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武漢黃陂 > 組織部黃陂

組織部黃陂

發布時間:2020-12-19 02:50:42

⑴ 武漢黃陂區政府怎麼坐車到灄口街啊

天哪。。。你打的到老汽車站,然後坐到灄口的巴士,5塊錢。。。打的的費用我就不清楚了。。。

⑵ 鐵道部副部長有幾人

彭開宙,1953年7月生,湖北黃陂人。197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2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歷任鄭州鐵路局襄樊列車段服務員,團委幹事,團委書記;襄樊鐵路分局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襄樊火車站站長;襄樊鐵路分局工會主席,副局長;洛陽鐵路分局局長;鄭州鐵路分局局長;西安鐵路分局局長;濟南市鐵路局局長、黨委副書記;鐵道部辦公廳主任。2001年12月任鐵道部副部長。

胡亞東,1957年生。歷任上海市委黨校秘書,副處長,處長;上海市委組織部處長;上海市委辦公廳秘書;上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中央組織部青年幹部局副局長,局長;鐵道部運輸局局長。2003年7月任鐵道部副部長。

陸東福,歷任上海鐵路局局長。2003年7月任鐵道部副部長。

盧春房,1956年6月生,河北蠡縣人。1975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學學歷。1975年1月在鐵道兵一師服役。1977年至1982年1月在西南交通大學鐵道工程專業學習。1982年1月在鐵道兵一師三團工作。1984年1月1日在鐵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三處負責技術工作。1985年6月任鐵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三處副總工程師。1985年9月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第十一局三處大秦線鋪架指揮所負責人,指揮長。1986年4月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第十一局三處副處長。1991年1月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第十一局三處處長。1994年9月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第十一局副局長、北京—九龍鐵路工程指揮長。1997年12月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副總經理,內蒙古-昆明鐵路工程指揮長。1998年12月任鐵道部建設司副司長。2001年6月任青藏鐵路公司籌備組組長。2002年1月兼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指揮長。2002年9月任青藏鐵路公司總經理。2005年3月任鐵道部副部長。

安立敏,女。1987年5月任全國鐵道團委副書記。1990年3月任全國鐵道團委書記。1993年4月任鐵道部政治部辦公室副主任。1994年5月任鐵道部政治部幹部部副部長。1996年11月任鐵道部政治部幹部司司長。2002年11月任鐵道部黨組成員、紀委書記。中共第十六、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中央紀委委員。

王志國,1955年生,遼寧阜新人。大學學歷。歷任鐵道部沈陽鐵路局錦州分局經營管理研究室主任;鐵道部運輸指揮中心綜合部副主任,鐵道部辦公廳副主任,主任。2006年8月任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何洪達,1954年2月生,遼寧昌圖人。1972年3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北方交通大學運輸系畢業。歷任哈爾濱鐵路局牡丹江鐵路分局七台河火車站站長、黨委副書記,七台河站站長、七台河地區運輸生產指揮部主任;牡丹江鐵路分局副局長;哈爾濱鐵路局總調度長,副局長,黨委書記;哈爾濱鐵路局局長、黨委副書記。2003年7月任鐵道部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直屬機關黨委書記。

國一民,歷任北京鐵路局黨委書記,2006年5月當選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十二屆執行委員會主席。2006年12月任鐵道部黨組成員、中國鐵路工會主席。

⑶ 十大將軍是誰

粟裕(1907-1984)
湖南省會同縣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七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連長、營長、支隊長,六十四師師長,紅四軍參謀長,紅一軍團教導師政治委員,紅十一軍參謀長,紅七軍團參謀長,紅十軍團參謀長,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參謀長,挺進師師長,閩浙軍區司令員。堅持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新四軍江南、蘇北指揮部副指揮,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兼政治委員,蘇中軍區、蘇浙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華中野戰軍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代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第一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常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四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共產黨第七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八、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在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王樹聲 (1905-1974)

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縣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區、縣農民協會組織部長。一九二七年參與領導黃麻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三十一師分隊長、大隊黨代表,鄂豫游擊區總預備隊總指揮,紅一軍第一師支隊長、團長,紅四軍第十一師副師長兼三十三團團長,第十一師師長,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三師師長、軍長,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紅三十一軍軍長,西路軍副指揮,紅九軍軍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晉冀豫軍區副司令員兼晉冀豫邊區游擊縱隊司令員,太行軍區副司令員兼人民武裝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副司令員,鄂西軍區司令員、第一縱隊司令員兼正當委員,嵩岳軍區副司令員,鄂西軍區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湖北軍區第二副司令員、司令員,中南軍區副司令員兼湖北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第二政治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九、十屆中央委員。

許光達(1908-1969)

原名許德華。湖南省長沙市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六年入黃埔軍校學習。一九二七年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任見習排長,同年在寧都加入南昌起義部隊,任排長、代理連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參謀長,第十七師政治委員、師長,紅三軍第八師二十二團團長、八師師長,紅三軍第二十五團團長。一九三二年赴蘇聯,先後入國際列寧主義學院和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一九三七年回國。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部長、教育長,第三分校校長,中央軍委參謀部部長兼延安衛戍區司令員,中央情報部一室主任,晉綏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八路軍一二0 師獨立第二旅旅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第三縱隊司令員,第一野戰軍二兵團軍長,第二兵團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司令員兼坦克學校校長和裝甲兵學院院長,國防部副部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

陳庚(1903-1961)

原名陳庶康。湖南省湘鄉縣人。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四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留校任副隊長、連長。參加了平定商團叛亂和討伐陳炯明的東征。一九二六年赴蘇聯學習,次年回國參加南昌起義,任營長。後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機關做情報工作。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四方面軍第十二師團長、師長,紅軍步兵學校校長,紅軍幹部團團長,陝甘支隊第十三大隊隊長,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旅長,太岳軍區太岳縱隊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雲南軍區司令員,雲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國防部副主任,國防部副部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獎軍銜。是第一、二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

羅瑞卿(1906-1978)

四川省南充縣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一九二八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九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閩西遊擊大隊大隊長,紅四軍第五十九團參謀長、縱隊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軍政漢委員,紅一軍團保衛局局長,中央紅軍先遣隊參謀長,陝甘支隊第三縱隊政治部主任,紅一方面軍保衛局局長,紅軍大學教育長、副校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教育長、副校長,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北平「軍事調整處執行部」中共代表團參謀長,晉察冀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晉察冀野戰政治委員,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第二兵團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長,公安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兼國防工業辦公室主任,中央軍委秘書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二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一屆中央委員。

張雲逸(1892-1974)

原名張運鎰,又名張勝之。廣東省文昌縣人。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曾參加辛亥革命和討袁護國戰爭。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北伐戰爭。曾任國民革命軍旅長、師參謀長。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後,在廣州、香港做黨的秘密工作。一九二九年參與領導百色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參謀長兼作戰局局長,粵贛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紅軍總司令部作戰部部長,中央縱隊先遣隊司令員,中革軍委副參謀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參謀長兼第三支隊司令員,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新四軍副軍長兼第二師師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華東軍區副司令員,華東軍政大學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廣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廣西軍區司令 員兼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華南局第二書記。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八、九、十屆中央委員。

肖勁光 ()

湖南省長沙人。一九二零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一年赴蘇聯學習。一九二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四年回國後,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六師黨代表。參加了北伐戰爭。一九二七年赴蘇聯入列寧格勒軍政學院學習。一九三零年回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斯,任閩粵贛軍區參謀長兼政治部主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長,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區政治委員,建黎泰警備區司令員兼紅十一軍政治委員,閩贛軍區司令員兼紅七軍團政治委員,紅三軍團參謀長,中共陝甘寧省委軍事部部長兼紅二十九軍軍長,中共中央軍委參謀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後方留守處主任,陝甘寧留守兵團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兼南滿軍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副司令員兼第十二兵團司令員和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湖南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四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共產黨第七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八、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在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評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徐海東(1900-1970)

湖北省黃陂縣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三十四團任代理排長。參加了北伐戰爭和黃麻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黃陂縣區農民自衛軍隊長,中共黃陂縣委軍事部部長兼區委書記、縣赤衛軍大隊長,獨立營營長兼黨代表,黃陂縣補充第六師師長,鄂東警衛二團團長,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四師、第二十七師師長,紅二十七軍第七十九師師長,紅二十五軍第七十四師師長、軍長,紅二十八軍軍長,中共鄂豫陝省委委員代書記,紅十五軍團軍團長,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旅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員,中共中央華中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九屆中央委員。

黃克誠 (1892-1974)

湖南省永興縣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國民革命軍任營政治指導員、團政治教官。參加了北代戰爭和湘南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游擊隊黨代表,紅四軍第十二師三十五團黨代表、團長,第二路游擊隊司令,紅三軍第四師政治委員、軍政治部主任,紅三軍團代政治部主任中央軍委衛生部部長,紅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政治委員,八路軍第二縱隊、第四縱隊政治委員,第五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新四軍第三師師長、政治委員,蘇北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共蘇北區委書記。解放戰爭時期,任西滿軍區副政治委員、司令員,中共西滿分局代理書記,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後勤司令員,中共冀察熱遼分局書記兼軍區政治委員,中共天津市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湖南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後勤部部長,國防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二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一屆中央委員。在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二書記。

譚政(1892-1974)

原名譚世銘。湖南省湘鄉縣人。一九二七年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特務營任文書、書記。參加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三十一團秘書,紅四軍軍委秘書長、軍政治部訓練部部長,紅十二軍政治部主任,紅一軍團第一師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後方政治部主任,總政治部副主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南軍區第三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國防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常委、顧問。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共產黨第七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回答者:遼北范德依彪 - 江湖少俠 六級 4-21 15:18

1、元帥——朱德(1886-1976)四川儀隴縣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08.jpg[/img][/align]

朱德,無論從哪個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帥交椅非他莫屬。由於在黨史軍史上的地位極為特殊,今天人們對他的誤解也最多。朱德字玉階,1886年生於四川儀隴縣一個農家。少年下田勞作並讀過私塾,20歲時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師范,畢業後回縣城當了體育教員。看到社會黑暗和時局動盪,他徒步跋涉三個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學日本成為「士官三傑」之一的蔡鍔所主辦的雲南講武堂。在講武堂中,朱德參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 朱德畢業後,在滇軍中由少尉排長干起,在討袁和軍閥混戰中一直升至少將旅長,名震川滇。當時他與別的將領不同,對黷武爭權深感厭倦,喜好音樂,在家中廣泛接納青年軍官及學生,並讀過《新青年》等雜志。
1921年,朱德主動離開月收入大洋數以千計的軍界,外出學習。翌年,朱德到上海見到孫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與軍閥結盟。他又見到陳獨秀,提出加入中國。一個舊軍隊的將軍想入黨,這使當時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大感驚訝,盡管鼓勵朱德追求進步,卻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歐,到德國學習戰術,並研究社會主義理論。在那裡,他見到了。翌年,經介紹加入了。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產主義勞動大學,並在軍訓班學習。在那裡,他提出回國後如打不贏就上山,令蘇軍的教官驚訝。 1926年朱德回國後,利用舊關繫到川軍、滇軍中動員北伐,並秘密做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義時,朱德率領滇軍教育團一部參加,任第九軍副軍長。起義軍南征潮汕失敗時,他在危境中率領「鐵軍」余部近千人進入粵北、湘南,於1928年4月走上井岡山與會合,建立了紅四軍並任軍長,成為全國第一支主力紅軍的最高軍事指揮員。
1930年,朱德成為紅一方面軍總司令,翌年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此後幾十年間,「總司令」在黨內成為朱德的代稱。在紅軍長征時,他有時也擔負具體作戰指揮。
抗戰初期,他率八路軍總部前往太行山前線。1940年回延安後,因年紀已大,主要協助指揮全局,不過1947年攻克石家莊時他曾親臨前線指揮。
建國後,朱德先後任國家和黨的副主席、人大委員長,1955年授十大元帥時為第一名。
1959年廬山會議上,他不同意給彭德懷那樣定性,被有人說成年老糊塗。「文革」初定林彪為接班人時,他不表贊成,1975年又率先揭發江青,可見心底如明鏡。 1976年7月,朱德以90歲高齡去世。曾稱他是「紅司令」,並說,「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2、元帥——彭德懷(1898-1974)湖南省湘潭縣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1.jpg[/img][/align]

彭德懷,在軍史上的地位僅次於朱德,授銜時是軍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戰軍的代表。盡管他軍事業績上有勝有敗,但從平江暴動到**停戰,一直在第一線從事戰斗指揮,這一點全軍無人可比。他的軍事造詣並不出色,但二十多年身經百戰的資歷足以使他傲視群雄,位列元帥第二理所當然。

3、元帥——林彪(1906-1971)湖北黃崗縣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2.jpg[/img][/align]

林彪,第四野戰軍的代表,十大元帥中他的戰績和指揮能力都堪稱第一。但他在十人中的資歷倒數第二,位列第三是由於當時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林彪原名林育蓉。湖北省黃岡縣人。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五年考入黃埔軍校,同年加入中國。一九二七年在國民革命軍葉挺獨立團任排長、連長。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營長、團長,第一縱隊司令員,紅四軍軍長,紅一軍團軍團長,紅軍大學校長。參加了紅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指揮了遼沈、平津等重大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南軍區司令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第七屆中央委員,第七、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主席,第九屆中央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與陳伯達、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等結成反革命集團,同江青反革命集團互相勾結,有預謀地誣陷迫害黨和國家領導人,陰謀奪取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陰謀敗露後,於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飛機外逃,在蒙古溫都爾汗地區墜機身亡。
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決定開除其黨籍。一九八一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確認為反革命集團案主犯。

4、元帥——劉伯承(1892-1986)四川開縣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3.jpg[/img][/align]

劉伯承,第二野戰軍的代表,軍事生涯僅次於朱德。他在軍事指揮和學術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對中國軍隊正規化的影響最大。
白崇禧稱他是「共軍第一號悍將」,而對他則別有看法。授銜時劉伯承在黨內軍內已無實權,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資歷,二是他在軍中人望甚高,三是不會將他對劉的看法公開化。

5、元帥——賀龍(1896-1969)湖南桑植縣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4.jpg[/img][/align]

賀龍,藉助南昌暴動總指揮和紅二方面軍總指揮的資歷成為元帥。他未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軍事造詣和戰績沒有任何出色之處。他創建紅二軍團時有很強的封建宗族色彩,在十年間洪湖蘇區僅能自保,談不上發展。後人往往將此歸罪於夏曦洪湖肅反,其實鄂豫皖蘇區的肅反比洪湖蘇區更為嚴重。抗戰時一二零師是八路軍的三個師中力量最弱、戰績最小的,長期擔任預備隊的角色。
賀龍解放戰爭時僅任晉綏軍區司令這一兵團級的職務,建國後任體委主任。但如僅就表象認為賀龍一無是處也不客觀,授銜時他在軍委中位置僅次於彭德懷和林彪,廬山會議後他更擔任了軍委第二副主席,成為牽制林彪的首要人物,六五年取消軍銜制就出自他的手筆。

6、元帥——陳毅(1901-1972)四川樂至縣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07.jpg[/img][/align]
陳毅,一身代表著南方三年游擊戰、新四軍、第三野戰軍三個派系。他是半路出家從軍的文人,軍事造詣有限。抗戰以來他指揮的較大戰役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賴粟裕。但他在軍中的資歷和地位,以及他與、、朱德等人的歷史淵源,而使得這三個派系的代表人物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

7、元帥——羅榮桓(1902-1963)湖南衡山縣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5.jpg[/img][/align]

羅榮桓,眾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帥,代表著政工在軍中的地位,意味著中國軍隊所特有的中國特色。在十大元帥中他的資歷最淺,二七年入黨,從未擔任過戰略方面的最高職。同時他又是十人中學歷最高的,上過大學。

8、元帥——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縣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6.jpg[/img][/align]

徐向前,同賀龍類似,藉助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的身分成為元帥。他的資歷僅高於林彪和羅榮桓,在黃埔一期畢業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他的軍事業績最顯著之處是曾指揮過一度是紅軍中最強的紅四方面軍。但自從指揮西路軍在河西走廊全軍覆沒後,再不曾有過值得一提的戰績。解放戰爭時他僅任兵團司令,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攻克了太原。由於紅四方面軍這一派系人數眾多,必須在元帥中有代表人物,曾為總指揮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選了。

9、元帥——聶榮臻(1899-1992)四川江津縣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09.jpg[/img][/align]

聶榮臻,華北野戰軍的代表。盡管他曾在黃埔軍校任職,但實際也沒有受過系統的軍事教育。他指揮華北野戰軍同傅作義對峙三年,沒有出色的戰績。他一生的軍事業績中,凡輝煌之處往往與林彪有關:紅軍時期他是紅一軍團政委;抗戰開始時他擔任一一五師副師長;平津戰役又是東野與華野聯合作戰,以至於北京軍事博物館的一位創作員曾經說過:「要想寫好《聶傳》,先得搞好《林傳》。」

10、元帥——葉劍英(1897-1986)廣東梅縣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0.jpg[/img][/align]

葉劍英,沒有派系背景,沒有實際戰績。由於在十人中名列最後,容易誘發人們揣測。實際上,因上述幾個因素的制約,除他之外找不出別人能平衡這個位置了。確定葉劍英為元帥在於他的特殊地位和資歷,從北伐直到建國,他一直充當著「中共軍方在政壇上的代表」這一角色,除他之外黨內軍內再無他人有這種特殊地位了。而在資歷方面,他的軍事生涯僅次於朱德和劉伯承。自雲南講武堂畢業後,他在粵軍中長期擔任高級幕僚的職務,當他協助老蔣率黃埔學生軍第一次東征時,林彪還沒進黃埔的大門呢;長征中他一度接替劉伯承任紅軍總參謀長;解放戰爭三年,他又任總參謀長直至建國。在重大歷史事件中,他兩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二七年七月他向賀龍、葉挺通報朱培德的動態而直接引發了南昌暴動;三五年過草地時他的作為又導致了紅軍的公開分裂。且不說他在以後的歲月中,對粉碎「四人幫」和華、鄧之爭所起的微妙作用了。至於他本人軍事造詣與指揮能力如何,歷史沒給他機會證明。
回答者:huanwei2004 - 門吏 二級 4-21 15:19

粟裕 王樹聲 許光達 陳庚 羅瑞卿 張雲逸 肖勁光 肖勁光 徐海東 黃克誠
譚政
回答者:紅太陽1210 - 試用期 一級 4-21 15:23

粟裕(1907-1984)
湖南省會同縣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七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連長、營長、支隊長,六十四師師長,紅四軍參謀長,紅一軍團教導師政治委員,紅十一軍參謀長,紅七軍團參謀長,紅十軍團參謀長,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參謀長,挺進師師長,閩浙軍區司令員。堅持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新四軍江南、蘇北指揮部副指揮,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兼政治委員,蘇中軍區、蘇浙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華中野戰軍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代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第一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常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四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共產黨第七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八、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在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王樹聲 (1905-1974)

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縣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區、縣農民協會組織部長。一九二七年參與領導黃麻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三十一師分隊長、大隊黨代表,鄂豫游擊區總預備隊總指揮,紅一軍第一師支隊長、團長,紅四軍第十一師副師長兼三十三團團長,第十一師師長,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三師師長、軍長,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紅三十一軍軍長,西路軍副指揮,紅九軍軍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晉冀豫軍區副司令員兼晉冀豫邊區游擊縱隊司令員,太行軍區副司令員兼人民武裝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副司令員,鄂西軍區司令員、第一縱隊司令員兼正當委員,嵩岳軍區副司令員,鄂西軍區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湖北軍區第二副司令員、司令員,中南軍區副司令員兼湖北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第二政治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九、十屆中央委員。

許光達(1908-1969)

原名許德華。湖南省長沙市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六年入黃埔軍校學習。一九二七年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任見習排長,同年在寧都加入南昌起義部隊,任排長、代理連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參謀長,第十七師政治委員、師長,紅三軍第八師二十二團團長、八師師長,紅三軍第二十五團團長。一九三二年赴蘇聯,先後入國際列寧主義學院和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一九三七年回國。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部長、教育長,第三分校校長,中央軍委參謀部部長兼延安衛戍區司令員,中央情報部一室主任,晉綏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八路軍一二0 師獨立第二旅旅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第三縱隊司令員,第一野戰軍二兵團軍長,第二兵團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司令員兼坦克學校校長和裝甲兵學院院長,國防部副部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

⑷ 鐵道部現任副部長。。個人簡歷,,最好有圖片

彭開宙,1953年7月生,湖北黃陂人。197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2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歷任鄭州鐵路局襄樊列車段服務員,團委幹事,團委書記;襄樊鐵路分局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襄樊火車站站長;襄樊鐵路分局工會主席,副局長;洛陽鐵路分局局長;鄭州鐵路分局局長;西安鐵路分局局長;濟南市鐵路局局長、黨委副書記;鐵道部辦公廳主任。2001年12月任鐵道部副部長。 胡亞東,1957年生。歷任上海市委黨校秘書,副處長,處長;上海市委組織部處長;上海市委辦公廳秘書;上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中央組織部青年幹部局副局長,局長;鐵道部運輸局局長。2003年7月任鐵道部副部長。 陸東福,歷任上海鐵路局局長。2003年7月任鐵道部副部長。 盧春房,1956年6月生,河北蠡縣人。1975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學學歷。1975年1月在鐵道兵一師服役。1977年至1982年1月在西南交通大學鐵道工程專業學習。1982年1月在鐵道兵一師三團工作。1984年1月1日在鐵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三處負責技術工作。1985年6月任鐵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三處副總工程師。1985年9月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第十一局三處大秦線鋪架指揮所負責人,指揮長。1986年4月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第十一局三處副處長。1991年1月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第十一局三處處長。1994年9月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第十一局副局長、北京—九龍鐵路工程指揮長。1997年12月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副總經理,內蒙古-昆明鐵路工程指揮長。1998年12月任鐵道部建設司副司長。2001年6月任青藏鐵路公司籌備組組長。2002年1月兼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指揮長。2002年9月任青藏鐵路公司總經理。2005年3月任鐵道部副部長。 安立敏,女。1987年5月任全國鐵道團委副書記。1990年3月任全國鐵道團委書記。1993年4月任鐵道部政治部辦公室副主任。1994年5月任鐵道部政治部幹部部副部長。1996年11月任鐵道部政治部幹部司司長。2002年11月任鐵道部黨組成員、紀委書記。中共第十六、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中央紀委委員。 王志國,1955年生,遼寧阜新人。大學學歷。歷任鐵道部沈陽鐵路局錦州分局經營管理研究室主任;鐵道部運輸指揮中心綜合部副主任,鐵道部辦公廳副主任,主任。2006年8月任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何洪達,1954年2月生,遼寧昌圖人。1972年3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北方交通大學運輸系畢業。歷任哈爾濱鐵路局牡丹江鐵路分局七台河火車站站長、黨委副書記,七台河站站長、七台河地區運輸生產指揮部主任;牡丹江鐵路分局副局長;哈爾濱鐵路局總調度長,副局長,黨委書記;哈爾濱鐵路局局長、黨委副書記。2003年7月任鐵道部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直屬機關黨委書記。 國一民,歷任北京鐵路局黨委書記,2006年5月當選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十二屆執行委員會主席。2006年12月任鐵道部黨組成員、中國鐵路工會主席

⑸ 黃陂組織部

黃陂組織部怎麼了?

⑹ 黃陂區人民醫院的組織機構代碼

⑺ 我是武漢畢業的,家是黃陂農村的,黨員關系是先給縣級組織部還是可以直接給村委黨支部呢

黃陂是武漢市的下屬村嗎?如果是,那麼可以用學校的介紹信直接開到鄉黨委,因為學校是黨委,所以開具的介紹信抬頭一定要是黨委,裡面寫明由武漢某大學去黃陂村黨支部,你把組織關系直接落到支部即可.如果不是武漢所轄,是其它城市,那麼需要武漢市委組織部的 介紹信,抬頭要對應相應的市委.裡面寫明由武漢某大學去黃陂村的上級黨組織,然後你自己再去上級黨組織那裡換一張開到黃陂村的介紹信即可.
你的人事檔案估計是在武漢人才,自己去那裡問問,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親自去辦,不要給以後留麻煩!
祝成功!

⑻ 黃陂今年徵兵計劃求大神幫助

你需要在10月份攜帶戶口本身份證畢業證及其復印件1寸照片3張去黃陂區武裝部現場報名,也可以在街道辦事處預報名,報名成功後就等體檢通知就可以了,11月體檢政審定兵,12月分批次出發。 徵集的青年為高中(含職業高中、中專、技校) 畢業以上文化程度,企業單位具有高中畢業以上文化程度的職工(含工人、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企事 業單位具有高中畢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非學歷教育民辦大學的在校生、高等院校接受的無學籍學生及 在各類高考補習班學習的青年也應當徵集。對女青年的徵集只限當年應屆普通高中畢業生。徵集的年齡, 男青年為年滿18至20歲;高中畢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和企業單位職工,21歲的也可徵集,根據本人自願 ,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可放寬到23歲;女青年為年滿17至19歲。大專為23歲,本科為24歲。 徵兵辦負責人提到了關於對入伍青年儀容的要求——有染發、紋眉、紋身、打鼻孔等青年將不能入伍。該 負責人強調,軍隊是特殊機構,有嚴格的要求,尤其是在軍容風紀上,要保持軍人的嚴肅性。 直接成為士官的條件: 招收士官的對象,必須是經過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院)培訓合格且獲得國家統一頒發的初(中)級 以上職業資格證書,具有相應專業的男性公民。其基本條件是: (1)政治審查、身體檢查符合應征公民服現役的政治和身體條件; 〔玩火的∨熊整理〕 (2)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必須獲得國家統一頒發的初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且從事本專業工作滿 一年以上;大專以上學歷的,必須獲得國家統一頒發的中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可以招應屆畢業生,也可 以招企業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 (3)年齡一般不超過25周歲,部隊特別需要並具有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可放寬至27周歲。比原規定縮小 了年齡段,原規定是年齡一般不超過28周歲,部隊特殊專業需要或具有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 年齡可放寬至30周歲。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後發 〔玩火的∨熊整理〕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應征公民體格檢查標准》,制定本標准。 第二條 軍隊、武警部隊院校招收士兵學員、普通中學高中畢業生學員和從地方招收研究生學員,普通高等學校招收、選拔國防生,以及軍隊接收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的體格檢查,適用於本標准。 第二章 外科項目 〔玩火的∨熊整理〕 第三條 男性身長162cm以上,女性身長160cm以上,合格。其中,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男性身長可以放寬至160cm,女性身長可以放寬至158cm。 男性體重不超過標准體重的25%、不低於標准體重的15%,女性體重不超過標准體重的15%、不低於標准體重的15%,合格。標准體重的計算公式為: 標准體重(kg)=身長(cm)-110 第四條 顱腦畸形,顱腦手術、腦外傷及腦外傷後綜合征,不合格。 頸強直,斜頸,Ⅲ度甲狀腺腫,結核性淋巴結炎,重度男性乳房發育征,重度女性乳腺增生,不合格。 第五條 先天性四肢、關節及脊柱發育不良造成畸形或者功能障礙,骨、關節、軟組織、滑囊傷病及其後遺症,習慣性脫臼,脊柱慢性疾病,影響肢體功能的腱鞘病症,不合格。 輕度胸廓畸形(潛艇專業除外);單純性骨折,治癒一年後無功能障礙及後遺症,合格。 第六條 兩下肢不等長超過2cm,股骨內髁間距離和脛骨內踝間距離超過7cm,或者雖未超過規定范圍但步態異常,不合格。 第七條 指(趾)殘缺、畸形,足底弓完全消失的扁平足,影響功能的拇外翻,影響長途行走的雞眼、胼胝、重度皸裂症,不合格。 〔玩火的∨熊整理〕 第八條 惡性腫瘤或者有惡變可能的良性腫瘤,影響面容或者功能的各部位良性腫瘤、囊腫、瘢痕,瘢痕體質,不合格。 第九條 脈管炎,動脈瘤,重度下肢靜脈曲張、精索靜脈曲張,不合格。其中,中度下肢靜脈曲張、精索靜脈曲張,指揮專業不合格。 第十條 較大面積或者影響軍容的白癜風、瘢痕、黑色素痣、色素沉著、血管瘤等;著短裝身體裸露部位刺有「字、圖案」且直徑超過2cm,其他部位直徑超過3cm,或者經手術處理仍留有明顯瘢痕,影響軍容的,不合格。 〔玩火的∨熊整理〕 少數民族地區民族風俗習慣的文身,著短裝不明顯影響軍容的,合格。 第十一條 有胸、腹腔手術史,疝,脫肛,肛瘺,重度陳舊性肛裂,環狀痔,直徑大於0.5cm或者超過兩個的混合痔,不合格。闌尾炎手術後半年以上,腹股溝疝、股疝手術後一年以上,無後遺症的,合格。 第十二條 影響功能的泌尿生殖器官畸形或者發育不全,隱睾,泌尿生殖系統炎症、結核、結石等傷病及其後遺症,不合格。 下列情形合格: 〔玩火的∨熊整理〕 (一)無自覺症狀的非交通性精索鞘膜積液不大於健側睾丸,睾丸鞘膜積液連同睾丸在內不大於健側睾丸一倍的; (二)無壓痛並且無自覺症狀的精索、副睾小結節不超過兩個,每個直徑不超過0.5cm的; (三)輕度急性包皮炎、陰囊炎,包皮過長,包莖包皮與龜頭無粘連,隱睾經手術下降至陰囊的; (四)交通性鞘膜積液,手術後一年以上無復發,無後遺症的。 第十三條 廣泛性體癬,頭癬,重度腋臭、手癬、足癬、甲癬,疥瘡,銀屑病,紅斑狼瘡,硬皮病,慢性濕疹和蕁麻疹,神經性皮炎及其他傳染性或者難以治癒的皮膚病,有與傳染性麻風病人密切接觸史的,不合格。其中,股癬、花斑癬、尋常性痤瘡、凍瘡,局限性神經性皮炎直徑不超過3cm,輕度腋臭(潛艇及裝甲專業除外)合格。 〔玩火的∨熊整理〕 第十四條 淋病、梅毒、軟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腫、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艾滋病及其病毒攜帶者,不合格。 第三章 內科項目 第十五條 血壓收縮壓90mmHg至140mmHg(12.00千帕至18.66千帕)、舒張壓小於90mmHg(12.00千帕),心率每分鍾50次至100次,合格。 〔玩火的∨熊整理〕 第十六條 器質性心臟病、高血壓病、血管疾病,非生理性心臟收縮期雜音、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血管慢性疾病,不合格。 第十七條 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肺結核,肺大泡、自發性氣胸,結核性胸膜炎及其他呼吸系統慢性疾病,不合格。 第十八條 嚴重慢性胃、腸疾病,肝臟、膽囊、脾臟、胰腺疾病,內臟下垂,腹部包塊,貧血,營養狀況不良的,不合格。 下列情況合格: (一)仰卧位,平靜呼吸,在右鎖骨中線肋緣下捫到肝臟不超過1.5cm,劍突下不超過3cm,質軟,邊薄,平滑,無觸痛、扣擊痛,肝上界在正常范圍的; (二)因既往患瘧、血吸蟲病、黑熱病引起的脾臟腫大,在左肋緣下不超過1cm的。 第十九條 風濕、類風濕性疾病,泌尿、血液、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各期糖尿病,不合格。 第二十條 瘧疾、血吸蟲病、黑熱病、阿米巴痢疾、絲蟲病,病毒性肝炎等各類傳染病,不合格。其中,絲蟲病、細菌性痢疾治癒半年以上和瘧疾、黑熱病、血吸蟲病、阿米巴痢疾、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治癒兩年以上無後遺症,以及急性病毒性肝炎(乙、丙型肝炎除外)治癒後一年以上未復發的,合格。 第二十一條 癲癇或者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及其後遺症,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症、神經症、人格障礙、智力低下、夢游、遺尿症、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和依賴,不合格。 第二十二條 影響語言正常表達的口吃,不合格。 第二十三條 嚴重食物、葯物和其他物質過敏及嚴重過敏體質的,不合格。 第四章 耳鼻喉科項目 第二十四條 雙側耳語聽力均低於5m,不合格。 一側耳語達到5m、另側不低於3m,除潛艇專業以外的其他專業合格。 第二十五條 明顯耳廓畸形,外耳道閉鎖,反復發炎的耳前瘺管,重度外耳道濕疹,重度耳黴菌病(波及鼓膜或經常有耳鳴、重聽等自覺症狀),不合格。 輕度耳黴菌病,除水面艦艇、潛艇專業以外的其他專業合格。 第二十六條 鼓膜穿孔、嚴重內陷,化膿性中耳炎,乳突炎等耳病,不合格。 鼓膜輕度內陷,鼓膜瘢痕或者鈣化斑不超過鼓膜的三分之一,耳氣壓功能及鼓膜活動良好,潛艇專業合格。 第二十七條 眩暈病,重度暈車、暈船、暈機,不合格。 第二十八條 鼻畸形,慢性鼻竇炎,重度肥厚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鼻息肉,中鼻甲息肉樣變及其他難以治癒的慢性鼻病,不合格。 〔玩火的∨熊整理〕 不影響鼻竇引流的中鼻甲肥大,中鼻道有少量粘液膿性分泌無自覺症狀,輕度萎縮性或者肥厚性鼻炎,反復發作的變態反應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嚴重的鼻中隔偏曲和反復鼻衄,除潛艇、空降專業外合格。 第二十九條 嗅覺喪失的,不合格。 嗅覺遲鈍,除防化、醫療、油料專業外,其他專業合格。 第三十條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影響吞咽、發音功能的難以治癒的咽、喉疾病,不合格。 第五章 眼科項目 第三十一條 每一隻眼裸眼視力低於4.5(0.3),矯正視力不足4.9(0.8),屈光度在±6.00DS等效球鏡以上,不合格。 每一隻眼裸眼遠視力4.6(0.4)以上,矯正視力在4.9(0.8)以上,屈光度在±6.00DS等效球鏡以下,指揮、水面艦艇、潛艇、裝甲、測繪、雷達專業合格。其中,準分子激光手術後半年以上且無並發症,除潛艇、空降專業外合格,高中文化程度右眼4.7左眼不低於4.5;大專右眼放寬為4.6左眼為4.5為合格

希望採納

⑼ 朱志祥的個人履歷

1964年月至1967年4月,任黃陂縣花園、祁家灣中心排灌站會計;
1967年4月至1969年7月,任黃陂縣農機局會計;
1969年7月至1975年8月,任黃陂縣供電所會計、副主任;
1975年8月至1977年3月,任中共黃陂縣委組織部幹事;
1977年3月至1983年2月,調中共孝感地委組織部工作;
1983年2月至1984年3月,任中共孝感地委組織部副科長;
1984年3月至1986年7月,任孝感地委組織部科長(其間: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湖北省委黨校政治專業學習)
1986年7月至1992年12月,任孝感地區行署經委副主任,
1986年11月任黨組成員,1992年5月任黨組副書記;
1992年12月至1993年6月,任孝感地區行署經委主任、黨組書記;
1993年6月至1996年3月任孝感市經委主任、黨組書記
;1996年3月至2002年1月,任孝感市經貿委主任,
1997年6月兼市委經貿工委書記;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任孝感市經貿委主任、市委經貿工委書記、市政協秘書長;
2003年1月至2003年2月,任孝感市政協副主席、市經貿委主任、市委經貿工委書記;
2003年2月至2007年1月,任孝感市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
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任孝感市副市級幹部;
2009年4月退休。

⑽ 黃陂區p169路公交恢復了嗎

現在基本都恢復了

閱讀全文

與組織部黃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