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武漢黃陂 > 黃陂綠豆餅

黃陂綠豆餅

發布時間:2020-12-03 23:59:46

黃陂豆絲的介紹

黃陂豆絲是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的三大漢族傳統小吃之一,也是長江中下游區域的農家傳統食品,主要分布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及江西。豆絲是用大米、綠豆等按一定比例打漿攤成餅此時為濕豆絲,一般吃飯是直接抹上醬料或自行包菜吃。當然為了便於保存可切絲晾乾。
豆絲是武漢黃陂區的三大特色小吃之一,用大米、綠豆等打漿攤成餅,然後切絲晾乾。按傳統慣例,豆絲是黃陂人必不可少的年貨,每年臘月,家家戶戶做豆絲,飄出濃濃的年味。
在湖北黃陂豆絲是必不可少的年貨,每年臘月,家家 戶戶做豆絲,飄出濃濃的年味。黃陂豆絲用純天然野生葛根粉、精米、 黃豆、優質麵粉、植物油等以傳統手工工藝並結合現代先進生產工藝精製而成。
黃陂豆絲它營養豐富、口味純正、口感細膩有勁道,由主料大米黃 豆配上綠豆、葛粉、山葯、蕎麥、蘆筍等營養保健材料,採用純手工操作,沒有任何污染源,實屬天然綠色食品。
野生葛根粉營養價值高,含有大量澱粉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及鈣鐵鋅硒等礦物質,是國家衛生部認定的葯食二用植物也是一種傳統中葯 材。
在全國各沃爾瑪,家樂福,中百倉儲,武商量販,中商百貨皆可買到正品。豆絲是黃陂的三大傳統小吃之一。
據了解,國家衛生部認定葛為葯、食兩用植物,我國素有「南葛北參」之美稱。葛根富含多種黃酮類成分,並富含20多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黃陂山區的野生葛根資源非常豐富,生產成本不會太高。」葛粉豆絲,煮熟後晶瑩剔透,入口即化,味道十分獨特。有關部門認可的葛粉豆絲標准,保證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長軒嶺街道辦將專門派出1名工作人員,協助豆絲大王張遠勝簽約100戶農戶,把配好的原料交給農民生產,然後根據統一的標准回收出售。那樣一來,豆絲產值將實現更加可喜的變化。

㈡ 武漢最有名的小吃

你好!!

我最愛吃的就是鴨脖子, 好吃!

下面還有很多武漢名小吃!

1,老通城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樓的名字,以經營著名小吃三鮮豆皮馳名,有"豆皮大王"之稱。這家酒樓創辦於1931年,某地原在古漢口城堡大智門外,為城鄉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勝利後復業,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該店仿照湖北民間的傳統小吃豆皮,銳意改進,配合甜食應市,頗受歡迎「製法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里攤成薄皮,內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餡料,用油煎好。特級廚師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鮮肉、鮮蛋、鮮蝦仁為主製作餡料,創制出三鮮豆皮,皮包金黃發亮,入口酥鬆嫩香,更加燴炙人口。毛澤東品嘗四次,次次贊賞。外地人和外賓到武漢來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為快。

2,四季美湯包

"四季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如春炸春卷,夏賣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餅等,1927年開業,生意興隆;後有特級廚師鍾生楚等在該店製作江蘇風味武漢化的小籠湯包應市,受到顧客的好評,被譽為"湯包大王",使該店變為主要供應小籠湯包的湯包館。他們制餡講究,選料嚴格,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然後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麵皮里,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七個一籠,佐以姜絲醬醋,異常鮮美。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除鮮肉湯包外,他們還應時製作蟹黃湯包、蝦仁湯包、香菇湯包、雞茸湯包和什錦湯包等。

3,小桃園煨湯

"小桃園"是坐落在漢口勝利街蘭陵路口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該店創始於1946年,有陶、袁兩個小販在這里搭棚設攤,經營油條、豆漿之類的小吃,後來兩家合作,經營煨湯,店名"筱陶袁",解放後諧音化為「小桃園」,是著名的"煨湯專家」。該店經營的主要品種有瓦罐雞湯、排骨湯、蹄膀湯、八封湯、腳魚湯、牛肉湯、鴨湯等。以瓦罐雞湯最馳名,其原料為黃波孝感一帶一斤半重以上的肥嫩母雞,剁成雞塊,先人油鋸爆炒,再倒入內有沸水的瓦罐內,用旺火糧熟,小火煨透,湯鮮肉爛,原計原味,營養豐富,是老人,病人、產婦的滋補上品。八封湯和其他糧湯也都各縣特色,鮮香可口,深受食客喜愛。

4,談炎記水餃

談炎記水餃館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384號,距利濟路口不遠。1920年由黃陂人談志祥創辦。專門經營水餃近八十年,有獨到的製作水餃技藝,從選肉、配料、點味、制餡、制度到包制、熬湯、煮熟等各道工序,都有嚴格的標准,如以鮮豬腿、黃牛腿肉制餡,豬蹄熬湯,配上蝦米、香菇、香菜、蔥花等佐料,使水餃的餡嫩、湯鮮、形美、皮薄,吃起來爽口潤腹,余香滿口,吃後留有餘味,使人吃了還想吃。 除了傳統的鮮肉水餃,名師談銀山近幾年還陸續研製出冬菇水餃、廠米水餃、三鮮水餃雞茸水餃、蝦仁水餃等新的品種,適應不同食客的口味.

5 ,蔡林記熱乾麵

蔡林記熱千面館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854號,面對水塔。生意興隆,日銷量約15000碗,接待品食者萬人以上。

熱乾麵與山西刀削麵、兩廣伊府麵、四川擔擔面、北方炸醬面並稱為我國五大名面。它既不同於涼面,又不同於湯面,製作的方法是先招面條基本煮熟,然後攜起來排油攤涼,吃時再在開水內滾燙幾下,瀝水,加上芝麻醬、蝦米、蔥花、醬蘿卜丁、小麻油和醋等性料拌勻。上口時香氣撲鼻,耐嚼有味。源於三十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賣湯面的李包,他怕未賣完的湯面發餿變質,便把它撈起來晾在案上,不小心撞倒油壺,他就把流出來的麻油拌到面條里。第二天,他把這些面條放在沸水裡滾燙幾下,撈起來拌上佐料,熱氣騰騰,香氣撲鼻,使人爭相購食。有人間他這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乾麵"。人們說熱乾麵好,他從此就專賣此面。有些飲食攤販看他生意興隆,便向他學藝,也賣起熱干而來。現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有熱乾麵館和攤點,是武漢人早晨愛吃的早點小吃之一。蔡林記是其中最有特點、最有名氣的一家。

6,老謙記牛肉豆絲

老謙記是坐落在武昌司門口的一家風味小吃店,主要經營牛肉豆絲,兼管牛肉湯菜,隨意小酌。

豆絲是以綠豆、大米等為原料,磨碎成漿,在鍋里攤成皮,切成絲,武漢人很愛吃,有湯豆絲、干豆絲、炒豆絲等多種吃法。老謙記經營的是炒牛肉豆絲,炒時按顧客要求,可以枯炒,也可軟炒,味道各有千秋,區別只在火候。主要原料都是黃牛眉子百溝、濕豆絲、水發香菇、玉蘭片等,外加調味佐料,用麻油煎爐炒熟。吃起來牛肉酥滑鮮嫩,豆絲綿軟滋潤,牛肉與豆絲的味道交合在一起,別有風味。

7,面窩

面窩和熱乾麵一樣,也是武漢人愛吃的早點之一,製作簡單,遍及武漢三鎮的大街小巷,多為攤點經營,或由飲食店兼管,沒有代表性店鋪。

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創始於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9年)。當時漢口漢正街集稼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名叫昌智仁,看到賣燒餅生意不好,就想辦法創制新的早點品種。經過反復琢磨,他請鐵匠打制干把窩形中凸的鐵勺,內澆用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鍋里炸,很快就作出一個個邊厚中空、色黃脆香的圓形米餅。人們覺得很別致,吃起來厚處松軟,薄處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稱之為面窩,流傳一百多年,成為一種價廉物美的特色早點。

謝謝!!

㈢ 武漢黃陂有哪些土特產

武漢市黃陂區三大傳統小吃

1.黃陂三鮮
黃陂三鮮是黃陂民間的傳統佳餚,已經流傳數百年。三鮮是魚丸、肉丸、肉糕三樣菜合而為一的統稱。其也被叫做「黃陂三合」,三種菜可以放在一起做一碗菜而各有各的味道。三菜合燒,魚有肉味,肉有魚香,別有風味。三菜一碗,兩金一白,上桌來,喜慶不少。我們把三鮮作為品評筵席的起碼標准,有"沒有三鮮不稱席,三鮮不鮮不算好"之說。由於三菜中有魚、丸、糕三字,魚與余諧音,丸在當地方言中的音為圓,糕與高同音,人們便賦於三鮮以年年有餘、家家團圓、步步高升的寓意,為圖吉慶,年節必備。

2.黃陂豆絲
豆絲是用大米、綠豆等打漿攤成餅,然後切絲晾乾而成。按傳統慣例,豆絲是黃陂人必不可少的年貨,每年臘月,家家戶戶做豆絲,飄出濃濃的年味。黃陂豆絲用純天然野生葛根粉、精米、 黃豆、優質麵粉、植物油等以傳統手工工藝並結合現代先進生產工藝精製而成。野生葛根粉營養價值高,含有大量澱粉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及鈣鐵鋅硒等礦物質,是國家衛生部認定的葯食二用植物也是一種傳統中葯材。黃陂豆絲它營養豐富、口味純正、口感細膩有勁道,由主料大米黃豆配上綠豆、葛粉、山葯、蕎麥、蘆筍等營養保健材料,採用純手工操作,沒有任何污染源,實屬天然綠色食品。

3.黃陂手工糍粑
黃陂糍粑也是黃陂當地備年貨時的必備美食。黃陂糍粑以糯米為主料,清洗浸泡後擱蒸籠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臼里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切成小塊兒,放入不同的模具製作成可大可小,文案各異的糍粑塊,整齊擺放陰干即可。陰干後可浸泡在水中,能長時期保存。

㈣ 武漢有啥好吃的

工具/原料

㈤ 黃坡豆絲大米。黃豆。綠豆的比例是多少

豆絲是以綠豆、大米等為原料,磨碎成漿,在鍋里攤成皮,切成絲,湖北人很愛吃,回有湯豆絲、答干豆絲、炒豆絲等多種吃法。豆絲是武漢市黃陂區的三大傳統小吃之一(還有黃陂三鮮、黃陂糍粑),也是長江中下游區域的農家傳統食品,主要分布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及江西。豆絲是用大米、綠豆等按一定比例打漿攤成餅此時為濕豆絲,一般吃飯是直接抹上醬料或自行包菜吃。當然為了便於保存可切絲晾乾。在湖北黃陂豆絲是必不可少的年貨,每年臘月,家家 戶戶做豆絲,飄出濃濃的年味。黃陂豆絲用純天然野生葛根粉、精米、 黃豆、優質麵粉、植物油等以傳統手工工藝並結合現代先進生產工藝精製而成。黃陂豆絲它營養豐富、口味純正、口感細膩有勁道,由主料大米、綠豆、葛粉、山葯、蕎麥、蘆筍等營養保健材料,採用純手工操作,沒有任何污染源,實屬天然綠色食品

㈥ 黃陂區的美食特產

1,油麵

油麵又名黃面、涼面。是湖北東部地區傳統小吃,盛產於武漢市黃陂區、黃岡市、黃石市等地區,純手工製作,無需油炸。

2,蝦鮓

蝦鮓為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東西湖區和孝感市孝南區、漢川市等地特產。為「黃陂區十大名菜「之一。經過「淘蝦瀝干、食鹽腌制、專桶堆積、優質稻米、炒熟磨粉、3︰7(湖蝦、米粉)拌和、佐料混合、涼干水分」等八九道工序10多種配料製成。

3,糍粑魚

糍粑魚是具有濃厚的湖北鄉土氣息的傳統名菜,屬於鄂菜系。是以魚肉為主料,經過腌漬、晾乾後煎燒而成的。在鄂東南地區人們食用「糍粑魚」已是一種嗜好。

4,黃陂三鮮

黃陂三鮮是湖北武漢市黃陂區的地方傳統名餚,屬於鄂菜系武漢菜。已經流傳數百年。三鮮是魚丸、肉丸、肉糕三樣菜合而為一的統稱。

5,汽水肉湖北省的傳統名菜之一,菜名里所說的汽水不是指常喝的碳酸甜飲料,而是蒸鍋中的水受熱蒸餾而產生的汽水。

㈦ 武漢黃陂有哪些美食

黃陂美食:黃陂三鮮,六指北湖蓮籽、黃陂糖蒸肉、油麵、蝦鮓、糍粑魚、糯米圓子、炸藕夾、肉糕、陰米、武湖銀魚、黃陂豆絲,黃陂曾集,汽水肉,仟吉西餅等。

黃陂過早文化:糊湯粉泡油條、豆皮,熱乾麵,烘糕、燒梅、歡喜坨、發糕、鍋貼餃、蛋酒、東坡餅、鍋巴粥、豆腐腦,牛肉炒豆絲,麻元等。

黃陂三大特產:黃陂三鮮、豆絲、糍粑。黃陂三鮮也叫「黃陂三合」,是武漢市黃陂區民間的傳統佳餚,已經流傳數百年。三鮮是魚丸、肉丸、肉糕三樣菜的統稱。由於三菜中有魚、丸、糕三字,魚與余諧音,丸在黃陂話為圓,糕與高同音,人們便賦三鮮以年年有餘、家家團圓、步步高升的寓意。

荊花蜜作為四大名蜜之一,黃陂荊蜜源自武漢市黃陂區主要野生植物荊條花,主產地在以山林和丘陵地帶為主的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此處荊花花期達36天左右,比其他地區長約15天,荊蜜果糖含量比一般蜂蜜要高3%。黃陂荊蜜為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油麵是湖北東部地區特產。純手工製作,無需油炸。

脈地灣蘿卜從明朝開始被列為皇室貢品,味香脆,水分糖分較其他蘿卜充足得多。品質最好的栽種「核心區」共約300畝土地,畝產1500公斤左右。這種蘿卜價格是一般蘿卜的數倍。脈地灣蘿卜為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豆絲它營養豐富、口味純正、口感細膩有勁道,黃陂豆絲由主料大米黃豆配上綠豆、葛粉、山葯、蕎麥、蘆筍等營養保健材料,採用純手工操作,沒有任何污染源,實屬天然綠色食品。

㈧ 武漢有什麼好吃的 十大特色美食小吃介紹

三鮮豆皮、湯包、熱乾麵、燒梅、牛肉米粉、湯圓、煨湯、糊湯粉、面窩

㈨ 黃陂最牛土話~「業裸」是在黃陂話中常見的......

1、她叫我和你去,叫你明天到他家裡做客,你明天要是不到他家做客,他會以為你我沒跟你說,所以你明天一定要去他家做客。
2、八月十五吃月餅,喝熱茶,越吃越有味。
3、嘎嘎-外婆
大大 -奶奶
爹爹-爺爺
姆眉 -媽媽
嘎公-外公
伯伯 -爸爸
密子 -妹妹
單選題——
1D,2B,3D,4B,5B,6C,7A,8A,
多選題——
板沙
A,亢奮。C,手舞足蹈。D,翻來覆去
往人嘎氣
A,出閣。B,到奶奶家去。C,出嫁。
舍了
A,折本了。C,完了。D,掉的大

最下面的條件限制,不用做。

閱讀全文

與黃陂綠豆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