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武漢黃陂 > 黃陂嗩吶

黃陂嗩吶

發布時間:2020-12-15 01:38:39

❶ 什麼是漢劇

中國戲曲劇種。俗稱「二黃」,又有「楚劇」、「漢調」兩種叫法。它為湖北主要的專戲曲劇種。主要屬流行於湖北省境地內長江、漢水流域以及河南、湖南、陝西、四川部分地區。清代中葉形成於湖北境內,發展成為襄河、荊河、府河、漢河四支流派。俗稱路子。清末民初,成立了專科班,培養出余洪元、吳天保、董瑤玠等一批名角,漢劇隨之興盛。抗日戰爭爆發後,漢劇藝人參加了抗日救亡活動,成立了漢劇流動演出隊。1962年建立了武漢漢劇院,主要演員有陳伯華等。

漢劇聲腔以西皮、二黃為主,兼有歌腔、崑曲、雜腔、小調等曲調。高亢激越,爽朗流暢。在漢劇中,鑼鼓地位不可或缺。它打法多樣,分為大打、小打和串打。其中,串打配以馬鑼,節奏感強,氣氛強烈。腳色行當分為十大行:一生、二旦、三凈、四末、五丑、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末腳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勝;旦行唱腔絢麗多彩,以聲傳情,聲情並茂。

漢劇傳統劇目有660餘個,多是歷史演義故事和民間傳說,如《英雄志》、《祭風台》、《李密降唐》等,以《宇宙鋒》等劇的演出最為人稱賞。漢劇還有很多雜腔小調和豐富的曲牌。專唱曲牌的劇目有《大賜福》、《草場會》、《五才子》等。

❷ 漢族傳統的民族樂器有哪些

漢族是有音樂傳統的民族,漢族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創造。秦以前,漢族先民已創造了樂器和樂曲,發明了樂律。漢唐盛世,漢族音樂以歌舞音樂見長;宋元以後,則以戲曲音樂為主。當今世界公認的音樂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漢族稱三分損益律)、純律及平均律,漢族皆獨立發明,其成果如車條之輻輳,匯入世界音樂理論之軸心。
——民 族 樂 器——
民族樂器分為四類:體鳴樂器;膜鳴樂器;氣鳴樂器;還有弦鳴樂器。
一、體鳴樂器
(1)敲擊體鳴樂器:叮咚、木棍琴、韻板、基諾竹筒、竹筒琴、鑼、鐺鐺、單打、鋩鑼、銅鼓、三角鐵、木魚、廣東版、木琴、鋁板琴,等等。
(2)互擊體鳴樂器:棒棒、銅鏡、竹梆、竹杠、鈸、布哉、乳鈸、頭鈸、二鈸、小鈸、鐃、大鐃、釵、司涅、鑔、小鑔、碰盅、碰鈴、腰鈴、闊朔克、板凳、它石、它石、骨板子,等等。
(3)落擊體鳴樂器:樂杵、竹搗筒、竹筒、瑤族竹筒、阿嘎、,等等。
(4)搖擊體鳴樂器:連廂棍、薩巴依、熱巴鈴、盤鈴、金剛鈴、瑤鈴、薩滿鈴、晃鈴、串鈴、
銅鈴、八寶銅鈴、師刀,等等。
(5)綜合奏體鳴樂器:竹簧、蹈到、鐵簧、錫伯族鐵簧,等等。
二、膜鳴樂器
(1)棰擊膜鳴樂器:大鼓、排鼓、壯族的種勞、瑤族大鼓、水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斗、光攏、贈疆、瑤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豬嘴鼓、姜鼓、戰鼓、扁鼓、八音鼓、書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日木、環鼓、抬鼓、達瑪、納格拉、達瑪如、建鼓、神鼓、那額、達布爾、竹鼓,等等排鼓。
(2)拍擊膜鳴樂器:夏爾巴鼓、八角鼓、鈴鼓、達卜、黃泥鼓、長鼓、光亞、光吞,等等。
(3)混合擊膜鳴樂器:手鼓(俗稱蛇皮鼓)、圓鼓、邊鼓、雙面鼓、杖鼓、蜂鼓、汪都 ,等等。
三、氣鳴樂器
(1)唇振氣鳴樂器:牛角、銅角、剛洞、海螺、鹿笛、長號、筒欽、鋩筒、布巴,等等。
(2)嗓振氣鳴樂器:合歡簫,等等。
(3)邊棱氣鳴樂器:胡笳、壯笛、乃依、橫笛、排蕭、短簫、筒簫、鼻簫、斯布斯額、鷹笛、
骨笛、吐任、直通簫、布利亞、巴葛丟冬、列都、笛朽篥、庫洛、雙管鼻笛、扎令、阿烏、笛老挪、泥哇嗚、狍哨、口笛、塤,等等。
(4)吹口氣鳴樂器:夜簫、侗笛、塞簫、獎、瓦格洛、雄林、蘇奈依、嘟嚕、低音嘟嚕、太平簫、嘎嗦、五月簫、篳簫、篳筍、勒絨、姊妹簫、雙管侗笛、波曉呼、決篥傑,等等。
(5)單簧氣鳴樂器:巴烏、篳、篳相、苗笛、芒筒、竹葉笛、馬布、篳魯、寸笛、咚咚虧、筆管、大嘀瓏、篳多喝、波蘆、篳建、利列、利羅、笛列、篳爾、篳朗布浪、芒笛、美都、其篥、雙管巴烏、雙管篳朗叨、篳總、決列、雙管竹葉笛、雙管馬布、菲察克、篳達、葫蘆絲、蘆笙、排笙、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木葉,等等。
(6)雙簧氣鳴樂器:巴拉曼、波伯、細篳篥、小悶笛、蘇爾奈、長嗩吶、嘉令、波列、苗族嗩吶、白族嗩吶、彝族嗩吶、拜、勒尤·勒浪、洞巴、闊詩乃依、雙篳篥、長積、雙管悶笛、咪咪、雙勒浪,等等。
四、弦鳴樂器
(1)打擊弦鳴樂器:揚琴、竹筒琴、竹琴、鏘,等等。
(2)彈撥弦鳴樂器:古箏、柳琴、阮(大阮、中阮、小阮)、古琴、蝶箏、玄琴、伽倻琴、雅托噶、五弦琴、獨弦琴、五弦琵琶3)弓拉弦鳴樂器:二胡、中胡、老胡、高胡、京胡、板胡、馬頭琴、琤尼、牙箏、胡琴、椰胡、葫蘆胡、土胡、根卡、獨弦胡琴、適爭、玎黑、奚琴、改革奚琴·四弦奚琴、必汪、鐵琴、馬骨胡、竹筒胡、二黃、等等······

補充:
—— 青銅樂器主要有鐃、鉦、鍾、鐸、鈴、鉤、鐓於、鼓等
一、弦樂器
弦樂器是樂器家族內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古典音樂乃至現代輕音樂中,幾乎所有的抒情旋律 都由弦樂聲部來演奏。可見,柔美、動聽是所有弦樂器的共同特徵。弦樂器的音色統一, 有多層次的表現力:合奏時澎湃激昂,獨奏時溫柔婉約;又因為豐富多變的弓法(顫、碎、撥、跳,等) 而具有靈動的色彩。弦樂器的發音方式是依靠機械力量使張緊的弦線振動發音,故發音音量受到 一定限制。弦樂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有時則須運用手指按弦來改變弦長,從而達到改變 音高的目的。弦樂器從其發音方式上來說,主要分為弓拉弦鳴樂器和彈撥弦鳴樂器 (如吉它)。

二、木管樂器
木管樂器起源很早,從民間的牧笛、蘆笛等演變而來。木管樂器是樂器家族中音色最為豐富的一族, 常用被來表現大自然和鄉村生活的情景。在交響樂隊中,不論是作為伴奏還是用於獨奏,都有其特殊的 韻味,是交響樂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木管樂器大多通過空氣振動來產生樂音,根據發聲方式, 大致可分為唇鳴類(如長笛等)和簧鳴類(如單簧管等)。木管樂器的材料並不限於木質,同樣有 選用金屬、象牙或是動物骨頭等材質的。它們的音色各異、特色鮮明。從優美亮麗到深沉陰郁,應有盡有。 正因如此,在樂隊中,木管樂器常善於塑造各種惟妙惟肖的音樂形象,大大豐富了管弦樂的效果。
(1)唇鳴類:長笛(Flute)、短笛(Piccolo);

1.先秦音樂
[編輯本段]
先秦樂器,以磬和鍾最有特色。磬用石磨製而成,鍾用青銅鑄造而成,有鈕鍾、甬鍾、鉦等形式。磬有特磬(單磬)與編磬(組磬),鍾亦有特鍾(單鍾),各懸於木架上,用木槌擊之發聲。又有琴、瑟,傳說為伏羲氏發明,以桐木作體,繩絲為弦,瑟弦數25,琴弦數10或5。秦人損瑟弦之半,造為秦箏,流傳至今。又有築,是用竹尺敲擊發音的弦樂器。青銅樂器還有商代銅鼓(湖北崇陽出土)、鐸、鐃、鈴為擊樂器。又有塤,用陶土燒制而成,吹奏樂器還有排簫、笙、笛等。
樂律的制定,傳說在黃帝之世,傳說不可盡信。但至公元前7世紀,漢族已制定樂律,其計算樂律的「三分損益法」 載於《管子·地員篇》。音樂家們還認為,三分損益制定樂津,實行應依弦長而非依管長。古樂以五聲音階為主,周代出現七聲音階(加變官、變徵相當於47),戰國時已有旋宮的理論,調式運用也很普遍。
先秦樂曲有四類:(1)大型古典樂舞曲,如《大韶》、《大武》等;(2)小舞曲,如《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等;(3)器樂曲,如笙曲《南陔》、琴曲《高山》、《流水》等;(4)歌謠曲,如《詩經》、《楚辭》,每首詩當時都有曲譜,可合弦而歌之。

2.漢唐音樂
[編輯本段]
從漢朝到唐朝,漢族與兄弟民族廣泛開展文化交流,漢族歌舞音樂發展臻於極盛。漢代出現國家設立的音樂機構——樂府,由它收集整理的樂府詩,都有曲調可歌。
漢代北方民歌有《徒歌》(清唱)、《但歌》(有幫腔)、《相和歌》(有管弦伴奏及打節拍的樂器)。《相和歌》的最高形式為歌舞大麴,稱為《相和大麴》,由多節歌舞及插曲《艷》、《趨》、《亂》組成。北魏至隋唐,南方和北方漢族民間音樂統稱為《清商樂》或《清樂》,含民歌和舞曲,是燕樂(宴會音樂)的組成部分。又有宮廷雅樂(禮儀音樂),還有吸收兄弟民族音樂創作的鼓吹曲,如《戰城南》;橫吹曲,如《紫騮馬歌》等。這一時期著名琴曲有《廣陵散》和參與胡笳而寫的琴曲《胡笳十八拍》。
唐代民歌稱為「曲子」,見於敦煌資料,如《菩薩蠻》、《劍器詞》等,都有音樂曲調,以後發展為文學形式詞牌。唐代多段大型歌舞曲稱為「大麴」,綜合器樂、聲樂和舞蹈,長達幾十段,如《綠腰》,大麴中接近漢族《清樂》系統較為幽雅的部分,稱為《法曲》。
唐代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法曲》。唐玄宗時,依表演方式,分音樂為《立部伎》。其室外表演為八部:(1)《安樂》、(2)《太平樂》、(3)《破陣樂》、(4)《慶善樂》、(5)《大定樂》、(6)《上元樂》、(7)《聖壽樂》、(8)《光聖樂》;室內表演為六部:(1)《樂》,包括《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2)《長壽樂》、(3)《天授樂》、(4)《鳥歌萬壽樂》、(5)《龍池樂》、(6)《小破陣樂》。此期歌舞音樂的發展達到了高峰。
漢唐時期新創或引進的樂器有:漢琵琶(阮咸)、箜篌、角、笳、羌笛和六孔尺八(都是現在簫的前身)、篳篥、方響、鑼、達卜(單面鼓)、節鼓、軌箏、奚琴、齊鼓、羯鼓、檐鼓、都曇鼓、毛員彭、簽臘鼓、雞婁鼓、王鼓、連鼓、桴鼓、太平管、跋膝管、七星管等,這一時期各類樂器總數達300多種。
樂律方面,南北朝的古琴曲中,已正式應用純律音階。隋朝立八聲音階。隋唐燕樂用28調。
隋代音樂家萬寶常提出84調的理論,並在隋

唐宮廷雅樂中應用。這一時期,出現「犯調」和「移調」的作曲方法,提出主音樂的表達性能,還出現以減字譜記琴樂譜的方法,又在敦煌發現用工尺譜記唐樂譜,便於樂譜的保存和傳授。

3.宋代音樂
[編輯本段]
宋代戲曲音樂主要有雜劇音樂和南戲音樂。雜音樂吸收了歌舞大麴、北方說唱音樂、民間小唱等音樂因素形成。南戲音樂則以當時南方民間流行的小曲、歌謠為主,吸收流行詞調和歌舞大麴的音樂形成。此外,還有民間「路歧人」表演的說唱音樂《陶真》(農村)、《崖詞》(都市)。
宋代樂器,笙和琴有較大發展。有竽笙、和笙、鳳笙及葫蘆琴、渤海琴、嵇琴(奚琴)、七弦軌箏、雙韻等。其它引進或新制的樂器還有:五孔尺八、叉手笛、鷓鴣、扈聖、倍四、銀字中管、中管倍五等吹樂器。拉弦樂器馬尾胡琴也在11世紀由西北傳入。
用三分損益法算得18律,合理解決了轉調問題,是這一時期樂律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

4.元、明、清音樂與戲劇
[編輯本段]
元、明、清三朝,漢族音樂以戲曲音樂為主。元代戲曲稱為「元曲」,有雜劇與散曲之分。元曲音樂,來源於唐宋詞曲、大麴、諸宮調中名曲及北方民間流行樂曲。其中,單個樂曲稱小令,若干同一宮調七聲音階北曲的單體樂曲依一定的邏輯連成組曲,前有引子,後有尾聲,稱為套數。南方戲曲獨稱為「南戲」,戲曲由五聲音階的南曲構成。元代中期以後,雜劇戲曲南移,南北戲曲合流,形成「南北合套」的戲曲套數。
明代人稱南戲為《傳奇》。明以後,雜劇形漸衰落,《傳奇》音樂獨主劇壇,兼收雜劇音樂,改名崑曲。《傳奇》音樂有《海鹽腔》、《弋陽腔》、《餘姚腔》、《崑山腔》等四大聲腔。其名聲顯著在明朝,其形成之始則在宋、元兩朝。
北方有《秦腔》,起於陝西,以棗樹梆子為板,因稱為《椰子腔》,音樂高亢激越。又有《西秦腔》,起於甘肅,音樂蒼涼深沉,後演變為《西皮調》。《西秦腔》與陝西民間音樂結合,分別形成《西路梆子》和《東路梆子》。《東路梆子》傳到山西,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形成《山西梆子》,在河南形成《河南梆子》,在河北形成《河北梆子》。又有《弦索調》,是用三弦或琵琶伴奏的一種歌唱的曲調,明初起於中州。傳到江南,發展為太倉、蘇州、嘉定三派。
清初,有《二簧腔》,起於江西,傳到安徽、湖北、廣西。又稱為《湖廣調》,或說因湖北黃岡、黃陂得名「二黃」,《西皮調》與《二簧腔》結合,形成《皮黃腔》,是徽劇與漢劇的戲曲音樂基礎。1870年,《皮黃腔》進入北京,形成《京劇》。此後,以崑腔、高腔、梆子、皮黃、弦索等五大聲腔系統為基礎,結合各地民間音樂、逐漸形成一些劇種音樂。如《昆劇》、《徽劇》、《漢劇》、《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粵劇》、《川劇》、《閩劇》、《滇劇》、《湘劇》、《贛劇》等劇種。
說唱音樂以南方的《彈詞》和北方的《鼓詞》最引人注目。彈詞用彈弦樂器琵琶、三弦伴奏,以《蘇州彈詞》為代表。清中葉,蘇州彈詞依曲調風格不同而分為陳調、俞調、馬調。著名藝人有陶貞懷、丘心如、陳瑞生、梁德繩、王周士、陳遇乾、俞秀生、馬如飛、陸士珍、姚似璋、趙湘舟、王石泉等。《鼓詞》由演員,另有三弦、琵琶、四胡等弦樂器伴奏。《鼓詞》又稱為《大鼓》,以冀中《西河大鼓》、《滄州木板大鼓》最早。著名藝人有郝老鳳、王小玉、馬三峰等。

❸ 正月十五湖北哪裡有廟會

下面提供幾個武漢郊區且不遠的可能有比較大的玩龍燈場面的地方,不一定準確,僅供大家參考。

一、黃陂蔡家榨鎮
蔡家榨鎮元宵節是他們最大的節日,這里有元宵節舞龍、舞獅、踩高蹺、蝦子精、蚌埠精等民俗表演。

黃陂蔡榨街西部的鳳桐碰凰寨是個40米高一里長的小村,但是每到元宵節,周圍龔家大灣、蔡姓40灣、汪西灣、熊家大灣、朱家大灣、喻家大
灣等百多個村寨的龍燈隊就自然匯聚山寨,一時焰火沖天,燭光如晝,鑼鼓鞭炮甚至火銃齊放,真個是震聾發聵。蔡官田灣的燈一定寫有「辛
亥革命首義旗」的,因為首義元勛蔡濟民是這里出生的。喻家大灣的龍燈隊中,鑼鼓最出名,大鑼兩人抬,鼓面可睡四人!劉家河灣的龍燈隊
叫「墨魚龍燈」,每節都燃燭,舞時金光閃閃。四詹里家村和王家田灣的龍燈也很不錯。
因為去過兩次,所以我建議:正月十四一天,可以去鎮上或者村子裡面看旱龍遊走於家家戶戶;中午可以去辛亥革命首義村的蔡官田灣拜訪;
天黑時分,鎮上或者村子裡面的火龍開始巡遊,我們可以跟著火龍巡遊,看看祭壇、說彩頭的情景,一定會讓你終生難忘。

當地有一個風俗,就是正月十五一大早天不亮的時候吃年飯。當天一大早,幾個村去鳳凰寨進香是重頭戲,過去為了搶頭香甚至一轉鍾就上山
了。不過在2009年,這個蔡榨街鳳凰寨只有戴家灣一個灣子玩龍燈了,其他村寨沒有玩了。
去鳳凰寨請注意:農村過節期間鎮上的旅店一般不開門,就是開門位置與條件有限,吃飯也不能夠跟平時比,餐館一般不營業。
交通:去鳳凰寨黃陂蔡榨的交通:最好自駕,也可以在漢口火車站對面的金家墩長途汽車站門口坐直接開往黃陂蔡榨的班車,現在黃浦路口也
有開往蔡榨的車。還有在漢口火車站廣場坐292路公交車,4元到黃陂汽車站(終點站),然後就在車站轉中巴去蔡家榨鎮,其實去黃陂縣的每
一個點都可以這樣走的。
二、黃陂長堰鎮
黃陂長堰鎮與蔡家榨鎮幾乎在一起,可以先去長堰鎮看正月十四傍晚的夜龍巡遊,「夜龍」有兩種面孔,白天它和普通龍燈差不多,到了晚上
,將龍燈上的外面的龍衣退去,只留下龍頭,每節龍點上燈,就變成「夜龍」燈;男女老少就會點著胡輪歲花燈籠尾隨龍燈走。龍燈是沿著祖先約定
的線路圍繞鎮走一圈的。龍燈每到一個固定位置,一般是村口,地主方早就擺上了香案,舉行了隆重的迎龍祭祀活動,祭祀中間由頭人帶頭喊
出一些吉利的話,並拋灑穀物還有茶葉還有芝麻等一些象徵吉利的農作物,他說完一句話,邊上的人就都一起吆喝一聲:「喝!」以表附和之
意。
正月十五才是正式玩花燈的時候。過節期間鎮上的旅店好像也不開門,但是吃飯好像沒有問題。
交通:去黃陂長堰鎮的班車在161醫院門口上,也可以在漢口火車站廣場坐292路公交車在黃陂轉車。
三、黃陂王家河鎮
黃陂王家河鎮在黃陂東北方向,與蔡家榨鎮毗鄰,長堰鎮現在已經並在王家河鎮了。
墨龍燈 又名火龍褲睜燈,流行於黃陂區王家河鎮涼亭村河劉灣。所串九節全部由S形龍狀燈節組成,象徵龍生九子,內插蠟燭,輔以民樂,遊走穿
繞,晃擺造型,氣氛熱烈。鰲魚燈,僅活動在黃陂區王家河鎮江東方紅村黑李灣。元末明初由江西移民傳至黃陂,根據鯉魚跳龍門的故事衍變
而成,即鰲魚跳過龍鳳彩門即成為龍,它是由魚化龍傳說的藝術再現。在王家河一帶還有一種高龍,與漢陽的高龍很像,由一個人獨舞;還有
一種幾盡絕跡的站在高蹺上玩的舞獅。還有元宵之夜快嶺大彭灣村的舞龍舞獅鬧元宵也值得一看。
交通:去黃陂長堰鎮或者去蔡家榨鎮的班車都經過王家河鎮,漢口、黃陂都有直達的班車。
四、孝南楊店鎮

楊店鎮位於湖北孝感孝南區東北部。楊店鎮素有「舞龍之鄉」的美稱,每年正月鬧元宵的時候來自全鎮各村的龍燈按規定是:一條龍不能多;
一條龍也不能少。目前只有在這里,還能看到正宗的龍燈風俗。
楊店附近有一個小的村名叫「楚江院」,玩高蹺鬧新春的習俗在楚江院已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現在,這里的高蹺被成為「娃娃高蹺」,因為
參加高蹺表演的全部都是年齡從四歲到十六七歲不等的孩子,他們一般是在上大廟的最後壓台的隊伍了。

每年的正月十二是龍開光的日子,開光儀式是由有德道士主持的,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參加,頂禮膜拜,顯靈的馬角還要舞僵獅朝拜祠堂。

正月十三各村有燈的都起了大早,做著趕會前龍燈正式出遊的准備。從四面八方陸續趕來的龍燈獅子龍船和高蹺讓沉睡一載的古廟瞬間復活了
。一時間,土場上人聲如沸,鑼鼓聲聲,炮仗如煮粥般的爆響,楊店鎮附近的30幾條龍都要去鎮東頭的「天符廟」進香、朝拜。然後再結隊去
「上大廟」,也就是上「侯家大廟」。天符廟離侯家大廟有大約4公里遠,浩浩盪盪的龍燈隊伍在春天的田野大地上連綿幾公里,蔚為壯觀。

正月十四各個灣子的龍燈基本上是在自己灣子裡面玩,走家串戶,給每家帶來了喜慶與吉祥,叫「拜燈」。

正月十五日接近中午時分,附近灣子所以的龍燈又一次集合在一起,先到街上敬了天符廟以後,所有的龍燈在楊店街南側串游於村村灣灣,因
為每一個村灣都要有接龍、舞龍、送龍的儀式,又因為場地原因,龍燈大軍在每一個灣子裡面都要分批進場表演,所以整個時間需要很長,幾
乎要用整整一個白天,午餐是在田野裡面由村子裡面用車集中做好拖來的。
正月十五日晚上,除了少數幾個灣子遵祖例在十六日外,幾乎全部在當天深夜臨近轉鍾前舉行庄嚴的「燦燈」儀式,全體村民簇擁龍燈來到灣
子附近的一處近水的地方,插上手上的香與燭,跪拜在地,在頭人的喃喃彩詞聲中,恭送龍升天。

交通:去楊店的交通可以從孝感轉車,也可以從黃陂轉車去。不過最直接的是在黃浦路161醫院門口坐直接去楊店的中巴車,大約每15分鍾一趟
,車票大約12—15元。自駕更方便,京港高速在楊店有一個高速出口下高速向東只有2公里就到了。
楊店現在有一座三星賓館,還有幾家個體旅店,餐館是可以保證有飯吃。

五、黃陂方安集

黃陂最大的龍燈廟在方安集,那是最熱鬧的地方了,這里的特點是只玩獅子與踩蓮船,不玩龍燈;正月十五上午,周邊幾十個村子都要上一個
廟——鄭家廟。當天一撥一撥的朝拜隊伍按照祖訓依次上廟朝拜,鑼鼓聲與鞭炮聲幾里遠都可以聽見。注意:上廟的時間一般是在上午10時為
了最高潮,晚了就沒有了。
交通:方安集在黃陂的西邊靠近孝感的大路邊上,鄭家廟在方安集鎮的正南2公里的地方,可以在黃陂坐開往孝感的班車在方安集鎮下;也可以
先坐黃浦路——泡桐的班車,在達義的路口下,再在路口等路過車或者坐麻木車去方安集,交通也十分方便。

六、黃陂泡桐鎮

十幾年前我專門去那裡看過龍燈,正月十四的一天,鎮上面熱鬧非凡,十五的上午,周圍的幾個村子的龍燈上一個廟,一不小心就會打起來了
。不過現在好了,大家都和諧了,和諧是我們時代的主旋律。
交通:去黃陂的泡桐的交通十分方便,漢口161醫院門口有直接開往泡桐的班車,15分鍾一趟,每人10元。

七、黃陂羅漢寺鎮

黃陂羅漢寺這個地方玩龍燈與眾不同的是,幾十條龍燈上到伏馬山這個大山上去朝山敬廟,(伏馬山海拔184米)陣勢之大,人數之多,場面之
壯觀,及其罕見。正月十三,龍燈上山寨,周圍十幾個灣子的燈匯集過來,依次上山寨。敲鑼打鼓放鞭炮,人山人海,地動山搖。在山頂敬廟
下山後,匯集在吳家大院後面的祖墳地,好大一個平坦地鋪滿了龍燈,在鑼鼓鞭炮聲中,他們盡情地玩,時而站著舞、時而跪著玩,一時間響
聲震天、煙霧彌漫、氣勢磅礴。
雖然現在玩的龍燈少了,正月十五羅漢寺鎮街上面還是有玩龍燈的隊伍。
交通:羅漢寺就在黃陂旁邊,距武漢市區中心約50公里,去泡桐、楊店的車都經過這里,不過羅漢寺鎮在這個路口裡面還有2公里的地方,路口
有麻木可以坐進去。
八、黃陂長軒嶺鎮綠林村
長嶺鎮綠林村地處黃陂中部南麓的大別山余脈中,坐落於李集鎮東北和長軒嶺鎮西的交界處的龍王尖山下,龍王尖是這一帶山脈的最高峰,海
拔385.6米,主峰頂巔有一座古廟,名曰龍王廟。山上的龐大的古兵寨遺留斷垣殘壁還在向我們訴說過去的輝煌歲月。
綠林村實屬相對閉塞的小山村——遠離鄉鎮的中心、村裡面與外界相通的唯一的一條土路也是坑坑窪窪,晴天滿天灰、下雨滿身泥;一天只有
一台中巴從更遠的竹園村路過離村2公里的路口。
綠林村正月十五鬧元宵的特色是「高擎龍燈上龍王尖」,綠林村龍燈上山的出發時間是正月十三下午五時。龍燈上到山巔的龍王廟祭祀以後,
天已經慢慢黑了,村民點亮龍燈裡面的蠟柱和手中的燈籠,長長的火龍從山上游下,十分壯觀。下山以後還要去家家戶戶拜年一直鬧到深夜。
綠林村好像不是每年玩,玩2年停2年,所以要提前聯系。
交通:目前進村有兩條路,主要是從黃陂——碾子崗以後,在快到長嶺鎮附近向左轉入7公里長的土路,路口的指示牌是「採石場」。所以再好
自駕。每天有一趟漢口到竹園的中巴車,路過進綠林村的路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先到泡桐鎮,再包面的或者麻木直接去綠林村,這段路程大
約有10公里。
九、新洲道觀河
每年元宵節期間,道觀河街上都有舞龍燈、燈會、腰鼓表演、牌子鑼鼓表演等。
交通:去新洲道觀河交通也方便,有直達的班車,但是不多;漢口武漢港門口有開往新洲的公交車,車票13元,在新洲車站轉前往道觀河的中
巴即可。最好自駕前往。新洲道觀河食宿是非常方便的。
十、新洲城關
每年元宵節當天上午,新洲區的「牌子鑼鼓」隊及龍燈隊,將集中在新洲人民廣場大顯身手。每支「牌子鑼鼓」隊由數名農民組成,樂器有京
鑼、小堂鼓、京鈸、大喇叭、墊鈸、擊鈴、小鑼、馬鑼各1個,外加2隻嗩吶。屆時,「巨龍」上下翻飛,鑼鼓、嗩吶一起吹打,鞭炮聲震天,
場面將非常熱鬧壯觀。「牌子鑼鼓」是新洲特有的民間文藝精品,由古代的鼓吹樂演繹發展而來。
交通:漢口武漢關碼頭有直達新州的公交車,十分方便。
十一、黃陂木蘭山
每年木蘭山古廟區有財神誕辰日廟會;木蘭山廣場有元宵節民俗活動。附近的張家沖村的高龍燈與千古名山木蘭山一樣馳名,張家沖位於木蘭
山西麓,灄水河東岸,個是千餘人的大灣,共有16條龍燈、8隻獅子、11條綵船。張家沖高龍燈頭高丈余,呈S型造型。龍身描龍綉鳳,綴鱗刺
甲。龍頭龍身均由綢布和精紙料做成,內可插放蠟燭。
交通:先從武漢市內乘車至黃陂,漢口火車站廣場西廣場有292路公交車前往前川(黃陂),就在下車的車站再轉當地巴士到木蘭山;市內有直
達木蘭山的旅遊班車;最好的是在漢口黃浦路161醫院門口坐漢口—蔡店的班車,在木蘭下,每15分鍾有一趟車。
十二、孝感肖港金神廟
孝南區肖港鎮西南隅的金神村有座金神廟,過年的時候有「抬故事」,即由附近一至三歲的小孩們坐在桌子上,濃墨重彩地被化妝成古代的王
侯將相,被人抬著由小街上遊行,這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金神廟每年唱戲,據說不唱戲就會發洪水。「抬故事」也幾乎年年舉行,是不是
確實?目前不知,如果有人去了,請留下墨寶。
交通:自駕:武漢天河機場—孝天路—107國道北上—孝感市肖港鎮;公交車可以在孝感車站轉前往肖港的班車。

十三、新洲張旗牌灣
高蹺獅子 ,該舞張姓獨傳。至清末,才傳藝於外姓。高蹺獅子舞表演形式別具一格:舞獅人的雙腳踩在一尺八寸高的高蹺上,前滾後翻,騰轉
蹦跳,表情達意。在新洲舉水以西的周鋪、倉埠、陽邏、張店等地盛行,並流傳到河南、湖南等省。
交通:可自駕。或到武漢港門口坐到新洲的公交車,再在新洲車站轉車。
十四、漢陽新農、侏儒鎮
五蝦鬧鰱燈是由篾扎紙糊而成。「五蝦鬧鰱」初由五隻彩蝦和一條鰱魚組合而成,其意用五蝦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向,又含有五福獻壽、年年有
余之意。表演時蝦由兩人執舞,男舞蝦頭,女舞蝦尾,在鑼鼓輕重緩急的伴奏中,通過纏頭、繞腰、掃腿、換把等動作,表現蝦子的彈、跳、
翻、轉等形態。鰱魚則由一男性高舉,徜徉於群蝦之間,時游時戲、且逗且舞,使整個場面呈現出歡快活潑的氣氛。
交通:漢陽王家灣隨時有公交車前往。
十五、漢陽江堤鄉、永豐鄉
高龍 武漢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武漢高龍由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組成,屬切割式結構。其造型十分奇特,龍身則是由13或17個太極、八卦
圖形燈的燈節用繩串成一體;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雖是切割式,卻力求一體化。武漢高龍的舞技主要包括「叩」、「掃」、「舉」、「托
」、「抖」、「頂」以及被稱為「神功絕技」的「口銜齒托」。
交通:漢陽王家灣隨時有公交車前往。
十六、黃陂祁家灣
正月十三僵獅子拜訪每一戶村民,在村民家門口舞獅。村民擺香案、放焰火鞭炮迎接,名曰「吃香案」。舞獅時間長短取決於燃放鞭炮的時間
,鞭炮燃放不停舞獅不停。
正月十五元宵夜,祁家灣街道兩邊擺滿了香案和禮花,龍燈和僵獅子沿街拜訪,人們狂歡狂舞、禮花沖天。村裡面的舞獅完後,僵獅子以口含
滅蠟燭火焰,將獅子的眼睛帶至荒野燃毀,稱為「化獅」。全部完成儀式以後村裡的人,包括在外地的村民由親朋好友安排到各家吃酒,稱「
下馬酒」。附近的九子村和董灣也值得一看。
交通:可以自駕,漢口——祁家灣的公交車起點站在漢口江岸的新榮村路公交車站。
十七、黃陂李集鎮
李集鎮在黃陂西部,是一個比較大的鎮。劉彭家灣有有108戶村民,更有一位有名的「獅王」——劉明啟,他身高1.75米,體型中等,根據燃放
鞭炮時間長短拿著一個百餘斤的獅頭一口氣能舞上七八個小時,正是憑著這一點,他成了遠近聞名的「獅王」。每個村的「頭人」是龍燈隊的
組織者,每年從村裡推選出幾家來擔任,負責龍燈隊的器材購置、人員組織和伙食供應。
交通:從漢口161醫院門口每15分鍾前往泡桐的班車都進李集街上面停留上下客。
除此以外,還有黃陂區前川街真君村張李灣、黃陂前川街高湖村杜家墩、黃陂橫店張家大灣的龍燈也是有名的,也值得一看。總之,大家可以
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交通,選擇地參加。

安全貼士:
1,出去注意安全,不要與當地村民發生矛盾,遵守當地的民風民俗,比如有的地方女人不能摸龍燈、不要從龍燈肚子下穿過去、不能去摸龍旁
邊的獅子等,最好幾人成行,相互有個照應。
2,照相前最好詢問一下當地村民,如果發現有當地村民發生矛盾時,最好遠離,遠離「馬角」。
3,一般農村當地的旅店十五以前不開門營業,如果過夜最好帶上露營的裝備自己解決。
4,我不能保證上述資料的准確性。這是因為手頭的資料太少了。

❹ viVo聲音小能換喇叭嗎武漢哪個地方最近,我在黃陂

揚聲器音量小可抄能是由於遮住了手襲機的揚聲孔;揚聲器進了液體,造成功能失常;不小心碰撞、摔了手機造成的硬體損壞。
若存在以上情況,建議將手機帶到客戶服務中心,由專業技術人員檢測處理~
排除以上情況後,可以嘗試以下操作:
★ 連接音響播放歌曲;
★ 更換環境對比,排除因通話信號不良影響通話質量;
★ 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使用,因為在嘈雜的環境會影響試聽體驗

閱讀全文

與黃陂嗩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