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黃陂區的旅遊
2015年,接待遊客達1500萬,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0億元,分別增長25%和66%。黃陂北部947平方公里的木蘭文化旅遊區,譽為中南地區生態文化休閑之都,被聯合國列入《中國21世紀優先發展議程》。
黃陂擁有中南地區最大的城市生態旅遊景區群,國家5A級旅遊景區1家: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包括木蘭山、木蘭天池,木蘭雲霧山,木蘭草原四大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4家(大余灣、清涼寨、農耕年華、錦里溝),3A級景區4家(勝天農庄、木蘭湖,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木蘭古門),以上景區除勝天農庄外均列入武漢旅遊年卡中。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1家(木蘭湖),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家(大余灣)。黃陂古有黃陂十景,今有木蘭八景。黃陂擁有最高星級的五星級農家樂10家,居全省區縣第一。四星級農庄20餘家,打造了武漢市首條最長的綠色旅遊景觀通道-130公里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交通環線,實現全區各大景區之間「15分鍾可達、2小時串聯」的旅遊線路循環貫通。
黃陂區與億利資源、三特索道、吉利集團、周大福、紅星美凱龍、華誼兄弟等上市企業展開全面戰略合作,積極推動王河水鄉、三台寺、木蘭小鎮、木蘭溪、紅崗山茶文化園、木蘭竹海、紅酒古鎮等鄉村旅遊加快建設,加快鄉域傳奇、木蘭花谷、木蘭龍門山、浪漫紅葉谷、銀杏山莊、木蘭果園建設,啟動雲霧山體育公園、木蘭山滑翔傘基地、F4賽車場、華夏同根園建設。
推出了武漢賞花地圖方便遊客,黃陂區木蘭天池杏花、清涼寨中華櫻花、木蘭雲霧山杜鵑花和錦里溝櫻花4家入圍「新花城十景」。配套建成各類賓館酒店63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2家、三星級4家,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已經形成了集「食、住、行、游、購、娛」於一體的旅遊服務體系,具有一次性接待2萬名遊客食宿的能力。 木蘭山
木蘭山位於武漢市北部。海拔582.1米,為國家AAAAA級風景區。木蘭山是木蘭文化之源,花木蘭將軍生葬於此,祭祀於此。集宗教、地質、建築奇觀為一身,有木蘭殿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塑有花木蘭「三應身」神像。木蘭山神祀制為清朝政府為紀念花木蘭所設祭祀區。
木蘭山始得名於南齊永明三年(485年),唐貞觀九年(635年),木蘭山金頂為朝廷紀念木蘭將軍始建。唐武宗會昌三年(843年),時任黃州刺史的杜牧曾游木蘭山,並留下《題木蘭廟》:「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
宋雍熙二年(985年),王義敬木蘭忠孝,重建了木蘭將軍坊和廟。宋代,米芾在此手書「第一山」保存至今。被明代詩人屠達譽為「西陵最勝,蓋三楚之極觀」。清朝,外省香客遊人來木蘭山的人次平均每年超過百萬。木蘭廟會傳承千年,每年十萬餘人參與。2015年,木蘭山和台灣阿里山結為了姊妹山。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廣泛分布著有7億5千萬年歷史的藍片岩。 有著名的木蘭山組歌和烽火木蘭山。擁有雄偉壯觀的群巒秀峰、木蘭山古建築群的眾多道佛泥塑,宮觀櫛比的木蘭山道教叢林、十里槐花、瞬息萬變的雲海奇景。
木蘭天池
木蘭天池風景區位於黃陂區北部長軒嶺街道,距武漢天河機場45公里。整個景區佔地面積9000畝,森林覆蓋率達98%。木蘭天池是木蘭的外婆家、木蘭成長地,再現了木蘭童年生活的快樂時光。
木蘭天池是AAAAA景區,面積13平方公里,主要由「浪漫山水」、「高峽人家」和「森林公園」三大主題景園鏈接成一個南北走向,長達十餘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峽谷,是國家森林公園。十里野杏花、野菊花、油茶花,分布在峽谷、大小天池的兩岸。其主峰海拔520.6公尺,屬大別山南麓。景區年平均氣溫介於15-22℃之間,七月份平均氣溫25.8℃。
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作為木蘭天池的三期園區,各種珍貴動植物達1000餘種,是三峽工程植物保護移植基地。
雲霧山
享有「西陵勝地、楚北名區、陂西陲障、漢地祖山」美譽的木蘭雲霧山,為5A級景區,地處武漢市黃陂區西北李家集街道內,距武漢市中心65公里,距黃陂城區29公里。以山命名有南海艦隊997雲霧山艦。木蘭雲霧山是木蘭將軍歸隱之地,草廬明志,花海知心,擁有花語山(杜鵑花華中一絕),仙人洞及歷代兵家博弈所遺存的古代城寨龍王尖石寨。
每年元宵燈會,木蘭雲霧山僵獅子盛行。這里有「十里花山,八里柳溪,一山兩教,四季香火」。還有非遺黃陂泥塑、白鷺林。雲霧山蘊藏著千萬株形態各異的萬畝杜鵑花海似綺麗的綵帶飄動在青山幽谷之中。雲霧山恐龍谷和雲霧山冰雕館又先後開園。
被稱為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中的百景園,山內常年平均氣溫18℃,有各種樹木150餘種,中草葯材600餘種,森林覆蓋率95%以上。
木蘭草原
木蘭草原位於武漢黃陂區王家河街道,屬「木蘭八景」之一。景區距武漢市城區36公里。木蘭草原是木蘭騎馬射箭、演兵練武之地,木蘭從軍騎馬射箭的場景歷歷在目。木蘭草原是5A景區,面積4800畝,融草原風情觀光、戶外拓展、水上游樂為一體,是華中地區唯一的以草原風情為主題的風景區。
木蘭草原是中南惟一的天然草場,其中的王子草場有長千米的「葡萄長廊」蜿蜒曲折和一望無垠「公主湖」,草原白鷺湖,吉祥廣場。
木蘭草原坐擁華中最大的格桑花花海,充滿西北特色的跑馬射箭等大漠風情。在木蘭草原,開滿紫色、粉色、白色、紅色的千畝格桑花。 清涼寨
木蘭清涼寨是AAAA級景區,平均海拔600餘米,景區總面積6000餘畝,有近2000畝油茶和各類品種的茶花,所在的劉家山村是武漢最美的山村。
木蘭清涼寨位於蔡店街道西北部劉家山,年平均溫度低於武漢市中心城區4-6度,十里中華櫻花、映山紅、油菜花、茶花花花飄香,推出的攀水瀑布、古炭窯、滴水觀音、九龍飛瀑等旅遊景點,加入豐富多彩的祈福、採茶等活動。
清涼寨深秋,三角楓等多種秋季紅葉樹種面積3000餘畝,形成艷麗的秋季紅葉景觀。劉家山和丁家山兩個高山自然村銀杏樹達5萬余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銀杏近百株,是武漢市境內目前最大的高山古銀杏群。
大余灣
大余灣是位於武漢黃陂區木蘭鄉。大余灣共有近40幢房屋為明末清初建築,石屋石砌,雕梁畫棟,有數百年歷史,是典型的明清風水建築格局。該村先祖曾有過「一門三太守,五代四尚書」的歷史輝煌。為湖北第一民俗村,作為一個風景秀麗的徽派建築古老村落大余灣村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
大余灣古建築群是中華耕讀文化的典型,保留和繼承了古代遺存中那種難得的恬靜與淡泊的慢生活模式,花海樂園擁有萬畝油菜花、百畝紅梔子花,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錦里溝
錦里溝是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蔡店街道境內。始建於清朝雍正時期。
錦里溝由環湖風情體驗區、峽谷游覽區和寨王文化展示區三個部分組成。游線全長12公里,串聯大小景點48處,是武漢市唯一的土苗文化風情旅遊區,也是最大的自然山水度假區。篝火晚會 青山綠水,溪流環繞,湖泊、瀑流、峽谷、野花與吊腳樓、風雨橋等土家建築交相輝映,
農耕年華
農耕年華是AAAA級景區,位於武湖街道,佔地面積3000畝,已建成農業科普示範區、高爾夫體驗區、農耕文化展示區、百果觀賞採摘區、藤園彩林瀏覽區、珍奇動物觀賞區、生態濕地游覽區等十二個功能區,是華中最大的農業主題觀光園區。農耕年華千畝的桃花景色秀麗,鎮、村、塔、橋星羅棋布。 勝天農庄位於黃陂區王家河街道,AAA級景區,有太平天國古城依山就勢,以青石干砌而成,城牆高4米左右,佔地面積約一萬多平方米。靈宮殿與白馬寺始建與唐朝,穿插了露營、cs,垂釣,卡丁車,竹筏漂、叢林越野、攀岩、速降、搭繩過澗、水上飛索等許多另類戶外活動。
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是與阿里巴巴合作的中國首家超大型智慧市場。AAA級景區。
木蘭古門位於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的姚家集街道境內,國家AAA級景區,總面積6000畝,距武漢中心城區約65公里,屬典型的山水石林景區。古門湖位於古門山西麓,湖面約800畝,古門萬畝荷花塘,半島眾多。古門山景區內有大小瀑布十多處,其中最長的「三疊瀑」有約百餘米,最高的「百丈瀑」約高50米。
木蘭湖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國家AAA級景區,湖面17平方公里,108個大小湖汊組成57公里的環湖公路蜿蜒曲折,32個大小島嶼星羅棋布。木蘭將軍自幼操戈習武在此而得名。木蘭湖西岸三千米為木蘭廟,廟前有千年銀杏,廟後為木蘭墓,始建於唐,明清多修繕。木蘭湖鳥島長年棲息著各種鳥類10餘萬只,其中30%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與台灣南投縣日月潭結成了「姊妹湖」。 姚家山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是武漢抗戰第一村。1941年至1946年,新四軍五師司政兩部常設在姚家山,姚家山新五師司政機關舊址作為新五師和鄂豫邊區黨委機關駐地。周邊有雙峰尖、西峰尖、茶山等九座山體相峙環繞,四季常綠、冬暖夏涼。姚家山溪谷,櫻花、中華白鵑、杜鵑花、杏花、桃花、梨花等山野鮮花眼花繚亂。
天寨溝漂流位於武漢市黃陂區的蔡店街道境內,是武漢市第一家漂流景區。 天寨溝漂流河道全長3.8公里,落差136米。河道內森林覆蓋,乘艇漂流穿行在林蔭之中,河道中有大小十八龍潭。
木蘭花園(武漢木蘭玫瑰花園)坐落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道勝天村,是武漢地區最大規模玫瑰園,種植3000餘畝玫瑰花,花色分為紅、粉、黃、白、復色五大色系。
紅崗山位於武漢市黃陂區蔡家榨街道。是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誕生地。這里還有太平天國時期古寨城牆遺址。也是武漢馳名的茶鄉古鎮。
月亮湖(院基寺水庫)位於武漢黃陂區明清古街背後,與當地木蘭湖景區夏家寺水庫和梅店水庫相呼應,形成「日月星」三湖鼎立之勢,該湖蓄水量1.08億方,已經成為著名的濕地生態旅遊區。
謙森島庄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祁家灣街境內。該園由四個林果生產場組成,擁有果園種植面積1萬畝。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金果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雷段村,距武漢市中心28公里,武漢金果園基地現有果樹面積1000畝,品種有水蜜桃樹、黑寶石李、梨樹、棗樹、枇杷樹、橘樹、柑橘樹等20多個品種1萬余棵果樹。黃陂形成了木蘭湖藍莓、羅漢桑椹、前川金果園甜桃、武湖草莓、蔡榨茶葉等五大休閑採摘基地。
武漢農業生態園位於武漢市的黃陂區武湖街道。
㈡ 正月十五湖北哪裡有廟會
下面提供幾個武漢郊區且不遠的可能有比較大的玩龍燈場面的地方,不一定準確,僅供大家參考。
一、黃陂蔡家榨鎮
蔡家榨鎮元宵節是他們最大的節日,這里有元宵節舞龍、舞獅、踩高蹺、蝦子精、蚌埠精等民俗表演。
黃陂蔡榨街西部的鳳桐碰凰寨是個40米高一里長的小村,但是每到元宵節,周圍龔家大灣、蔡姓40灣、汪西灣、熊家大灣、朱家大灣、喻家大
灣等百多個村寨的龍燈隊就自然匯聚山寨,一時焰火沖天,燭光如晝,鑼鼓鞭炮甚至火銃齊放,真個是震聾發聵。蔡官田灣的燈一定寫有「辛
亥革命首義旗」的,因為首義元勛蔡濟民是這里出生的。喻家大灣的龍燈隊中,鑼鼓最出名,大鑼兩人抬,鼓面可睡四人!劉家河灣的龍燈隊
叫「墨魚龍燈」,每節都燃燭,舞時金光閃閃。四詹里家村和王家田灣的龍燈也很不錯。
因為去過兩次,所以我建議:正月十四一天,可以去鎮上或者村子裡面看旱龍遊走於家家戶戶;中午可以去辛亥革命首義村的蔡官田灣拜訪;
天黑時分,鎮上或者村子裡面的火龍開始巡遊,我們可以跟著火龍巡遊,看看祭壇、說彩頭的情景,一定會讓你終生難忘。
當地有一個風俗,就是正月十五一大早天不亮的時候吃年飯。當天一大早,幾個村去鳳凰寨進香是重頭戲,過去為了搶頭香甚至一轉鍾就上山
了。不過在2009年,這個蔡榨街鳳凰寨只有戴家灣一個灣子玩龍燈了,其他村寨沒有玩了。
去鳳凰寨請注意:農村過節期間鎮上的旅店一般不開門,就是開門位置與條件有限,吃飯也不能夠跟平時比,餐館一般不營業。
交通:去鳳凰寨黃陂蔡榨的交通:最好自駕,也可以在漢口火車站對面的金家墩長途汽車站門口坐直接開往黃陂蔡榨的班車,現在黃浦路口也
有開往蔡榨的車。還有在漢口火車站廣場坐292路公交車,4元到黃陂汽車站(終點站),然後就在車站轉中巴去蔡家榨鎮,其實去黃陂縣的每
一個點都可以這樣走的。
二、黃陂長堰鎮
黃陂長堰鎮與蔡家榨鎮幾乎在一起,可以先去長堰鎮看正月十四傍晚的夜龍巡遊,「夜龍」有兩種面孔,白天它和普通龍燈差不多,到了晚上
,將龍燈上的外面的龍衣退去,只留下龍頭,每節龍點上燈,就變成「夜龍」燈;男女老少就會點著胡輪歲花燈籠尾隨龍燈走。龍燈是沿著祖先約定
的線路圍繞鎮走一圈的。龍燈每到一個固定位置,一般是村口,地主方早就擺上了香案,舉行了隆重的迎龍祭祀活動,祭祀中間由頭人帶頭喊
出一些吉利的話,並拋灑穀物還有茶葉還有芝麻等一些象徵吉利的農作物,他說完一句話,邊上的人就都一起吆喝一聲:「喝!」以表附和之
意。
正月十五才是正式玩花燈的時候。過節期間鎮上的旅店好像也不開門,但是吃飯好像沒有問題。
交通:去黃陂長堰鎮的班車在161醫院門口上,也可以在漢口火車站廣場坐292路公交車在黃陂轉車。
三、黃陂王家河鎮
黃陂王家河鎮在黃陂東北方向,與蔡家榨鎮毗鄰,長堰鎮現在已經並在王家河鎮了。
墨龍燈 又名火龍褲睜燈,流行於黃陂區王家河鎮涼亭村河劉灣。所串九節全部由S形龍狀燈節組成,象徵龍生九子,內插蠟燭,輔以民樂,遊走穿
繞,晃擺造型,氣氛熱烈。鰲魚燈,僅活動在黃陂區王家河鎮江東方紅村黑李灣。元末明初由江西移民傳至黃陂,根據鯉魚跳龍門的故事衍變
而成,即鰲魚跳過龍鳳彩門即成為龍,它是由魚化龍傳說的藝術再現。在王家河一帶還有一種高龍,與漢陽的高龍很像,由一個人獨舞;還有
一種幾盡絕跡的站在高蹺上玩的舞獅。還有元宵之夜快嶺大彭灣村的舞龍舞獅鬧元宵也值得一看。
交通:去黃陂長堰鎮或者去蔡家榨鎮的班車都經過王家河鎮,漢口、黃陂都有直達的班車。
四、孝南楊店鎮
楊店鎮位於湖北孝感孝南區東北部。楊店鎮素有「舞龍之鄉」的美稱,每年正月鬧元宵的時候來自全鎮各村的龍燈按規定是:一條龍不能多;
一條龍也不能少。目前只有在這里,還能看到正宗的龍燈風俗。
楊店附近有一個小的村名叫「楚江院」,玩高蹺鬧新春的習俗在楚江院已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現在,這里的高蹺被成為「娃娃高蹺」,因為
參加高蹺表演的全部都是年齡從四歲到十六七歲不等的孩子,他們一般是在上大廟的最後壓台的隊伍了。
每年的正月十二是龍開光的日子,開光儀式是由有德道士主持的,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參加,頂禮膜拜,顯靈的馬角還要舞僵獅朝拜祠堂。
正月十三各村有燈的都起了大早,做著趕會前龍燈正式出遊的准備。從四面八方陸續趕來的龍燈獅子龍船和高蹺讓沉睡一載的古廟瞬間復活了
。一時間,土場上人聲如沸,鑼鼓聲聲,炮仗如煮粥般的爆響,楊店鎮附近的30幾條龍都要去鎮東頭的「天符廟」進香、朝拜。然後再結隊去
「上大廟」,也就是上「侯家大廟」。天符廟離侯家大廟有大約4公里遠,浩浩盪盪的龍燈隊伍在春天的田野大地上連綿幾公里,蔚為壯觀。
正月十四各個灣子的龍燈基本上是在自己灣子裡面玩,走家串戶,給每家帶來了喜慶與吉祥,叫「拜燈」。
正月十五日接近中午時分,附近灣子所以的龍燈又一次集合在一起,先到街上敬了天符廟以後,所有的龍燈在楊店街南側串游於村村灣灣,因
為每一個村灣都要有接龍、舞龍、送龍的儀式,又因為場地原因,龍燈大軍在每一個灣子裡面都要分批進場表演,所以整個時間需要很長,幾
乎要用整整一個白天,午餐是在田野裡面由村子裡面用車集中做好拖來的。
正月十五日晚上,除了少數幾個灣子遵祖例在十六日外,幾乎全部在當天深夜臨近轉鍾前舉行庄嚴的「燦燈」儀式,全體村民簇擁龍燈來到灣
子附近的一處近水的地方,插上手上的香與燭,跪拜在地,在頭人的喃喃彩詞聲中,恭送龍升天。
交通:去楊店的交通可以從孝感轉車,也可以從黃陂轉車去。不過最直接的是在黃浦路161醫院門口坐直接去楊店的中巴車,大約每15分鍾一趟
,車票大約12—15元。自駕更方便,京港高速在楊店有一個高速出口下高速向東只有2公里就到了。
楊店現在有一座三星賓館,還有幾家個體旅店,餐館是可以保證有飯吃。
五、黃陂方安集
黃陂最大的龍燈廟在方安集,那是最熱鬧的地方了,這里的特點是只玩獅子與踩蓮船,不玩龍燈;正月十五上午,周邊幾十個村子都要上一個
廟——鄭家廟。當天一撥一撥的朝拜隊伍按照祖訓依次上廟朝拜,鑼鼓聲與鞭炮聲幾里遠都可以聽見。注意:上廟的時間一般是在上午10時為
了最高潮,晚了就沒有了。
交通:方安集在黃陂的西邊靠近孝感的大路邊上,鄭家廟在方安集鎮的正南2公里的地方,可以在黃陂坐開往孝感的班車在方安集鎮下;也可以
先坐黃浦路——泡桐的班車,在達義的路口下,再在路口等路過車或者坐麻木車去方安集,交通也十分方便。
六、黃陂泡桐鎮
十幾年前我專門去那裡看過龍燈,正月十四的一天,鎮上面熱鬧非凡,十五的上午,周圍的幾個村子的龍燈上一個廟,一不小心就會打起來了
。不過現在好了,大家都和諧了,和諧是我們時代的主旋律。
交通:去黃陂的泡桐的交通十分方便,漢口161醫院門口有直接開往泡桐的班車,15分鍾一趟,每人10元。
七、黃陂羅漢寺鎮
黃陂羅漢寺這個地方玩龍燈與眾不同的是,幾十條龍燈上到伏馬山這個大山上去朝山敬廟,(伏馬山海拔184米)陣勢之大,人數之多,場面之
壯觀,及其罕見。正月十三,龍燈上山寨,周圍十幾個灣子的燈匯集過來,依次上山寨。敲鑼打鼓放鞭炮,人山人海,地動山搖。在山頂敬廟
下山後,匯集在吳家大院後面的祖墳地,好大一個平坦地鋪滿了龍燈,在鑼鼓鞭炮聲中,他們盡情地玩,時而站著舞、時而跪著玩,一時間響
聲震天、煙霧彌漫、氣勢磅礴。
雖然現在玩的龍燈少了,正月十五羅漢寺鎮街上面還是有玩龍燈的隊伍。
交通:羅漢寺就在黃陂旁邊,距武漢市區中心約50公里,去泡桐、楊店的車都經過這里,不過羅漢寺鎮在這個路口裡面還有2公里的地方,路口
有麻木可以坐進去。
八、黃陂長軒嶺鎮綠林村
長嶺鎮綠林村地處黃陂中部南麓的大別山余脈中,坐落於李集鎮東北和長軒嶺鎮西的交界處的龍王尖山下,龍王尖是這一帶山脈的最高峰,海
拔385.6米,主峰頂巔有一座古廟,名曰龍王廟。山上的龐大的古兵寨遺留斷垣殘壁還在向我們訴說過去的輝煌歲月。
綠林村實屬相對閉塞的小山村——遠離鄉鎮的中心、村裡面與外界相通的唯一的一條土路也是坑坑窪窪,晴天滿天灰、下雨滿身泥;一天只有
一台中巴從更遠的竹園村路過離村2公里的路口。
綠林村正月十五鬧元宵的特色是「高擎龍燈上龍王尖」,綠林村龍燈上山的出發時間是正月十三下午五時。龍燈上到山巔的龍王廟祭祀以後,
天已經慢慢黑了,村民點亮龍燈裡面的蠟柱和手中的燈籠,長長的火龍從山上游下,十分壯觀。下山以後還要去家家戶戶拜年一直鬧到深夜。
綠林村好像不是每年玩,玩2年停2年,所以要提前聯系。
交通:目前進村有兩條路,主要是從黃陂——碾子崗以後,在快到長嶺鎮附近向左轉入7公里長的土路,路口的指示牌是「採石場」。所以再好
自駕。每天有一趟漢口到竹園的中巴車,路過進綠林村的路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先到泡桐鎮,再包面的或者麻木直接去綠林村,這段路程大
約有10公里。
九、新洲道觀河
每年元宵節期間,道觀河街上都有舞龍燈、燈會、腰鼓表演、牌子鑼鼓表演等。
交通:去新洲道觀河交通也方便,有直達的班車,但是不多;漢口武漢港門口有開往新洲的公交車,車票13元,在新洲車站轉前往道觀河的中
巴即可。最好自駕前往。新洲道觀河食宿是非常方便的。
十、新洲城關
每年元宵節當天上午,新洲區的「牌子鑼鼓」隊及龍燈隊,將集中在新洲人民廣場大顯身手。每支「牌子鑼鼓」隊由數名農民組成,樂器有京
鑼、小堂鼓、京鈸、大喇叭、墊鈸、擊鈴、小鑼、馬鑼各1個,外加2隻嗩吶。屆時,「巨龍」上下翻飛,鑼鼓、嗩吶一起吹打,鞭炮聲震天,
場面將非常熱鬧壯觀。「牌子鑼鼓」是新洲特有的民間文藝精品,由古代的鼓吹樂演繹發展而來。
交通:漢口武漢關碼頭有直達新州的公交車,十分方便。
十一、黃陂木蘭山
每年木蘭山古廟區有財神誕辰日廟會;木蘭山廣場有元宵節民俗活動。附近的張家沖村的高龍燈與千古名山木蘭山一樣馳名,張家沖位於木蘭
山西麓,灄水河東岸,個是千餘人的大灣,共有16條龍燈、8隻獅子、11條綵船。張家沖高龍燈頭高丈余,呈S型造型。龍身描龍綉鳳,綴鱗刺
甲。龍頭龍身均由綢布和精紙料做成,內可插放蠟燭。
交通:先從武漢市內乘車至黃陂,漢口火車站廣場西廣場有292路公交車前往前川(黃陂),就在下車的車站再轉當地巴士到木蘭山;市內有直
達木蘭山的旅遊班車;最好的是在漢口黃浦路161醫院門口坐漢口—蔡店的班車,在木蘭下,每15分鍾有一趟車。
十二、孝感肖港金神廟
孝南區肖港鎮西南隅的金神村有座金神廟,過年的時候有「抬故事」,即由附近一至三歲的小孩們坐在桌子上,濃墨重彩地被化妝成古代的王
侯將相,被人抬著由小街上遊行,這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金神廟每年唱戲,據說不唱戲就會發洪水。「抬故事」也幾乎年年舉行,是不是
確實?目前不知,如果有人去了,請留下墨寶。
交通:自駕:武漢天河機場—孝天路—107國道北上—孝感市肖港鎮;公交車可以在孝感車站轉前往肖港的班車。
十三、新洲張旗牌灣
高蹺獅子 ,該舞張姓獨傳。至清末,才傳藝於外姓。高蹺獅子舞表演形式別具一格:舞獅人的雙腳踩在一尺八寸高的高蹺上,前滾後翻,騰轉
蹦跳,表情達意。在新洲舉水以西的周鋪、倉埠、陽邏、張店等地盛行,並流傳到河南、湖南等省。
交通:可自駕。或到武漢港門口坐到新洲的公交車,再在新洲車站轉車。
十四、漢陽新農、侏儒鎮
五蝦鬧鰱燈是由篾扎紙糊而成。「五蝦鬧鰱」初由五隻彩蝦和一條鰱魚組合而成,其意用五蝦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向,又含有五福獻壽、年年有
余之意。表演時蝦由兩人執舞,男舞蝦頭,女舞蝦尾,在鑼鼓輕重緩急的伴奏中,通過纏頭、繞腰、掃腿、換把等動作,表現蝦子的彈、跳、
翻、轉等形態。鰱魚則由一男性高舉,徜徉於群蝦之間,時游時戲、且逗且舞,使整個場面呈現出歡快活潑的氣氛。
交通:漢陽王家灣隨時有公交車前往。
十五、漢陽江堤鄉、永豐鄉
高龍 武漢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武漢高龍由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組成,屬切割式結構。其造型十分奇特,龍身則是由13或17個太極、八卦
圖形燈的燈節用繩串成一體;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雖是切割式,卻力求一體化。武漢高龍的舞技主要包括「叩」、「掃」、「舉」、「托
」、「抖」、「頂」以及被稱為「神功絕技」的「口銜齒托」。
交通:漢陽王家灣隨時有公交車前往。
十六、黃陂祁家灣
正月十三僵獅子拜訪每一戶村民,在村民家門口舞獅。村民擺香案、放焰火鞭炮迎接,名曰「吃香案」。舞獅時間長短取決於燃放鞭炮的時間
,鞭炮燃放不停舞獅不停。
正月十五元宵夜,祁家灣街道兩邊擺滿了香案和禮花,龍燈和僵獅子沿街拜訪,人們狂歡狂舞、禮花沖天。村裡面的舞獅完後,僵獅子以口含
滅蠟燭火焰,將獅子的眼睛帶至荒野燃毀,稱為「化獅」。全部完成儀式以後村裡的人,包括在外地的村民由親朋好友安排到各家吃酒,稱「
下馬酒」。附近的九子村和董灣也值得一看。
交通:可以自駕,漢口——祁家灣的公交車起點站在漢口江岸的新榮村路公交車站。
十七、黃陂李集鎮
李集鎮在黃陂西部,是一個比較大的鎮。劉彭家灣有有108戶村民,更有一位有名的「獅王」——劉明啟,他身高1.75米,體型中等,根據燃放
鞭炮時間長短拿著一個百餘斤的獅頭一口氣能舞上七八個小時,正是憑著這一點,他成了遠近聞名的「獅王」。每個村的「頭人」是龍燈隊的
組織者,每年從村裡推選出幾家來擔任,負責龍燈隊的器材購置、人員組織和伙食供應。
交通:從漢口161醫院門口每15分鍾前往泡桐的班車都進李集街上面停留上下客。
除此以外,還有黃陂區前川街真君村張李灣、黃陂前川街高湖村杜家墩、黃陂橫店張家大灣的龍燈也是有名的,也值得一看。總之,大家可以
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交通,選擇地參加。
安全貼士:
1,出去注意安全,不要與當地村民發生矛盾,遵守當地的民風民俗,比如有的地方女人不能摸龍燈、不要從龍燈肚子下穿過去、不能去摸龍旁
邊的獅子等,最好幾人成行,相互有個照應。
2,照相前最好詢問一下當地村民,如果發現有當地村民發生矛盾時,最好遠離,遠離「馬角」。
3,一般農村當地的旅店十五以前不開門營業,如果過夜最好帶上露營的裝備自己解決。
4,我不能保證上述資料的准確性。這是因為手頭的資料太少了。
㈢ 武漢元宵節哪些位置有燈晚會
1.黃陂蔡榨鎮 看點:有元宵節舞龍、舞獅、踩高蹺、蝦子精等民俗表演。 交通:可以自駕,也可在漢口金家墩、新榮村長途汽車站、漢口後湖老年大學公交車站旁、黃浦大街161醫院門口坐直接開往黃陂蔡榨的班車,另黃浦大街立交橋下路口也有開往蔡榨的中巴車。 2.黃陂長堰鎮 看點:正月十四晚上有火龍巡遊,龍燈每到一個村口,村裡就擺香案,舉行迎龍祭祀活動。) 交通:坐292公交車到黃陂區前川車站轉中巴車、黃浦路161醫院門口有去長堰鎮的班車,可自駕。 3.孝南楊店鎮 看點:具有千年歷史的民俗原味「舞龍之鄉」的美稱。 交通:坐292公交車到黃陂區前川車站轉中巴車去楊店,,可從孝感轉車,也可在漢口金家墩、新榮村長途汽車站、漢口後湖老年大學公交車站旁坐中巴車。黃浦路161醫院門口有直接去楊店的中巴車。可自駕從府河收費口上京珠高速向北30分鍾第一個出口楊店下去行駛10分鍾左右二級公路到楊店鎮,每個灣子鄉村均有龍獅上陣、並有踩高蹺巡遊,重點看天府廟、候家大廟前百龍齊舞的場面,高潮在中午12點左右風雨無阻,因觀者太多注意隨身安全,不收任何門票費用。(群眾自發、ZF引導) 4.黃陂方安集 看點:黃陂最大的龍燈廟就在此,這里只玩獅子與采蓮船,不玩龍燈。 交通:坐292公交車到黃陂區前川車站轉中巴車,也可先坐黃浦路至泡桐的班車,在達義的路口下,再在路口等路過車或者坐麻木去方安集。 5.黃陂泡桐鎮 看點:正月十五的上午,周圍村子的龍燈全部在廟前比拼。 交通:坐292公交車到黃陂區前川車站轉中巴車,161醫院門口有直接開往泡桐的班車,15分鍾一趟。可自駕。 6.黃陂羅漢寺鎮 看點:幾十條龍燈到伏馬山(海拔184米)朝山敬廟,陣勢之大,人數之多,場面之壯觀,極其罕見。 交通:坐292公交車到黃陂區前川車站轉中巴車,去泡桐的班車經過羅漢寺。可自駕。 7.黃陂長軒嶺鎮綠林村 看點:「高擎龍燈上龍王尖」,龍王尖海拔385米,是當地最高的山脈。 交通:可自駕。坐292公交車到黃陂區前川車站轉中巴車或者先到泡桐鎮,再包面的或麻木去綠林村。 8.新洲道觀河 看點:道觀河街上有舞龍燈、燈會、腰鼓表演、牌子鑼鼓表演等。 交通:在漢口金家墩、新榮村長途汽車站坐車,在新洲車站轉前往道觀河的中巴。可自駕。 9.黃陂木蘭山 看點:木蘭山廣場有元宵節民俗活動。當地張家沖村的高龍燈與千古名山木蘭山一樣馳名。 交通:漢口火車站西廣場有292路公交車前往前川(黃陂)。可自駕。 10.黃陂王家河鎮 看點:墨龍燈,又名火龍燈,流行於黃陂區王家河鎮涼亭村河劉灣。所串九節全部由S形龍狀燈節組成,象徵龍生九子。 交通:可自駕。或到黃陂轉車。坐292公交車到黃陂區前川車站轉中巴車 11.新洲張旗牌灣 高蹺獅子,在新洲舉水以西的周鋪、倉埠、陽邏、張店等地盛行,並流傳到河南、湖南等省。 交通:可自駕。在漢口金家墩、新榮村長途汽車站坐車,再在新洲車站轉車。 12. 漢陽區 正月十三上午九時在漢陽區委前全民健身中心舉行武漢市舞龍大賽,免費觀看 東西湖區 正月十五上午八時在五環大道五環廣場舉行盛大新春踏街巡遊活動,屆時舞龍,舞獅,踩高蹺,舞鳳凰、威風鑼鼓等原味民俗活動齊上陣,屆時將呈現巡街表演隊伍長達數千米,十里長街空巷的盛況,免費觀看歡迎拍照風雨無阻。 江漢區、硚口區 正月初十舉行舞龍大賽 武昌區 正月十五上午在大東門長春觀舉辦廟會及舞龍舞獅表演,下午舉辦相親尋緣婚介會
㈣ 黃陂木蘭山有哪些景點
木蘭山風景區(AAA) 木蘭山位於木蘭生態旅遊區中東部,距武漢市中心50公里,最高峰海拔.1米東擁木蘭湖南瞰木蘭川西挽灄水河北枕大別山方圓78平方公里建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宗教建築物。基於宗教朝觀和木蘭從軍的傳說,木蘭山已成為目前區域內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吸引了來自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蘇、江西等地大量的善男信女,千百年來香火未斷。 木蘭山人文資源豐富,歷史上有「木蘭為西陵最勝,蓋三楚之極觀」之說。每年農歷八月初一至九月中旬,是木蘭山開山門、趕廟會的重大節日,日高峰遊客量可達5000人次以上。山上主要景點有金頂、玉皇閣、將軍墓、木蘭石園、木蘭花苑、玉屏勝景等. 木蘭山是武漢市唯一的一家國家地質公園,其高壓,超高壓藍片岩變質帶及大量的紅簾石地質遺跡是研究中國中央造山帶的金鑰匙,地質成因年代可追溯至距今七億五千萬年. 木蘭山是國家AAA級風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湖北省自然保護小區等一張張金字名片讓神奇美麗的木蘭山散發出無窮的魅力。
向你推薦木蘭湖,木蘭山,木蘭天池,木蘭古門,木蘭清涼寨 木蘭草原的 黃陂木蘭旅遊 你可以選擇去木蘭山燒香拜佛 可以選擇木蘭湖休閑度假 可以去木蘭天池踏青觀光 可去來木蘭古門賞石景開會 可以選擇去木蘭清涼寨避暑 可以選擇去木蘭草原領略大自然
㈤ 黃陂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木蘭山
木蘭山位於武漢市北部。海拔582.1米。2010年6月被批准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唐武宗會昌三年(843年),時任黃州刺史的杜牧曾游木蘭山,並留下《題木蘭廟》:「彎弓征戰作男
木蘭山
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宋雍熙二年(985年),王義敬木蘭忠孝,重建了木蘭將軍坊和廟。清朝,外省香客遊人來木蘭山的人次平均每年逾過了百萬。木蘭廟會傳承千年,每年十萬餘人參與。[10]
木蘭山是花木蘭出生地,集宗教、地質、建築奇觀為一身,有始建於唐朝的木蘭殿,其中塑有花木蘭「三應身」神像。木蘭山神祀制為清朝政府所設重點祭祀區。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廣泛分布著有7億5千萬年歷史的藍片岩。 有著名的木蘭山組歌和烽火木蘭山。荊楚名岳木蘭山昂立天宇,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的群巒秀峰、木蘭山古建築群的眾多道佛泥塑,宮觀櫛比的木蘭山道教叢林、十里槐花、瞬息萬變的雲海奇景、盛夏如春。
㈥ 武漢春節有沒有什麼特色活動啊
活動?在武漢活了二十年,都沒怎麼看到過!估計就武展那裡有廟會,還不錯,歸版元寺估計人多,還權是不要了,可以去博物館看看,剩下的,武漢精髓就是吃了,去戶部巷吃吃看個電影什麼的,要是覺得沒意思,可以坐車到咸寧泡溫泉去啊!你實在不行就上大眾點評網武漢站去看看吧
㈦ 娘娘會指什麼
娘娘的稱呼有多種種意思,主要是表達一種敬意。例如:古代後宮的尊稱,對女神的尊稱,方言中對嬸娘的稱呼等。
母親
亦寫作「娘娘」。稱母親。《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兒與娘娘今日別,定知相見在何年。」宋洪皓《使金上母書》:「皓遠違膝下......日夜憂愁娘娘年高。」
阿姨\嬸嬸
娘娘:(niāngniāng)南方許多地方方言為「阿姨」的意思。在西南地區、西北地區東部及長江三角洲部分地區的方言里為「姑姑」的意思,父親的妹妹。有時也指嬸嬸、鄰家阿姨之類的女性長輩。
武漢黃陂鄉里特指嬸娘,即叔叔或伯父的妻子。
*繁體字應該為[女襄]
皇後或宮妃
對皇後或宮妃的敬稱。宋代宮廷內侍奉於皇帝身邊的侍者們對皇後的稱謂,含有尊敬和親切感。宋代以後,作為宮廷用語固定了下來。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兀那彈琵琶的是那位娘娘,聖駕到來,急忙迎接者。」清洪升《長生殿.復召》:「娘娘說道:自恨愚昧,上忤聖心,罪應萬死。」《紅樓夢》第八三回:「前日這里貴妃娘娘有些欠安,昨日奉過旨意,宣召親丁四人,進里頭探問。」
祖母
稱祖母。宋蔡修《鐵圍山叢談》卷一:「[上]一日被金甲詣慈壽宮,見太皇太後曰:『娘娘,臣著此好否?』」亦寫作「娘娘」。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爺爺》:「末雲:『亡爺爺王安,娘忀劉氏。』是稱其大父大母也。」
女神
在東南沿海一帶,民間信奉女神,這些女神就稱為娘娘,如陳氏娘娘,花粉娘娘等,歌頌女神的鼓詞稱為娘娘詞。
其他
1.娘娘,又作娘娘。方言,音niāng。稱父、母親的姐妹,即姑姑、姨姨。亦以尊稱長輩婦女。 郭沫若《創造十年續篇》八:「『小娘子』是 良才 的從姑母,矮矮的身材,團團的面孔,看來只有十一二歲的光景……『喔!』我叫著,『沒想出你這樣小的娘娘」
註:[女襄]niáng ㄋㄧㄤˊ◎ 同「娘」。[]中的字是一個漢字,因考慮到網路可能將之自動變為簡體字「娘」,故拆開寫在[]里。
2.對孫女的稱呼。例如:我的娘娘可乖了,從不調皮。
3. 民間傳說或道教神話中修煉有成的女仙,例如:女媧娘娘、媽祖娘娘,「石磯娘娘」(《封神演義》)等。
4.北方方言中,稱父親的哥哥為「大爺」,「大爺」的妻子為「娘娘」。
5.古代王國皇後、妃子的別稱。
6.清朝嘉慶時期,貴州南籠府(今安龍縣)布依族農民起義女領袖王阿從的君主稱號(公元1797年1月~9月),存在9個月左右。[1]
7.在四川重慶一帶,可作為娘娘作為對父輩中女性的稱呼,如嬸嬸、姑姑、阿姨、姨母、舅母都可稱作娘娘。
8、日本動漫作品《Macross ·Frontier》里女主角RANKA LEE(李蘭華)打工的餐廳的名字,LOGO是一個可愛的中國風女性娃娃,還有一首專屬廣告歌。
㈧ 夏天黃陂木蘭山有哪個景點適合玩的
木蘭山風景區(AAA) 木蘭山位於木蘭生態旅遊區中東部,距武漢市中心50公里,最高峰海拔582.1米東擁木蘭湖南瞰木蘭川西挽灄水河北枕大別山方圓78平方公里建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宗教建築物。基於宗教朝觀和木蘭從軍的傳說,木蘭山已成為目前區域內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吸引了來自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蘇、江西等地大量的善男信女,千百年來香火未斷。 木蘭山人文資源豐富,歷史上有「木蘭為西陵最勝,蓋三楚之極觀」之說。每年農歷八月初一至九月中旬,是木蘭山開山門、趕廟會的重大節日,日高峰遊客量可達5000人次以上。山上主要景點有金頂、玉皇閣、將軍墓、木蘭石園、木蘭花苑、玉屏勝景等. 木蘭山是武漢市唯一的一家國家地質公園,其高壓,超高壓藍片岩變質帶及大量的紅簾石地質遺跡是研究中國中央造山帶的金鑰匙,地質成因年代可追溯至距今七億五千萬年. 木蘭山是國家AAA級風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湖北省自然保護小區等一張張金字名片讓神奇美麗的木蘭山散發出無窮的魅力。
向你推薦木蘭湖,木蘭山,木蘭天池,木蘭古門,木蘭清涼寨 木蘭草原的 黃陂木蘭旅遊 你可以選擇去木蘭山燒香拜佛 可以選擇木蘭湖休閑度假 可以去木蘭天池踏青觀光 可去來木蘭古門賞石景開會 可以選擇去木蘭清涼寨避暑 可以選擇去木蘭草原領略大自然
㈨ 黃陂的禮節有哪些
黃陂有句老話,抬頭嫁姑娘,低頭娶媳婦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俗稱「過年」。城鄉居民極重視。臘月二十四「過小年」,打揚塵,「送灶神」。臘月三十,張貼春聯、門神,除舊布新。一般選擇這一天全家團聚,祭祀祖先,「吃年飯」。除夕之夜,全家圍坐「談年」至曉,謂之「守祟」;長輩給小孩送「壓歲錢」。初一凌晨,燃放爆竹辭舊迎新。清早,晚輩給長輩拜年。初二、初三,親友互相拜年,互致祝福。初一至初三,忌潑水、掃地、挑水、動用針剪,忌說不吉利的語言。初三,燒香燭、燃鞭爆「送年」。解放後,一些封建迷信習俗漸被摒棄。春節期間,開展擁軍優屬活動,機關團體放假3天。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亦稱「燈節」。家家戶戶吃元宵(糯米湯圓),門前懸掛燈籠。城鄉興辦燈會,舞龍燈、獅子、彩蓮船、蚌蚌精、高蹺等。一般是初十「鬧燈」,十三「試燈」,十五「玩燈」,十六「送燈」。大的灣村還接戲班唱戲。一連熱鬧幾天。
花朝節 農歷二月十二,相傳為百花仙子生日,為婚嫁之吉日。
三月三 是日出門「采青」、「踏青」、「游春」。傳說當日以地菜花煮雞蛋吃,可治頭暈。
清明節 家家戶戶門前插柳枝,掃墓祭祖。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又名端陽節。各家門前插艾蒿、菖蒲,吃鹽蛋、粽子、芝麻糕、綠豆糕,飲雄黃酒。兒童耳鼻孔塗抹雄黃酒,頸上掛香袋,以驅除「五毒」。在河、湖舉行龍舟競賽,紀念屈原。
吃新節 又名過半年。農家在小暑前後逢卯日取新谷為食,並置酒肉,接已嫁的姑娘回娘家團聚。有「鄉里人,兩道葷,過了年,盼吃新」之說。
六月六 相傳是日為雷祖生日,俗稱「龍曬衣」。此日,開箱曬衣被,防蟲蛀。
乞巧節 農歷七月初七,相傳是牛郎織女在銀河相會。婦女於此日向織女乞求智慧。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自七月初一於十五期間,各家自選一日,備酒餚祭祖。出嫁婦女,必於此日回娘家省親祭祖。富家大戶請僧道做「盂蘭會」,超度亡靈。一般人家晚間「燒『包袱』(上書祖宗姓名的冥錢封包)」,乞求亡靈庇佑。解放後僅存燒紙錢之舊俗。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是日闔家團聚,置酒饌,吃湯圓、月餅、寓月圓家圓之意。晚上「賞月」,有的竟通宵達旦。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時序深秋,天高氣爽。民間多籌辦冬藏事。文人雅士則登高眺遠,賞菊賦詩。
臘八節 農歷十二月初八,(亦稱臘月初八)各家用南瓜、黃豆、花生、糯米、紅棗、蓮米、薯干、綠豆混煮為粥食,謂之吃「臘八粥」。
第二節 婚嫁
一、普通婚俗
定婚 舊時婚姻由父母包辦,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門當戶對」,相信生辰八字。八字無沖無克,雙方父母同意,便可訂親。訂親時男方備酒席,請親族中有名望者陪媒。女方用紅紙寫好「庚書」(生辰八字),置於拜盒,由媒人交男方,稱「發八字」。男方據女方提供的尺寸做好衣物等,由媒人送給婦方作信物。亦有「血盆定親」、「指腹為婚」者。
報日 男方在徵求女方同意之後,將迎親日期正式通知女方,謂之「報日」。報日前根據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選擇黃道吉日,由男方用大紅紙寫成「龍簽」、「鳳簡」(即婚期通知書),連同按女方要求籌辦的禮品、禮金一並送到女家。
搬嫁妝 結婚前兩天,男方到女方搬嫁妝。女方待酒、給腳力錢。錢用紅紙包好,數量不等,但對背帳子、挑百子捅(馬桶)、腳盆(俗稱「小家業」)和掌鑰匙的人要封大禮。女方事先將嫁妝擺在客堂中,讓人觀賞,謂之「亮嫁妝」。嫁姨由「全福人」(兒女雙全的婦女)縫制,也由「全福人」鋪床。在新娘進房這前,新郎要選一兒童陪睡,謂之「壓床」。
迎親 男方打發花轎迎取新娘。發轎前,先對花轎敬香、放鞭炮;牽娘點燃3支紅香,托著鏡子照花轎的四周,謂之「照轎」;而後鎖橋、發轎。迎親隊伍一路放鞭鳴銃,敲對子鑼。到達女家門前,須投帖叫門;女方則再三索要「喜錢」,直至滿意時方可開門迎入。
新娘出嫁前一天,請禮賓「開眉」(用緔鞋線絞去臉上的汗毛)。上轎前梳妝打扮,頭頂一塊大紅綉花方綾,謂之「蓋頭」。臨上橋痛哭一番,稱「哭嫁」。
迎親花轎來去不走舊路,去時繞道走,回時走捷徑。中途換人不歇轎;停轎不落地。迎至家門,舉行「回車馬」儀式,鼓樂齊鳴,叫喜聲不絕。
拜堂 花轎入宅、鳴炮奏樂。牽娘打開轎門,牽出新娘。先拜天地,後拜家神、祖宗、父母,最後夫妻交拜,入洞房。新郎先向新娘行大禮,然後揭去新娘的蓋頭;夫妻並排坐床沿、喝交杯茶、交杯酒後,新郎出房招待賓客。客人散後,新郎回房,新娘斟茶敬新郎,並行大禮。富家大戶請禮生、樂生呼禮,一般分告祖、回鑾、踩堂、拜曉等四堂禮,以踩堂最為熱鬧。黃陂的踩堂歌別具一格,被《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收錄。
鬧新房 新娘進房後,開始鬧新房,亦稱「盤新娘」。男女老幼均可與新娘嬉笑打鬧。用衣服兜些紅棗、豆子、花生,摻雜苦楝砣等涌進新房,向床上和新娘的身上撒去,名曰「撒帳」。隨後,眾人或坐或立,七言八語,或說戲謔新娘的「
四言八句」,或提難以答復的問題難為新娘,或要新娘、新郎做一些表示親妮的動作。總之開各種各樣的玩笑,直至深夜方散。
回門 婚後第三天,由新娘的兄弟去新郎家接姑爺姑娘雙回門。並在當天日落前送回新郎家。新娘回到新郎家進門前,要在用板凳或木梯搭成的「橋」上走過,叫過橋。過橋後要「拜旗」,所謂「旗」,即綁在樹上的門幔。這些都是鬧劇,為婚後余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