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武漢黃陂 > 黃陂分局陳光

黃陂分局陳光

發布時間:2020-12-04 04:05:40

1. 赤水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

赤水地處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大斜坡地帶,海拔從1730米急劇沉降至221米,谷深坡陡,溝渠縱橫。經億萬年風化侵蝕,形成了1200多平方公里全國面積最大、發育最美麗壯觀、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最年輕的丹霞地貌。特殊的地理氣候,又成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侏羅紀殘遺種——「桫欏」的天然避難所,僅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就有4.7萬株(赤水境內其餘各處還有共計2萬余株),是全世界分布最集中的區域,被譽為我國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館。赤水水系極為發達,352條河溪遍布各處,加上數量眾多的高原湖泊,以及129萬畝浩瀚無垠的竹海(全國十大竹鄉第一)、43萬畝地球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等豐富植被涵養水源,更形成無數的飛瀑,據統計,3米寬以上的瀑布達4000多條,是亞洲最大的瀑布群。
赤水現有國家級及以上旅遊資源:
一個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 · 赤水
一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赤水風景名勝區
一個國家地質公園——赤水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
兩個國家森林公園——燕子岩國家森林公園;竹海國家森林公園
四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赤水大瀑布景區;燕子岩景區;竹海公園景區;佛光岩景區
赤水大瀑布
赤水大瀑布(又名十丈洞)景區距城區39千米,位於赤水市兩河口鄉,面積30平方千米,國家AAAA級風景區。
景區以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為特色景觀,擁有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萬年石傘、奇兵古道、轉石奇觀、香溪湖、百畝茶花、石筍峰、億年靈芝、會水寺摩岩造像、紅軍標語等自然、人文景觀。景區原始幽靜,林茂峰秀,丹崖艷麗,植物多種多樣,山巒四季長青,雲豹、麋鹿、獼猴等野生動物活躍出沒,溪泉、瀑布密布,香溪湖波平水碧,是一處觀瀑攬勝、懷古尋幽、避暑休閑的極佳勝景。
十丈洞大瀑布得名於古人對它的極高、極大而稱十丈;洞者,疾流也(《說文解字》注),引申為瀑布,遂有此名。赤水大瀑布被地質專家譽為「神州又一瀑布奇觀」、「中國丹霞第一瀑」、畫壇泰斗劉海粟則稱之為「空谷佳人」;中洞瀑布則被譽為「中國簾狀瀑布的代表」。赤水大瀑布高76米,寬80米,是我國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也是長江流域第一大瀑布。
赤水大瀑布景區是「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景區之一。
五柱峰
五柱峰(佛光岩)景區距城區44公里,位於赤水市元厚鎮,東南距元厚紅軍渡8公里。
景區地處大婁山與北麓貴州高原向四川盆地急劇沉降地段,谷深坡陡、溪河縱橫、切割深度在500米至1300米之間,山峰多在1200米以上,斷岩嶂谷,高度懸殊。出露地層全是侏羅紀、白堊紀河湖相紅色沉積岩。這種特殊的地貌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風雨侵溶等物理生化綜合作用下,形成寶塔狀、城堡狀、針狀、柱狀、棒狀、方山狀、峰林狀等無數奇異的丹霞地貌景觀,丹岩絕壁、奇峰異石、崖廓岩穴比比皆是、多不勝數,大地山崖呈現出紅艷艷的赤紅色彩。是我國丹霞地貌面積最大,出露最齊,特色最典型的景區。
五柱蜂景區素有「世界丹霞之冠」、「世界丹霞第一園」之美譽,以「丹霞絕壁、天下奇觀」的大白岩和「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五柱峰為主體景觀,丹霞地貌、奇峰異石、絕壁岩穴、五柱峰、白龍瀑、丹霞城堡、茶花林等30多個靚景奇觀,由小金驛溝、世外園、太陽谷、犁轅溝、豹子溝等五大景段構成,面積20平方公里,集新、奇、險、秀、幽、野六大特色為一體,是赤水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佛光岩·五柱峰景區將投資3000萬元,修建遊客接待中心、停車場及功能區附屬設施,預計明年5月正式向客人服務。五柱峰景區將按國家5A級景區打造。
五柱峰景區是「中國丹霞 · 赤水」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景區之一。
四洞溝
四洞溝景區距城區15公里,位於赤水市大同鎮境內,是赤水市最早開發的景區。
景區為一段約四公里的山溪間,按大致相等的距離排列著四級跌水瀑布為主體,構成赤水「千瀑之市」形象的景區。這四級瀑布瀑寬均在四十米左右,落差高者近五十米,它們形態各異,神韻俱佳,分為珠簾懸掛、聲若雷鳴、氣勢萬鈞的水簾洞瀑布;秀美如彎型銀梳的月亮潭瀑布;巨石中穿波涌湖青的飛蛙崖瀑布;以及飛流直下60米雨霧彌漫氣勢恢弘的白龍潭瀑布。景區內峰媚嶺秀,景色優美,谷底翠竹繁茂,山間林木蔥蘢,溪邊奇形怪狀的丹霞石星羅棋布,水中天然植物盆景和丹霞石鋪成的道路旁桫欏、小黃花茶等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植物隨處可見。景區內尚有保存完好、雕刻精湛的鄭氏石坊等人文景觀,以及神奇的石項山、渡仙橋等丹霞奇觀。這里還可以參加苗族篝火晚會、赴大同河漂流。
四洞溝景區被國務院旅遊資源考察團稱之為「萬竹之園」、「小家碧玉」、「沒有敗筆的景區」。
紅石野谷
紅石野谷(楊家岩)景區距城區16公里,位於赤水市大同鎮華平河畔,景區核心面積約1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5%,地處大同古鎮、四洞溝景區,寶源梯田風光的中心地帶。
景區主要由「丹霞壁畫石刻長廊」游覽區和「觀音溝原生態瀑布群區」兩大部分組成,集中體現了赤水風景四絕:「竹海浩瀚、桫欏王國神秘、千瀑之市之神韻、世界丹霞奇觀的震撼」——桫欏戲泉水、竹海映丹霞。
景區保持著自然原始、古樸狀態,有珍稀植物數10種。主要有瀕危植物桫欏、一級保護植物小金花茶、赤水覃樹(鐵夾子)、鵝掌秋等等。景區以紅色蜂窩狀的丹霞壁畫石刻長廊為特色景觀,包括各種奇形怪狀的丹霞紅石、原始的桫欏、茂密的竹林、清澈見底的溪泉以及千姿百態的瀑布群。另外,還有「逮魚場」、「采梨園」、「竹海第一滑」等景點供遊客選擇。
紅石野谷是「中國丹霞 · 赤水」世界自然遺產的代表景區之一。
竹海國家森林公園
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距城區40公里,位於赤水市葫市鎮金沙溝,以浩瀚的「竹海」風光為主,公園內有楠竹十七萬畝,遍布群山峻嶺。
竹海國家森林公園佔地面積10666公頃,內分3個景段,中心景點為野竹坪觀光休閑區。這是一處以竹海風光、瀑布群、原始森林、野生動物和丹霞奇觀綜合構成的秀美景段,是人們避暑休閑、度假、療養的理想勝地,同時也是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的天然佳景。
公園的至高點在「觀海樓」,觀海樓共6層樓,高26米,是一座造型別致,與竹海景色相宜的建築物。當登樓遠眺,層層疊疊,浩瀚無垠的竹韻盡收眼底。山風吹過,竹濤陣陣,碧波漣漪,令人心曠神怡。身入林中,如入綠色海洋,到處碧波擁翠,竹浪滾滾,清心、淡雅、瀟灑、蔥蘢的景色,讓人心醉。區內尚有「天鑼」、「地瀑」、「八仙樹」、「夫妻樹」等奇特的自然景觀為遊人增添無窮樂趣,給人以回歸大自然的美好享受。
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將按國家4A級景區打造。
中國侏羅紀公園
中國侏羅紀公園距城區40公里,位於赤水市葫市鎮金沙溝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總面積3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8.5%。
2000年10月,國家旅遊局批准,在赤水桫欏自然保護區內,開設地球爬行動物時代標志植物及其生存環境游覽觀光園林,正式命名為「中國侏羅紀公園」,推出侏羅紀、白堊紀時代的自然生態景觀,展示2億年前地球上保存完好的原生態自然風貌。這是世界上唯一的侏羅紀地球史跡自然生態園林,也是中國唯一以「侏羅紀」命名的國家級公園。
公園內開辟了甘溝、大水溝、兩岔河三個景段供遊人觀光游覽、回歸自然、領略遠古風貌,以「古生物活化石」桫欏為主體景觀。景區內海拔落差懸殊,丹霞絕壁峭立,流泉瀑布密集,自然生態原始古樸,野生動植物種屬豐富,珍稀保護動植物生存良好,是一個植物蘩茂、物種豐富、自然環境良好的聖潔之地,也是開展生態旅遊、科研教學的理想基地。
燕子岩國家森林公園
赤水燕子岩國家森林公園距城區26公里,位於赤水市丙安鄉風溪河西岸,總面積1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
燕子岩國家森林公園景區環境封閉,森林原始,生態系統完整,地勢險峻,風景旅遊資源獨具魅力、氣勢恢弘,集科考、旅遊、觀光、休閑於一體。
景區分南園和北園。南段是桫欏園,可觀賞2億年前侏羅紀、白堊紀時期,地球上盛極一時的高大木本樹蕨,蕨類植物之王——桫欏。這里有雙頭桫欏、龍鱗桫欏、恐龍型桫欏以及9.2米高的公主桫欏,千姿百態,形態婀娜,達3萬余株。景區北段溪流縱橫,山巒疊翠,丹岩林立,自然景觀與珍稀植物和諧共生,如夢似幻,讓人目不暇接。燕子岩瀑布高87.3米,還可以品嘗甘甜的長壽泉、欣賞酷似玉女聖物的生命之源等。
其他景區
在赤水的自然風景區中,除上面已開放的7處,還有很多規劃建設中的景區其旅遊價值都非常高,如梯田風光、原始森林、高原湖泊、丹霞景觀等。
盤龍原始森林公園(開發中)
盤龍原始森林公園距市區45公里,位於赤水市兩河口鄉。公園面積約50平方公里,與享譽海內外的十丈洞大瀑布緊密相連。主要由盤龍河峽谷組成。園內森林覆蓋率98%,以熱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各種各樣的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苔鮮植物和竹類植物在這里競相生長,桫欏、楨楠、鵝掌秋等珍稀植物在這里也隨處可見,蘇門羚、紅腹錦雞、獼猴等珍稀動物在這里時常出沒,形成茂密繁華立體生態系統和妙不可言的原始森林風光,堪稱多姿多彩的天然亞熱帶動植物博覽園。公園瀑布密集,在約三公里河段上,集中分布著獼猴岩瀑布、瑞雪岩瀑布、飛雲瀑布、盤龍河瀑布、響水洞瀑布。
寶源梯田(開發中)
寶源梯田距市區約30公里,位於的赤水市寶源鄉。該景點的梯田最早開墾於東漢時期,形成於明末,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千百年來梯田始終保持了原始風貌,厚積了歷史文化的內涵。整個梯田長4至5公里,高(或寬)0.8至1公里,由3000多塊梯田組成,面積達1500多畝,極目遠眺,無邊無際的梯田重重疊疊,造型美觀。這里山清水秀,常有霧和雲海生成,並有數百隻白鷺在此棲息。
月亮湖(開發中)
月亮湖景區距市區96公里,位於赤水市長期鎮。月亮湖水域面積42.69萬平方米,風景區規劃面積23平方公里,植被生態良好,森林覆蓋率95%,崇山峻嶺、瀑布似簾、山清水秀,一年四季平均氣溫14.5℃,無霜期150天,氣候涼爽;宜於避暑,風景秀麗,景色迷人,是游覽、休閑、度假、娛樂和夏日避暑的絕好去處。
九曲湖(開發中)
九曲湖景區距市區城區54公里,位於赤水市官渡鎮,是一個典型的高原湖泊。屬大婁山余脈,海拔1195.5米,景區面積39平方公里,水庫面積12.5平方公里,湖灣河汊多達99條,連99座山,「九曲胡」因此而得名。九曲湖景區植被原始,種類齊全,森林覆蓋率100%,是一個天然的動植物寶庫。這里四季特徵明顯:春天萬紫千紅,夏季山青水碧,秋天漫山紅葉,冬天銀裝素裹,是人們旅遊觀光、休閑避暑的理想聖地。
天台山(半開放中)
天台山景區距市區8公里,位於赤水市城區東北的天台鎮。主峰天台山海拔1000餘米,直插雲端,險峻雄偉,諸山環拱,奇石橫亘,與四周丘陵河谷形成鮮明對比,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天台山景區以主峰天台山為中心,輻射數十里,是以山嶽風光、雲海日出、地鼓、丹霞奇石、天然壁畫、夜景星象和古寺廟為主體景觀的自然人文景區,旅遊品位極高,自古以來就是赤水著名的佛教聖地和市民休閑覽勝的所在。素有「赤水覽勝第一山」美譽。 赤水保存較為完整的古鎮主要有丙安、大同兩處,古鎮內的道路、房屋和風土人情一切均為原貌,遊客能從其中感受到赤水厚重歷史沉澱下來的鹽運文化、竹文化、飲食文化和苗族文化等。到古鎮旅遊,請避免破壞古鎮的環境設施。尊重當地居民的生活風俗。
丙安古鎮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丙安古鎮,距赤水市區25公里,水陸交通便捷,原始生態完整,川鹽入黔古鹽道著名驛站和商品集散地。
古鎮建於赤水河畔陡峭的危岩之上,背倚青山,三面環水.砌石為門,壘石為牆,依山而建木質懸空吊腳樓,經千年風霜,仍穩如磐石。古鎮只有一條狹窄的石板街,長約400米,從古至今一直是周圍幾個村寨商品交易的重要場所。古鎮距河灘10餘米高,兩座石門把守著東西場口,從明清時代起一直為上下客商歇息之地,因而客棧、飯店、茶館比比皆是,鎮上多數居民以此為業。時光流轉,赤水河洗去了丙安古昔日的鉛華,往昔的繁榮漸趨平淡和寧靜。腳踩著帶有青苔的石板街,眼看著不見油漆印跡的木板牆,陽光從兩邊瓦屋滴水檐之間撒下來,像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這里的舊屋、舊瓦、舊牆飛檐中,都透著歷史的滄桑。
丙安古鎮還充滿紅色傳奇。1935年1月25日,紅一軍團奉命攻打赤水縣城途中,軍團長林彪率部攻下丙安後,將軍團指揮部設於古鎮內。
大同古鎮
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大同古鎮距赤水市區10公里,位於通往四洞溝景區的大同河畔,公路從古鎮上方百米處通過,水陸交通便利。古鎮經赤水河入長江可到重慶、武漢、上海。自古商市繁華,軍爭兵燹,濃郁的耕讀文化,淳厚的鄉民性情,各地商人捐資修建的會館,保留至今的豪宅大院、望族祠堂,以及沿襲的一套祭祀類建築,確與山、水、林構成和諧、美麗的自然人文生態環境,反映出自給自足小農經濟時代的歷史風貌。
大同古鎮歷史上是太平軍石達開部在貴州軍事活動改變戰局的軍事要地,也是川滇黔紅軍游擊隊發動武裝起義的所在地,具有近現代中國農民革命斗爭和土地革命及軍事斗爭的歷史研究價值。大同古鎮「耕讀文化」的歷史延續時間跨度較長,各個歷史時期的知名鄉土文化、鄉土生活均較典型,產生了在當時古鎮、赤水縣和貴州省和川黔邊界區域各個層級的知名鄉土文化人物,對川黔交界區域和古鎮的歷史文化、社會生活產生過不同程度的重大影響,使古鎮歷史文化氣息濃郁,具有研究、保護、觀賞的綜合價值。
古鎮房屋以街道為建築的縱軸線和橫軸線串架接廬緊連延續,相向一字排開。建築材料採用木材、杉皮、小青瓦、丹霞石,楠竹等多種自然和人力加工的材料,由形體、質地、色彩、不規則對稱等項構成古鎮建築藝術的形式美,在黃金分割、體的尺度、透視的誇張、色彩的協調與互補的序列組合中的敞閉、韻律、穿插等,都存在著傳統建築的一定的客觀法則,充分發揮出古代建築藝術的表現力和藝術綜合能力。
大同古鎮現存建築建於明末清初 ,由古街、古碼頭、古井、古街房、古民居、古廟宇、古會館、古碑、古牌坊等組成,主要有建於明朝末年和清代的禹王宮、萬壽宮、天後宮、觀音廟、城隍廟、火神廟、石花園、鄭氏節孝石牌坊,陳貢珊紀念碑等等。大多依山而建,前殿、正殿、後殿、吊腳樓、岩穴等建築錯落有致,雕梁畫棟;古墓、古碑、古牌坊則結構嚴謹,繪畫雕刻、書法文字一應俱全,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被稱為「石頭寫成的歷史」。
復興古鎮
復興古鎮是赤水河畔一個重要的港口,距赤水城區15公里,是赤水著名古商城,亦為黔北軍事要塞。南宋苗民作亂,明代平播之戰等都在此發生過戰斗,清朝太平軍翼王石達開過黔境入川,也曾先後兩次攻佔過復興場。
北宋大觀三年(1109年),赤水正式建置時,縣城就在此處。這里的古巷道與公路平行,當地人習慣地將這條始建於北宋年間的巷道稱為老街。高牆青瓦的江西會館,有著百年歷史的民居,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復興場戰斗紀念碑」提醒人們,這個繁華的小鎮曾經發生過一場近乎殘酷的巷戰。
新中國成立後,這條被紅軍鮮血染紅的古巷道有了一個新的名字——長征路。古色古香的民居和古老的石板路被完整地保護起來。作為川鹽入黔第一個大港口,復興鎮當年商賈雲集,繁華一時,100多家臨街店鋪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商品。高聳林立的木樓和臨街的老店鋪成為復興鎮最重要的標志。如今的長征街,數百年前的繁華已經遠去,1935年那場激烈的戰斗留下的無數彈孔也被磨光。上百年歷史的店鋪里,堆放著服裝、副食品和電器,其手工製作的竹工藝品最為引人注目,展示著市場的繁華。 赤水是革命老區,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途經之地,也是「四渡赤水」戰役的主戰場之一。
2005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旅遊局等13個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公布了30條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和100個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赤水市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名錄》中的「貴陽—遵義—仁懷—赤水—瀘州」線路。赤水紅軍烈士陵園、丙安紅一軍團紀念館、風溪渡口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地、黃陂洞戰斗遺址4個景點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遵義會議後,中央紅軍計劃,經貴州北部的赤水縣城渡過赤水河,從四川瀘州、宜賓之間過長江,因此中央命令林彪率領的紅一軍團作為先鋒部隊,開往赤水城。1月26日、27日,紅一軍團的一、二師分別在赤水城附近黃陂洞、復興場遭遇敵軍阻擊,紅軍從赤水入川的大門被川軍封堵。1月28日,紅軍在土城青杠坡與川軍展開激戰,28日晚,政治局和軍委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改變由赤水城北上渡江計劃,立即撤出青杠坡。1月29日凌晨,紅軍大部隊分左中右三路,從元厚、土城西渡赤水河,這就是四渡赤水第一渡。據調查,在紅軍「四渡赤水」戰役中,一共經過22個渡口,架了16座浮橋。
四渡赤水前,中央紅軍在赤水一帶進行了六次惡戰,它們是1935年1月26日紅軍與黔軍展開的元厚夜襲戰;1月26日紅軍與川軍進行的黃陂洞遭遇戰;1月27日,紅軍與川軍展開的七里坎、白楊坎阻擊戰;1月27日紅軍與川軍展開的復興場之戰;1月28日,毛澤東親自指揮的土城(青杠坡)之戰(註:1965年,將原赤水縣的土城鎮劃歸習水縣管轄)。
赤水紅軍烈士陵園
赤水紅軍烈士陵園(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點),位於赤水市城區南郊杉樹壩,是全國第一個紀念「四渡赤水」戰役中犧牲的紅軍烈士而修建的陵園,以其展現「四渡赤水」長徵文化的真實性、完整性和獨特性,是其他烈士陵園無可替代的。在建設過程中,黨和國家領導人楊尚昆、聶榮臻、張震等一大批老領導紛紛為陵園題詞。
整個陵園建築依山就勢,環境優美,古木參天,庄嚴肅穆,由主體陵園(約21畝),百竹園、香樟古樹園三部組成,有大理石碑記繪中央紅軍四渡赤水戰役經過示意圖一幅。在陵園陳列館內有60幅圖片,內容包括四渡赤水戰役、領導人題詞,紅軍標語及紅軍用過的武器彈葯、赤水革命老區的歷史等。
赤水紅軍烈士陵園是全國烈士陵園重點保護單位,於1998年4月被貴州團省委命名為「貴州省青少年教育基地」;2000年5月被共青團中央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2002年9月又被確定為「國防大學教學教育基地」。
丙安紅一軍團紀念館
丙安紅一軍團紀念館(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點)位於赤水市丙安鄉的丙安古鎮內,是紅一軍團在全國唯一的紀念館。1935年1月25日,林彪奉命率紅一軍團部及紅二師到達丙安古鎮,將紅一軍團總指揮部和紅二師師部設於丙安場上,指揮開展了著名的赤水黃陂洞、復興場之戰,同時,也揭開了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戰役的序幕。
四渡赤水紀念地
風溪口(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點)距赤水城區18公里,位於赤水市復興鎮,地處赤水河與風溪河的交匯處。風溪口渡口還是1986年拍攝著名電影《四渡赤水》時,赤水河激戰的外景地。1935年1月26日,紅一軍團紅二師在風溪口架浮橋渡河,向赤水縣城推進,並在復興場與川軍激戰。後接總部命令,於風溪口二次渡過赤水河,回丙安駐扎待命。
黃陂洞戰斗遺址
黃陂洞戰斗遺址(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點)距赤水市區12公里。位於赤水市天台鎮。1935年1月26日清晨,紅一軍團紅一師派遣部分紅軍化裝成送鋪草的老百姓,准備混入赤水縣城,里應外合。但當紅軍到達距縣城僅12公里的黃陂洞時,由於口音原因,被敵軍盤查時識破,隨即發生遭遇戰。黃陂洞戰斗中,紅一師三團傷亡嚴重,為了避開敵人優勢力量,紅軍決定撤出戰斗,另擇通路。紅軍在赤水縣城附近遭遇川軍堵截,特別是經過黃陂洞戰斗,使得紅軍未能實現佔領赤水及會師川西北的戰略構想,是形成「四渡赤水」戰役的一個直接的主要原因。
復興場戰斗遺址
復興場戰斗遺址距赤水城區15公里,位於赤水市復興鎮,在進入古鎮的路口有一座雕塑,塑像下的石碑上刻著「復興場紅軍戰斗遺址」。1935年1月26日,紅一軍團的紅二師在師長陳光、政委劉亞樓率領下向復興場開進,1月27日清晨,戰斗在復興場外的小山坡上打響,隨後紅軍沖進復興場內與敵軍展開巷戰,因敵軍的大量增援,紅軍作戰不利,遂主動撤出復興場。
元厚紅軍渡
元厚紅軍渡是紅軍一渡赤水時右路縱隊的主要渡口。元厚鎮距市區57公里,是赤水市的南大門。在元厚鎮的赤水河邊建有一座紀念碑,上刻「紅軍渡」三個大字,字體選用毛澤東手書體,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1935年1月25日,紅一軍團紅二師五團二營的部隊到達元厚場,並於1月26日凌晨迅速搶渡過河,佔領了元厚場渡口。這次戰斗的勝利,為後來紅軍一渡赤水打開了一條寶貴的通路。1935年1月29日,林彪領導的紅一軍團和紅九軍團、以及朱德領導的軍委二梯隊三梯隊,從元厚渡過赤水河進入川南,擺脫了國民黨大軍的圍追堵截。

2. 武漢市黃陂區第一中學的發展情況

2013年中國頂尖中學100強,黃陂一中次於華師一附中 黃岡中學 荊州中學 武漢二中 武鋼三中 孝感高中 襄陽四中 襄陽五中 沙市中學 宜昌一中 黃石二中,東風一中,黃陂一中 位居湖北省第十三名。排名接近的名校:上海師大附中、泰州中學、商丘實驗中學、首都師大附中、寧鄉一中等。
2011年秋,兩校區共有教職工443人,學生5300人。專任教師中,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特級教師1人,省級以上骨幹教師5人,市、區政府專項津貼獲得者4人,區「十大名師」兩屆共7人,區「名師工作室」名師4人,市、區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教師120人,高級教師139人,研究生學歷教師佔比達到20%。 承載黃陂深厚的人文底蘊,利用校園優越的硬軟條件,學校為教師的成長和學生的自主全面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校園規模宏大,環境幽雅,設施完善,設備齊全。建有校園寬頻網、校園閉路電視監控網、校園通訊網、校園電視台、校園廣播台等「三網兩台」,多媒體教學終端覆蓋所有功能室;辦有教育期刊《自主教育》、文學社刊《荷尖角》、團刊《磨煉》和校報《黃陂一中報》等「三刊一報」;設有市區政府資助貧困生基金、旅台黃陂同鄉會獎助學基金、蔡勛獎助學基金、香港郭氏嘉里資助基金、肖亞亮獎助學基金、宏志班資助等多項「獎助學基金」,及香港善施會、知名校友和社會成功人士等的獎助學活動,每年發放獎助學金160餘萬元;還辟為「武漢市涉台教育基地」,並與台灣嘉華中學、金甌女子中學結為友好交流合作學校。
武漢市黃陂一中語文教研組組長劉清旭沒歇著,忙著籌備新學期的唐宋詩詞班。這個班已開課10年,資助者是台北黃陂同鄉會前任理事長余傳韜,他的父親余家菊是著名教育家,早年曾在黃陂大余灣教書。
1995年,余傳韜67歲,從台灣回到故鄉黃陂,在大余灣村小學,見教學條件十分簡陋,當即決定捐贈30萬元,為孩子們購買新的課桌椅和體育設施。3年後,余傳韜擔任台北黃陂同鄉會理事長。從這一年開始,他每年在黃陂一中資助60名學生。2003年,又資助開設唐詩宋詞班,余傳韜跟同學們說,「傳統文化,能伴隨大家一輩子。」
2008年,黃陂旅台鄉親白正亮接管台北黃陂同鄉會。他是黃陂白家大灣人,在台灣經營著4家企業。他牽線搭橋,黃陂武湖農場和台灣苗栗大湖農場結為「姊妹農場」,黃陂武湖農場還設立了台灣農民創業園,來自大湖的草莓品種已成功在武湖農場種植。
每年,白正亮都會帶領家人返鄉,為黃陂學子頒發獎學金,還莊重承諾,白家每年捐贈黃陂一中20名學子,世代傳承。
2012年,1955年出生的陳光陸接替白正亮,擔任台北黃陂同鄉會的理事長。與前兩任理事長不同,陳光陸土生土長在台灣。不過,他對故鄉黃陂依然有著特別情愫。陳光陸93歲的老父親陳濟民當年回黃陂老家,一路上幾乎是請人抬回來的。陳濟民反復跟子女說:「我們是黃陂人,鄉情不能忘。」
陳光陸是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執行長。2012年,他邀請7名黃陂學子到台灣參加書畫比賽,2013年6月,又牽線簽署《黃陂一中與金甌女中校際交流協議書》。陳光陸說:「鄉情要向下一代傳遞!」 學校緊扣時代發展脈搏,堅持「以人為本,自主發展」的辦學理念,不斷實踐和完善「自主教育」模式,著力外塑形象、內挖潛力,彰顯優勢,形成鮮明的「人文教育」特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高考大學本科上線率達92%以上,重點大學本科上線率均在40%左右,一批批學子躋身清華、北大等名校。2009年5人考取清華、北大,創該校歷史紀錄;2010年3人考取清華北大,其中柳潔同學摘得武漢市文科狀元桂冠;2011年高考上一類重點線353人,創該校歷史紀錄,600分以上學生達139人。
學校綜合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先後獲得的綜合榮譽有:「全國素質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網路系統示範單位」、「中國特色教育示範基地」、「中央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課題實驗基地」、 「省示範學校」、 「省文明單位」、 「省綠色學校」、 「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 「市依法治校示範校」、 「市教育管理年先進學校」、 「市民主管理五星級單位」、 「市化學學科基地」,學校正沿著內涵式發展道路,以矯健的步伐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北宋理學家程顥曾感嘆黃陂前川風景秀美,人傑地靈,於是作詩《春日偶成》以贊譽: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的確,有著悠久文化傳統和深厚文化底蘊的「魯台望道」黃陂,在二程故里上,黃陂一中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
黃陂一中創建於1933年,原址位於前川古城內,1997年搬遷至雙鳳亭旁、桃花崗上:東臨灄水河,西接航空港,南依盤龍城,北眺木蘭山。在近80年的辦學歷程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梁之才:兩獲義大利加勛的萬子美、著名畫家馮今松、央視主持人王利芬、中國首席潛航員葉聰等等,學子的成就詮釋著學校的辦學效益。 學校十分注重辦學理念的提升和貫徹。學校的辦學理念是:為學生終生發展而教,為學生終生幸福而導。培養目標是:著力培養人格健全、基礎扎實、體魄健康、個性鮮明的新世紀建設者和接班人。構建起自主教育模式,突出文科教學和人文教育特色。
2012年,黃陂一中一本突破400人,其中文科貢獻91人。據了解,早在10多年前,在創建省市級示範學校時,專家們就指出黃陂一中「文科特色鮮明」(1983,1985年兩度產生湖北省文科狀元,「狀元姊妹花」曾被傳為佳話)。文科一本保持70人左右,2011年柳潔勇奪武漢市文科狀元。
向正坤校長說,文科是學校的一大亮點,為了讓文科特色更鮮明,學校一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二是抓住課堂教學主渠道,注重文綜知識與能力的整合;三是合理利用黃陂地域優勢,發掘課程資源,開辦唐宋詩詞班,開發校本課程;四是重文不偏理,強調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應用能力。
不斷創新學校管理。通過實施校長負責制、幹部聘任制、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崗位責任制、目標管理責任制等,激發潛能,調動積極性。著力打造科研型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素質和業能水平。努力推進學科組建設,形成團隊優勢;啟動名師工程,造就拔尖骨幹;構建青年教師成長機制,縮短教師成長周期。除了該校自培外,還注意引進區內外優秀教師,補充新鮮血液。學校先後被評為「中央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課題實驗基地」、「中國特色教育示範基地」、市教育科學研究實驗學校、中國教育學刊學科研究基地等。該校教師在省級及以上各類競賽中獲獎220人次,在省級及以上刊物發表論文313篇。
學校正在進一步創新機制,錘煉內功,豐富內涵,以期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和綜合辦學效益,把示範學校品牌做得更大更亮更響。

3. 陳光的個人生平

1915年,10歲入學讀過短暫的3年私塾,14歲棄學務農。
1926年,在家鄉從事農民運動 ,北伐軍入湘。陳光所在的家鄉-宜章縣成立了農民協會,他成為農協會員。
1927年底,經當地地下黨員陳東日、陳俊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
1928年,參加湘南起義後隨朱德、陳毅部隊到井岡山。1928年1月初,朱德、陳毅率「八一」南昌起義的余部1000來人進至宜章,陳光異常興奮,當即將「馬日事變」後收藏的12支步槍獻出,組建了一支農民赤衛隊,然後配合紅軍參加了湘南暴動。曾率部浴血羅霄的原紅二方面軍主要領導者蕭克將軍解放後評價說:「陳光當時獻出的12支步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那時赤衛隊武器很少,多是一些大刀梭標、土槍,能有這十幾支步槍真不簡單,對宜章暴動的成功,有著重大的意義。」
湘南暴動成功後,陳光隨朱德、陳毅走上井岡山,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獨立三師第二十九團一營任連長。
1930年2月,蔣介石發動對中央蘇區的第一次圍剿,陳光參加了水南、值夏戰斗 。陳光這時已是紅四軍一縱隊(縱隊長為林彪)一支隊副支隊長。在中央蘇區進行的反圍剿戰斗中,紅四軍3個縱隊在紅六軍二縱隊的配合下,首先在富田一帶徹底殲滅了敵先頭部隊一個旅。經兩日激戰,在水南、值夏將敵獨立第十五旅殲滅大部,俘敵1600餘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役中,林彪的指揮所為突圍之敵所圍困。在此緊要關頭,陳光帶領本支隊拚死突入前沿,將林彪安全救護下來,自己卻在戰斗中掛了彩。事後,不善言談的林彪到救護所看望陳光時,一再表示感謝並主動為他請了功。戰後,陳光受到嘉獎 。
是年6月,陳光所在的紅四軍與紅六軍、紅十軍組成紅一軍團,在胡耀邦家鄉文家市的一次戰斗中,已升任營長的陳光第3次負傷。敵人的子彈穿過他的右膝,卡在骨縫里,血流如注。同志們把他抬上擔架,他掙扎著從擔架上滾下來,重新爬回陣地,直到將敵人擊潰。10月,紅四軍進行整編,林彪出任軍長,羅榮桓擔任政委。陳光則因作戰勇敢,被提升為該軍第十師三十團團長。由此,性格堅貞倔犟、剛直易怒的陳光和兩位領導便開始了恩怨集結的配合。
次年5至9月,國民黨發動了第二、三兩次圍剿,陳光在作戰期間,升任十師參謀長,帶領本師出色地完成了戰斗任務。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瑞金隆重召開,陳光被授予二級紅星獎章。年底,他調任紅四軍第十二師師長。
1933年8月,蔣介石調集百萬大軍,採取碉堡戰術對中央蘇區發動了殘酷的第五次圍剿 。為了擴紅,黨中央組建了日後名聞遐邇的「少共國際師」。當時,這個師共青團員佔到了70%以上,平均年齡僅為18歲。為了把這些「紅小鬼」培養成堅定合格的戰士,中央軍委在師長和政委的人選上反復遴選,最後決定派戰術素養好、政治覺悟高、指揮能力強、作戰勇敢的陳光出任該師師長 ,政委則為年僅17歲的總政青年部長肖華。「少共國際師」經過1個月的軍事訓練和政治教育,便開始了第五次反「圍剿」作戰 。
在陳光、肖華的帶領下,「少共國際師」第一仗便在福建一役中殲敵500餘名,繳獲大批槍支彈葯。為此,朱德、周恩來等領導同志專電嘉許該師,稱贊他們是「鐵拳初試」。3個月後,陳光調任紅二師師長。雖然他在少共國際師只有3個月時間,但正如後來肖華上將評價的:「陳光對培養這支年輕部隊嘔心瀝血,打下了良好基礎,發揮了重要作用。」
1934年4月下旬,國民黨軍集中11個師的兵力進攻廣昌 。陳光率領紅二師參加了這次歷時18天的廣昌保衛戰。盡管指戰員們打得十分英勇頑強,給予敵人重大殺傷,但是由於「左」傾冒險主義者實行錯誤的單純防禦的作戰方針,加上敵人以優勢兵力猛烈進攻,和飛機大炮輪番轟炸,使紅軍部隊也受到很大傷亡。陳光在廣昌保衛戰中再一次負傷 。
1934年10月14日夜晚,陳光率領紅二師從江西於都縣的川辛店出發,跨過於都河,踏上了長征路 。
1934年12月30日,陳光帶領紅二師四團作前衛,飛速搶佔了烏江南岸的江界河渡口 。
1935年3月中旬,率紅二師隨軍團三渡赤水,再入川南 。
1935年5月下旬,先頭部隊到達天險大渡河畔 。紅一師一團雖在安順場渡大渡河成功,但由於這里水深流急,縣城河面太寬,不能架橋,全軍只有4條船,不可能在幾天內渡過河去。此時,尾追之敵已經迫近,情況十分緊急,為了迅速渡過大渡河,必須搶占瀘定橋。陳光臨危受命,指揮紅二師四團以一天急行軍120公里的速度,飛奪了瀘定橋,打開了中央紅軍北上的道路 。
1935年8月中旬,陳光帶少數部隊試過草地,被藏民騎兵誤傷 。這是他第十次負傷。陳光同蕭華在過草地的日子裡,不斷鼓舞部隊發揚藐視一切困難的革命精神,發揚吃苦耐勞、團結友愛的革命傳統;同時以身作則,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部隊。經過6天跋涉,終於在8月26日勝利地走出草地,到達班佑 。
陳光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連長、營長、團長、師長,少共國際師師長等職 。作戰勇敢,曾獲紅星獎章,長征途中和到陝北後,歷任第二師、第四師師長,第一軍團代理軍團長 。搶渡烏江天險,攻克臘子口,飛奪瀘定橋,奪取直羅鎮,大凡我軍舉行的各次重大戰役,幾乎都留下了他的英名,創造出不少有名的戰斗範例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3旅旅長,參與指揮平型關戰役。在師長林彪於1938年3月2日受傷後,出任第115師代師長。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第四野戰軍副參謀長 。
1950年,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廣州警備區司令員 。由於陳光未經上級批准私自招募並建立湖南家鄉子弟學校,被中共廣東分局書記、廣東軍區司令員葉劍英批評,他拒不接受並頂撞葉,葉將他的錯誤-定性為「私建武裝」上報中共中南局並四野、及總政治部,總政羅榮桓主任批示撤銷陳光職務,予以關押。陳光被解職並押解到武漢關押,被關押後,由於陳光對自己的錯誤認識不足,甚至對抗,導致他被長期關押,後精神失常 。
1954年6月7日,陳光在武漢自焚身亡。
1988年4月,中央為陳光恢復了名譽,撤銷原定他的「反黨」的結論,正式恢復了他的黨籍 。

4. 開國將領陳光的戰績誰知道

陳光1926年開始從事農民運動,1927年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初,陳光參加湘南起義,組建栗源堡赤衛隊,後率部加入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殘部,隨軍至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會師後,陳任中國工農紅軍紅四軍連長。1929年春,陳隨紅四軍進軍江西、福建,6月升任紅四軍一縱隊大隊長,10月,參加進攻廣東梅縣的戰斗,率一個大隊阻擊國民革命軍3個團,掩護全軍撤出縣城。
1930年起歷任紅四軍副支隊長、營長、師參謀長、師長,後調任少共國際師師長和紅一軍團第二師師長。1934年10月10日開始參加長征,期間率紅二師負責前衛戰斗,在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指揮下參加了強渡烏江、進攻遵義、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攻佔臘子口等激烈戰斗。1935年紅一方面軍與陝北紅軍會師後,陳光升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1936年6月入抗日紅軍大學學習。
1937年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陳光任115師343旅旅長,投入抗日戰爭。1938年3月,由於115師師長林彪受傷,陳光任第115師代理師長。在此期間,陳光參與了平型關戰役。1939年初,陳光與政委羅榮桓率115師主力一部進軍山東。1943年3月陳光返回延安,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
抗日戰爭勝利後,陳光調任東北,先後任東滿軍區副司令員、遼吉軍區副司令員。1946年11月,陳光任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司令員,1947年5月任松江軍區司令員。1949年4月,陳光率部隨第四野戰軍南下,任四野副參謀長。

在東北期間,陳光與林彪多次發生沖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陳光於1950年1月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廣州警備區司令員。不久,他與廣東軍區司令員葉劍英又發生激烈沖突。7月23日,廣東軍區參謀長李作鵬奉命以「反黨」罪名將其軟禁。其後,陳光被開除黨籍,押送武漢,在中南軍區部隊監視下居住,1954年6月7日在武漢逝世,死因不明。
1988年,陳光被平反。

5. 大將徐海東,黃克誠,原115師代師長陳光,解放戰爭中任什麼職務

1941年05月,任中共中央華中局委員。後長期治療、休養。
1945年,陳光在延安出席黨的「七大」,並成為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

6. 陳光將軍的一生

陳光簡歷
陳光,1905年出生於宜章,家庭情況不好,也就沒能完成學業,14歲就放棄了學業,開始在家務農,承擔起全家人的生活重任。在陳光簡歷中記載著陳光曾經在湘南暴動中,貢獻了十幾支收藏的步槍,在那個武器極少的時代,為暴動的成功做了很大的貢獻。

陳光舊照
陳光簡歷中記錄了他原名陳世椿,後來改名陳光,在湘南暴動後,陳光被朱德看重,隨其上了井岡山,在一次戰爭中拚死救下林彪,受到林彪器重。1933年擔任少年國際師的師長,帶領軍隊創下不俗的戰績。飛奪瀘定橋也是陳光簡介中記錄的陳光最為人熟知的一件事。當時恰是雨季,水流湍急。工兵沒辦法在此架橋,小船也不可能把全部軍隊渡過去,只剩下一個辦法,占據瀘定橋。於是陳光帶領隊伍以狂跑一百二十公里,最終奪取瀘定橋,也就有了這為人熟知的奇跡。
雖說陳光曾經對林彪有救命之恩,但後來由於性格觀點等方面的原因,在扣押電台事件以及平時的一些事情中,兩人的矛盾越來特大,陳光簡歷中記載著陳光在一次被林彪等人設計查抄後被軟禁,而在軟禁期間,1954年,軟禁的地點失火,陳光被燒死,很多人都認為是林彪等人設計的一切。 陳光的冤情直到十幾年後才被洗刷,恢復了黨籍。還了陳光一個公道。陳光簡介中說到以陳光的才能,如果陳光沒倒,絕對是將軍。
陳光夫人
陳光夫人名叫史瑞楚,對於史瑞楚這個名字很多人都很陌生,就算一些專門搞這研究的人對這個名字也不是很熟悉。

史瑞楚、陳光合照
史瑞楚其實原來只是一個在軍隊衛生部的醫生,也被賜予過中校軍銜。但這些身份絕對不至於讓她為更多的人所熟知。直到她與陳光相識相戀,陳光夫人的身份才使得她逐漸被更多人所知曉。
史瑞楚陪伴陳光度過了在井岡山那段最艱苦的日子,也讓他們的感情變得非常深厚,史瑞楚與陳光在平時的生活中感情也是非常好,相親相愛,讓很多人都羨慕,林彪曾經親眼見過史瑞楚給陳光喂飯,林彪也說自己都羨慕他們夫妻的那種感情。由此不難看出他們之間的感情到底有多好。身為陳光夫人,史瑞楚平時對陳光也是照顧的極為的好,做到了所有一個妻子該做的能做的事,陳光身邊的人都羨慕陳光有一個好夫人。
陳光被軟禁陷害後,史瑞楚也是非常傷心,但也沒有就此沉淪,作為陳光夫人,她知道,她要做的是把陳光的兩個兒子好好養大。最終他們分別上了北大清華,都有了不錯的生活,在陳光被軟禁時,陳廣夫人史瑞楚也才只有30歲,那正是一個女子最美好的年齡,史瑞楚也因此改嫁了,但其中也有很多無奈,在改嫁一年後,史瑞楚也就和那人離婚了,然後一個人在子女的陪伴下過完了一生。
陳光將軍的子女
陳光將軍,原名陳世椿,1905年2月24日出生於湖南省宜章縣。1926年,22歲的陳光將軍便投入到中國的抗戰斗爭中,先後經歷大大小小很多場戰爭,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代著名將領。

陳光長子陳永昌
陳光將軍大家都很熟悉,但有誰了解陳光將軍的子女呢?陳光將軍有三個兒子,長子陳永昌是陳光投入革命前在湖南老家宜章所生,二兒子陳東海出生在山東,小兒子陳曉星1946年出生在長春。三人系同父異母兄弟。後來在林彪逼迫死陳光將軍後,陳光的老婆史瑞楚帶上兒子們改隨母姓,悄然隱居於北京。到現在兩個兒子學有所成,但不願意提及父親的悲劇。
在歷史上,對陳光將軍的子女介紹很少。據傳陳光將軍的大兒子陳永昌應該在湖南,二兒子陳東海和三兒子陳曉星應該在北京。其實,陳光將軍的子女遭遇算是很凄慘了。陳光將軍造迫害,年僅49歲便去世了。妻子和三個兒子相依為命。在20世紀中葉,一個柔弱的女子帶著三個兒子,境況可想而知。可是,蒼天有眼,老天對待陳光將軍的妻子和兒子並不薄。他的兒子在學業上都很有建樹,據傳說,他的兒子還曾經到達山區去當老師,教導了一方貧困孩子。
總的來說吧,陳光將軍雖然慘遭迫害。但是,虎父無犬子,上天為陳光將軍的兒子打開了另一扇窗戶,陳光將軍的子女讓陳光將軍的不屈精神得到了進一步延續。

閱讀全文

與黃陂分局陳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