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看杜鵑去麻城龜山還是黃陂雲霧山好
兩個風景區各有千秋,依據路線交通,出行計劃選擇即可。
麻城市龜峰山
簡介:
麻城市龜峰山風景區位於麻城東部的龜山鎮境內,距市區25公里,由龜頭、龜腰、龜尾等9座山峰組成,方圓100多公里,最高海拔1320米。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因其地形山勢酷似一隻昂首吞日的神龜而得名「龜山」,是大別山中的名山。龜峰山風景區內山勢險峻,尤其是神似龜頭的龜峰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拔地而起,垂直高度達300餘米,終日白雲環繞,登臨其頂,如入仙境。龜頭至龜尾延綿25公里,其間是50多平方公里的大片原始森林,需穿越數道峽谷,沿途蒼松古樹、千年綠藤遮天蔽日,野獼猴桃、山楂、毛栗、野葡萄密布;清澈見底的山澗、溪流縱橫交錯,娃娃魚成群游弋其中,是一條極佳的野營爬山線路。風景區內已發現一個幾公里深的自然山洞,該山洞隱藏深山密林之中,洞中長年溪流不斷。
杜鵑花:
湖北麻城分布有100萬畝古杜鵑,其中包括龜峰山風景區的10萬畝原生態古杜鵑群落。經專家考證,其面積之大、年代之久、保存之好、密度之高、花色之美,堪稱華中一絕,是迄今發現的我國最大的古杜鵑原始群落。 其中,龜峰山「杜鵑花王」樹齡300多年,次生枝幹達56枝,每枝幹莖在6厘米至10厘米之間,樹冠冠莖達6米,覆蓋面積達35平方米,龜峰山古杜鵑群落2009年04月16日被收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以其面積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之高、保存之好、花色之美。
開花時間:根據麻城市龜峰山風景區對古杜鵑群落花期的觀察,龜峰山古杜鵑群落的常年花期為
開花期:4月15日——4月25日;
盛花期:4月25日——5月10日;
尾花期:5月10日——5月20日。[3]
每年的四月份麻城都會舉辦 杜鵑花節 (「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此時從麻城北火車站會有龜山景區的直達車,同時城區內的旅館與酒店會比平時准備的更充分,所以四月是麻城最好的旅遊時節。
交通路線:
1.從武漢付家坡或新華路汽車站坐汽車到麻城,直接轉乘市區到龜峰山的汽車即到。
2.自駕游。
從武漢去麻城龜峰山路線有三條線路:
1、武昌線:從中北路延長線至友誼大道,上三環至天興州大橋,上漢英高速, 變道上武麻高速,到麻東站出口,反向沿河上去龜峰山的二級國道.
2、漢口線:從竹葉山上漢黃高速至武漢外環新州方向,變道上武麻高速,到麻東站出口,反向沿河上去龜峰山的二級國道.
3、關山線:從關山至花山上陽邏大橋,可上漢英高速的58公里處,轉大廣高速至麻城站下,沿市區去龜峰山;也可以直接上武麻高速,到麻東站出口,反向沿河上去龜峰山的二級國道
黃陂雲霧山
簡介:
擁有歷代兵家博弈所遺存的古代城寨龍王尖石寨。每年元宵燈會,黃陂木蘭雲霧山舞僵獅子盛行。木蘭雲霧山地處武漢北部,總面積20多平方公里。這里有「十里花山,八里柳溪,一山兩教,四季香火」,還有非遺泥塑、白鷺林、花語山。雲霧山蘊藏著千萬株形態各異的杜鵑,這里是全國著名的杜鵑花研究基地,雲霧山杜鵑花節頗受關注,恐龍谷已開園。享有「西陵勝地、楚北名區、陂西陲障、漢地祖山」美譽的木蘭雲霧山,地處武漢市黃陂區西北部李家集街道泡桐店境內,距武漢市中心城區60公里,距黃陂城區29公里;距離勝天農庄35公里;是一處以山地為主的自然風景區。為木蘭八景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為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重要組成部分。
杜鵑花:
第一屆杜鵑花節:2009年武漢市「第一屆杜鵑花節」於3月28日至4月6日在黃陂區李集街泡桐雲霧山舉行。
第四屆武漢雲霧山杜鵑花節
第二屆杜鵑花節:2010年4月5日,武漢第二屆木蘭杜鵑節暨「木蘭雲霧山、尋找花仙子」雲霧山首屆杜鵑花攝影大賽系列活動拉開帷幕。
第三屆杜鵑花節:2011年4月3日,武漢第三屆杜鵑節將雲霧山舉行。
第四屆杜鵑花節:2012年4月10日:「木蘭山水美,十里杜鵑紅。」第四屆中國武漢木蘭杜鵑節10日在黃陂盛大開幕。
第五屆杜鵑花節即首屆武漢賞花節:木蘭花、桃花、油菜花、櫻花、杜鵑花……一年十二個月,黃陂「月月有花開,四季花不斷」。昨天,武漢首屆賞花節、第五屆雲霧山杜鵑花節,在黃陂木蘭雲霧山開幕,吸引了2萬多名遊客。
木蘭雲霧山地處武漢北部,總面積20多平方公里。這里有「十里花山,八里柳溪,一山兩教,四季香火」,還有非遺泥塑、白鷺林、花語山。雲霧山蘊藏著千萬株形態各異的杜鵑,這里是全國著名的杜鵑花研究基地。雲霧山的花朵大,朵朵艷麗,枝枝俊俏。
2013年,黃陂區重點4個賞花游特色鄉鎮街、6個賞花游特色村和11大賞花景點。該區主要的花卉集中分布為:三月的木蘭花、桃花、油菜花;四月的櫻花、杜鵑花和玫瑰花等,五月的梔子花、金銀花,八月的荷花、格桑花;九月的桂花,十月的菊花、紅葉,十二月的溫室花卉等。可謂是「月月有花開、四季花不斷」。尤其是雲霧山萬畝杜鵑、清涼寨十里櫻花、木蘭花園五千畝玫瑰、木蘭草原千畝格桑花和大余灣、袁李灣的萬畝油菜花等花卉集中區域,蔚為壯觀。、
交通:
1、從武黃高速、漢宜高速、京珠高速上武漢外環至黃陂木蘭雲霧山; © 2015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2、新榮村客運站、竹葉山站可乘專線巴士可直達黃陂木蘭雲霧山;
4、漢口火車站乘公交292、295到黃陂旅遊集散中心轉乘旅遊公交可到達木蘭雲霧山;
自駕線路 路線一:漢口竹葉山走岱黃高速到黃陂向左轉走黃孝公路至達義向右轉走祁泡公路到泡桐店乘專線巴士15分鍾即可到達雲霧山景區。
線路二:武漢漢口走機場高速經天河經祁泡公路到泡桐店乘專線巴士15分鍾即可到達雲霧山景區。 線路三:中環將軍路到橫店再到張家店互通經祁泡公路到泡桐店乘專線巴士15分鍾即可到達雲霧山景區。
Ⅱ 黃陂有哪些景點
黃陂有木蘭山,木蘭草原,雲霧山,木蘭天池,木蘭湖,清涼寨,勝天農庄,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錦里溝,鐵寨等景點。
木蘭山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距武漢主城區50公里,海拔582.1米,她東擁木蘭湖、南瞰木蘭天池、西挽灄水河、北枕大別山,國土面積78平方公里,是木蘭生態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部地區著名的道教聖地。木蘭山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因木蘭將軍而得名,是木蘭將軍的故里,佛道兩教聖地。同時入選古黃陂十景和木蘭八景。
享有「西陵勝地、楚北名區、陂西陲障、漢地祖山」美譽的雲霧山,地處武漢市黃陂區西北部李家集街道泡桐店境內,距武漢市中心城區65公里,距黃陂城區29公里;是一處以山地為主的自然風景區。為木蘭八景之一,國家AAAA級景區。擁有歷代兵家博弈所遺存的古代城寨龍王尖石寨。每年元宵燈會,黃陂木蘭雲霧山舞僵獅子盛行。木蘭雲霧山地處武漢北部,總面積20多平方公里。這里有「十里花山,八里柳溪,一山兩教,四季香火」,還有非遺泥塑、白鷺林、花語山。雲霧山蘊藏著千萬株形態各異的杜鵑,這里是全國著名的杜鵑花研究基地,雲霧山杜鵑花節頗受關注。
木蘭天池(Mulan Great Lake),是中國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重要組成部分。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的石門山,距武漢市中心50公里,距武漢天河國際機場40公里。景區面積13平方公里,由「浪漫山水」、「高峽人家」和「森林公園」三大主題景園鏈接成一個南北走向,長達十餘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峽谷。整個景區分為風景游覽區和休閑度假區。主峰海拔520.6米,景區內以觀賞飛瀑、溪潭、怪石等景觀為主。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木蘭湖旅遊度假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境內,與荊楚名岳木蘭山毗鄰,距武漢市中心 60公里,有高速公路相通,這里水豐鳥美,人傑地靈,是觀光旅遊、休閑度假的湖北省省級旅遊度假區,被人們譽為荊楚明珠、武漢市的後花園,木蘭八景之一。花木蘭將軍幼時在此飲馬而得名。木蘭將軍廟和木蘭墓矗立於木蘭湖邊。湖區面積4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0平方公里。湖岸線長57公里,有132個湖汊,23個島嶼,13個泉眼。木蘭湖鳥島長年棲息著各種鳥類10餘萬只,其中30%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春秋之季,鷺鳥在此交替雲集,蔚蔚壯觀。明代藩王博物館和湖北明清古民居建築博物館位於木蘭湖畔。木蘭川內明末清初興建的古民居民俗村——大余灣已被批准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清涼寨景區位於蔡店街道西北部,是中國木蘭八景之一。國家AAAA級景區。距武漢市中心城區85公里,距黃陂中心城區(前川)62公里,平均海拔600餘米,景區總面積6000餘畝,年平均溫度低於武漢市中心城區4-6度;山體高大陡峭,植被豐富,層巒疊嶂。木蘭清涼寨十里中華櫻花、映山紅、油菜花、茶花花花飄香,推出的攀水瀑布、古炭窯、滴水觀音、九龍飛瀑等旅遊景點,加入豐富多彩的祈福、採茶等活動。清涼寨深秋,三角楓等多種秋季紅葉樹種面積3000餘畝,形成艷麗的秋季紅葉景觀。景區內劉家山和丁家山兩個高山自然村銀杏樹達5萬余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銀杏近百株,是武漢市境內目前最大的高山古銀杏群。
勝天農庄,即木蘭勝天風景區,國家3A級名勝風景區,湖北省五星級農家樂,坐落在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道境內,為國家3A級景區,東臨紅崗山茶場,南接王家河,西連木蘭山,北望木蘭湖,是黃陂木蘭景區之一。勝天農庄始建於1995年,前身是知青下放的勝天林場。佔地面積6000餘畝,其中水面300餘畝。她四面環山,中間是水,風景秀麗。2000年創建戶外休閑基地。勝天農庄歷史遺跡豐富。茶麻古道上留下的是古代的商旅足跡,它記載著「茶麻古道」的歷史滄桑。靈宮殿的建造與白馬寺與木蘭山道觀同步,始建於唐朝,它是當地民間宗教歷史的見證。
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長軒嶺街道,擁有山林近萬畝,稀有植物和珍禽異獸百餘種,原為國營林場。總面積共25000畝,森林覆蓋率達98%,各種珍貴動植物達1000餘種,如國家二級珍稀保護動植物山柏、橲樹、麂子、大鯢等。1992年被國家林業部門評為國家森林公園,同時也是三峽植物保護移植基地。素山寺森林公園作為AAAA級景區黃陂木蘭天池的三期園區投入開發。緊鄰木蘭八景,靠近苗寨AAAA級景區錦里溝和國家歷史文化名村-大余灣。
錦里溝旅遊度假風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蔡店街道境內,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土家族地區的兩大土司施南土司下屬的忠峒土司第十七代土司王在清朝雍正年間從鄂西恩施州宣恩縣遷至在鄂東,選中了黃陂區蔡店街道,經過近300年的發展變遷,擁有大量的土家山寨。
鐵寨風景區山體屬喀斯特地貌,山上岩石裸露,在千百年風雕雨琢、鬼斧神工之後,更是象形附會,惟妙惟肖。在眾多奇山異石之中:巨鯨出水、神龜入海、王母仙桃、神劍開石、玉版壓山、鐵漢神腳、如來神掌、瑤池仙子、花籃扣妖、果老問道、神像流淚、巨蟒呲牙、觀音神眼、金頂神廟、峭壁飛虹、玉簫化竹、參天神樹等奇景。還有那段坊間相傳的八仙故事,則是活靈活現,絕世無雙,因此鐵寨也有「八仙神話奇石園」的美譽。
Ⅲ 黃陂名勝古跡,風物特產
黃陂區古跡甚多,文化遺存豐富,有徽派、鄂東、鄂西、贛北、吳越等風格的民居,是湖北省文物十強區縣之一。
公布為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共28個。其中國家級1個(盤龍城遺址),省級13個,市級14個。 魯台山古墓葬群(2):位於前川街道的魯台山西南,1978年發現。西周與春秋戰國墓35座。其中西周墓5座,春秋戰國墓30座。這批墓葬群,共出土160件銅、玉、陶器,其中青銅器約佔二分之一。銅器造型嚴謹,花紋繁縟。198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雙鳳亭(3-73)是省級重點文物單位,始建於北宋。程顥、程頤兄弟人稱兩程夫子。其祖父任黃陂縣令,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黃陂縣尉時所生,黃陂城西偏有草廟巷(今前川街道文教巷),是二程故居所在地。南宋時改稱雙鳳亭,取侯太夫人夢雙鳳生二程之意。現存建築即為當時所置。亭中有石砌方形碑,碑額上刻有雙鳳朝陽圖等。「雙鳳亭」金字匾額,為1962年重修時郭沫若所題。重建了「雙鳳亭公園」,修繕「二程書院」、聰明池、理趣林、流矢湖和二龍潭公園等。
作京城遺址(3-161)屬漢代古城址,位於黃陂區李家集街道作京城村。遺址呈不規則「亞」字形,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為140米,殘高2——6米,夯築城垣頂寬約12米,基寬約30米,北、東、南三面有城門遺跡,城外有護城河遺跡。是省級重點文物單位。
中分衛灣新石器文化遺址(3-174)
面前畈遺址(3-183)
大余灣古民居建築群(4-24)
吳光浩烈士舊居及墓(4-75)
鐵門坎遺址(5-1)
龍王尖遺址(5-2)龍王尖石寨是明代石寨,又名龍王寨,圍城周長12.5千米,圈地1.5餘平方公里。龍王尖位於黃陂區李家集街道珍珠嶺。寨牆平均高3.5米,全寨共有四大寨門,石寨按九曲八卦陣建造。壯觀的山牆基本完整,號稱武漢的長城。
木蘭山古建築群(5-137)
雨霖古建築群(5-138)
雞公城遺址(6-2)位於六指街甘棠鋪雞公城灣東南50米,屬商周遺址,面積約3.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左右。
姚家山舊址(6-132) 大頂山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蔡店街道蔡家灣西北主峰高464.5米,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此山秀拔雲表,風景獨特,傳說有仙人隱居其中。
伏馬山位於武漢市黃陂區羅漢寺街道,發現綿延數公里的石砌城牆,牆內有連排營房遺跡,為太平天國時期的兵寨。
鐵寨為明清古寨遺址,跨黃陂區、大悟縣界,黃陂部分未作開發不收費。
西峰尖寨建於清代,位於蔡店街道,險峻陡峭原始,景色優美。
馬寨城遺址興建於戰國時期、廢棄於三國時代。位於黃陂王家河街道。整體布局精巧合理,城內還有水井、水塘、烽火台等。
前川中學舊址位於黃陂區實驗中學康民樓。
聖廟位於前川街道,為古代學宮遺址。
黃陂區還有大小寨遺址、城門潭遺址、黃陂花寨、程家墩遺址、武漢八里畈、黃陂魚山、三姑井、磨元城遺址、鐵門坎遺址、神墩崗遺址等市級以上遺址。 木蘭鄉大余灣、李集街道泥人王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黃陂北部幽靜靈野的田園風光、古樸醇厚的鄉村文化氛圍,「慢生活、漫時光」氛圍濃厚。如馮樓村、高頂村、橋頭邊村、杜家灣、高家灣、李沖村、研子崗、胡家集、蔡店源泉、黃陂曾集等鄉間小鎮。
盤龍城的千年古鎮黃花澇20多公里府河段濕地形成黃花澇濕地群,為世界自然基金會重點保護項目。還有六指北湖太空蓮、盤龍城後湖水鄉夏蓮、盤龍湖等。
羅家崗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東北部的王家河街道,是省級標准歷史文化名村。村中,縱橫交錯的石板小巷,連接著二三十棟大大小小的院落。
黃陂義門陳位於王家河街道陳家畈,位於勝天農庄和紅崗山之間,為典型贛北民居。
明代萬曆四橋:長軒嶺的張都橋、二太橋,木蘭鄉青石橋、王家河龍墩橋。
桃花廟位於黃陂蔡家榨街道桃園村詹家寨。楚文王時著名的桃花夫人(又稱息夫人)就葬在黃陂桃花廟。唐代詩人劉商的題黃陂夫人祠寫到:東風三月黃陂水,只見桃花不見人。
半河橋位於羅漢寺街道,為明朝古橋。
黃陂宗聖祠位於蔡家榨街道。
Ⅳ 黃陂區的名勝古跡
1、盤龍城遺址
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遺址是中國早期城市遺址,時代一說為商代早期,一說為夏代,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經濟開發區葉店楊家灣盤龍湖畔。
2、魯台山古墓葬群
魯台山古墓葬群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魯台村,屬周代遺址,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灄水東岸的魯台山西南,1977年底、1978年初發現。
3、雙鳳亭
雙鳳亭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魯台山,佔地36平方米,為紀念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頤、程顥兄弟而建。雙鳳亭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龍王尖遺址
龍王尖遺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明清山寨遺址。佔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周長12公里,分設東南西北四個寨門,寨牆由條石壘砌而成,平均高35米,最高處達45米,寬13~15米。
5、作京城遺址
作京城遺址屬漢代古城址,位於黃陂區李集鎮作京城村。遺址呈不規則「亞」字形,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為140米,殘高2—6米,夯築城垣頂寬約12米,基寬約30米,北、東、南三面有城門遺跡,城外有護城河遺跡。
Ⅳ 黃陂旅遊景點哪個好玩
木蘭山:位於武漢市北部。海拔582.1米,為國家AAAAA級風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木蘭山是木蘭文化之源,花木蘭將軍生葬於此,祭祀於此。集宗教、地質、建築奇觀為一身,有木蘭殿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塑有花木蘭「三應身」神像。木蘭山神祀制為清朝政府為紀念花木蘭所設祭祀區。
雲霧山:享有「西陵勝地、楚北名區、陂西陲障、漢地祖山」美譽的木蘭雲霧山,為5A級景區,地處武漢市黃陂區西北李家集街道內,距武漢市中心65公里,距黃陂城區29公里。以山命名有南海艦隊997雲霧山艦。木蘭雲霧山是木蘭將軍歸隱之地,草廬明志,花海知心,擁有花語山,仙人洞及龍王尖石寨。
Ⅵ 黃陂區的旅遊
2015年,接待遊客達1500萬,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0億元,分別增長25%和66%。黃陂北部947平方公里的木蘭文化旅遊區,譽為中南地區生態文化休閑之都,被聯合國列入《中國21世紀優先發展議程》。
黃陂擁有中南地區最大的城市生態旅遊景區群,國家5A級旅遊景區1家: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包括木蘭山、木蘭天池,木蘭雲霧山,木蘭草原四大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4家(大余灣、清涼寨、農耕年華、錦里溝),3A級景區4家(勝天農庄、木蘭湖,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木蘭古門),以上景區除勝天農庄外均列入武漢旅遊年卡中。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1家(木蘭湖),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家(大余灣)。黃陂古有黃陂十景,今有木蘭八景。黃陂擁有最高星級的五星級農家樂10家,居全省區縣第一。四星級農庄20餘家,打造了武漢市首條最長的綠色旅遊景觀通道-130公里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交通環線,實現全區各大景區之間「15分鍾可達、2小時串聯」的旅遊線路循環貫通。
黃陂區與億利資源、三特索道、吉利集團、周大福、紅星美凱龍、華誼兄弟等上市企業展開全面戰略合作,積極推動王河水鄉、三台寺、木蘭小鎮、木蘭溪、紅崗山茶文化園、木蘭竹海、紅酒古鎮等鄉村旅遊加快建設,加快鄉域傳奇、木蘭花谷、木蘭龍門山、浪漫紅葉谷、銀杏山莊、木蘭果園建設,啟動雲霧山體育公園、木蘭山滑翔傘基地、F4賽車場、華夏同根園建設。
推出了武漢賞花地圖方便遊客,黃陂區木蘭天池杏花、清涼寨中華櫻花、木蘭雲霧山杜鵑花和錦里溝櫻花4家入圍「新花城十景」。配套建成各類賓館酒店63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2家、三星級4家,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已經形成了集「食、住、行、游、購、娛」於一體的旅遊服務體系,具有一次性接待2萬名遊客食宿的能力。 木蘭山
木蘭山位於武漢市北部。海拔582.1米,為國家AAAAA級風景區。木蘭山是木蘭文化之源,花木蘭將軍生葬於此,祭祀於此。集宗教、地質、建築奇觀為一身,有木蘭殿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塑有花木蘭「三應身」神像。木蘭山神祀制為清朝政府為紀念花木蘭所設祭祀區。
木蘭山始得名於南齊永明三年(485年),唐貞觀九年(635年),木蘭山金頂為朝廷紀念木蘭將軍始建。唐武宗會昌三年(843年),時任黃州刺史的杜牧曾游木蘭山,並留下《題木蘭廟》:「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
宋雍熙二年(985年),王義敬木蘭忠孝,重建了木蘭將軍坊和廟。宋代,米芾在此手書「第一山」保存至今。被明代詩人屠達譽為「西陵最勝,蓋三楚之極觀」。清朝,外省香客遊人來木蘭山的人次平均每年超過百萬。木蘭廟會傳承千年,每年十萬餘人參與。2015年,木蘭山和台灣阿里山結為了姊妹山。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廣泛分布著有7億5千萬年歷史的藍片岩。 有著名的木蘭山組歌和烽火木蘭山。擁有雄偉壯觀的群巒秀峰、木蘭山古建築群的眾多道佛泥塑,宮觀櫛比的木蘭山道教叢林、十里槐花、瞬息萬變的雲海奇景。
木蘭天池
木蘭天池風景區位於黃陂區北部長軒嶺街道,距武漢天河機場45公里。整個景區佔地面積9000畝,森林覆蓋率達98%。木蘭天池是木蘭的外婆家、木蘭成長地,再現了木蘭童年生活的快樂時光。
木蘭天池是AAAAA景區,面積13平方公里,主要由「浪漫山水」、「高峽人家」和「森林公園」三大主題景園鏈接成一個南北走向,長達十餘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峽谷,是國家森林公園。十里野杏花、野菊花、油茶花,分布在峽谷、大小天池的兩岸。其主峰海拔520.6公尺,屬大別山南麓。景區年平均氣溫介於15-22℃之間,七月份平均氣溫25.8℃。
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作為木蘭天池的三期園區,各種珍貴動植物達1000餘種,是三峽工程植物保護移植基地。
雲霧山
享有「西陵勝地、楚北名區、陂西陲障、漢地祖山」美譽的木蘭雲霧山,為5A級景區,地處武漢市黃陂區西北李家集街道內,距武漢市中心65公里,距黃陂城區29公里。以山命名有南海艦隊997雲霧山艦。木蘭雲霧山是木蘭將軍歸隱之地,草廬明志,花海知心,擁有花語山(杜鵑花華中一絕),仙人洞及歷代兵家博弈所遺存的古代城寨龍王尖石寨。
每年元宵燈會,木蘭雲霧山僵獅子盛行。這里有「十里花山,八里柳溪,一山兩教,四季香火」。還有非遺黃陂泥塑、白鷺林。雲霧山蘊藏著千萬株形態各異的萬畝杜鵑花海似綺麗的綵帶飄動在青山幽谷之中。雲霧山恐龍谷和雲霧山冰雕館又先後開園。
被稱為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中的百景園,山內常年平均氣溫18℃,有各種樹木150餘種,中草葯材600餘種,森林覆蓋率95%以上。
木蘭草原
木蘭草原位於武漢黃陂區王家河街道,屬「木蘭八景」之一。景區距武漢市城區36公里。木蘭草原是木蘭騎馬射箭、演兵練武之地,木蘭從軍騎馬射箭的場景歷歷在目。木蘭草原是5A景區,面積4800畝,融草原風情觀光、戶外拓展、水上游樂為一體,是華中地區唯一的以草原風情為主題的風景區。
木蘭草原是中南惟一的天然草場,其中的王子草場有長千米的「葡萄長廊」蜿蜒曲折和一望無垠「公主湖」,草原白鷺湖,吉祥廣場。
木蘭草原坐擁華中最大的格桑花花海,充滿西北特色的跑馬射箭等大漠風情。在木蘭草原,開滿紫色、粉色、白色、紅色的千畝格桑花。 清涼寨
木蘭清涼寨是AAAA級景區,平均海拔600餘米,景區總面積6000餘畝,有近2000畝油茶和各類品種的茶花,所在的劉家山村是武漢最美的山村。
木蘭清涼寨位於蔡店街道西北部劉家山,年平均溫度低於武漢市中心城區4-6度,十里中華櫻花、映山紅、油菜花、茶花花花飄香,推出的攀水瀑布、古炭窯、滴水觀音、九龍飛瀑等旅遊景點,加入豐富多彩的祈福、採茶等活動。
清涼寨深秋,三角楓等多種秋季紅葉樹種面積3000餘畝,形成艷麗的秋季紅葉景觀。劉家山和丁家山兩個高山自然村銀杏樹達5萬余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銀杏近百株,是武漢市境內目前最大的高山古銀杏群。
大余灣
大余灣是位於武漢黃陂區木蘭鄉。大余灣共有近40幢房屋為明末清初建築,石屋石砌,雕梁畫棟,有數百年歷史,是典型的明清風水建築格局。該村先祖曾有過「一門三太守,五代四尚書」的歷史輝煌。為湖北第一民俗村,作為一個風景秀麗的徽派建築古老村落大余灣村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
大余灣古建築群是中華耕讀文化的典型,保留和繼承了古代遺存中那種難得的恬靜與淡泊的慢生活模式,花海樂園擁有萬畝油菜花、百畝紅梔子花,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錦里溝
錦里溝是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蔡店街道境內。始建於清朝雍正時期。
錦里溝由環湖風情體驗區、峽谷游覽區和寨王文化展示區三個部分組成。游線全長12公里,串聯大小景點48處,是武漢市唯一的土苗文化風情旅遊區,也是最大的自然山水度假區。篝火晚會 青山綠水,溪流環繞,湖泊、瀑流、峽谷、野花與吊腳樓、風雨橋等土家建築交相輝映,
農耕年華
農耕年華是AAAA級景區,位於武湖街道,佔地面積3000畝,已建成農業科普示範區、高爾夫體驗區、農耕文化展示區、百果觀賞採摘區、藤園彩林瀏覽區、珍奇動物觀賞區、生態濕地游覽區等十二個功能區,是華中最大的農業主題觀光園區。農耕年華千畝的桃花景色秀麗,鎮、村、塔、橋星羅棋布。 勝天農庄位於黃陂區王家河街道,AAA級景區,有太平天國古城依山就勢,以青石干砌而成,城牆高4米左右,佔地面積約一萬多平方米。靈宮殿與白馬寺始建與唐朝,穿插了露營、cs,垂釣,卡丁車,竹筏漂、叢林越野、攀岩、速降、搭繩過澗、水上飛索等許多另類戶外活動。
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是與阿里巴巴合作的中國首家超大型智慧市場。AAA級景區。
木蘭古門位於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的姚家集街道境內,國家AAA級景區,總面積6000畝,距武漢中心城區約65公里,屬典型的山水石林景區。古門湖位於古門山西麓,湖面約800畝,古門萬畝荷花塘,半島眾多。古門山景區內有大小瀑布十多處,其中最長的「三疊瀑」有約百餘米,最高的「百丈瀑」約高50米。
木蘭湖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國家AAA級景區,湖面17平方公里,108個大小湖汊組成57公里的環湖公路蜿蜒曲折,32個大小島嶼星羅棋布。木蘭將軍自幼操戈習武在此而得名。木蘭湖西岸三千米為木蘭廟,廟前有千年銀杏,廟後為木蘭墓,始建於唐,明清多修繕。木蘭湖鳥島長年棲息著各種鳥類10餘萬只,其中30%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與台灣南投縣日月潭結成了「姊妹湖」。 姚家山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是武漢抗戰第一村。1941年至1946年,新四軍五師司政兩部常設在姚家山,姚家山新五師司政機關舊址作為新五師和鄂豫邊區黨委機關駐地。周邊有雙峰尖、西峰尖、茶山等九座山體相峙環繞,四季常綠、冬暖夏涼。姚家山溪谷,櫻花、中華白鵑、杜鵑花、杏花、桃花、梨花等山野鮮花眼花繚亂。
天寨溝漂流位於武漢市黃陂區的蔡店街道境內,是武漢市第一家漂流景區。 天寨溝漂流河道全長3.8公里,落差136米。河道內森林覆蓋,乘艇漂流穿行在林蔭之中,河道中有大小十八龍潭。
木蘭花園(武漢木蘭玫瑰花園)坐落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道勝天村,是武漢地區最大規模玫瑰園,種植3000餘畝玫瑰花,花色分為紅、粉、黃、白、復色五大色系。
紅崗山位於武漢市黃陂區蔡家榨街道。是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誕生地。這里還有太平天國時期古寨城牆遺址。也是武漢馳名的茶鄉古鎮。
月亮湖(院基寺水庫)位於武漢黃陂區明清古街背後,與當地木蘭湖景區夏家寺水庫和梅店水庫相呼應,形成「日月星」三湖鼎立之勢,該湖蓄水量1.08億方,已經成為著名的濕地生態旅遊區。
謙森島庄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祁家灣街境內。該園由四個林果生產場組成,擁有果園種植面積1萬畝。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金果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雷段村,距武漢市中心28公里,武漢金果園基地現有果樹面積1000畝,品種有水蜜桃樹、黑寶石李、梨樹、棗樹、枇杷樹、橘樹、柑橘樹等20多個品種1萬余棵果樹。黃陂形成了木蘭湖藍莓、羅漢桑椹、前川金果園甜桃、武湖草莓、蔡榨茶葉等五大休閑採摘基地。
武漢農業生態園位於武漢市的黃陂區武湖街道。
Ⅶ 黃陂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木蘭山:位於武漢市北部。海拔582.1米,為國家AAAAA級風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木蘭山是木蘭文化之源,花木蘭將軍生葬於此,祭祀於此。集宗教、地質、建築奇觀為一身,有木蘭殿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塑有花木蘭「三應身」神像。木蘭山神祀制為清朝政府為紀念花木蘭所設祭祀區。
木蘭天池風景區:位於黃陂區北部長軒嶺街道,距武漢天河機場45公里。整個景區佔地面積9000畝,森林覆蓋率達98%。木蘭天池是木蘭的外婆家、木蘭成長地,再現了木蘭童年生活的快樂時光。
雲霧山:享有「西陵勝地、楚北名區、陂西陲障、漢地祖山」美譽的木蘭雲霧山,為5A級景區,地處武漢市黃陂區西北李家集街道內,距武漢市中心65公里,距黃陂城區29公里。以山命名有南海艦隊997雲霧山艦。木蘭雲霧山是木蘭將軍歸隱之地,草廬明志,花海知心,擁有花語山,仙人洞及龍王尖石寨。
Ⅷ 廣州黃陂地鐵站陂怎麼讀音是什麼
bei。地鐵黃陂站位於廣汕二路與華僑街交界處。
「陂」字作為地名用字時,並沒有統一規范,各地地名中,「陂」字讀音不盡相同,這里略作說明:
大陸普通話區域,讀pí居多,如新華字典中提到的黃陂,還有傘陂、演陂、焦陂、官陂、白陂等。方言一般讀bi,如在贛閩粵客家方言區和贛語區普遍念「bī」。
粵語區域讀bēi居多(因粵語的「陂」指「陂塘」),如東陂、車陂、高陂等,注意無論是普通話還是粵方言都發「碑」字的音。
讀pō的只有極少數。
資料擴展:
黃陂區[huáng pí qū]
黃陂(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一般指黃陂區,隸屬湖北省武漢市,地處武漢市北部,湖北省東部偏北,地跨東經114°09′—114°37′,北緯30°40′—31°22′,總面積2256.7平方公里。黃陂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分明。
黃陂十景:天池映峰(木蘭天池)、雙鳳呈祥(雙鳳亭)、唐韻神獅(僵獅子)、漢北霓虹(漢口北)、灄水凌波、龍騰長城(龍王尖石寨)、奧萊溢彩(武漢百聯奧特萊斯廣場)、雲霧花海(雲霧山)、府河春曉、湖畔攬勝(木蘭湖)。
擁有木蘭湖白鷺濕地自然保護小區、木蘭山自然保護區、素山寺自然保護區,木蘭花溪濕地、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等5個省、市級自然保護區。建設木蘭西湖濕地、湯仁海、木蘭花溪濕地、武漢府河濕地等濕地公園。
Ⅸ 正月十五湖北哪裡有廟會
下面提供幾個武漢郊區且不遠的可能有比較大的玩龍燈場面的地方,不一定準確,僅供大家參考。
一、黃陂蔡家榨鎮
蔡家榨鎮元宵節是他們最大的節日,這里有元宵節舞龍、舞獅、踩高蹺、蝦子精、蚌埠精等民俗表演。
黃陂蔡榨街西部的鳳桐碰凰寨是個40米高一里長的小村,但是每到元宵節,周圍龔家大灣、蔡姓40灣、汪西灣、熊家大灣、朱家大灣、喻家大
灣等百多個村寨的龍燈隊就自然匯聚山寨,一時焰火沖天,燭光如晝,鑼鼓鞭炮甚至火銃齊放,真個是震聾發聵。蔡官田灣的燈一定寫有「辛
亥革命首義旗」的,因為首義元勛蔡濟民是這里出生的。喻家大灣的龍燈隊中,鑼鼓最出名,大鑼兩人抬,鼓面可睡四人!劉家河灣的龍燈隊
叫「墨魚龍燈」,每節都燃燭,舞時金光閃閃。四詹里家村和王家田灣的龍燈也很不錯。
因為去過兩次,所以我建議:正月十四一天,可以去鎮上或者村子裡面看旱龍遊走於家家戶戶;中午可以去辛亥革命首義村的蔡官田灣拜訪;
天黑時分,鎮上或者村子裡面的火龍開始巡遊,我們可以跟著火龍巡遊,看看祭壇、說彩頭的情景,一定會讓你終生難忘。
當地有一個風俗,就是正月十五一大早天不亮的時候吃年飯。當天一大早,幾個村去鳳凰寨進香是重頭戲,過去為了搶頭香甚至一轉鍾就上山
了。不過在2009年,這個蔡榨街鳳凰寨只有戴家灣一個灣子玩龍燈了,其他村寨沒有玩了。
去鳳凰寨請注意:農村過節期間鎮上的旅店一般不開門,就是開門位置與條件有限,吃飯也不能夠跟平時比,餐館一般不營業。
交通:去鳳凰寨黃陂蔡榨的交通:最好自駕,也可以在漢口火車站對面的金家墩長途汽車站門口坐直接開往黃陂蔡榨的班車,現在黃浦路口也
有開往蔡榨的車。還有在漢口火車站廣場坐292路公交車,4元到黃陂汽車站(終點站),然後就在車站轉中巴去蔡家榨鎮,其實去黃陂縣的每
一個點都可以這樣走的。
二、黃陂長堰鎮
黃陂長堰鎮與蔡家榨鎮幾乎在一起,可以先去長堰鎮看正月十四傍晚的夜龍巡遊,「夜龍」有兩種面孔,白天它和普通龍燈差不多,到了晚上
,將龍燈上的外面的龍衣退去,只留下龍頭,每節龍點上燈,就變成「夜龍」燈;男女老少就會點著胡輪歲花燈籠尾隨龍燈走。龍燈是沿著祖先約定
的線路圍繞鎮走一圈的。龍燈每到一個固定位置,一般是村口,地主方早就擺上了香案,舉行了隆重的迎龍祭祀活動,祭祀中間由頭人帶頭喊
出一些吉利的話,並拋灑穀物還有茶葉還有芝麻等一些象徵吉利的農作物,他說完一句話,邊上的人就都一起吆喝一聲:「喝!」以表附和之
意。
正月十五才是正式玩花燈的時候。過節期間鎮上的旅店好像也不開門,但是吃飯好像沒有問題。
交通:去黃陂長堰鎮的班車在161醫院門口上,也可以在漢口火車站廣場坐292路公交車在黃陂轉車。
三、黃陂王家河鎮
黃陂王家河鎮在黃陂東北方向,與蔡家榨鎮毗鄰,長堰鎮現在已經並在王家河鎮了。
墨龍燈 又名火龍褲睜燈,流行於黃陂區王家河鎮涼亭村河劉灣。所串九節全部由S形龍狀燈節組成,象徵龍生九子,內插蠟燭,輔以民樂,遊走穿
繞,晃擺造型,氣氛熱烈。鰲魚燈,僅活動在黃陂區王家河鎮江東方紅村黑李灣。元末明初由江西移民傳至黃陂,根據鯉魚跳龍門的故事衍變
而成,即鰲魚跳過龍鳳彩門即成為龍,它是由魚化龍傳說的藝術再現。在王家河一帶還有一種高龍,與漢陽的高龍很像,由一個人獨舞;還有
一種幾盡絕跡的站在高蹺上玩的舞獅。還有元宵之夜快嶺大彭灣村的舞龍舞獅鬧元宵也值得一看。
交通:去黃陂長堰鎮或者去蔡家榨鎮的班車都經過王家河鎮,漢口、黃陂都有直達的班車。
四、孝南楊店鎮
楊店鎮位於湖北孝感孝南區東北部。楊店鎮素有「舞龍之鄉」的美稱,每年正月鬧元宵的時候來自全鎮各村的龍燈按規定是:一條龍不能多;
一條龍也不能少。目前只有在這里,還能看到正宗的龍燈風俗。
楊店附近有一個小的村名叫「楚江院」,玩高蹺鬧新春的習俗在楚江院已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現在,這里的高蹺被成為「娃娃高蹺」,因為
參加高蹺表演的全部都是年齡從四歲到十六七歲不等的孩子,他們一般是在上大廟的最後壓台的隊伍了。
每年的正月十二是龍開光的日子,開光儀式是由有德道士主持的,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參加,頂禮膜拜,顯靈的馬角還要舞僵獅朝拜祠堂。
正月十三各村有燈的都起了大早,做著趕會前龍燈正式出遊的准備。從四面八方陸續趕來的龍燈獅子龍船和高蹺讓沉睡一載的古廟瞬間復活了
。一時間,土場上人聲如沸,鑼鼓聲聲,炮仗如煮粥般的爆響,楊店鎮附近的30幾條龍都要去鎮東頭的「天符廟」進香、朝拜。然後再結隊去
「上大廟」,也就是上「侯家大廟」。天符廟離侯家大廟有大約4公里遠,浩浩盪盪的龍燈隊伍在春天的田野大地上連綿幾公里,蔚為壯觀。
正月十四各個灣子的龍燈基本上是在自己灣子裡面玩,走家串戶,給每家帶來了喜慶與吉祥,叫「拜燈」。
正月十五日接近中午時分,附近灣子所以的龍燈又一次集合在一起,先到街上敬了天符廟以後,所有的龍燈在楊店街南側串游於村村灣灣,因
為每一個村灣都要有接龍、舞龍、送龍的儀式,又因為場地原因,龍燈大軍在每一個灣子裡面都要分批進場表演,所以整個時間需要很長,幾
乎要用整整一個白天,午餐是在田野裡面由村子裡面用車集中做好拖來的。
正月十五日晚上,除了少數幾個灣子遵祖例在十六日外,幾乎全部在當天深夜臨近轉鍾前舉行庄嚴的「燦燈」儀式,全體村民簇擁龍燈來到灣
子附近的一處近水的地方,插上手上的香與燭,跪拜在地,在頭人的喃喃彩詞聲中,恭送龍升天。
交通:去楊店的交通可以從孝感轉車,也可以從黃陂轉車去。不過最直接的是在黃浦路161醫院門口坐直接去楊店的中巴車,大約每15分鍾一趟
,車票大約12—15元。自駕更方便,京港高速在楊店有一個高速出口下高速向東只有2公里就到了。
楊店現在有一座三星賓館,還有幾家個體旅店,餐館是可以保證有飯吃。
五、黃陂方安集
黃陂最大的龍燈廟在方安集,那是最熱鬧的地方了,這里的特點是只玩獅子與踩蓮船,不玩龍燈;正月十五上午,周邊幾十個村子都要上一個
廟——鄭家廟。當天一撥一撥的朝拜隊伍按照祖訓依次上廟朝拜,鑼鼓聲與鞭炮聲幾里遠都可以聽見。注意:上廟的時間一般是在上午10時為
了最高潮,晚了就沒有了。
交通:方安集在黃陂的西邊靠近孝感的大路邊上,鄭家廟在方安集鎮的正南2公里的地方,可以在黃陂坐開往孝感的班車在方安集鎮下;也可以
先坐黃浦路——泡桐的班車,在達義的路口下,再在路口等路過車或者坐麻木車去方安集,交通也十分方便。
六、黃陂泡桐鎮
十幾年前我專門去那裡看過龍燈,正月十四的一天,鎮上面熱鬧非凡,十五的上午,周圍的幾個村子的龍燈上一個廟,一不小心就會打起來了
。不過現在好了,大家都和諧了,和諧是我們時代的主旋律。
交通:去黃陂的泡桐的交通十分方便,漢口161醫院門口有直接開往泡桐的班車,15分鍾一趟,每人10元。
七、黃陂羅漢寺鎮
黃陂羅漢寺這個地方玩龍燈與眾不同的是,幾十條龍燈上到伏馬山這個大山上去朝山敬廟,(伏馬山海拔184米)陣勢之大,人數之多,場面之
壯觀,及其罕見。正月十三,龍燈上山寨,周圍十幾個灣子的燈匯集過來,依次上山寨。敲鑼打鼓放鞭炮,人山人海,地動山搖。在山頂敬廟
下山後,匯集在吳家大院後面的祖墳地,好大一個平坦地鋪滿了龍燈,在鑼鼓鞭炮聲中,他們盡情地玩,時而站著舞、時而跪著玩,一時間響
聲震天、煙霧彌漫、氣勢磅礴。
雖然現在玩的龍燈少了,正月十五羅漢寺鎮街上面還是有玩龍燈的隊伍。
交通:羅漢寺就在黃陂旁邊,距武漢市區中心約50公里,去泡桐、楊店的車都經過這里,不過羅漢寺鎮在這個路口裡面還有2公里的地方,路口
有麻木可以坐進去。
八、黃陂長軒嶺鎮綠林村
長嶺鎮綠林村地處黃陂中部南麓的大別山余脈中,坐落於李集鎮東北和長軒嶺鎮西的交界處的龍王尖山下,龍王尖是這一帶山脈的最高峰,海
拔385.6米,主峰頂巔有一座古廟,名曰龍王廟。山上的龐大的古兵寨遺留斷垣殘壁還在向我們訴說過去的輝煌歲月。
綠林村實屬相對閉塞的小山村——遠離鄉鎮的中心、村裡面與外界相通的唯一的一條土路也是坑坑窪窪,晴天滿天灰、下雨滿身泥;一天只有
一台中巴從更遠的竹園村路過離村2公里的路口。
綠林村正月十五鬧元宵的特色是「高擎龍燈上龍王尖」,綠林村龍燈上山的出發時間是正月十三下午五時。龍燈上到山巔的龍王廟祭祀以後,
天已經慢慢黑了,村民點亮龍燈裡面的蠟柱和手中的燈籠,長長的火龍從山上游下,十分壯觀。下山以後還要去家家戶戶拜年一直鬧到深夜。
綠林村好像不是每年玩,玩2年停2年,所以要提前聯系。
交通:目前進村有兩條路,主要是從黃陂——碾子崗以後,在快到長嶺鎮附近向左轉入7公里長的土路,路口的指示牌是「採石場」。所以再好
自駕。每天有一趟漢口到竹園的中巴車,路過進綠林村的路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先到泡桐鎮,再包面的或者麻木直接去綠林村,這段路程大
約有10公里。
九、新洲道觀河
每年元宵節期間,道觀河街上都有舞龍燈、燈會、腰鼓表演、牌子鑼鼓表演等。
交通:去新洲道觀河交通也方便,有直達的班車,但是不多;漢口武漢港門口有開往新洲的公交車,車票13元,在新洲車站轉前往道觀河的中
巴即可。最好自駕前往。新洲道觀河食宿是非常方便的。
十、新洲城關
每年元宵節當天上午,新洲區的「牌子鑼鼓」隊及龍燈隊,將集中在新洲人民廣場大顯身手。每支「牌子鑼鼓」隊由數名農民組成,樂器有京
鑼、小堂鼓、京鈸、大喇叭、墊鈸、擊鈴、小鑼、馬鑼各1個,外加2隻嗩吶。屆時,「巨龍」上下翻飛,鑼鼓、嗩吶一起吹打,鞭炮聲震天,
場面將非常熱鬧壯觀。「牌子鑼鼓」是新洲特有的民間文藝精品,由古代的鼓吹樂演繹發展而來。
交通:漢口武漢關碼頭有直達新州的公交車,十分方便。
十一、黃陂木蘭山
每年木蘭山古廟區有財神誕辰日廟會;木蘭山廣場有元宵節民俗活動。附近的張家沖村的高龍燈與千古名山木蘭山一樣馳名,張家沖位於木蘭
山西麓,灄水河東岸,個是千餘人的大灣,共有16條龍燈、8隻獅子、11條綵船。張家沖高龍燈頭高丈余,呈S型造型。龍身描龍綉鳳,綴鱗刺
甲。龍頭龍身均由綢布和精紙料做成,內可插放蠟燭。
交通:先從武漢市內乘車至黃陂,漢口火車站廣場西廣場有292路公交車前往前川(黃陂),就在下車的車站再轉當地巴士到木蘭山;市內有直
達木蘭山的旅遊班車;最好的是在漢口黃浦路161醫院門口坐漢口—蔡店的班車,在木蘭下,每15分鍾有一趟車。
十二、孝感肖港金神廟
孝南區肖港鎮西南隅的金神村有座金神廟,過年的時候有「抬故事」,即由附近一至三歲的小孩們坐在桌子上,濃墨重彩地被化妝成古代的王
侯將相,被人抬著由小街上遊行,這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金神廟每年唱戲,據說不唱戲就會發洪水。「抬故事」也幾乎年年舉行,是不是
確實?目前不知,如果有人去了,請留下墨寶。
交通:自駕:武漢天河機場—孝天路—107國道北上—孝感市肖港鎮;公交車可以在孝感車站轉前往肖港的班車。
十三、新洲張旗牌灣
高蹺獅子 ,該舞張姓獨傳。至清末,才傳藝於外姓。高蹺獅子舞表演形式別具一格:舞獅人的雙腳踩在一尺八寸高的高蹺上,前滾後翻,騰轉
蹦跳,表情達意。在新洲舉水以西的周鋪、倉埠、陽邏、張店等地盛行,並流傳到河南、湖南等省。
交通:可自駕。或到武漢港門口坐到新洲的公交車,再在新洲車站轉車。
十四、漢陽新農、侏儒鎮
五蝦鬧鰱燈是由篾扎紙糊而成。「五蝦鬧鰱」初由五隻彩蝦和一條鰱魚組合而成,其意用五蝦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向,又含有五福獻壽、年年有
余之意。表演時蝦由兩人執舞,男舞蝦頭,女舞蝦尾,在鑼鼓輕重緩急的伴奏中,通過纏頭、繞腰、掃腿、換把等動作,表現蝦子的彈、跳、
翻、轉等形態。鰱魚則由一男性高舉,徜徉於群蝦之間,時游時戲、且逗且舞,使整個場面呈現出歡快活潑的氣氛。
交通:漢陽王家灣隨時有公交車前往。
十五、漢陽江堤鄉、永豐鄉
高龍 武漢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武漢高龍由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組成,屬切割式結構。其造型十分奇特,龍身則是由13或17個太極、八卦
圖形燈的燈節用繩串成一體;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雖是切割式,卻力求一體化。武漢高龍的舞技主要包括「叩」、「掃」、「舉」、「托
」、「抖」、「頂」以及被稱為「神功絕技」的「口銜齒托」。
交通:漢陽王家灣隨時有公交車前往。
十六、黃陂祁家灣
正月十三僵獅子拜訪每一戶村民,在村民家門口舞獅。村民擺香案、放焰火鞭炮迎接,名曰「吃香案」。舞獅時間長短取決於燃放鞭炮的時間
,鞭炮燃放不停舞獅不停。
正月十五元宵夜,祁家灣街道兩邊擺滿了香案和禮花,龍燈和僵獅子沿街拜訪,人們狂歡狂舞、禮花沖天。村裡面的舞獅完後,僵獅子以口含
滅蠟燭火焰,將獅子的眼睛帶至荒野燃毀,稱為「化獅」。全部完成儀式以後村裡的人,包括在外地的村民由親朋好友安排到各家吃酒,稱「
下馬酒」。附近的九子村和董灣也值得一看。
交通:可以自駕,漢口——祁家灣的公交車起點站在漢口江岸的新榮村路公交車站。
十七、黃陂李集鎮
李集鎮在黃陂西部,是一個比較大的鎮。劉彭家灣有有108戶村民,更有一位有名的「獅王」——劉明啟,他身高1.75米,體型中等,根據燃放
鞭炮時間長短拿著一個百餘斤的獅頭一口氣能舞上七八個小時,正是憑著這一點,他成了遠近聞名的「獅王」。每個村的「頭人」是龍燈隊的
組織者,每年從村裡推選出幾家來擔任,負責龍燈隊的器材購置、人員組織和伙食供應。
交通:從漢口161醫院門口每15分鍾前往泡桐的班車都進李集街上面停留上下客。
除此以外,還有黃陂區前川街真君村張李灣、黃陂前川街高湖村杜家墩、黃陂橫店張家大灣的龍燈也是有名的,也值得一看。總之,大家可以
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交通,選擇地參加。
安全貼士:
1,出去注意安全,不要與當地村民發生矛盾,遵守當地的民風民俗,比如有的地方女人不能摸龍燈、不要從龍燈肚子下穿過去、不能去摸龍旁
邊的獅子等,最好幾人成行,相互有個照應。
2,照相前最好詢問一下當地村民,如果發現有當地村民發生矛盾時,最好遠離,遠離「馬角」。
3,一般農村當地的旅店十五以前不開門營業,如果過夜最好帶上露營的裝備自己解決。
4,我不能保證上述資料的准確性。這是因為手頭的資料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