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武漢空軍雷達學院黃陂校區具體地址 寄東西要用啊
題干不全,無法作答
B. 東西湖屬於郊區跟黃陂有什麼區別
東西湖是開發區,也是個郊區,不屬漢口,更黃陂一樣是個區..
C. 我的房子在東西湖區,戶口在黃陂區。問一下戶口上在哪裡比較好
武漢市黃陂區的戶口要在武漢市東西湖區將軍路小學上學需要的手續,《東西湖區2016年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實施方案》規定:
1、根據《義務教育法》中「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的規定(周歲的計算以每年的8月31日為統計時限),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於5月6—27日,在《東西湖區小學新生入學服務系統》中登記適齡兒童信息。
2、空戶、搭戶及集體戶等「人戶分離」的不作為對口入學的依據,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特殊情況由區教育局組織有關部門甄別認定後處理。
3、對因舊城改造、拆遷過渡或其他特殊原因造成人戶分離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可提供拆遷合同、房產證等材料,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其入學。
4、根據國務院《居住證暫行條例》的規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擁有東西湖區房產或持有東西湖區《居住證》的學生,可於5月6—27日,在《東西湖區小學新生入學服務系統》中登記,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並納入《通知書》發放范圍。非東西湖區戶籍,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東西湖區房產、《居住證》應回戶籍所在地登記入學。
5、因戶籍變更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跨區入學的小學畢業生,應由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帶戶口、房產證等相關材料向學生學籍所在學校提出申請,填寫《武漢市城區小學畢業生升學跨區報名登記表》,學校審查同意後,分別到區教育局和跨入區教育局辦理跨區手續。
6、辦理了跨區手續的跨入學生,由區教育局按戶籍所在地安排到相對就近有學位的初中學校,並發放《通知書》。
D. 武漢市黃陂區人民醫院和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醫院去哪個好
東西湖區的比較好點,待遇高一些
E. 黃陂到東西湖區怎麼走
請問你在黃陂哪裡,是自己開車還是坐公交?
不管怎樣,上開往東吳大道方向的輕軌到終點或者是額頭灣、五環大道(也都是東西湖的)就可以到東西湖了。
駕車的話,自己在網路地圖裡面看一個最有利於你的線路,因為不知道你在哪,所以也不好提供。
希望對你有幫助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F. 黃陂到東西湖今銀潭封路了嗎
沒有封路。
黃陂到東西湖可以不走金銀潭。
G. 武漢有哪幾個大區
截至2018年末,武漢市下轄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東西湖區、漢南區等13個行政區。
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歷史。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
(7)黃陂與東西擴展閱讀
部分區介紹:
一、江岸區
江岸區,隸屬於湖北省武漢市,位於長江北岸、武漢市的東北部,東鄰黃陂區,南隔長江與武昌區和洪山區相望,西沿江漢路、三眼橋路與江漢區接壤,北接東西湖區,是武漢七個中心城區之一。截至2018年,江岸區下轄16個街道、1個社區。江岸區人民政府駐六合路1號。
二、江漢區
江漢區,隸屬湖北省武漢市,南臨長江、漢江交匯處,分別與武昌區、漢陽區隔江相望;北抵張公堤,與東西湖區接壤;東、西兩面各與江岸區、硚口區相鄰,漢口地區中部、是武漢七個中心城區之一。截至2018年底,江漢區下轄13個街道和一個開發區、一個管委會區。
H. 黃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有什麼好吃的東西,有怎樣的風俗習慣
黃陂區名勝古跡甚多,文化遺存豐富,是湖北省文物十強縣之一。公布為國家級、省級、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共26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5個,市級8個,縣級12個。主要有:
盤龍城遺址:位於黃陂灄口鎮,南距武漢市區5公里,因盤龍湖環抱而得名。整個遺址東西長2100米,南北寬約1800米,總面積378萬平方米。1954年發現後,從1963年至1976年3次由省、地、縣及北京大學考古專家組成發掘隊進行有計劃、大規模挖掘。考古結果顯示:盤龍城是我國迄今發現的第二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城垣建築距今約3500多年。城內有三座宮殿基址,其結構為我國至今所知最早的「前朝後寢」的分布格局。城外有居民居住地、手工業區、墓葬區。出土的文物有銅園鼎、銅鉞、玉戈、陶器、木雕等,工藝精細,形制完備,代表著我國南方文化的最高水平。由於遺址保存完好,因而為研究商代政治、軍事、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和依據。1974年,湖北省博物館在此設立考古工作站,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魯台山古墓葬:位於灄水東岸與前川鎮隔河相望的魯台山西南,1977年底、1978年初發現。整個墓葬群范圍: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00米,共 有西周與春秋戰國墓35座。其中西周墓5座,春秋戰國墓30座。這批墓葬群,共出土160件銅、玉、陶器,其中青銅器約佔二分之一。銅器造型嚴謹,花紋繁縟。198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雙鳳亭:建於魯台山椒,臨灄水,眺區城。相傳宋仁宗時,黃陂縣尉程王向之妻夜夢雙鳳投懷,後生二子,取名程顥、程頤。二程崇尚儒學,尊奉孔子,乃築台以望魯,並取名望魯台,魯台山由此得名。二程學識淵博,詩文出眾,為宋代大理學家,譽滿國中。為緬懷先賢,宋代始建「清遠亭」於魯台山。南宋時取雙鳳齊飛之意,改稱「雙鳳亭」。其間幾經坍塌,幾經修復。建國後,黨和政府於1962年和1984年兩次撥專款、聘巧匠精心維修。今日雙鳳亭,琉璃碧瓦,斗拱飛檐,造型嚴謹,氣勢恢宏。正面懸掛郭沫若題寫的「雙鳳亭」金字匾額,光彩奪目。199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木蘭山:位於黃陂區北,距區城27公里。山勢呈南北走向,群峰攢簇,古木參天,方圓30平方公里,最高峰祈嗣頂582.1米,系大別山南麓的高峰之一。相傳南北朝時,羌胡入侵,木蘭山下一位姓朱名木蘭的巾幗英雄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馳騁疆場12年,屢建奇功。班師回朝後,封她為武召將軍佐侍郎。木蘭不受朝祿,願歸桑梓奉養父母。從此,木蘭山因是一代女傑的家鄉而聞名於世。山上至今還保存著這位女將軍的許多勝跡。木蘭山又是湖北著名的宗教聖地。其宗教活動始於隋、興於唐而盛於明,是我國歷史上道佛兩教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山上先後修建寺、觀、廟、庵30多座,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之說。木蘭山還是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的誕生地。為紀念木蘭山地區的革命斗爭,胡耀邦、李先念、徐向前、陳再道、詹才芳先後題詞。1983年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