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的男權社會中為什麼會出現花木蘭這樣形象
迪士尼公布了由劉亦菲主演的電影《花木蘭》預告片,在全球引發了熱潮。花木蘭以漂洋過海的文化內涵,成為迪士尼鍾愛的中國「公主」形象。不過,和當年《花木蘭》動畫版一樣,這位出口轉內銷的中國公主,又一次給中國的觀眾們帶來了「文化沖擊」(culture shock)。那麼,在咱們中國人自己語境下的花木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其形象在千餘年的時光中又經歷了怎樣的變化?今天,就請大家隨爛柯人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木蘭詩》與木蘭我們中學時代,就曾學過樂府詩《木蘭詩》,詩中記載了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正是藉助這一詩篇,木蘭也成為千古的巾幗英雄,被人們所傳頌。但是由於史籍缺乏對木蘭事跡的記載,木蘭的生平信息都很模糊,為後人所爭論不休。
先談木蘭其人與其家鄉。木蘭是否為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是宋代就已經開始爭論的話題。唐代詩人杜牧有《題木蘭廟》一詩,有其廟,應該有其人。所以主流觀點認為木蘭是真實存在過的。關於木蘭的家鄉,近年來旅遊業的興起,多地都在爭搶木蘭故地的歸屬權。其中最靠譜的是湖北黃陂。木蘭籍貫最早記載於宋代的地理書《太平寰宇記》,在湖北黃陂。且學者考證杜牧的《題木蘭廟》應是在黃州附近所作,說明唐代此地就有木蘭廟。
劉亦菲《花木蘭》預告片劇照
《雙兔記》中木蘭決定參軍之後,父母均大吃一驚,一是認為戰場過於危險,二是軍營均為男子,恐暴露傷女兒清白,毀壞名譽。木蘭回答道:「況人生夢中幻境又誤間,何必分女共男,將來一死何足戀,趁著這氣力全,二八之歲正芳年,干一椿事業可經天,方顯得不枉在人間。」父母眼淚汪汪,勸說木蘭,木蘭以死相逼,一定要參軍建功立業。最終父母只能無奈答應。《閨孝烈傳》中,木蘭母親抱怨其父不制止木蘭,父親無奈的感嘆道:「夫人,這還有什麼商量:自古及今,哪有女兒出兵之理,這雖是女兒的一點孝心,我為父的哪裡忍使她去。」這正是父母傳統思想與木蘭認知的極大區別。同時這種對比帶來的戲劇沖突,也使得木蘭身上不拘常禮的英雄氣概展露無遺。
文史君說:在迪士尼的塑造下,木蘭有著獨立自主的人格,她可愛、聰明、活潑、勇敢、自信。但這是中西話語體系不同的情況下,對於花木蘭形象的新解讀。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君權、男權佔主導地位。木蘭縱是一代豪傑,在中國人的心中,對其婚姻一般也會加上「才子佳人」的理想式結局,強調女性在傳統社會中以婚姻為基礎的家庭價值。而木蘭作為一個「僭越」入男性世界的弱女子,貞潔觀念特成為其故事敘述的重中之重。而被人們廣為傳頌的,是木蘭事跡中的家國認同與「忠孝兩全」這一中國式最高美德。在中國文化中,木蘭女子身上所具有的英雄氣概,當背後彰顯著家國認同與代表著各種崇高美德時,也被特許和恩准,被後人所傳頌。
『貳』 黃陂有沒有人當過皇帝
沒有皇帝,但是黃陂黎家河人黎 元 洪1916年就任中華 民 國 大 總 統,人稱「黎黃陂」,留下著名的漢內口黎黃陂路,黎元容 洪是辛 亥革 命 武昌首 義的都督,也是中國歷史上惟一一個兩任大總統和三任副總統的人。在黃陂有黎元洪博物館,黎元洪廣場等遺跡
『叄』 巾幗英雄有哪些
1,婦好
婦好,好姓(古音(zǐ),同子姓),婦為尊稱,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
2,花木蘭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3,呂母
呂母(?—公元18年),女,琅琊郡海曲縣(今山東省日照市)人,是一個財產俱豐的富戶。她是新莽時期最早反抗王莽統治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的女領袖。
4,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名諱及生卒不詳,漢景帝劉啟與皇後王娡的長女,漢武帝劉徹同胞長姐。本封陽信公主,因嫁於開國功臣曹參曾孫平陽侯曹壽(曹時),故又稱平陽公主。
5,冼夫人
冼夫人(522-602)又稱冼太夫人、譙國夫人,名英,高涼郡(今廣東茂名)人,是梁、陳、隋三朝時期兩廣地區的俚族女首領、將軍,冼夫人助隋平定嶺南勢力,率領俚族民眾歸附隋朝,封為譙國夫人。歷朝對她進行了多次追封,尊稱她為「嶺南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