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陂區四黃中學招生電話。
名校啊!條件艱苦哦!02785931485
② 黃武漢市黃陂區。天河嘯天公路。兩層樓拆遷嗎
黃陂區天河那邊兩層樓的房間有很多都已經拆遷
③ 黃陂前川黃鄭塆有鐵路路線規畫嗎
黃坡前川黃鄭灣有鐵路路線規劃吧,具體的不太了解。
④ 為什麼黃陂要叫黃陂
北枕大別山余脈、南瀕長江的黃陂為武漢市新型城區。
黃陂古為荊地,春秋屬黃,戰國歸楚,秦入南郡,自漢至南北朝,又分屬時稱西陵、安陸、石陽、灄陽、木蘭、梁安、梁興、黃陂、堡城等諸縣中的二、三縣,在宋至道三年(997年),現境域才統歸始置於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的黃陂縣。1998年9月1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黃陂縣,整縣改設武漢市黃陂區,又結束黃陂縣1420年的縣治沿革。
黃陂置縣也好,設區也罷,為名「黃陂」有何來由?以字釋意,「黃」,或指顏色,或為姓氏,或有其他專意;「陂」,則為水壙、水邊、山坡地等等。《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有文稱:黃陂「本漢西陵縣地,三國時劉表為荊州刺使,以此地當江、漢之口,懼吳侵軼,建安中使黃祖於此築城鎮遏,因名黃城鎮。」「黃」指「黃城」(今六指店街道寨上灣),「陂」指武湖,黃陂乃黃城與武湖之合稱。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的《集古錄》收錄了(唐)侯喜復撰的《黃陂記》,《黃陂記》雲:「黃陂在汝州,汝州有三十六陂,黃陂最大,溉田千頃,蓋黃陂之由來也」,清同治《黃陂縣志》也有此說。明清時的地方誌又多將鄂東的黃岡、黃梅等帶「黃」字的地名與春秋時期的黃國掛上鉤,黃陂、黃岡、黃梅等同屬黃國,黃陂地處武湖之濱,先民懷念故國,故名黃陂,「黃」又指黃國。
黃陂的來由,民間也有多說。上古,江漢平原是江河湖澤連片,江漢平原東隅的黃陂南境也為汪洋澤國。 民間傳說古代先民駕舟拓疆殖域,船抵安陸為安全登陸之地,船抵黃陂則為黃土之坡。民間還流傳黃陂縣名系包公所改,將包公與黃陂牽到了一起。相傳,黃陂曾稱定遠,包公坐定遠審斷「子打母」案時,在縣北研子崗將打母之幼童研為黃皮。為警示後人,包公將「定遠」改為「黃陂」。查勘史料,黃陂從未名為定遠,包公也未到過黃陂,今區委、區政府駐地之北雖有定遠村,村名也只是現代以傳說定之。此說更只能是「戲說」版了。
⑤ 黃陂四黃中學入學要求
黃陂雙鳳中學好。學校自2000年創辦以來,連續九年重點高中升學率居全區第一,學專生連續三年奪取全屬區優錄考試狀元,高一級學校升學率100%。07屆畢業生宋軼凡,08屆畢業生吳雨陽,現就讀於北京大學。08屆畢業生但振康,現就讀於清華大學。
⑥ 黃陂黃土公路電子顯示屏警告會記錄違章嗎
應該按照電子顯示屏上的速度行駛,超過速度的話,要算超速罰款
⑦ 黃陂 黃土公路違章
從竹葉山上岱黃高速公路到黃陂前川,走黃土一級公路,過姚集鎮走姚集公路到蔡店鄉,然後前行5公里即到。
⑧ 黃陂至漢口袋黃高速可以掉頭嗎
黃陂是武漢北大門,與武漢主城區僅隔一條府河。30年前,由於交通不便,府河、張公堤一度將黃陂和主城隔開,成為一道天然屏障,在高速上不可以掉頭。
⑨ 黃陂貸黃高速外地牌照要不要分單雙號限行
黃陂貸黃高速外地牌照一樣要分單雙號限行。
為進一步加強岱黃高等級公路劉店立交綜合改造工程的交通管理,保障岱黃高等級公路安全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現將調整岱黃高速公路劉店立交綜合改造工程施工期間交通管理措施的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每日7:00至20:00,岱黃高等級公路(三金潭至黃陂府河收費站)中型(含)以下載客汽車按車牌尾號分單雙日通行。車牌尾號為英文字母的,以字母前最後一位阿拉伯數字對應日期分單雙日通行。
二、岱黃公路劉店立交綜合改造工程,原有其他交通管理措施維持不變。
三、本通告自 2014 年 6 月 9 日起施行。
⑩ 湖北的黃陂這一地名有什麼來歷
湖北黃陂現為武漢市黃陂區。陂,池塘也。公元前648年,楚成王滅黃國,遷黃國臣民於此。楚莊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楚國令尹孫叔敖築陂塘灌溉農桑,因此地多黃國後裔,故得名黃陂。
漢屬荊州江夏郡西陵縣。漢末大將黃祖於此築城,名黃城。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魏王曹操在黃陂黃花澇置石陽縣,為魏國荊州江夏郡駐地,為建置之始,有1800多年的歷史。
南朝宋元徽四年(476年)、南齊建元元年(479年),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先後三次設置木蘭縣,木蘭縣駐地位於花木蘭出生地黃陂大城潭鎮(今黃陂區姚家集街道大城村),所轄地域包括今黃陂區北部和紅安縣西南。唐武德三年(620年)廢除木蘭縣,並入黃陂縣。
唐為南司州、安昌郡駐地。後南司州更名黃州。黃州改治邾城,黃陂屬淮南道黃州。宋屬淮南西路黃州齊安郡。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屬湖廣行省黃州路。明屬湖廣布政使司黃州府。
中華民國,先後屬鄂東道,江漢道、省直轄。自民國二十一(1932年)年起,先後屬第四、二、三行政公署及鄂東行署。
1949年,黃陂屬孝感專區管轄。1959年,劃歸武漢市。
1998年,國務院同意撤銷黃陂縣,設立武漢市黃陂區,行政級別為副廳級,享有地級市經濟許可權,以原黃陂縣的行政區域為黃陂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黃陂大道380號。
(10)黃陂黃受擴展閱讀
黃陂的地理環境
黃陂區地處武漢市北部,湖北省東部偏北,黃陂區南鄰東西湖區、江岸區,東連洪山區、新洲區,西北交孝感市,東北交黃岡市。
黃陂區位於長江中游,大別山南麓,地勢北高南低,為江漢平原與鄂東北低山丘陵結合部。大體上是「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
北部為大別山余脈,屬低山丘陵區,海拔在150—850米,面積佔全區的17.8%;有武漢市最高峰雙峰尖(872.5米)。中部為平原丘崗區,海拔在30—150米之間,面積佔全區68.9%;南部為平原湖區,海拔在30米以下,面積佔全區的13.3%。
黃陂區水資源豐富,擁有「百庫千渠萬塘」之稱。有長江、灄水、府河等大小河流31條,河流總流長799.91公里,流域面積3504.3平方公里。工業、農業、生活用水充足。黃陂區有湖泊35個,其中武湖、童家湖、後湖較大,黃陂區湖泊總面積252.6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0.9億立方米。
黃陂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分明,年平均無霜期255天。春季溫和濕潤,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涼爽少雨,冬季乾燥陰冷。多年均日照時數1917.4小時。多年均降水量在1202毫米,為中南地區降水量較均衡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