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黃陂話說起來是否跟四川話差不多
都屬於北方方言區,黃陂話屬於江淮官話,四川話屬於西南官話,語音和詞彙還是有很大差別的。至於「黃陂話差一點被國父定為普通話」無法考證。研究方言的話需要掌握一定的語言學知識,熟悉用國際音標注音,再者調查方言的話調查對象不能隨便,必須是純正的,這就要求你找的對象是年紀大的而且沒有怎麼出過門的,而且事先准備好語言材料,具體可以在網上找,一兩句話說不清,讓他們說你准備好的材料,這時候你就需要用錄音設備記錄下來,回去認真的聽,用音標記下來並標上調值,然後總結,呵呵,是比較復雜的工作,我上學的時候,講方言的老師是這么跟我們說的
『貳』 湖北話怎麼說
你蠻討人嫌哪 (你很討厭)
2.去(讀"去"時前面應讀 K的音) 去某某地
3.你滴名字叫摸絲啊 (你叫什麼名)
4.磨哭磨哭 (別哭別哭)
5.吃了帽? (吃了沒有?)
6.你抹(讀二音)搞了!!! (你別做這個事拉!!!)
7.你的生活抹樣啊 (你生活怎麼樣)
8.想好了冒 (想好了沒)
9.安頓好了冒? (感冒好了沒?)
10.那過地方抹(2音)樣走啊? 那個地方怎麼走?
湖北省的漢語方言主要包括西南官話、江淮官話(楚語)、贛方言,其中西南官話是主體,它不僅覆蓋了全省面積和人口的三分之二,甚至還分布在四川、重慶、貴州、雲南、湖南、廣西等鄰省的廣大地區。
在湖北的東南,靠近江西的咸寧,大冶、陽新,梁子湖講贛語,官方稱為大通片。
湖北東部的武漢市黃陂區、新洲區、孝感、黃岡講江淮話,官方稱為黃孝片,民間又稱楚語。
贛語和江淮話在湖北是弱勢方言。黃陂話為代表的部分江淮話不斷被西南官話武漢話同化,北部的江淮話與河南信陽江淮話同支系,並逐漸向普通話靠攏。咸寧城區的贛方言也被西南官話武漢話嚴重侵蝕。
『叄』 孝南區和黃陂搭界的幾個鄉鎮方言是不是和孝感市區話不一樣啊
孝南區和黃陂搭界的楊店鎮、祝站鎮、閔集鄉三個鄉鎮和孝感市區都是講孝感城管回話。一般認為答,孝感話屬下江官話黃孝片,或楚方言黃孝片。
原孝感縣分出去的孝昌縣大致以豐山、白沙為一條線,南邊近於孝感城關話,北邊為孝感鄉音。然而孝感鄉音因地理不同,相互之間仍有稍微的差別。
『肆』 湖北省有句俗語:尖黃陂較孝感,又尖又較是漢川。是啥意思
形容斗笠的,斗笠上面的尖角形狀各地都不相同,尖黃陂 絞孝感慎洞賣 又尖又絞是漢川。後來有人拿這句話來形容三個地方老百顫握姓的處事風格,怎麼理解你應寬逗該知道,不過比較片面。
『伍』 孝感講什麼話的
講孝感話 是這樣的 孝感 原屬於德安府,即現在的安陸市,安陸人說安陸話,現在孝感人 說安陸話呀 !!!!
『陸』 武漢話和孝感話有什麼區別
武漢話來源於孝感話和黃陂話。說的意思都是一樣的,口音稍有區別。
『柒』 奸黃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漢川,十個漢川佬,比不上一個天門苕這句話出自哪 全篇內 ...
這會引起不必要的地域歧視,看個體差異性,不可一棍子打翻一船人!
『捌』 我是孝感祝站的,為什麼我們說的話跟孝感城裡不一樣跟黃陂也不一樣
愛情不是學問,不用學習,若果愛一個人,發自內心,難以遮掩,自然而然以他為重,這是種本能,不費吹灰之力。
『玖』 「奸黃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漢川,十個漢川佬,比不上一個天門苕」的原始意思、現代意思
我覺得不應該是「天門苕」,應該是「天門嫂」。不得不承認天門女人很精明。聲明一下;我不是天門人哈
『拾』 急求湖北地區方言笑話,最好是黃陂話的,武漢話也行
宜昌方言笑話:
一天,某中央領導人來當地視察,為了了解當地的收成情況,看到一位上了年紀農民,於是便問:老鄉,今年的收成情況怎麼樣啊?老人苦笑:今年是個日古子(很差,不行的意思),領導不明白,於是問陪同的當地官員,當地官員連忙解釋,日古子的意思就是很好,很不錯,領導聽了高興。視察完畢,領導給地方官員講話,因為高興,講話時特別用上了剛學會的方言,說:你們當地的工作搞得好啊,你們全都是日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