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徵文《我們的節日》主題:「共建和諧家園」
老少同樂和為貴 社區和諧百業興 ——「老少共建和諧社區」活動為社區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從社會最基本的單元和最基礎的人群抓起。社區作為人流聚集之地和居民生活家園,是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的承載體、縮影圖。建設和諧社會勢必要建設和諧區。2005年以來,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團區委和區青少年教育辦公室以社區建設為工作切入點,充分發揮老同志和青少年在社區建設中和積極作用,在基礎條件較好的前川街龍潭、錦綉、民安、沙港、康樂、光榮村等6個社區啟動了「老少共建和諧社區」活動。目前,以創建「和諧家庭」、「和諧樓棟」、「和諧園區」等為主要內容的老少共建活動正廣泛開展,老小同樂、社區和諧的社會效應初步展現。
一、突出「和諧」理念,設計活動內容
他們在市裡提出老少共建文明社區的基礎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作了進一步的拓展,把「和諧」理念滲透到社區建設的方方面面,確定了「老少共建和諧社區」的活動主題。按照這種構想,他們精心設計了四個活動內容,通過老少共建、老少帶動、老少同樂的方式,促進社區環境合諧、人際和諧、家庭和諧、文化和諧。
一是開展創建「和諧家庭」活動。以社區青少年學校為陣地,以社區居民和青少年為對象,以正確的家庭教育為導向,以市青少年陽光心理輔導團、區老年大學為依託,開辦家庭教育專題輔導、心理健康咨詢以及盤龍文化、木蘭文化、「二程」文化等黃陂「三大」傳統文化巡迴報告活動,使科學的教育方法和傳統文化中的和諧理念滲透家庭,幫助社區居民建立起和諧的家庭關系。2005年,他們邀請了市青少年陽光心理輔導團專家到前川的龍潭和武湖的武通口兩個社區開展了「陽光心理咨詢」進社區活動,引導家長正確對待親子關系,反響非常好。2006年3月13日,在全區「老少共建和諧社區」現場會上,又組織區關工委委員王金香舉辦家庭教育講座,講授自己培養孩子成才的經驗,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引導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是開展創建「和諧樓棟」活動。結合「平安社區」創建工作,成立老少門棟關愛小分隊,通過社區居民推薦,讓熱心公益事業且有一定威望的老同志和綜合表現良好的中小學生擔任小分隊成員,在轄區單位家屬院區開展門棟義務關照活動和治安義務巡邏活動,維護社區平安。居民紛紛反映,社區老少門棟關愛小分隊成立以來,社區內的偷盜、斗毆等違法犯罪案例明顯減小。良好的社區治安環境,引來眾多商家落戶在社區,繁榮了社區經濟,豐富了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
三是開展創建「和諧園地」活動。利用社區腰鼓隊、老年大學、傳統文化宣傳團等社區文化資源,結合節假日、重大慶典活動,在轄區機關、學校、居民區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宣傳和家庭文藝會演活動。結合盤龍文化、木蘭文化、「二程」文化等傳統文化的宣傳,開辦和諧文化宣傳廊,建立「文化和諧園」。組建環境衛生保障小分隊,對社區內綠地植被開展老少認養維護活動,對社區環境衛生開展監督保障,建立環境衛生和諧園。組建老少同樂健身隊,在區文體廣場、社區健身館、老年門球場、公共活動場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建立健康和諧園,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是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依託龍潭社區青年志願服務站設立「老少共建」志願服務分隊,將轄區青少年志願者、金暉志願者等組織起來開展「結對子、雙關愛」活動,由青年志願者開展擁軍優屬、敬老愛老、助殘幫困等志願服務,金暉志願者幫助開展網吧義務監督、救助貧困學生、幫教轉化問題青少年等活動,在社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鄰里關系。區關工委顧問魏淑康在連續14年捐資助學的基礎上,2006年再次捐款1萬元資助貧困社區青少年學子,讓他們感到了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二、採取「共建」方式,健全組織網路
開展「老少共建和諧社區」活動,沒有組織網路作為支撐,是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他們一方面整合社區內部門資源,通過推行社區關工委組織和團組織共建,和學校共建,和區直部門共建,把更多社會力量引入到「老少共建和諧社區」活動中,推動共建活動的開展。如弘揚傳統文化就依託區「二程」文化研究會和老年大學,製作共建宣傳牌就爭取區文明辦區城管局的支持,老少共植「忘年樹」的樹苗青就來自區林業局。另一方面,通過居民登記、上門了解、熟人介紹等方法摸清社區內老少人數、分布情況、單位數、機關院落數、樓棟數等基礎數據以及社區現有的腰鼓隊、健身隊等資源情況,按照老少兩個層次,分別建立老同志信息庫和青少年檔案。然後,按照興趣愛好、個人特長共建成「六隊一團」。即:老少網吧義務監督小分隊、老少門棟義務關愛小分隊、老少文化宣傳小分隊、老少環境衛生保障小分隊、老少同樂健身隊、老少志願服務小分隊及傳統文化宣傳團。這「六隊一團」在社區關工委的組織下,根據各自職能,定期開展活動,服務社區建設。
三、樹立「品牌」意識,策劃形象標語
在「老少共建和諧社區」活動的初始,他們就確立了「樹品牌、創特色、有影響」的工作思路,注重活動的「包裝」和宣傳。突出「老少共建」的特點,精心策劃了形象標識、宣傳口號,統一制定了「和諧家庭、」「和諧樓棟」、「和諧園地」的創建標准。組織專人把標識、口號懸掛或是安放在社區居民樓、宣傳欄等顯眼的位置,形成濃厚的宣傳氛圍,使「老少共建和諧社區」活動深入到社區每一個居民的心中,引導社區居民主動參與「和諧社區」的創建。由於這些形象標識,居民們對關工委組織有了進一步認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推行「互利」模式,拓展陣地場所
開展「老少共建和諧社區」活動還離不開陣地場所。沒有陣地場所,共建活動只會是空中樓閣。與中心城區相比,黃陂的社區文體活動陣地和場所相對缺乏,而這些恰恰是社區居民精神文化活動十分需要的。為此,他們充分發揮老同志的威望優勢和社區居委會的管理優勢,對社區內各種文體活動陣地進行整合對接,按照互用、激活、低收費的方法,實行陣地共用,資源共享,老少同樂。比如,文體廣場、健身設施等公益性的場所社區居民無償使用,老年大學、門球場等老年性活動場所青少年可以使用,青少年書畫培訓班、乒乓球館等贏利性的場所老少優惠使用。通過這些作法,老同志老有所樂,青少年健康成長,社區居民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
開展「老少共建和諧社區」以來,廣大居民實實在在地感到社區的環境面貌變美了,道德風尚變好了,人際關系和諧了。下一步,他們將進一步總結經驗,以點帶面,把「老少共建和諧社區」活動全面推開,發揮老同志和青少年在社區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為建設和諧社區、和諧黃陂做出貢獻。
❷ 國民黨在大陸時期的基層組織是什麼
第一次國共內戰經過黃埔軍校網站長王堅整理「圍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歷次戰爭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集團清黨反共後﹐中國共*產*黨先後發動了南昌﹑秋收﹑廣州起義和其它地方的武裝起義﹐創立了中國工農紅軍和海陸豐﹑井岡山﹑瓊崖﹑鄂豫皖﹑閩浙贛﹑湘鄂西﹑湘鄂贛﹑中央﹑左右江等農村革命根據地。南京國民政府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自始即採取剿滅方針﹐1930年10月取得對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戰爭的勝利之後﹐更進入了以主要兵力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圍剿」。其中最主要的是對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五次圍剿:第一次「圍剿」1930年8月﹐蔣介石命武漢行營主任何應欽召集湘鄂贛三省黨政軍高級官員會議。確定以軍事為主﹐黨政密切配合﹐分別圍剿中國工農紅軍和各革命根據地的總方針。12月﹐設立陸海空軍總司令南昌行營﹐以江西省政府主席魯滌平兼任行營主任﹐指揮十一個師又兩個旅﹐總計十萬餘人﹐採用「長驅並進」戰術﹐從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寧的廣闊戰線上﹐分路向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腹地寧都﹑雩都(今於都)﹑石城﹑瑞金﹑會昌等地進攻。12月16-28日﹐蔣軍先後進至因富﹑南壟﹑源頭﹑洛口﹑頭坡﹑萬安縣贛江西岸地區﹑泰和等地。30日﹐第九路軍前敵總指揮張輝瓚率第十八師師部及兩個旅由東固向龍岡前進﹐被紅軍全殲﹐張輝瓚被俘。第五十師聞訊後﹐急由源頭撤退﹐1931年1月3日在東韶遭紅軍伏擊﹐被殲一個多旅﹐殘部逃向臨川。其餘各師聞風喪膽﹐紛紛退卻。蔣介石的第一次」圍剿」以失敗而告終﹐總計損兵一萬五千人。第二次「圍剿」1931年2月﹐蔣介石改以軍政部長何應欽兼任陸海空軍總司令南昌行營主任﹐開始組織對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二次軍事「圍剿」。參戰部隊除第一次圍剿戰爭失敗後留下的各師外﹐又增調九個師和四個團﹐總兵力達二十萬人。4月1日﹐蔣軍改用「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戰術﹐分兵四路向龍岡﹑寧都﹑東固﹑潭頭﹑沙溪﹑大金竹﹑洛口﹑廣昌方向推進。5月16日﹐第五路軍的第二十八師和四十七師一個旅在由富田向東固推進時﹐遭到在這里持重待機二十餘日的紅軍主力的突然攻擊﹐大部被殲﹐殘部逃向水南。19日﹐由水南東竄的四十七師殘部和四十三師大部又在白沙被追擊紅軍殲滅。22日﹐二十七師一個旅覆滅於中村之戰。27日﹐第五師的四個團在廣昌被殲。31日﹐五十六師的三個團被消滅於建寧。前後十五天﹐蔣介石連敗五仗﹐損兵三萬餘人﹐槍兩萬余枝。第二次「圍剿」又告失敗。第三次「圍剿」6月21日﹐蔣介石親到南昌組織第三次「圍剿」戰爭。他自任總司令﹐任何應欽為前敵總司令﹐聘請德﹑日﹑英人為軍事顧問﹐新調嫡系部隊五個師共十萬人為主力軍﹐加上一二次「圍剿」戰爭中未被紅軍消滅的部隊﹐總兵力達二十三個師又三個旅﹐計三十萬人。7月1日﹐蔣採用長驅直入戰術﹐以何應欽兼任左翼集團軍總司令﹐指揮第一﹑二路進擊軍和第三﹑四軍團﹐由南城方面進攻﹔陳銘樞為右翼集團軍總司令﹐指揮第一﹑二軍團和第三路進擊軍﹐由吉安﹑永豐﹑樂安方面進攻。蔣軍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後二十餘日﹐相繼佔領黎川﹑廣昌﹑寧都等地﹐企圖尋找紅軍主力決戰。8月6日至9月15日﹐先後在蓮塘﹑良村﹑黃陂﹑老營盤﹑高興圩﹑方石嶺等地遭到採用避實擊虛﹑敵退我追戰術的紅軍的猛然攻擊﹐總計被殲十七個團﹐三萬餘人﹐第三次「圍剿」再告失敗。第四次「圍剿」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突然發動攻取沈陽﹐侵佔東北全境事件。但蔣介石堅持「攘外必先安內」方針﹐對侵華日軍採取不抵抗政策﹐反從1932年6月起﹐對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第四次「圍剿」。他坐鎮武漢﹐自任總司令﹐調集八十一個師﹑二十九個旅又三十九個團﹐共六十三萬兵力﹐計分兩步進行﹕首先集中兵力進攻鄂豫皖﹑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以解除紅軍對武漢的威脅﹔然後再將進攻的重點轉移到中央革命根據地。9月和10月﹐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在蔣介石優勢兵力的進攻和中國共*產*黨內「左」傾錯誤路線的領導下﹐先後喪失﹐紅軍分別轉入四川和湘鄂邊。1933年1月底﹐蔣介石親赴南昌設置行營﹐部署其進攻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二步計畫。他調集嫡系十二個師﹐共十六萬人﹐組成以陳誠為總指揮的中路主軍﹐以蔡廷鍇﹑余漢謀為總指揮的左右兩路軍策應﹐採取分進合擊戰術﹐由樂安﹑宜黃﹑金溪﹑南城向廣昌進攻。2月27日﹐其第五十二﹑五十九兩師進至黃陂﹐遭紅軍伏擊﹐五十二師全軍覆沒﹐五十九師大部被殲﹐兩師師長先後被俘。3月21日﹐其第十一師又在草台崗﹑徐庄地區被埋伏的紅軍殲滅大部﹐其餘各師紛紛後撤﹐至此﹐第四次「圍剿」基本被打破。第五次「圍剿」同年9月﹐蔣介石不顧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調集百萬軍隊﹐二百架飛機﹐組成以顧祝同﹑陳濟棠﹑何鍵為總司令的北﹑南﹑西三路軍(後又增加以蔣鼎文為總司令的東路軍)﹐採取持久戰和堡壘主義新戰略﹐對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了更大規模的「圍剿」。為了准備這次「圍剿」﹐他提出「三分軍事﹐七分政權」的口號﹐聘請德國﹑義大利﹑美國軍官為教官和顧問﹐在江西廬山創軍官訓練團﹐輪訓中下級軍官七千六百餘人﹔並採取厲行保甲制度﹐舉軍事借款﹐嚴禁食鹽﹑煤油﹑西葯等物資輸入革命根據地等一系列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文化措施。9月25日﹐顧祝同北路軍三個師首先由南城﹑硝石向黎川推進﹐第五次「圍剿」正式開始。掌握中國共*產*黨領導權的「左」傾教條主義者﹐先是採取軍事冒險主義﹐命令紅軍實行進攻作戰﹐連續作戰近兩月﹐不僅黎川被占﹐未能「御敵於國門之外」﹐且造成紅軍很大損失。繼而又實行軍事保守主義﹐強迫紅軍進行陣地防禦戰﹐導致廣昌﹑建寧相繼失陷﹐革命根據地進一步縮小。最後﹐見紅軍奮戰一年﹐仍未能打破「圍剿」﹐又實行逃跑主義﹐決定紅軍退出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於1934年10月倉促實行戰略轉移﹐進行長征。蔣介石以重大代價換得了第五次「圍剿」的局部勝利。此後蔣介石繼續對長征西去的紅軍和其它革命根據地進行圍﹑追﹑堵﹑截和反復「圍剿」﹐但始終沒能達到消滅紅軍的目的。直到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國共兩黨再度合作﹐第一次國共內戰才最終結束。十年內戰時期﹐南京國民政府對北洋軍閥殘余勢力的戰爭﹐具有一定的進步性和必要性﹐屬於正義戰爭﹔國民黨在統一中國過程中收編了各地新老軍閥勢力,待國家相對統一後,中央政府為削奪地方軍閥勢力﹐加強國家中央集權進行的戰爭,屬於必要戰爭﹔而第一次國共內戰﹐則屬於國共兩黨因政治見解不同﹐雙方不能通過政憲手段解決問題﹐遵循孫中山先生的遺志組建聯合民主政府,而通過武力解決﹐這屬於非必要的戰爭。國共第一次內戰既給中國人民帶來無窮災難﹐又給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以可乘之機。
❸ 武漢周邊拓展春遊,團隊一天拓展,周邊團建去哪
武漢市青山區白玉山街附近的張公山寨景區還不錯,有各種拓展項目,湖光山色,景色也不錯,離武昌約1小時路程。
❹ 安遠縣副縣長曾清勇調哪上班
縣委抄常委:曾清勇
工作分工:襲
主管農業、水利、林業、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煙葉生產等方面的工作。分管縣農辦、農糧局、糧食流通服務中心、農機局、食用菌辦、中葯材辦、水利局、水保局、農發辦、扶貧和移民辦、林業局、煙草專賣局(公司)、氣象局。兼管縣供銷社、果業局、森林公安局。
個人簡介:
1988.09—1992.07 江西省第一林校林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1992.09—2000.12 寧都縣賴村鎮人民政府工作
2000.12—2005.08 寧都縣農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期間參加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2005.08—2006.08 寧都縣團結水庫管理局黨總支書記、局長
2006.08—2010.06 寧都縣黃陂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10.06—2011.06 寧都縣黃陂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鎮長
2011.06—2012.02 寧都縣黃陂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
2012.02—2014.08 江西省宜春水文局黨組書記、局長
2014.08—2014.11 中共安遠縣委常委
2014.11— 中共安遠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
❺ 如何組織一場讓老闆和同事都滿意的團建
今年,你們公司團建了嗎?
幾乎每一個職場人都或多或少的接觸過團建,團建顯然已經成為了職場生活的一部分。對於HR來說,如何組織一場讓老闆和同事都滿意的團建,是一件不小的難事。
一般的HR經常這樣做團建:
挑一個周末,在離公司不遠的公園搞拓展活動;
選一個晚上,公司出錢,一群人吃飯唱K;
租一個別墅,全公司的人住進去搞轟趴
......
但這樣團建的效果如何呢?根本就是出力不討好。大多數職場鵝對於團建的看法,可能直接影響了團建效果。
「團建根本沒什麼意義,只是領導的一廂情願」
「團建就是拉你出去受罪,裝作很和睦的樣子」
「平時工作累成狗,我根本不想跑到離市區十幾公里外的地方去郊遊。」
......
所以,一提起團建,很多職場鵝表示:
「第一次去參加拓展訓練,和現在第N次去參加拓展訓練,幾乎都是一樣的基地,一樣的流程,一樣的游戲,換湯不換葯地把玩著熟悉的套路。」
「早已從激情萬丈,變成了現在的冷眼旁觀,說好的團隊建設變成了吐槽大會,反倒是產生了負面影響。」
「如果工作日團建,還得周末加班完成團建佔用的時間。如果周末團建,什麼鬼,我周末有安排呀,團建又不發加班費!」
......
團建活動策劃不合理,讓團建=無聊活動,大多數人只是為了應付而去的,這也給了很多職場鵝非常差的體驗。所以,對於HR來說,組織一場讓老闆和同事都滿意的團建,已經成為了不少HR頭疼的工作。
其實,如果公司要做一次團建,先別急著籌備,首先要確定團建目標是什麼。我們要的是真正有效果的團建,如果在錯誤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結果必然會大失所望。
其次,優化團建活動中的員工體驗。為什麼大多職場鵝對團建很反感?因為體驗效果真的很糟糕。好的團建體驗與形式無關,有效的評價指標有三個,平等參與度、內容體驗感和思維啟發性。
最後,怎樣才能策劃好一場的團建活動?一個好的團建方案,需要考慮以下幾方面:團隊背景解析(發展階段、文化元素、人員構成、環境時間等)、結構形式設計(結構、流程、要素、場地、天氣等)、體驗內容匹配(基礎內容、關鍵點觸發、元素呈現等)、全局傳播媒介(前期宣傳、中期氛圍、後期觸發、內部與外部傳播等)。
組織一場讓老闆和同事都滿意的團建,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光是難度大,而且太耗費人力物力。在團建策劃中,挑活動、訂場地、酒店、出行大巴、食物等等,也非常耗費精力。
做團建,我們很專業。企趴團建,專注高品質團建,是西北地區企業團建的領先平台。關於團建方案中的種種策劃,HR們只需要說「可以」或「不行」,企趴團建就可以讓一切都變得簡單輕松。
企趴團建堅持以「用戶至上」為原則,以「用戶體驗」為核心,以「精快好全」的服務理念,來贏得廣大用戶的支持與信賴。
企趴團建服務的理念為「精快好全」,具體是指:
「精」是指「精準化」,精準分析每一位用戶的個性需求,提供定製化方案。
「快」是指「響應快」,第一時間響應機制,團建咨詢所有細節有專人對接。
「好」是指「口碑好」,依託多年專業團隊,服務質量與品質保障深得信賴。
「全」是指「全方位」,一站式團建服務,全方位深度把控每一個流程細節。
企趴團建正是以「精快好全」的服務理念,迅速佔領了西安團建的消費市場。截止目前,已成功為上百家企業提供服務,其中包括「中國移動」、「國家電網」「延長石油」、「碧桂園」等知名企業,深得客戶信賴,廣受好評。
企趴團建提倡「讓組織團建更輕松」,力求打破目前團建行業換湯不換葯的活動項目,大膽創新,深挖用戶痛點,為用戶量身打造個性化方案,不斷升級團建玩法。全方位把控服務的每一個流程,提升用戶每一個環節的體驗,優化活動落地中的每一次執行。
做團建,找企趴,就定了!
❻ 系統類別 黨群是什麼
黨群就是黨務工作和群眾工作的意思
專門有部門叫黨群工作部的。
❼ 余樂醒的革命途中
1926年,國內革命形勢高漲,急需革命幹部,余樂醒結束了在蘇聯的學習,回到廣州參加革命。
余樂醒被安排在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工作,並到黃埔軍校兼課。在黃埔,他結識了從湖南湘雅醫學院畢業的校醫沈景輝(沈醉的姐姐),兩人自由戀愛並結婚。北伐前夕,余樂醒夫婦均調到北伐軍中工作,余樂醒擔任葉挺獨立團中共黨總支書記,對外身份是該團的政治指導員。北伐開始後,由中共黨員和共青團員為骨乾的葉挺獨立團擔任全軍的先鋒,攻無不克、無堅不摧,為第四軍贏得了「鐵軍」之名,特別是在與吳佩孚主力決戰的賀勝橋、汀泗橋之戰中,葉挺獨立團不怕犧牲,力克強敵,一舉擊潰敵軍,成為最先打到武昌城下的部隊,率先實現了北伐軍飲馬長江的目標。
1927年1月,葉挺獨立團進行了擴編,其原有骨幹部分編為第七十三團,余樂醒仍留在該團工作,繼續擔任黨總支書記。其後,國內形勢突變,蔣介石、汪精衛公開叛變革命,中共決定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余樂醒隨部隊參加了這次起義,並隨起義軍南下。在行軍途中,組織上調余樂醒到前敵委員會領導下的軍事指揮機關參謀團工作,由武昌趕來的陳毅被派到七十三團接任他的工作。陳毅到團部報到時,時任該團七連連長的林彪也到團部報告,說是七連一個月的伙食費都被勤務兵背跑了,團長黃浩聲盛怒之下,要槍斃林彪,和陳毅早在留法勤工儉學時就非常熟悉的余樂醒急忙出來打圓場,建議由陳毅來處理此事,陳毅以大戰在即不宜輕易槍斃幹部說服了團長,林彪這才保全了性命。
南昌起義部隊在行至廣東潮汕一帶時,遇到優勢兵力敵軍的圍攻,部隊失敗。在這個關鍵時刻,堅定的革命分子沒有退卻,繼續奮斗下去,余樂醒卻幹了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私拿部隊黃金作了逃兵。據余樂醒後來寫給周恩來的信中說,他因為當時看到部隊在潰散,覺得再堅持下去也沒有意義,於是私自決定脫離部隊,甚至「當時無便衣,結果乃取勤務兵之便衣之」,然後他以周恩來「病重,正在茅棚下酣睡,弟不忍再擾我兄也」為由,不辭而別,同時,他手邊還有一批李立三交付保管的黃金,在他出走時也一並帶到了上海。及至後來周恩來也到了上海,召余樂醒談話,余樂醒才承認「此次出走,手續上有錯誤,不應將金器帶走,願接受學校(引者註:指黨組織)的處罰」。但在寫過這封信後,余樂醒再也未和中共組織聯絡,已成為事實上的脫黨分子。
脫黨後的余樂醒卻有了另外一個事業,他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今黃陂南路)761號創辦了中華汽車專門學校,這是中國第一家綜合性汽車專門學校。機械專業出身的余樂醒給這所學校設置了三個專業,分為高級機械班、初級班和駕駛修理速成班,前兩個班的學制是一年,駕駛修理速成班則是三個月為期。從專業設置上看,有汽車學、機械學、材料學、電學、數學等課程,是那個時代國內僅有的專業齊備的汽車學校。後來有人吹捧余樂醒辦的學校,說「我國汽車,實自此始」,此話雖有些過分,但這所學校確實對汽車技術在中國的傳播起到了一定作用。到1930年,這所學校高級班畢業4期、初級班畢業5期,畢業學員達到千餘人,都分發到各省從事汽車專業工作。
1929年,余樂醒受馮玉祥之邀,前往西北參加蘭州的建設工作,第二年,又接受楊虎城的任命,擔任了陝西省機器局的副局長。陝西省機器局名為機器局,實際上是楊虎城主持陝西政局後建立的一所規模龐大的軍火企業,專門為楊部生產槍炮、彈葯,是在馮玉祥駐陝期間建立的幾家兵工廠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綜合性企業,楊虎城委派曾在北伐軍總政治部任職的連瑞琦為局長,負責籌建工作,余樂醒擔任他的助手。對於出身機械專業的余樂醒來說,這個地方倒也算是學有所用。但因機器局系新組建,主持者經驗不足,在一年多的籌備工作中,每月花費10萬元的經費,生產不出5萬元的產品,所以到1931年的下半年,楊虎城撤換了連瑞琦的局長職務而由自己親兼,余樂醒也只好辭職返回上海。
❽ 彭澎的生平:
曾在江西省立第九中學讀書,頗有文才。因家庭經濟拮據,中途輟學。無固定職業,替人抄抄寫寫掙錢維持家庭生活,債台高築。「五四」運動後,受進步思潮影響,立志革命。
1926年春,和從北京返寧的溫雪堂一道開展革命活動,迎接北伐。11月,赴贛南農工運動幹部訓練班學習。12月,由陳贊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時,成立寧都黨小組 (隸屬中共贛州特別支部),彭澎任組長。結業返寧後,受黨委派任國民黨寧都縣黨部幹事。
1927年2月,他與溫雪堂、王俊等共同組織成立了寧都縣總工會、農民協會籌備委員會,彭澎任農協籌委會主席。同時,組織 「青年干社」,聯絡進步青年知識分子。繼而深入農村,宣傳革命道理,組織基層工會、農會,同當局作堅決斗爭。不久,調贛州總工會工作。
3月6日,國民黨反動派在贛州製造了叛變革命的慘殺陳贊賢事件,彭澎旋即赴於都布置該縣與電告寧都縣總工會、農會的黨員疏散。
5月,中共寧都縣小組改為支部,彭澎任書記。8月22日,彭澎跟葉挺率領途經寧都的 「八一」起義軍南進。起義軍於廣東三河壩失利後,彭澎返回寧都,以教書為名,在湛田、藍田、黃陂、小布等地秘密活動,發展黨的組織,建立農民武裝。
1928年3月,經他與郭定遠、賴奎軒、王俊、江源祥等的共同努力,黃陂高田/建立了全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同年夏,在高田/建立全縣黨的總支委員會。
4月,他在會同桐口楊屋村建立黨的秘密區級機關 「紅旗社」,並任書記。冬,成立中共寧都臨時縣委,彭澎被選為臨時縣委軍事部長。
1929年2月,毛澤東、朱德等率領紅四軍進至寧都,彭澎與王俊等前往迎接,並協助紅軍籌措了軍需餉款。
4月,彭澎組織黨員和民眾配合紅四軍攻克寧都城。
5月,成立寧都縣工農兵革命委員會,彭澎任主任。爾後,改任縣工農革命委員會軍事科長。他頗有軍事才幹,率縣赤衛隊屢挫地主反動武裝,擊敗國民黨軍隊肖致平團。
12月8日,為替王俊報仇,率游擊隊攻進縣城,搗毀衙門,救出了王俊夫人。
1930年夏,他在左腳患嚴重風濕性關節炎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工作。7月,率游擊隊轉戰李家坊途中,因腿病行走不便,被敵捉去,得群眾劫奪,藏匿山洞。敵嚴密搜查,歷時數天,群眾將他轉移多處。後敵以燒殺脅迫群眾,彭澎為保護民眾生命財產,毅然挺身而出。被捕後,彭澎在獄中遭嚴刑逼供,仍堅貞不屈。
1930年11月16日在縣城西英勇就義。
❾ 《紅星照耀中國》摘抄
當1927年的春天國民黨的勢力分裂為左右,兩集團在張發奎的軍隊中這個分裂特別尖銳徐雲加入了,所以集團他不得不逃走他秘密李濤回黃陂。此時他也是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深深地受到同學們的宣傳,影響在黃陂他影響他影響當1927年的春天國民黨的勢力分裂為左右。兩集團在張發奎的軍隊中,這個分裂特別尖銳,徐盈加入了左翼集團,他不得不逃走。他密密的逃回黃陂,此時他也是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深深地受到同學們的宣傳,在黃陂,他立刻組織了一個中國共產黨的支部。1927年4月發生了左派的政變,中國共產黨之後成了一個地下組織,可是徐還是公開活動。他覺得這也是他自己獨立行動的時刻了。他把窯洞里的工人和究竟農人組織起來從這些人中它有選擇在黃陂,他立刻組織了一個中國共產黨的支部。1927年4月發生了土塊的政變。中國共產黨只號稱了一個地下組織。可是徐還是公開活動。他覺得這也是他自己獨立行動的時刻了他把搖動你的工人和究竟農人組織起來從這些人中它又選擇組織而成,最初的湖北功能軍,這開始只有17人只有一把手槍,八個子彈,那是學所學來的後來的紅四方面軍的六萬人就是從這個核心組織發展來的當1933年,這紅四方面軍控制下的蘇維埃區域約有愛爾蘭這樣到社區有他自己的郵政組織,金融組織,礦業合作社紡織工業一個組織調整的經濟一個公選的政府,黃埔出生做國民黨軍隊的軍官的徐向前做了紅四方面軍的統帥,而曾經做過五四運動的領袖留俄學生裝國壽做了政府的主席。
❿ 民國時期的中統和軍統是怎麼回事呢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為「中統(局)」)是國民黨CC系領導人陳果夫、陳立夫所控制的全國性特務組織。「中統」是國民黨黨務部門控制的特務機構,與「軍統」並稱國民黨兩大特務組織。「中統」的作戰對象除了中共,還包括汪偽等蔣介石的敵對政治力量。1947年4月,中統改為「黨員通訊社」1949年3月,又改為「內政部調查局」,隸屬於行政院內政部。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於1938年成立,至1947年前後歷時9年。在這9年中,其組織之龐雜,人員之眾多,罪惡之重大較其他各階段為甚。中統局開始設於湖北漢口的黃陂路,後遷到重慶儲奇門葯材公會大樓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