 進入木蘭景區,經龍吟石,透聰明泉,過龍亭索橋,穿三道門,龍嵴石,穿瀑岩,戲龍珠潭,望傾瀑布,涉楊樹灘到達小天池(小天池自費項目:滑草10/人,飛索20/人)二期景點:游朱家山寨,中午在朱家飯庄進餐。踏木蘭蒙古包草原(自費騎馬10/人)免費踏水上600米飛索穿越大天池,登觀景大壩,沿途游沙灘浴場,木蘭外婆故居博物館(免費)等,所有景點導游全程陪同解說。下午4:00乘車返校結束愉快旅程。

② 三明革命遺址

三明管轄縣市:永安市,大田縣、尤溪縣、沙縣、明溪縣、清流縣、寧化縣、將樂縣、泰寧縣、建寧縣。轄區內主要革命遺址有:

寧化縣紅軍醫院舊址:http://www.59766.com/hongselvyou/photo/20051215153721395.jpg
寧化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後,非常重視衛生事業的發展,1933年9月,中央內務部作出各區設立紅軍後方醫院或分院的決定。寧化把農村土醫、郎中組織起來,經一段時間的培訓,從事救治前線生病、負傷後轉移來的紅軍傷病員,同時還經常替群眾看病。當時,各醫院的條件都很差,通常只有3—5個醫生和十幾個護士,擔負著幾百個傷病員的救死扶傷治療。由於敵人的封鎖,葯品非常緊缺,主要以中草葯為主。寧化共在城關謝氏家廟、湖村石下邱氏宗祠、方田丁氏宗祠、以及泉上、禾口、安遠等地辦起了20多所紅軍後方醫院。

寧化長徵集結出發地:http://www.fj.xinhuanet.com/news/2005-10/13/xin_051002130930370213827.JPG
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中國共產黨人戰勝困難、敢於勝利的傑作,令世界震驚。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中國共產黨人戰勝困難、敢於勝利的傑作,令世界震驚。紅軍長征在福建的集結出發地有長汀、寧化這兩個地方。
長汀:中央紅軍紅一軍團、紅九軍團和二十四師約2萬多人守衛在這里。紅一軍團於廣昌戰役後,奉命東進福建建寧、泰寧,爾後抵達長汀;紅九軍團參加廣昌戰役後,護送北上抗日先遣隊紅七軍團而留在長汀;紅二十四師的前身是閩西地方武裝組建成立的紅十二軍,1934年春在瑞金改編為紅一方面軍直屬總部獨立第二十四師,在保衛連城戰斗後到長汀。
1934年9月30日上午,紅九軍團在長汀鍾屋村觀壽公祠堂門前草坪召開群眾大會,告知紅軍要轉移,要鄉親們做好堅壁清野,並向赤衛隊、少先隊發送槍支、彈葯。下午3時,紅九軍團分兵兩路出發,經河田到長汀,在城內休整4天後,於7日晨抵達與瑞金相鄰的長汀古城,當晚到瑞金。第二天拂曉到武陽。當天,軍團長羅炳輝、政委蔡樹藩從中央帶回消息,紅二十四師及於都補充一團劃為紅九軍團建制。10日,全軍團集結在會昌朱子壩、獅子壩一帶,次日向會昌北面的珠蘭埠進發,休整5天後,於16日下午4時許出發,在夜幕中渡過濂江向西疾進,離開中央蘇區。
紅二十四師奉中央軍委「10月份汀州城不能丟失」的命令,負責擔任東線阻擊任務,師領導組織地方游擊隊、赤衛隊一起阻擊敵人,直至11月1日汀州被敵佔領。
寧化:有紅五軍團主力,中央縱隊,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約2萬人。1934年10月10日,獨立第七師(紅五軍團34師前身)從寧化湖村出發抵城關後,編入紅五軍團,開始向西轉移;12日,紅三軍團主力部隊根據中革軍委命令,將防務交地方紅軍接管,彭德懷率主力部隊撤出防禦陣地,在鳳凰山進行了短時間休整後,開始向西轉移;同日,紅九軍團後方機關和中革軍委直屬炮兵營奉命從寧化的曹坊、滑石、淮陽等地向集結地出發。中革軍委直屬營和紅三軍團後方醫院從寧化方田出發;獨立第七師、紅三、紅五軍團以及部分後方醫院也於10月12日分別從城關、湖村、方田等地出發,開始長征。

北山革命紀念園: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news/node37955/node37957/node37979/node69470/images/00344870.jpg
寧化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央蘇區縣之一,亦是紅軍長征在全國的四個起點縣之一。現還保存著較多的革命文物和革命遺跡,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旅遊的好場所。
北山革命紀念園景區座落於城區的北山公園內,面積5萬平方米,它集古寧化微縮風景和革命歷史文物於一體。現保存為數可觀的革命歷史文物和革命遺跡,如庄嚴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無聲的訴說著當時寧化11萬人口就有1.3萬人參加紅軍,0.33萬人為革命犧牲壯烈故事;氣宇軒昂的毛澤東《如夢令·元旦》銅雕,深動地再現了1931年毛澤東率紅四軍在寧化寫下了光輝的《如夢令·元旦》詞篇時,那戰馬嘯嘯,紅旗獵獵的動人場面;革命紀念館內陳列著的梭標長矛、土槍土炮、號角大刀等革命文物和眾多革命烈士英勇業跡的介紹,則無不令人肅然起敬。還有明代"鯉魚跳龍門"壁雕、古寧化微縮景觀壽寧屋橋等。園內湖光山色,樹影婆娑,融古代建築與現代園林於一體,風采別具。

泰寧縣紅軍街:http://www.fjql.org/image/pic/129.jpg
福建省泰寧縣是中央革命根據地21個蘇區縣之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工農紅軍在此燃起了革命的烽火,建立了紅色政權,並一度成為閩贛省物資供應和經濟文化建設的中心。當年中國工農紅軍總部就設在這里,朱德和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指揮紅軍作戰。至今在城區老街兩旁仍完好保留著當年紅軍用繁體字書寫的大幅標語、巨幅文告等革命遺跡。為紀念這一段光榮革命斗爭歷史,當地政府將該街命名為「紅軍街」,並列入革命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泰寧在創建蘇區過程中,經歷了敵我雙方三進三出的拉鋸爭奪的艱苦卓絕的戰斗歷程:
第一次是1931年5月31日,毛澤東、朱德指揮工農紅軍攻陷建寧,取得了第二次「圍剿」斗爭勝利之後,於6月4日即派紅三軍團第六師乘勝解放泰寧,在這里建立了泰寧縣歷史上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泰寧支部,並將泰寧正式列入中央蘇區的版圖。
第二次是1932年10月19日,紅五軍團政治部主任劉伯堅率部第二次進駐泰寧,迅速恢復了泰寧縣革命委員會及5個區、56個鄉的紅色政權,成立了中共泰寧縣委,在全縣范圍內第一次開展了分田地。

建寧縣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總前委、總政治部舊址:http://www.59766.com/hongselvyou/photo/20051215154613910.jpg
位於寧都縣黃陂鎮排下村上排,1930年12月,以魯滌平為總司令、張輝瓚為前敵總指揮的國民黨10萬軍隊,採取「並進長追」(亦稱「分進合擊」)的戰略,向紅一方面軍發動第一次「圍剿」。紅一方面軍採取「誘敵深入赤色區域待其疲備而殲滅」的戰略方針,在分析敵我形勢後,決定將紅軍集結到根據地中部的寧都黃陂、小布一帶向敵軍展開攻擊。1930年12月1日至24日,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和朱德同志駐此並居住,研究制定了第一次反「圍剿」紅一方面軍的作戰方案。舊址原為「佑聖閣」,磚木結構,上下兩棟,均面闊五間,佔地面積400餘平方米。
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舊址,亦名"周恩來舊居"。坐落在建寧縣人民政府後院的小白樓民國21年(1932)10月,紅軍再次由江西廣昌進入建寧,周恩來率領的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駐在這里,直到民國22年底。1979年1月,經整修復原,並對外開放,其中陳列了周恩來當年領導的紅軍總政治部在建寧革命實踐的史跡文物,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③ 武漢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④ 黃陂錦里溝怎麼坐車去玩呀

親測。從金銀潭坐295,終點站是釣台客運中心,穿過客運中心大廳到後院坐公交車pz72到蔡店的公交車5元,到終點站下車,門口有私家車包車行價50元(可議價)大約8公里到景區門口

⑤ 我家兩層的老房子能賣多少錢房子在黃陂區長嶺中學門口,做些學生生意很方便,房子面積80平米,三室一

50萬吧

⑥ 升仕幽靈250老河口有賣的嗎

市域總面積1.97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563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其中襄陽古城區面積2.4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584萬人,市區人口218.6萬人(其中襄陽區人口100.4萬人),建成區常住人口90萬人以上。
2、關於襄陽古城牆 襄陽古城牆築於漢,宋改建磚城,全長7377米,其中有護壁磚牆6408米,平均高10.84米,最低處7米,最高處11米,底寬13—15米,頂寬6-11米。
3、關於護城河 襄陽護城河長5060米,最寬處達250米,平均寬度180米,面積91萬平方米,為亞洲第一寬護城河。
4、關於漢江 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全長1532公里,在襄樊境內長195公里,流經襄樊一縣兩市三區(老河口市、谷城縣、樊城區、襄城區、襄陽區、宜城市),26個鄉鎮(辦事處)。漢江襄陽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為1200立方米/秒。襄樊市區以上為五級航道,可通航300噸級船舶;襄樊市區至轉斗灣為四級航道,可通航500噸級船舶。港口最大靠泊能力500噸。
5、關於旅遊景區(點) 襄樊共有13家A級景區,其中:AAAA級1家:隆中風景名勝區;AAA級4家:米公祠景區、水鏡庄風景區、南河小三峽景區、薤山旅遊度假區;AA級5家:錦綉園、白水寺風景區、熊河風景區、五道峽風景區、湯池峽溫泉;A級3家:襄陽王府綠影壁、張自忠將軍紀念館、香水河風景區。
隆中風景名勝區:隆中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鏡庄、承恩寺、七里山、鶴子川五大景區。1994年經國務院審定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6年經國務院審定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評為全國首批4A級風景旅遊區。核心景區古隆中位於襄陽城西13公里處,公元197年-207年諸葛亮在此躬耕隱居十年。西晉時期已有紀念性建築,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明代就已形成「隆中十景」:三顧堂、躬耕田、小虹橋、野雲庵、六角井、老龍洞、梁父岩、抱膝石、古柏亭、半月溪。
《三國演義》120回中,有32回故事發生在襄樊,僅次於荊州。 來這里,必要感受和領悟諸葛亮隱居十年、未出茅廬便設想三分天下的「隆中對」,及東漢末期在這塊土地上演繹出的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戰爭畫卷。隆中對策、馬躍檀溪、水淹七軍、千里走單騎等三國經典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從西晉以來,後人陸續修建了武侯祠、三顧堂、隆中書院、隆中牌坊等紀念建築,形成了以草廬亭、小虹橋、六角井、觀星台等為代表的隆中十景。時至今日,雄偉壯麗的襄陽古城依然完好,碧水盪漾的護城河,平均寬度180米,為全國之最,加上仲宣樓、臨漢門、三國名士司馬徽隱居之地水鏡庄等一大批三國文化遺址,構成了襄樊三國文化一日游的絕佳去處。
隆中風景名勝區:隆中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鏡庄、承恩寺、七里山、鶴子川五大景區。1994年經國務院審定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6年經國務院審定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評為全國首批4A級風景旅遊區。核心景區古隆中位於襄陽城西13公里處,公元197年-207年諸葛亮在此躬耕隱居十年。西晉時期已有紀念性建築,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明代就已形成「隆中十景」:三顧堂、躬耕田、小虹橋、野雲庵、六角井、老龍洞、梁父岩、抱膝石、古柏亭、半月溪。
米公祠景區:米公祠位於襄樊市樊城區沿江路西段,原名「米家庵」,是紀念北宋書畫家、鑒賞家米芾而建的祠宇。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米芾(公元1051年-1107年),原名黻,字元章,號鹿門居士,又稱海岳外史、襄陽漫士。曾官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因其舉止「顛狂」,人稱米顛。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代四大書法家。
襄陽王府綠影壁:襄陽王府綠影壁坐落在襄城東南隅。其為明代襄王府門前照壁,約建於1440年,影壁長26.2米,高7.6米,厚1.6米,仿木結構廡殿式四柱三樓造型,影壁造型別致,雕刻精細,圖案繁縟,是古代石刻藝術中的瑰寶。現為我國唯一一座大型石雕龍壁。
中原古剎——廣德寺:廣德寺原名雲居禪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位於襄樊市城西10公里處,寺院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後院內的多寶佛塔又名五星塔,系磚石結構,通高17米,塔座高7米。塔座上建有五座佛塔,中心矗立一座印藏結合式喇嘛塔,高達10米。全塔上下內外共有石雕盤坐佛像45尊,碩大「佛」字3個,共48「佛」。
襄樊下轄的南漳、保康、谷城三縣,處於荊山山脈之中,風景如畫。南漳縣境內的香水河和古山寨就是兩處令人驚艷的地方。香水河擁有國內罕見、湖北獨有的七彩瀑,瀑高80米,由5股清泉匯集而成,水珠在太陽折射下,呈現赤、橙、黃、綠、青、藍、紫。古山寨是不久前湖北省文物部門在南漳縣境內發現的一處大型文化遺產,在不到4000平方公里的深山峽谷間,聚集了數以百計的古民居、古山寨和古墓群,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在國內實屬罕見。至今保存比較完好的山寨有卧牛寨、春秋寨和青龍寨等300餘處。
游完南漳,沿305國道向南100公里便是保康縣。縣境內的五道峽和九路寨景區令人留戀忘返。五道峽以洞、林、溪、瀑、奇、險、雄、幽為特色。九路寨景區呈現的是山勢雄偉,大氣磅礴之勢。來過九路寨的遊客都說,這里是「張家界的山和九寨溝的水的完美結合」。
谷城縣距市區75公里,是鄂、渝、豫、陝四省市的交界點,也是通往神農架、武當山的必經之路。與承德避暑山莊齊名的薤山旅遊度假區,群山疊翠,林海蒼茫,夏季平均氣溫22℃。在清同治年間,便有外國傳教士來此興建西式別墅,現保存完好的有50餘幢。
此外,境內還有驚險刺激的龍王峽漂流,有「華中第一泉」之稱的湯池峽溫泉,莊重古樸、氣勢非凡的千年古剎承恩寺,以及漢光武帝劉秀故里的白水寺,山水相間、島嶼棋布的熊河風景區,氣勢恢宏的楚皇城遺址,煙波浩淼的漢江梨花湖,反映抗戰精神的李宗仁紀念館和張自忠將軍紀念館等等。
6、關於教育資源
襄樊學院是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於2001年開始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地方高校,被納入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學校位於襄樊市區和襄陽、南漳、谷城三縣交界處,距襄樊市13公里的隆中景區。此處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有著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是求學成才的理想之地。
學校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為校訓,以面向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人才為己任。目前設有經濟與政法學院、教育學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管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和以學校為母體舉辦的獨立學院——襄樊學院理工學院,本科專業39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七大學科門類,面向全國招生!
7、氣候資源 南北兼宜
襄樊襄樊地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這里既有滔滔漢水流經,又有乾冷、暖濕空氣交綏,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熱同期,四季分明。加之復雜多樣的地貌類型對氣候要素產生明顯的再分配作用,使得市內氣候形成了各種類型。境內繁多的植物、動物種類,即受惠於氣候的復雜多樣性。全市年平均氣溫除高山以外,一般均在15-16℃之間,1月2-3℃,2月15-16℃,7月27-28℃,10月16--17℃。無霜期在228-249天之間。全市熱量資源不僅豐富,而且具有較明顯的過渡性,可以說兼備了南北氣候特點。全市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其中夏季佔400-450毫米。全年降水量為107-135天。太陽輻射較為豐富,年平均總日照時效為1800-2100小時。又由於境內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度最高、降水最集中、光照最強的季節,正是主要農作物的旺盛生長季節,故全市氣候資源上的優勢,極有利於農業生產潛力的發揮。
土地資源 富饒多樣
襄樊市處於我國地勢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地帶。根據其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的特點,襄樊市全境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山區由武當山脈東端和荊山山脈北段組成,覆蓋保康、谷城、南漳3個縣的全境,面積8000多平方公里,約佔全市總面積的40%。西部山區海拔多在400米以上,其中保康縣境內的關山海拔2000米,既是襄樊全境最高點,又是漢江與長江的分水嶺。西部山區物產豐富,類型多樣,是用材林、經濟林、土特產、畜牧業等多種經營的重要生產基地。東部低山丘陵位於鄂豫兩省交界地帶以及與隨州、鍾祥、荊門交界地帶,面積1000餘平方公里,約佔全市總面積的20%,海拔多在90-250米之間。丘陵以低丘為主,丘間河谷開闊,土地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也是重要的糧棉產區。地處西部山區和東都低山丘陵之間的中部廣闊地帶,屬崗地平原,由襄陽,棗陽,老河口3縣市的「三北」崗地和分布在漢水、唐白河、蠻河流域的沖積平原組成,面積8000多平方公里,約佔全市總面積的40%。「三北」崗地海拔在85-140米之間,沿河沖積平原海撥在90米以下。宜城市境內的八角廟海拔44米,為襄樊全市最低點。「三北」崗地崗頂寬平,崗壟相間,起伏和緩,土層深厚,適宜農業機械化作業,是小麥、棉花、豆類、油料、煙葉的重要產地,並兼有農林牧副漁多種經營和推廣農業高新技術的優越條件。漢江流城兩岸河谷小平原和大面積沖積平原屬江漢平原北端的組成部分,其地勢平坦,水源充足,土質上乘,是水稻、小麥、棉花、牲畜、禽蛋、水產的主要生產基地。全市土地資源的潛力還很大,其中可利用、亟待開發的荒山、荒地、灘塗尚有800多萬畝,可供養殖利用的水面也很多。全市種養殖業及多種經營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水利資源 優勢顯著
襄樊市地理位置的優越,還表現在既有充沛的降水,又有眾多的河流和庫塘,地表徑流量和地下水蘊藏量都很可觀。境內有大小河流600多條,分屬長江、淮河兩大水系,其中屬長江水系的漢江、沮漳河兩大河流流域面積為全市河流流域總面積的絕大部分。年均徑流總量85億多立方米,正常年過境水量約400億立方米。全市最主要的河流漢江,自丹江口水庫壩下陳家港流入襄樊境內,經老河口、谷城、襄陽和襄樊市區,南出宜城市島口村入鍾祥市,境內漢江全長216公里,有30條支直接匯入漢江,流域面積17357.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88%。漢江水系條件與歐洲著名的萊茵河相當。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庫845座,堰塘88461口。地下水儲量也極為豐富,開掘便捷。另外,水質好是這里水資源的又一顯著特點:地表水礦化度低,總硬度適中,多屬軟水,可廣泛用於灌溉和飲用(例如境內的長216公里的漢江,一年中絕大部分時間清澈如鏡);地下水的礦化度一般也較低,多屬中性及弱鹼性水,均可作為生產和生活用水。就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水資源條件。
生物資源 多姿多彩
襄樊市類型多樣的地質地貌和生態環境,使其生物資源絢麗多姿,並呈現出南北兼備的鮮明特色。就植物資源而言,境內植物區系成分多屬亞熱帶區系的科屬。其中木本植物多屬北亞熱帶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地帶。全市森林總面積約1300萬畝,其中用材林約900萬畝。常見的樹種約64科236種,其中稀有珍貴樹種也不少。經濟林木種類繁多,既有亞熱帶型的油茶、木梓、茶葉、柑桔、棕櫚等林木,又有暖溫帶果樹,如板栗、棗、梨、蘋果、桃等,還有大量的山林土特植物。擁有各類林特產品500種,常見的有300種以上,如山葡萄、獼猴桃黑白木耳、香菌等,以及稀有名貴中葯天麻、黃連、當歸、靈芝、黨參、猴頭等等。至於草本植物和喬木,其種類更是繁多,中國南北生長的,在這里大都可以見到,如紫薇,已被確定為襄樊的市花。若就動物資源而言,境內動物也具有種類繁多、南北過渡性明顯的特徵,但更富於南方色彩。據調查統計,全市常見獸類有40多種,鳥類30多種,約有昆蟲500多種,屬於國家保護的獸類有8種,鳥類有5種。
礦產資源 獨具特色
襄樊市礦產較為豐富,種類多樣,屬湖北省主要礦產區之一。現已查明有37個礦種,200多礦點。其中金屬礦藏主要有:鐵、鋼、鋁、釩、鉛、鋅、金、銀、鈦、錳、鈷、鎵等;非金屬礦藏主要有:磷、金紅石、耐火粘土、重晶石、石灰石、白雲石、膨潤土、螢石、石棉、煤等。屬於大型或特大型礦床的主要有:磷、金紅石、耐火粘土、重晶石、鋁土礦等,磷礦總儲量5億噸以上,稀有礦種金紅石總儲量560萬噸,居世界第三位。
能源條件 較為優越
襄樊市能源資源的優勢在於水能,而其能源環境受惠在於所處地理位置的優越。從水能資源上看,境內大小河流廣泛分布於所轄縣(市)山鄉田野,水能潛力巨大,適宜發展各類中小型水電站。全市可供開發的水電資源達65萬千瓦,僅保康縣可供開發利用的水電資源就達16萬千瓦。目前,小水電站巳遍布全市,裝機容量逾1.55萬千瓦。功率為11萬千瓦的漢江低水頭發電站和功率為120萬千瓦的火力發電站已竣工投產。從能源環境上看,襄樊電網建成較早,在湖北電網中屬咽喉要道,高壓線路密如蛛網,輸變電站星羅棋布。裝機容量為270萬千瓦的葛洲壩水電站和90萬千瓦的丹江口水電站均緊鄰襄樊;江漢油田和南陽油田分別緊挨襄樊南北,一條大型輸油氣管道縱貫市區;平頂山煤礦和焦作煤礦距襄樊也很近,並且有焦柳鐵路干線(即將成為復線)和漢水運輸之便;作為全國北煤南運、西煤東調重要中轉站的坐落在襄樊市區內的一座國家重點大型煤炭轉運碼頭--余家湖碼頭也已建成投入營運。領先的水能資源和優越的能源環境,為襄樊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條件。
經濟文化 南北交匯
襄樊自古以來,就是南北經濟文化的交匯之地。春秋戰國時期,襄樊是大國楚和中原周天子交往的通道。兩漢至隋唐時期,從京城西安、洛陽經襄陽到江陵的驛道,是溝通南北政治、經濟的大動脈,加上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水在此與唐白河匯合,襄陽就成了「南船」、「北馬」的匯集地。盛唐詩人張九齡寫道:「江漢間,州以十數,而襄陽為大,舊多三輔之家,今則一都之會」。杜甫的詩句「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白居易的詩句「下馬襄陽郡,移舟漢陽驛」,生動地描繪了襄樊「南船北馬」、交通便利的繁榮景象。明清以來,襄樊的商業經濟輻射到黃河上下,長江南北,在襄樊建立了山陝會館、河南會館、江蘇會館、浙江會館、徽州會館、撫州會館、黃州會館、福建會館、武昌會館、江西會館、湖南會館等全國20多個地區的商業辦事機構。
在文化上,襄樊南北文化文匯的特點更為顯著。上古北方的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在這里匯合交流,正是「經市鬧兼秦楚俗,畫疆雄踞漢襄流」。這里既受到「文王化南國」的中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聽歌知近楚」的南方文化風俗的深刻影響;這里既散發著孔子所祟拜的仲山甫的風范之光,又是文采風流的楚歌流傳之地。東漢末年,文化中心南移,北方士人集團大量流寓襄樊,與本地的知識集團相結合,形成了一次以政冶為中心的思想學術與文化高潮,出現了一大批以諸葛亮、龐德公為代表的政治、軍事、文化人才。唐以後,襄樊「往來行舟,夾岸停泊,千帆所聚,萬商雲集」,以至騷人墨客,紛至沓來,流連忘返。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王維、歐陽修、蘇軾等,都曾游歷襄樊,寫下了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章。在藝術上,襄樊也是南北戲曲交流的通道。西北的秦腔和武漢、黃陂一帶的二黃在這里交匯,而襄陽花鼓則是南北戲曲與本地民間曲調融合而成的具有獨特風格的地方劇種。
農業生產中水旱作物兼有,生活習慣南北咸宜,是古代襄樊的又一特點。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棗陽發掘的雕龍碑原始氏族部落遺址中,同時出土了稻穀和粟谷的皮殼,這說明遠在5000多年前,襄樊地區已是水旱作物並種。襄樊南接魚米之鄉的江漢平原,北連盛產小麥的南陽盆地,生活習慣南北兼有,南方人和北方人都樂於在這里從業定居,謀求發展。 [編輯本段]城市精神從本質上說,襄樊的城市精神實際上應該是襄樊的市民精神。當前,襄樊的市民精神可以在「惜時、自律、盡責、合作、創新」等方面大力提倡。
惜時。我們襄樊人自古就有惜時的美德。「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在詩中說,春光易逝,不要睡懶覺;春光無情,要爭當護花使者,不要讓花朵在風雨中凋零。我看,孟浩然就是一個珍惜春光的護花使者,他隱居鹿門山,依然爭分奪秒,在大好的春光里,寫下了許多流芳千古的詩篇。而今,不少襄樊人卻在大好的春光里打麻將,有的通宵達旦,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而時間是城市發展最寶貴的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珍惜時間尤為重要。
自律。紀律介於道德與法律之間。我們襄樊人講道德、守法律,若能加強個人的組織紀律性就更好了。加強組織紀律性,主要表現在上班的時候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不假公濟私,不我行我素,不自由散漫……襄樊是文明古城,各項各業並不缺乏完善的規章制度;但是,許多單位的規章制度形同虛設,有的成了塵封的文物,有的不過是貼在牆上的裝飾品——在管理中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如果說不嚴格執行規章制度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那麼個人自律理所當然就要自覺加強了。自律就是自覺用規章制度管理自己。有些單位在大門口張貼諸如「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公益廣告,在樓梯道懸掛「正視自我」的大鏡子,在辦公室里設立簽到牌……這些措施都有助於個人自律。倘若人人自律,城市就有了很好的秩序。
盡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應該說,我們襄樊人的責任感本來是十分強烈的。早在遙遠的東晉,在大敵壓境之際,韓夫人發現西北角的城牆比較薄弱,不利於防守,她就以城市的安危為己任,以一個婦道人家超常的責任感挺身而出,率領家婢和城中的婦女斜築新城,為保城退敵盡心盡力,立下了不朽的功勛。而今,一見夫人城上的那尊美麗的塑像,我們就應該激起高度的責任感。應該明確,只要是對襄樊的發展有利的事情,我們就要盡力而為,見義勇為;而不能袖手旁觀,或視而不見,或「各人只掃門前雪」。
合作。有這樣一條新聞讓我非常費解。某單元廚房的下水道堵住了,只需各家各戶集資10元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這個單元的住戶彼此互不信任,不能達成共識,不能共同解決問題。結果,每家都在房外安了一條下水道,各自花了100多元錢。這樣,既麻煩又浪費,還影響了房子的外觀和城市的形象。其實,這種不合作的現象在襄樊的許多地方時有發生,很不利於創建和諧襄樊。
創新。要說我們襄樊人沒有創新精神,那真是冤枉。襄樊建城2800年,2800年的歷史創造了越來越燦爛的襄樊文明。木牛木馬早在三國時期就在我們的古隆中問世了。這個專利舉世無雙,可以說創造了當時的吉尼斯紀錄。而今,我們每一個襄樊人理應發揚銳意創新的優良傳統,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爭當善於創新的諸葛亮,要讓襄樊的名優產品名揚天下;而不只是把創新精神表現在吃大蝦、吃盤鱔上,更不能表現在鬥地主、玩麻將上。創新的時代時刻警醒著我們,不能站在古城牆上拿古人的輝煌炫耀自己,更不能躺在古人的功勞簿上睡大覺。
襄樊]地方方言:去哪裡去叫克(ki或kei)哪克。
去哪裡叫朝哪克(ki)
角落叫疙落(lao)兒..
知道叫找得到.. 曉得(die)...
不知道叫找不到..
可憐叫遭椰..
捉迷藏叫藏(qiang)蒙兒..
過家家叫做(zhou)飯飯兒.. 擺家家兒
使勁搞叫惡瑟里「搞、嗨命的搞、摻勁搞..
男的叫兒娃子..
女的叫 倆娃兒..
木訥,笨叫憨不拉嘰
旁邊叫挨根兒\邊兒起.. ..
游泳叫麻澡.洗澡,打躺躺.
難聞叫龐臭、龐腥氣..
螃蟹叫螃海、
很大叫嫩大
累的很叫累的根個啥兒
懶的理別人叫理他娃子犯球.. 莫理求他..
客廳叫堂屋、正間..
問什麼時間叫正這兒是好者兒哈兒啊.啥時間?幾點了?.
口吃叫夾了舌兒.結巴嗑.
很猛叫嘿胞..惡里很
太貪吃叫勞欠..
耳勺叫挖耳屎朔朔..
外套叫褂子。
襯衣叫夯褂兒
臟的顏色叫黑不拉嘰..
說你煩叫閑求人
快點叫麻利(嘛點兒)..
很慢叫 磨蹭
下霧氣叫下罩子..
聊天叫誇澀,嚼舌根.. ..
瞎說叫扯百子
小便叫尿尿..
大便叫拉粑粑..屙屎
光著上身叫打精赤膀兒..
光下身叫打精刮條、打精屁股..
干什麼叫搞撒子、爪子啊(意同做什麼啊)..
雄水牛叫沙娃兒..
雌水牛叫漠娃兒
樹叢叫樹闊拉..
凶你叫吼你..
罵叫噘
外公叫(嘎爺)、衛爺
哥哥叫哥、..
嬰兒叫奶娃兒
兒童叫小娃子..
媳婦的親兄弟叫舅冠子..
你親弟弟的兒子喊你喊伯伯(白白。音)..
你親弟弟的兒子喊你媳婦喊媽媽(ma 第四聲),嬸子..
你兒子喊你弟弟喊爹爹、叔..
你兒子喊你弟弟媳婦喊花嬸、娘
打架叫 格野 [編輯本段]襄樊婚俗婚嫁婚嫁是家族延續的重要環節,古人十分重視,禮儀甚繁,有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6禮。襄樊舊時婚嫁逐漸演化為訂親、擇期、迎親幾個步驟。
訂親首先,男方父母請紅爺(媒人)到女家求婚。若女方父母同意,則由紅爺將女方的「八字庚貼」(即寫明女方出生年、月、日、時的柬貼)交付男方。俗稱「拿八字」,也叫「傳庚」。男方父母擇吉日請信任的算命先生將男女二人的八字進行推算,叫做「合八字」。若二人命里相犯相剋,則婚議作罷;若相合相生,則可訂親。整個訂親過程由父母作主,青年男女不得過問。俗諺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擇期。訂親之後,男女每年給女方送一次禮物,叫「填庚」。到適當時候,男方請紅爺到女方協商迎親日期,女方則提出聘禮規格要求,紅爺往來奔走,雙方同意後即下聘禮,確定迎娶日期,一般訂在黃道吉日,或陰歷雙日子。襄樊人喜愛選擇初八、十八、二十八幾天,叫做「要得發,不離八」。 迎親民間也叫「過期」。迎親前一日設宴待客,男方稱「暖郎酒」,女方叫「梳頭酒」。迎娶之日,新郎衣冠齊楚,披紅掛彩,坐轎或騎馬,領著花轎迎親。一路上鞭炮鑼鼓聲不斷。至女家,祭拜女方祖先。新娘戴鳳冠,頂頭蓋,紅襖羅裙,拜別祖先後上花轎,由兄弟或侄輩男丁相送,叫做「發親」。然後,新郎轎(馬)前導,新娘花轎及嫁妝後隨,鑼鼓鞭炮迎至男家。落轎後,由牽親娘子攙扶新娘下轎升堂,和新郎拜天地、拜高堂、入洞房喝交懷酒。當天「鬧房」,客人、表兄弟和伯叔都可參加,謂「三天無大小」。其間大宴賓客,謂「喝喜酒」。凡送禮親友都在宴請之列。娘家送親的必坐首席、上席,吃完酒席當即回家。第三天,新娘的兄弟或侄輩來迎新婚夫婦至娘家,謂「回門」。酒飯後即返回男家,謂「三天不空房」。在整個迎親過程中,還有許多瑣碎的象徵性研究。如洞房床上撒放花生、板栗、紅棗,即「早立子」(棗栗子)和生花胎(交替生兒生女)的吉兆。把新郎新娘的鞋套在一起,象徵二人偕同到老,等等。 建國後,國家頒布《婚姻法》,封建包辦婚姻制度被廢除,舊的婚禮儀式也隨之改變,男女自由戀愛,登記結婚。婚禮多選擇在國家法定或民間傳統節日舉行。50-70年代以簡朴為榮。女方不要彩禮,男方不計嫁妝,步行或騎自行車迎親,禮儀大方樸素。國家公職人員結婚,一般在機關內舉行典禮儀式,以喜糖煙茶待客。民間雖宴請親友,但也較簡朴。80年代,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某些人家為婚嫁購置高檔傢具、家用電器、以小轎車迎親,並連日大宴賓客,往往使雙方家庭多年積蓄為之一空,也有些青年和家長崇尚節儉,不擺闊氣,不受禮,不請客,讓新婚夫婦參加有關部門舉辦的集體婚禮,在熱烈而樸素典禮儀式之後,新婚夫婦共植同心樹,這既象徵愛情天長地久,也為綠化環境作了貢獻,受到社會廣泛的贊揚而逐漸形成新的風氣。 舊時,男子失偶再娶,禮儀與初婚相同,謂「續弦」。女子一般不再嫁,再嫁曰「再醮」,俗稱「再走一家」。再嫁無儀式舉行,男方著人迎至家中即可。建國後寡婦再嫁得到社會肯定和法律保護。

還要補充可以留言問我,或者到威客發貼問!~威客網:www.zhubajie.com/task/welcome=2511505
追問:
有沒有配套圖片,我好給大家展示!
回答:
http://www.17u.com/destination/d195cid90013289.html
這個是襄樊旅遊網的!歡迎到我們楚國來哦!

⑦ 上海都有些什麼路比較特別,值得逛逛的

吳江路休閑娛樂街吳江路是上海唯一一條人車分流、呈雙層步行街的立體休閑街。位於地鐵二號線的石門路站的出口處,是平行於南京西路的一條小馬路,全長不過200餘米。近年來,經改造已成為時尚的食街,沿途有造型獨特別致的流動售貨車和可移動的花壇、樹木等。這里集地鐵交通、購物休閑、旅遊觀光和廣場文化為一體,是上海受人矚目的一條特色休閑街。
吳江路是南京西路的「後院」,「前院」有「新時代」、「中創」、「鴻翔」等大商廈,為了方便人們在購物後進入「後院」的休閑街和不影響商廈的進出貨物,設計吳江路步行街時將平台升至二層,平台下則是商廈的運輸通道,如此,吳江路步行街既將功能錯位設計引向空中,又使小街有了「親街」平台別有意境,一舉兩得恰到好處。上海新天地上海新天地是一個具上海歷史文化風貌的都市旅遊景點,它是以上海獨特的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改造成具國際水平的餐飲、商業、娛樂、文化的休閑步行街。上海新天地座落在市中心,淮海中路南側、黃陂南路和馬當路之間三萬平方米的地塊上,毗鄰黃陂南路地鐵站和南北、東西高架路的交匯點。這個項目是建設一個具傳統和新紀元生活文化的都市旅遊景點,它以中西融合、新舊結合為基調,將上海傳統的石庫門里弄與充滿現代感的新建築融為一體。 上海豫園豫園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豫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有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所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時,豫園點春堂曾作為起義軍的城北指揮部,現堂內陳列著當年小刀會的武器、自鑄的錢幣,以及發布的文告等文物。上海城隍廟上海城隍廟,與豫園毗鄰,又稱老城隍廟,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觀之一。位於方浜中路,東至安仁街,北通福佑路,西至舊校場路。明朝永樂年間(1403- 1424年),由知縣張守約將金山神廟改建而成。歷史上的城隍廟屢毀屢建,現在的城隍廟是1926年修建的。抗戰時期,中國商人在租界內另建一座新城隍廟( 位於連雲路金陵西路口,今已改建為多層住宅),於是城隍廟便被稱為老城隍廟。1995年開始修繕,並接待信眾和遊客。正門為四柱三門,飛檐牌樓上塑有八仙,門旁有石獅一對。大殿翠瓦朱檐,崢嶸璀璨,香火極盛.老城隍廟與其後面的豫園不僅是游覽的名勝,而且是購物的好去處,這兒不僅有小商品、土特產和特色商品市場,而且有大型綜合商場和名點小吃。

閱讀全文

與黃陂後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