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武漢北四環中建三局5一2標段項目部在哪地方
一、武漢北四環中建三局5一2標段項目部在黃陂區武湖農場農科所北側,如圖所示:專
二、屬武漢北四環中建三局5一2標段簡介:
武漢市四環線工程東起於黃陂區武湖農場農科所北側,線路全長47.39公里。其中中建三局負責第五標段和第六標段部分工程施工任務,全長約14.3公里。
② 武漢市林業局的領導介紹
陳偉 黨組書記、局長
主持局全面工作。兼管計劃與資金管理、林業基金管理。歸口管理發展規劃與產業處。
1963年10月出生,湖北黃陂人,研究生學歷。1983年08月任黃陂縣植保站農技員。1986年08月共青團黃陂縣委工作,先後擔任組織部副部長、團縣委副書記、團縣委書記。1995年03月任黃陂縣蔡店鄉黨委書記1996年01月任黃陂縣蔡店鄉黨委書記、人大主席。1998年04月任黃陂縣政府副縣長,並掛職任西藏乃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1999年03月任黃陂區政府副區長,並掛職任西藏乃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2001年05月任黃陂區政府副區長,11月當選為黃陂區第二屆區委委員。2004年06月任黃陂區副區長兼武湖農場,武湖辦事處黨委第一書記。2005年10月任黃陂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兼武湖農場,武湖辦事處黨委第一書記。2007年3月任武漢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
劉建國 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正局級)
分管機關後勤、績效管理、政策法規、宣傳信息、信訪、保密、安全、組織、勞動人事、統計、審計、林業產業發展、招商引資、森林公安、森林防火等工作,協助管理計劃財務。歸口管理辦公室、政治處、森林公安局和林業基金站。
1953年10月出生,山西省潞城縣人。1970年05月參加工作。1975年0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大學學歷,高級政工師。
曾在部隊歷任排長、政治指導員、政治部幹事、幹部辦公室主任等職。1996年05月由武漢警備區調武漢市委組織部工作。1999年10月任武漢市蔬菜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2001年10月任武漢市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09年任武漢市林業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2012年8月明確為正局級幹部。
彭楊 黨組成員、副局長
分管森林資源及林政管理、生態公益林管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野生動植物保護和濕地保護、環城森林生態工程管理等工作。歸口管理森林資源管理處、野生動植物保護處、林業發展公司。
1962年2月出生,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人 高級政工師 農藝師。1982年7月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植保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2000年7月獲經濟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學歷。1982年7月參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後在孝感地區農科所、黃陂縣植保站、扶蘇辦和農業局工作。1990年3月至2000年1月歷任黃陂縣農業局副局長、中共黃陂區研子崗鎮和魯台街黨委書記。2001年1月任武漢市農林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01年9月任武漢市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李景中 黨組成員、副局長
分管植樹造林、林業科教、林業技術推廣、家園建設、林業集團發展等工作。歸口管理植樹造林處、林業科技推廣站、林業集團。
1961年8月出生,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
1981年09月任新洲區林科所技術員。1983年05月任新洲區林業局種苗站站長、辦公室主任。1992年03月任新洲區舊街鎮副鎮長。1993年12月任武漢市花卉開發中心黨支部書記、經理。1998年12月任武漢市林科站副站長、高級工程師。2000年10月任武漢市花卉開發中心黨委書記、總經理。2002年01月任武漢市林業局辦公室主任。2006年12月任武漢市林業局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2007年12月任武漢市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國繁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分管紀檢監察、機關黨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文明創建、老乾、群團、計劃生育、扶貧等工作。歸口管理監察室、聯系機關黨委。
1954年2月出生,湖北漢川人,漢族,中共黨員,市委黨校大專學歷,(1982.2—1983.12 參加中青幹部黨政幹部及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1973年04月任知識青年下鄉到漢川縣劉格公社。1975年11月任武漢自行車廠任職。1988年10月任武漢市物價局檢查所幹部。1990年05月任武漢市物價局檢查所科長。1991年10月任武漢市物價局價格信息中心副主任。1995年08月任武漢市物價局綜合法規處副處長。1997年06月任武漢市物價局價格事務所所長。2000年09月任武漢市物價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2001年12月任武漢市物價局人事處處長。2006年11月任武漢市林業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范衛國 巡視員
協助劉建國同志分管辦公室工作。
1954年1月出生,湖北省漢川市人,中共黨員,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
1976年3月歷任武漢市江漢區民意菜場營業員、副經理,黨支部副書記。1983年5月任江漢區食品水產公司黨總支書記。1983年10月任江漢區民政局副局長。1993年9月歷任武漢市民政局優撫處處長、辦公室主任、社會事務處處長。2001年12月任漢南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2003年12月任漢南區委副書記、區委政法委書記、區紀委書記。2006年11月任漢南區政協主席。2009年11月任武漢市林業局巡視員。
吳旻 副巡視員
協助李景中同志分管植樹造林、林業科技推廣站、林業集團工作。
1962年10月出生,湖北省武漢市人,中共黨員。
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84年至1997年先後擔任省農科院經濟所辦公室副主任、主任;省農科院辦公室秘書科長;省農科院加工所副所長、黨委委員。1997年至2001年任原農林牧業局辦公室副主任、林特處處長。2001年至2008年歷任武漢市林業局植樹造林處處長、綜合計劃處處長。2008年7月任武漢市林業局副巡視員。
文小平 黨組成員 森林公安局局長
負責森林公安、森林防火日常工作。
1958年12月出生,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人,中共黨員,1981年畢業於湖北教育學院。
1981年7月參加工作。曾先後在武漢市農業學校、武漢市糧油科研所工作。1992年至2001年歷任原農林牧業局外經處科員、科教處助理調研員、經作處處長。2001年10月任武漢市林業局森林公安局局長。2009年1月任武漢市林業局黨組成員、森林公安局局長。
③ 新洲區的行政區劃
鳳凰鎮位於新洲區西北部,與麻城市、紅安縣毗鄰,是武漢市重點扶持的20個貧困老區鄉鎮之一。轄19個村、2個社區(其中靈星社區新成立),2.92萬人,版土面積56.12平方公里。
徐古鎮位於新洲區東北部,是湖北省27個革命老區鄉鎮之一,也是武漢市伸向大別山地區的口子鎮。全鎮轄32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 293個村民小組,222個自然灣,9781戶, 42308人;版圖總面積96.4平方公里。
辛沖鎮地處新洲區東南,地勢北高南低,海撥在18—56米之間,四季氣候分明,境內兩條主要河流舉水河、沙河於境內交匯注入長江。全鎮現有版土面積79平方公里,轄40個行政村,2個社區;人口6.7萬人。
邾城街緊臨京九鐵路干線,東倚大別山麓的道觀河風景旅遊勝地,南離陽邏國際集裝箱碼頭10公里,轄區內106、318國道、武英高速、大廣公路穿境而過。是新洲區人民政府所在地。全街版土面積99.28平方公里,轄40個村民委員會,14個社區居委會,人口近17萬,耕地面積63248畝。
漲渡湖街道辦事處位於長江中游北岸,武漢市新洲區西南,2010年9月26日正式掛牌成立。下轄漲渡湖、龍王咀2個農場,7個分場,39個生產大隊,1個七仙湖生態農業有限公司,2個社區。現有版圖面積50.55平方公里,人口1.5萬。
雙柳街位於武漢市東、新洲區南,東接黃岡團風縣,南臨長江,與鄂州開發區、武漢化工新城隔江相望,西連陽邏街、北濱湖區,一江(長江)二河(舉水、倒水)三湖(漲渡湖、七仙湖、桃花湖)環繞,江北一級公路貫穿全境。版土面積163.5平方公里,屬濱江濱湖沖積平原,耕地面積7.47萬方,養殖水面3萬畝。轄41個行政村、3個社區,總人口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95萬人。
陽邏街位於長江中游北岸,地處新洲區西南端,與武漢市青山、洪山兩區隔江相望,北與區倉埠、汪集兩街接壤,西與黃陂區武湖街相接,東與區雙柳街相鄰,版圖面積238平方公里,總人口20餘萬人,轄58個行政村(另有8個村交開發區託管)、14個社區居委會。
倉埠街位於新洲區西北部,東臨倒水,西抵黃陂,南毗陽邏開發區,北與紅安縣接壤,版圖面積184.67平方公里。街道下轄61個行政村,6個社區,四個農業生產大隊,戶籍人口96247人,其中農業人口76007人。
李集街地處倒水河東、舉水河西,北與紅安接壤,南與汪集搭界,318國道自東而西貫穿李集,是武漢市革命老區之一。版圖面積85.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萬畝,其中:水田2.8萬畝,旱地2.7萬畝。下轄43個行政村、1個農科所、2個社區,共2.07萬戶,總人口6.31萬人,290個自然灣、396個村民小組。社區為原鎮治所在地。
汪集街位於新洲區腹地,東臨邾城,西接倒水河與陽邏經濟開發區達界,南近漲渡湖與雙柳接壤。全街轄51個村,2個社區,51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近10萬人,勞動力35551人,版土面積153平方公里。
三店街道辦事處位於新洲區北部,由原三店鎮和原和平鄉合並而成。全街版圖面積118.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6062畝。轄67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有569個村民小組,288個自然灣,總戶數24562戶,總人口8.5萬人(其中非農戶口5572人)。
潘塘街位於大別山南麓,武漢市新洲區東北部,東與徐古接壤,北與麻城市毗鄰。全街版圖面積6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萬畝,林地面積1萬畝,水面0.6萬畝。轄28個行政村,249個村民小組,一個社區居委會。全街7730戶,總人口3.6萬餘人,其中農業人口近3.1萬人。
舊街街位於大別山余脈南麓,地理位置為東經11451°~11458°,北緯3047°~3057°。全街版圖面積11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4萬畝,旱地4.6萬畝,山林面積5.4萬畝,水面面積1.6萬畝,總人口8.3萬人(農業人口7.4萬人)。
陽邏經濟開發區於1992年由市政府批准設立。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位於新洲區東北部,是集山區、邊區、庫區和蘇區於一體的貧困地區,現有總面積24.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6.06平方公里,林地面積16500畝,水域面積6000畝,常住人口5600人。景區由72座秀美的山峰和一座水域浩大的湖泊構成。人文景觀豐富:有商紂時期的烽火台,唐皇李世民御敕的紫霞寺,明末清初古戰場保安寨以及李先念、張體學等老一輩革命家戰斗過的紅色文化遺址。名勝景點眾多:鄂東名剎報恩禪寺、世界寶玉石博覽館、保安寨森林公園等。
④ 請問從常青一路福星惠譽到農科所有多遠,怎麼走
公交線路:292路 → p108路,全程約54.7公里
1、從常青一路福星惠譽步行約800米,到達漢回口火車站
2、乘坐292路,經過答2站, 到達釣台道黃陂客運中心站
3、步行約250米,到達釣台道黃陂客運中心站
4、乘坐p108路,經過16站, 到達劉大公路熊家壠站
5、步行約1.7公里,到達農科所
⑤ 武漢市黃陂區土廟鎮和祁家灣農科所是一個地方嗎
土廟歸祁家灣,我土廟的
⑥ 請教:關於武漢市某些部門成員的聯系方式
這個問題太專業了。你可以直接打電話到辦公室咨詢。
二級提這么復雜的問題還不給分
⑦ 匯通快遞能送到盤龍城名流居民嗎
(黃陂區)盤龍城匯通快遞
派送區域
盤龍城:全境
;
.
漢口北:全境,
.
天河機場:全境(一周派送兩次,天回河鎮,答村組,到機場自提)
.
橫店鎮、全境(一周派送兩次,村組,到橫店中百倉儲自提)
.
武湖鎮、
灄口鎮:(村組,到鎮上自提);
.
沙口鎮、田田生態園、維爾福種苗、空軍雷達預警學院、武漢農科所:每周二、五派送;
不派送區域
部隊、鄉、
村、組、灣
希望能對你有用
⑧ 想知道: 武漢市 從武昌火車站綜合體到農科所怎麼坐公交
你好,570直達。
從武昌火車站綜合體步行400米至火車站東廣場(東南方向)。
乘570路經11站到南回湖大道省農科院答,下車步行146米到省農科院(正東方向)。
直達,距離約7.3km,時間約35分鍾。
2,901-817:
步行115米至武昌火車站公交場站(西南方向),
901經4站到南湖大道徐家墩,轉乘817經1站到省農科院。
打車,距離約7km,費用13元。
祝你旅途愉快。
⑨ 武漢市有哪幾個區以及各區的情況
截至2018年末,武漢市下轄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東西湖區、漢南區等13個行政區。
1,江岸區
截至2016年,江岸區戶籍人口71.11萬,常住人口100萬。2018年,江岸區下轄16個街道、1個社區。2017年,江岸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73.60億元,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分別為19.6%和80.4%。
2,江漢區
2018年,江漢區地區生產總值125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4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5.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2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3.1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3,硚口區
截至2016年,硚口區總面積41.46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62萬人;轄11個街道;130個社區,1個行政村。2016年,硚口區完成生產總值509.56億元,按可比口徑比2015年增長7.3%。
4,漢陽區
2017年,漢陽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48.31億元,同比增長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46 元,同比增長9%。
5,武昌區
截至2018年,武昌區下轄15個街道,常住人口126.37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90.08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76.9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13.17億元,二、三產業對GDP增長貢獻率分別為9.8%和90.2%。
6,青山區
截至2016年,青山區轄10個行政街道、1個管理委員會、1個經濟開發區,82個社區居委會和12個行政村。10個街道辦事處是紅鋼城、新溝橋、紅衛路、冶金、鋼花村、工人村、青山鎮、廠前、武東、白玉山,1個管理委員會是鋼都花園,1個經濟開發區是青山經濟開發區。
7,洪山區
2018年,洪山區地區生產總值1044億元;同比增長9%,公共財政總收入和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分別達到183億元和108億元,增長15%和12.1%。
8,東西湖區
截至2018年,東西湖區下轄12個街道,另設有7個管理處,常住人口58.48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03.613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000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17.919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71.694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5:68.4:30.1。
9,漢南區
截至2017年,全區版土面積287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21萬人,轄4個街、4個國營農場、一個農科所、一個畜禽公司。2012年,漢南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並且獲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區」、「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基地」。
10,蔡甸區
截至2018年,蔡甸區下轄12個街道、1個鄉,另設有4個管委會,常住人口46.66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76.0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9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47.3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85.70億元,一、二、三產業比重9.0:52.0:39.0。
11,江夏區
截至2017年末,江夏區常住人口91.37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70.9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3.86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78.07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9.04億元,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3.5:62.0:24.5。
12,黃陂區
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9.19億元,獲評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區,名列第66名,中國工業百強區,名列第100名。2019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3,新洲區
2017年新洲地區生產總值676.3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3.35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1.33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211.64億元,增長9.9%。三次產業比為12.3∶56.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