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武漢有什麼好吃的
1、熱乾麵
相信我們這里所有的朋友都知道熱乾麵。熱乾麵在武漢是一種非常著名的傳統早點,他不是涼面,也不是湯面。面條兒,我們需要先煮熟,之後放到一邊,吃的時候再放入沸水裡燙熟,這樣的話經過兩次製作過程,再加上芝麻醬等各種調料,面條非常精緻,雖然表面看起來油潤,但是吃起來一點都不膩,味道鮮香,使人十分有食慾。
3、湯包
武漢的湯包也是非常出名的,是在蘇州的湯包傳統做法上不斷改進形成的,這種湯包皮薄,但是餡料非常豐富,你能夠從外面就看到裡面的餡,武漢人非常喜歡吃。
② 武漢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學術型。對於學霸來說,周末就想暢游在知識的海洋里,那就去環境優美的湖北省圖書館吧。那裡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豐富的藏書,多元化的學習模式,你不僅可以看書、學習,還可以聽音樂、看電影。
科技型。小朋友周末想要出去玩,家長又想讓孩子多學習,武漢科學技術館、湖北省博物館都是很好的選擇。在放鬆心情的同時,也增長了見識。
歡樂型。生活不能太沉悶了,也需要多點歡聲笑語,武漢歡樂谷、武漢瑪雅水上公園將會讓你體驗到各種驚險刺激的游戲。這兩個地方距離很近,如果精力旺盛、體力夠好,可以兩個地方都遊玩。
文藝型。如果你是一個文藝青年,可以去去曇華林、黎黃陂街、漢陽造,可以去坐坐依然存在的綠皮小火車,也可以約上幾個好友去天興洲露營。看看圖片,是不是很美麗。
休閑型。周一到周五都在辦公室坐著,周末就想出去活動活動,那就騎騎單車散散步吧。東湖綠道、漢口江灘都很不錯,適合放鬆心情、欣賞美景,騎一段自行車,在簡易的吊蘭上躺一會,生活不禁悠閑起來了。
吃貨型。作為一個吃貨,怎麼能拒絕美食的誘惑了,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武漢的小吃多的數也數不清,第一次來武漢可以去去戶部巷,對於資深吃貨來說,這個季節怎麼能忘了小龍蝦呢,油燜大蝦、蒜蓉蒸蝦、芝士榴槤。
③ 漢口黃陂街97號郵編是多少
湖北省 武漢市 江岸區 黃陂街97號的郵編是:430014 。
如果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記得採納哦!
④ 漢口火車站在哪
在武漢市江漢區
⑤ 武漢最好玩的景點,場所
1.如果是歷史人文方面的話:
我給你推薦兩個地方,一個是湖北省博物館,另外一個是江漢路一帶,還有臨近的黎黃陂
街。在湖北省博里你可以感受我們楚文化的久遠,在江漢路一帶你可以感受民國時期大
武漢曾經的輝煌。省博在武昌這邊,江漢路在漢口,江漢路這邊一帶留有很多民國時期的建築,有些銀行現在還是在老建築里辦公。黎
黃陂路離著江漢路比較近,這里被稱為街頭博物館,留下了十幾座民國時期的歐式建築,很有情調,而且大多數被改為咖啡館、茶館了。
2.如果是想去文藝小資氣息濃的地方的話:
(1)曇華林:在武昌,以前是瑞典教區,所以遺留了很多當時的建築,比如仁濟醫院、天主堂等等,現在很多建築被改為那種特色小店了,有家融園咖啡館還不錯。
(2)武漢天地:在漢口,這個街區規劃的很好看,消費較貴。
(3)黎黃陂路:在漢口,被稱為街頭建築博物館,直到現在,黎黃陂路兩側仍保留了大約17處租界時代遺留的歐式建築,可以到這里來感受一下舊時光。
(4)漢口江灘:在漢口,是一個帶狀公園,長約3000米,離著江漢路步行街和武漢關都比較近,很多市民會在這里鍛煉身體。每年10月、11月份的時候,江灘靠近二橋的地方,會有大量的蘆葦開放,吸引大家去拍照。漢口江灘那邊還有一個綠皮小火車咖啡廳,不過只有火車頭和一節車廂。據說這列九十歲高領的蒸汽機車火車頭產於1924年,曾用於大興安嶺木材運輸等,俗稱「森林小火車」,目前全國僅存21輛。
(5)漢陽造:在漢陽,這里是一個老廠房改造的創意園區,和北京的798有點相似。有很多塗鴉...
(6)武漢大學:作為一個百年高校,武大也有他特殊的魅力。
3.如果是自然風光的話:
市內就去東湖逛逛唄,可以不買門票,就繞著周邊的堤壩走走。
想進景區玩兒也可以,東湖六大景區,唯一不收費的是聽濤景區,離著楚河漢街、湖北省博都比較近;收費的裡面比較推薦磨山景區。
還可以到楚河漢街的中心碼頭坐游輪欣賞東湖:(當然,天氣很不好的時候,游輪會停運的!)
白天和夜遊的游輪都有,都是100元,但是夜遊就不會到磨山那景區那邊了,因為下午六點左右磨山景區就會關門。沒記錯的話,白天的那個100元應該是包含磨山景區的門票的。
(白天游輪的杭行路線:
漢街中心碼頭出發—途經楚河四橋(煙霞橋—歌笛橋—雲中橋—放鷹橋)—五座名人廣場(太極廣場、知音廣場、昭君廣場、葯聖廣場、屈原廣場)—雙湖橋—放鷹台—中科院水生所—武大凌波門—烏石—磨山(停靠磨山梅園碼頭)—沙灘浴場—聽濤景區落霞水榭碼頭(停靠)—碧潭觀魚—行吟閣—老鼠尾—梅嶺一號——雙湖橋—楚河五座名人廣場—途經楚河四橋—漢街中心碼頭;
發船時間:每天早上10:00~下午4:00 時(整點發船,中午1:00時除外))
4.
武漢的游樂設施、室內景點也很多:
比如.海昌極地海洋世界,楚河漢街上的杜莎夫人蠟像館、愛來魔相藝術館
來源於GZH:武漢消息
⑥ 老漢口還有哪些富含文化底蘊的老街巷
硚口區怡步巷,了不起眼的一個小巷道,話說清末巷子旮旯,住著個叫沈元喜的,以撿破爛為生,窮光棍一個。一次他照例出去收破爛,一路吆喝到了金庭公店院。這座院子過去是江蘇吳縣商賈雲集的會館,因為太平天國緣故荒廢了。這時,一位老婆婆說有些黑鐵磚要賣給他。他進去一看,發現一堆都放在院角,稱了下有幾百斤,因為價格便宜,他便分了好幾次擔著回去了。回去那晚,看著這堆黑鐵磚,上面都是銹跡斑斑了,他想弄得干凈點可以多買幾個錢,於是開始就著石頭開始磨。七磨八磨,月光下竟然發現逐漸都黃閃閃了。於是,沒有懸念地,這批「黑鐵磚」都被他發現是黃金。
⑦ 從武昌積玉橋到漢口黃陂街坐武漢公交6006可以嗎嗎
積玉橋從武昌積玉橋到漢口黃陂路坐武漢公交606路,在和平大道地鐵積玉橋站上車,沿江大道四官殿方向16站,沿江大道武漢關站下車,
步行716米到黃陂街。
⑧ 由武昌火車站到漢口江漢區黃陂街洪益巷
公交線路:軌道交通4號線 → 軌道交通2號線,全程約11.5公里
1、從武昌站步行約690米,到達武昌火車站內
2、乘坐軌容道交通4號線,經過2站, 到達中南路站
3、乘坐軌道交通2號線,經過5站, 到達江漢路站
4、步行約650米,到達江漢區黃陂街洪益巷
⑨ 武漢遊玩啊
1.武漢長江大橋(來武漢不能不看啊,萬里長江第一橋)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大橋橫跨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龜蛇鎖大江),武漢長江大橋於1955年9月1日開工建設,於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車,大橋的建設在當時得到了前蘇聯政府的幫助,蘇聯專家為大橋的設計與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導。武漢長江大橋是新中國成立後在「天塹」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橋,也是古往今來,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是我國第一座復線鐵路、公路兩用橋,建成之後,成為連接我國南北的大動脈,對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東湖梨園(東湖中國最大的城中湖)
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位於武漢市的東部,總面積8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33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毛澤東主席自建國後除了中南海外,在東湖居住的時間最長。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的核心景區之一——聽濤景區以秀麗的江南風光和源遠流長的屈子文化而聞名。景區內岬灣交錯、樹種繁多,內堤路將多個半島相連在一起,亭閣相望,岸線綿長,四季景色美不勝收。東湖聽濤景區還建有全國內陸最大的海沙沙灘浴場、中國第一座寓言雕塑園、楚風園、鱷魚園等。梨園景區在東湖西北岸,與對岸灘頭相望。為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主要園林之一。建國後培育,佔地500餘畝,種有各種果樹和名貴花木,其中以梨為主,因以園名。園中所有樹木,皆依地勢而起伏,高低重疊,蒼翠幽深。一年四季,繁花不斷,沁人心脾,尤其梨花盛開時,酷似無數粉蝶滿園飛舞,殊為壯觀。
東湖四季皆可游覽,素有「春蘭、秋桂、夏荷、冬梅」之美譽。三月蘭花四月櫻,湖面平如鏡,鳥雀唱山林;七月流火,熱不可當,因湖水之浸潤,區域氣溫低於市內平均氣溫,入泳場以消暑,倚繁蔭而納涼,攀山頂可采風,秋高氣爽,桂蕾綻放,十里飄香,萬株紅葉,層林盡染;隆冬嚴寒,瑞雪紛揚,梅花吐蕾綻放,疏影橫斜,冷艷暗香,淑女雅士,紛至沓來。
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聽濤景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100萬人次,是首批國家級風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
3.武漢江灘(中國最大的江灘了,比上海的黃浦江江灘大多了)
武漢江灘為漢口江灘、武昌江灘、漢陽江灘、青山江灘(部分與武昌江灘重合)的總稱。其中漢口江灘設施最為齊全名氣也最大。
武昌江灘
武昌江灘現在已建成四期:武昌江灘一,二,三期西起於武船,東止於秦園路,武昌江灘全長6200米。從新生路到中山路,至大成路,再到紫陽路,4萬平方米蔥郁的綠帶,給冬日的江面帶來許多生氣。「梭子景燈」、「紡車雕塑」、「武昌古城門」等景觀,令這個用新型材質鋪裝而成的休閑游園有了文氣。「芳草青青樹成蔭,小徑綿綿曲折行,江風陣陣送涼意,隔岸萬家燈火明。」
漢口江灘
漢口江灘位於長江武漢市區北岸,面積160萬平方米,與沿江大道景觀相鄰,與龍王廟景點相連,與江漢路步行街相接,與黃鶴樓景區相望,與長江百舸爭流相映,構成武漢市中心區獨具魅力的景觀中心。「兩江四堤八林帶,火樹銀花不夜天」,這是一位詩人對武漢江灘美景的贊頌。在武漢三鎮的水景中,武漢江灘可謂是這座濱江城市中一道最美麗的風景。三三兩兩的市民或遊人悠閑地走在綠樹繁花之中,穿行於鵝卵石鋪就的小徑,享受著忙碌生活中難得的閑適.
漢陽江灘
漢陽江灘(僅建成一期):起於晴川閣,止於建港船廠,全長1424米,佔地9萬平方米。 漢陽江灘泳池也是目前漢陽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游樂項目最豐富的頂級泳池。曾獲得13個世界游泳冠軍的「蝶泳王」劉黎敏也加盟了泳池的管理。
4.武漢江漢路(年輕人必去的休閑購物好地方)
位於漢口江岸與江漢兩區之間,東南起自沿江大道的武漢關,向西北延伸,穿中山大道,至解放大道。沿路與黃陂街、洞庭街、鄱陽街、花樓街、江漢一、二、三路、銘新街、吉慶街等垂直相交,全長1550米。
江漢路始名於20世紀30年代,曾有「車馬如梭人似織,夜深歌吹未曾休」的詩名來形容它,也有「小香港」的提法。在此,還可見30年代遺留下來的西洋建築,曾是有名的商業門點集中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成為漢口最繁華的區域之一,人流量大,店鋪達400餘家,其中有經營特色的專業店和老字型大小90多家,近30個行業。老字型大小的包括解放前繁盛一時的人民飯店、璇宮飯店、孫中山親筆所書「精益求精」店名的精益眼鏡店、為抵制日貨而開的國貨百貨大樓,現名中心百貨大樓、專賣洋鍾表的亨達利鍾錶店、冠生園、華康副食、滋美食品廠、武漢中葯店、四季美湯包館.
5.中山公園(風景不錯,鬧中取靜)
武漢中山公園是全國百家歷史名園之一,始建於二十世紀初,經過幾代人的艱辛創業,已成為集游覽、觀賞、文化、娛樂、飲食、游藝等多項服務功能於一身的大型綜合性公園,是武漢鬧市中的綠寶石。 中山公園佔地32.8萬平方米,其中水上面積6萬平方米。綠地率91%,古樹名木140株。最觀功能分前、中、後區。其中西合璧的園林風景,淳樸雋永的人文景觀,驚險有趣的游樂項目一直受到廣大遊人的贊譽。
二OO一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對中山公園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工程,奮戰十個月,公園舊貌變新顏,園林景點如門樓雄姿、棋盤山色、金龍戲水、四顧春色、素春茹冰、松月凝碧、湖心秋月、勝利之光、虹霓大展、廣場鴿哨等令人留連忘返;人文景觀如武漢受降堂、受降紀念碑、大門樓、張公亭等令人深沉遐思;大型游樂項目如過山車、峽谷漂流、太空飛棱、豪華碰碰車、勇敢者轉盤、兒童城、西遊記宮等令人回味無窮。武漢中山公園是遊人的樂園,是遊人心中的詩、心中的歌……
6.漢正街(全國小商品集散地,價格便宜,外地人購物可以去淘寶)
漢正街位於武漢漢口的繁華地帶,它的存在為武漢的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現在漢正街在全國十大市場中名列前茅,過去的漢正街則把握著武漢早期商業的命脈。漢正街自古就有『天下第一街』之美譽。現在在武漢已有了東漢正街、西漢正街。據記載,漢正街是「古漢口之正街」,是漢口歷史上最早的中心街道,是萬商雲集,商品爭流之地。早期的商人中間流傳著這樣幾句話:要做生意你莫愁,拿好本錢備小舟。順著漢水往下走,生意興隆算漢口。漢水發源於陝西,由此注入長江,幾百年以前,陝西商人乘船順流而下,將貨物運到漢正街販賣中轉。漢正街就是由最初的貨物集散地發展而來的。
7.湖北省博物館(漢風楚韻,了解楚地風情的好地方)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屬國家旅遊局4A級旅遊景區(點)。湖北省博物館前身是建國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學館。1953年3月16日,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科學館的基礎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籌備處位於武昌水陸街,1956年遷至水果湖,1960年遷至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1963年1月,湖北省博物館正式成立,3000平方米的陳列樓建成並對外開放;1999年1月,建築面積5717平方米的編鍾館建成開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館建成開放;2007年9月,新館綜合陳列館建成開放。
館區內綠蔭掩映,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臨時展覽館等高台基、寬屋檐、大坡面屋頂的仿古建築三足鼎立,構成一個碩大無朋的「品」字。其總體布局高度體現了楚國建築的中軸對稱、「一台一殿」、「多台成組」、「多組成群」的高台建築布局格式。整個建築風格突出了楚國多層寬屋檐、大坡式屋頂等楚式建築特點,建築外牆為淺灰色花崗石裝飾,屋面採用深藍灰色琉璃瓦鋪裝。室外環境按景觀式、園林式的特點進行布局,通過雕塑小品、休息庭院、園林綠化、配套的綜合服務設施等形式,營造出與博物館主體建築和諧配套和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給觀眾提供一個休閑、舒適、幽雅、公園式的室外游覽空間。是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的一顆燦爛的明珠,也是武漢市一座光彩奪目的標志性建築和對外開放的一大精品名牌景觀。豐富並且有著地方特色的珍貴藏品和不斷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顯著成就,使本館在海內外享有一定聲譽。世界上最龐大的青銅樂器曾侯乙編鍾、中國冷兵器時代的翹楚之作越王勾踐劍、地質年代早於北京人的鄖縣人頭骨化石等,都在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有著極高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並具有世界意義。
8.武漢紅樓(辛亥革命100年之時,了解中國歷史正當時)
武漢紅樓位於蛇山南麓閱馬場北端。武昌起義後,為鄂軍都督府(湖北軍政府)辦公地。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因主體建築為紅磚砌牆、紅瓦覆頂的紅色兩層樓房,故又稱「紅樓」,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1981年,紀念辛亥革命70周年時,在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即清末湖北諮議局的舊址,武昌起義勝利後,革命黨人在此建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建立了紀念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在紅樓內開辟的以紀念辛亥革命為主題的專題性紀念館,由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題寫館名,紀念館佔地28畝,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館內收
藏有與辛亥革命有關的歷史文物1000多件,歷史照片10000餘張,分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展覽、黃興先生生平事跡展覽等基本陳列;紀念館樓前建有碧樟廣場,廣場中矗立有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銅像。
9.司門口戶部巷(武漢小吃一條街,品武漢小吃必去)
戶部巷位於武昌自由路,是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華的早點攤群20年經久不衰。清朝時候,這條百米小巷曾因毗鄰藩台衙門而得名.武漢人將用早點,稱為「過早」。這最初來自了清代的一首《漢口竹子枝詞》。後在別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漢人隨意而隆重的提升「過年」般「過」的位置。以「小吃」聞名的戶部巷,就是武漢最有名的「早點一條巷」。小巷入口處,銘刻著武漢市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何祚歡寫的小記:「漢味早點米當先,戶部巷裡快熱鮮」,另一頭的巷口兩座石獅矗立,上方是著名書法家陳義經用泰山石刻風格題寫的:「漢味早點第一巷」。戶部巷的鋪面以家庭為單位鋪陳開來,樓上是住家,樓下是賴以生存的食店。這里的早點夠老,夠味道。有石婆婆的熱乾麵、徐嫂子的鮮魚糊湯粉、陳家的牛肉麵、高氏夫婦的稀飯和煎餅、萬氏夫婦的米酒等30多種特色小吃,較好地保留了武漢飲食文化的特色。
戶部巷經典美食:
面窩:
面窩是武漢人「過早」常用品之一。它是一種以米粉為原料,加上蔥花和面窩。據說為清光緒年間漢正街燒餅小販所創制。面窩油炸後兩面金黃、外酥內軟、窩中脆,深受武漢人喜愛
油條:
其實是我國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種傳統食品,但這里的油條與眾不同,其獨到特點是色澤赤金黃,30餘厘米長,立起不彎,松酥泡脆,爽口噴香.如再將油條折斷成三到四節,從鍋中取出蒸熟的糯米攤到板布上搞平,撒上少許芝麻及白糖,再將折斷的油條放到糯米上用力卷,內有油條外包糯米團,再撒點白糖,要上一碗清米酒或牛奶、豆漿,吃起來十分愜意,別有一番情意。
熱乾麵:
熱乾麵是武漢人「過早」中特別喜愛的大眾化食品,它便宜實惠,花上2塊錢,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飽肚子。傳統的武漢熱乾麵,撣的面軟綿爽口中透出一股嚼勁,既不沾牙也不夾生堅硬,用筷子挑面,芝麻醬滑爽而不纏,香氣撲鼻。面條裡面沒有任何湯水,被燙過以後,就著熱勁完全膨脹開來,還把醬完全吸了進去。漲開的熱乾麵放在嘴裡的感覺是糯糯,原汁原味的面香和醬里的芝麻香。尤其是芝麻磨碎了摻在醬里,特別誘人。三兩口,沒什麼感覺一碗面就進到肚子里了。
豆腐腦 :
光吃面,會覺得有點太干,再來一碗豆腐腦(也叫豆腐花)就非常不錯了。白白的是甜豆花,加了麻油、蝦皮、香菜、蔥花的是咸豆花,隨客人的需要決定口味。
熱乾麵和豆花,是早點的最佳組合
糊粉湯:
糊粉湯是一種用魚骨熬成的湯加上勁道的米粉,不同於任何其他米粉,它非常的濃稠,並且加有足量的胡椒。油條和糊湯粉是早點不錯的搭配選擇。米粉的彈性,油條的清脆,糊粉湯的濃鮮,搭配起來,讓人有暢快淋漓,欲罷不能之感。
歡喜坨:
是一種碩大無朋的空心麻元。優質的歡喜坨,有撒了黑芝麻的油衣,酥脆卻一點也不油膩,內層軟香的糯米包裹著甜甜的豆沙餡,讓人吃了,真的很「歡喜」
糖糍粑:
由糯米精製而成,蒸熟了調味,煎成長條型,外焦內甜,非常可口。
豆皮:
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一種主要食品。所謂豆皮,一共有三層。第一層是綠豆粉兌上麵粉和鮮雞蛋,第二層是糯米,第三層是鮮肉、鮮菇、鮮筍等等的餡,放在一口巨大的平底鍋里做成1厘米厚。吃的時候,切成正方形的一塊一塊。第一層是金黃油亮的,看上去敲進去不少雞蛋。糯米顆顆晶瑩發亮。肉丁和香菇更是誘人。油重而不膩,吃進去,脆、軟、鮮,感受齊全。
蛋花米酒:
生雞蛋同熱米酒沖出來的食品,味道甜美,香氣恬人。
10.武漢大學珞珈山
珞珈山,原名羅家山,亦名落袈山。珞珈山現在這個名字,是國立武漢大學首任文學院院長聞一多先生改的。珞,是石頭堅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婦女戴的頭飾。「落駕」與「珞珈」二字諧音,寓意當年在落駕山篳路藍縷、辟山建校的艱難。珞珈山坐落在在湖北武昌東郊。巍峨橫亘,岡巒連綿,花木蔥蘢,建築明麗,地處東湖之濱,山光水色,交相輝映,成為一組勝景,遠近傳聞。海拔93米。其東部山腳高低起伏,吞吐曲折,湖水拍擊,噴珠濺玉;山腰佳木交碧,奇花織錦,籬笆錯落,房舍雅緻;每年櫻花盛開時,落英繽紛,令人陶醉。從山腰至山頂,林深茂密,搖蒼飛翠,遮日蔽月,深幽秘邃。珞珈山之上下,巨岩層現,奇石峭立,小徑曲繞,異鳥時鳴。武漢大學坐落在珞珈山之西部,依山構造,建築富麗。近山湖水中有浪淘石,累累羅列,附近還有六一紀念亭、六一烈士墓等革命紀念建築物和航海俱樂部、游泳池等體育設施,使此山更顯輝煌瑰麗,益增遊人欣賞雅興。武漢大學的櫻花道,位於前理學院和老圖書館的下方。道兩旁的櫻花樹枝幹壯實、排列整齊。每年的3月至4月初,繁花滿枝。櫻花花期僅為一周,每到落花時節,落英繽紛的櫻花又為大地鋪上了一層淺淺的「花毯」。每年開花時節,賞花的遊人絡繹不絕。
⑩ 武漢小吃
武漢小吃介紹:
1、熱乾麵
武漢熱乾麵與山西的刀削麵、兩廣的伊府麵、四川的擔擔面、北方的炸醬面並稱為中國五大名面,是武漢地區的傳統小吃之一。
據說,上個世紀30 年代初期,漢口有個叫李包的人在關帝廟一帶賣涼粉和湯面。一個夏天的晚上,李包還剩下許多面沒賣完,他怕發餿變質,就把面條煮熟後撈起來晾在案板上。在收拾東西的時候,李包一不小心將油壺里的麻油潑在面條上了。
2、豆皮
豆皮本是黃陂的鄉土風味小吃,製法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里攤成薄皮,內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餡料,用油煎好。「老通城」酒樓的特級廚師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鮮肉、鮮蛋、鮮蝦仁為主製作餡料,創制出三鮮豆皮,皮包金黃發亮,入口酥鬆嫩香,更加膾炙人口。
3、湯包
離「老通城」不遠的江漢路口附近,有一家叫「四季美」的小吃店,被武漢人譽為「湯包大王」。「四季美」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附近,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如春炸春卷,夏賣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餅等,1927年開業,生意興隆。
4、煨湯
如果要想品味一下武漢的煨湯, 「小桃園」是最好的選擇。這個小店坐落在漢口勝利街蘭陵路,人稱「煨湯專家」,是來自湖北美食之鄉黃陂的祖傳秘方。該店經營的主要品種有瓦罐雞湯、排骨湯、蹄膀湯、八封湯、甲魚湯、牛肉湯、鴨湯等。
5、糊湯粉
糊湯粉,著名武漢小吃,是與油條相配的小吃品種,凡賣糊湯粉,必賣油條。被譽為「武漢一絕」的鮮魚糊湯粉泡油條,是經典的漢味名吃。它是武漢人的羊肉泡饃,其傳統意義、歷史內涵,絲毫不比羊肉泡饃遜色。一碗飄著鮮美魚香味兒的糊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