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幫我查一下這個快遞何時到蕪湖(中通快遞): 718267336820
2013-09-18 20:49:44 武漢黃陂 書芳齋 已收件,進入公司分撿
2013-09-18 21:44:32 快件離開 武漢黃陂 ,已發往 武漢中轉部
⑵ 伊光旭的創業實例
伊光旭就讀於南京的解放軍理工大學,軍校明文規定學生不能從事商業化的活動。他就盯上校園那些「軍屬商店」,找了一家生意最差的,想辦法找到老闆提出接手,或者租一些面積給自己經營。那位老闆也不拘一格,說沒事你試吧,出了問題我給你擔著。伊光旭急於上手,又沒錢,他的同學們也是無產階級,無計可施時,他不知哪根筋搭錯了,竟然想到去找老師。有一位老師與他只是一面之緣,他也不知自己哪來的勇氣,編了一條簡訊發給老師,大意是:我們一起做生意更不可思議的是,那位老師回復他:挺好,我可以幫你。伊光旭當天晚上就用A4紙寫了一個「商業計劃書」,他希望把軍屬商店改為面向學生們租書的書店,名叫「書芳齋」。一周後,那位老師成了他的第一位天使投資人,投了5萬元。到大四時,他的書店開成了連鎖,解放軍理工大學面積很大,伊光旭的兩家「書芳齋」里放滿了各種言情小說,最主要的客戶是那些情竇初開的女同學,每本書都有十分清晰的條碼,分類也很具體。一群小女生趨之若鶩。但這個牛人在大四時讀不下去了,退學後一門心思找創業靈感。他考慮過賣雜糧,但「做傳統生意還得找家人出錢,唉,算了」。除了讀人物傳記還要讀《商界》,裡面的文章,甚至一大串邊邊角角貌似不靠譜的廣告,他都讀得很細,「那些也都是潛在的創業機會嘛。」2008年,他做了一家類似於「趣玩網」的創意類網站。在當時,他的初衷與現在諸位創業者在微博上的訴求一樣,想找個社交平台幫導流量,「忽悠點兒人過來」。在豆瓣上,他先觀察那些小組裡面究竟誰在發帖,發什麼帖,積極回復的有誰;然後是小組主題,哪些小組比較吸引人,哪些小組聽上去不錯實際上沒那麼高活躍度。依照他的「競爭不激烈」原則,他開的小組在3個月之內就有了十幾萬用戶。豆瓣小組越玩越大,比自己那個網站還火爆。有人找他來打廣告,他腦子一熱:這事兒竟然還能掙錢。這想法持續了一兩分鍾,他馬上冷靜下來,因為對方給的錢不多,一條廣告只有1000塊,還不夠他一個月房租費。當然,最後他還是接下了廣告。其實伊光旭對豆瓣並不滿意。「豆瓣其實發展很慢,因為它和組長的關系是有些對立的。號稱有一億用戶,其實活躍用戶不多,我都計算過的。大部分人上去看還是看他的影評、書評、聽音樂。小組不好玩兒,一天的發帖量才兩三頁。它的社區不開放,思想不開放,你都沒辦法找它投訴,只有發郵件,然後它會用一個比政府還官方的口吻回復你,幾乎沒有服務。沒有服務還能叫社區嗎?」很快,他發現了新浪微博,覺得很驚喜:生態結構比較完整,能夠找到名人,有中堅力量,這就意味著有社會輿論觀點。另一個吸引點是,新浪博客上,韓寒的點擊量一天能有百萬,評論只有幾十條,再看微博上,一篇文章哪怕只有200個轉發,但是卻有100個評論。當時來看,這種傳播性近乎於逆天。2009年,伊光旭邊做電商網站邊玩微博。他想認識一些知名投資人,開始私信搭訕那些幾十萬粉絲的企業家,把微博當做一個免門票的投融資對接場所。但他分析過,自己默默無聞,大人物和大機構不適合自己。不過機遇還總是這樣落在有準備的人身上,蔡文勝在2010年4月15號開通微博,伊光旭關注到他,很想結識。首先,這是一位福建老鄉;第二,他投資的很多公司伊光旭都聽說過;第三,聽說他的故事還挺傳奇的。「就像在一大堆人裡面看到一個大美女,我當時是在一大堆人裡面看到一個感覺靠譜的投資人。但他有點太大牌了。蔡文勝還真的關注他了。先是騰訊微博,然後新浪微博,伊光旭又找借口繼續跟進,說久仰大名,自己想買個域名,特來請教。蔡文勝不但很快回復了,還把自己的QQ號留給伊光旭,讓他找自己投資的「易名中國」CEO孔德菁,順便把孔的電話也給了他。伊光旭受寵若驚,激動不已:「我一看這么牛啊,一個大佬把我介紹給了另一個大佬!找對人就是不一樣!」然後他定了定神,進一步套磁。10分鍾後,蔡文勝親自打過來電話,還約他在北京見面聊聊。之後伊光旭和蔡文勝在北京見面「拉家常」,後者提出在廈門再見一面,談談正事。在廈門,伊光旭思考了5分鍾,決定搬家過去。「我覺得蔡文勝這人挺神的。第一是,作為一個天使投資人他比創業者更主動。第二是他判斷事情的能力足夠敏銳,他很容易看懂項目,別人聽90%才能懂,他聽40%就領悟到,而且他好像一下子看透我這個人了。」在創業的初期,伊光旭囤了不少賬號。他曾經注冊了一堆和冷笑話相關的賬號,因為「自己就愛好冷笑話這口」,同期發布內容,看哪個名字有走紅潛質;又注冊了一堆和品牌、商戶相關的賬號,幻想那些公司會在微博最火爆的時候,像買域名那樣,把賬號回購過來,卻杯具地發現人家已經變成了「藍V」,或者乾脆另取一個名字;微博上大家調侃「馬英九」,他注冊了個「馬英七」,在1萬個粉絲就能上top草根排行榜的時期,「馬英七」一下就沖到2000個粉絲。而且,他幾乎無時無刻都在發微博,或者讀其他人的微博,留意每個人的口味。「最後我再提煉出一個『綜合口味』。」伊光旭總對別人說,自己就是在製造「農夫山泉」。同一個水源,改良一下放到市場上就能火。同樣一個內容,老的笑話不好笑,要優化笑話的口味,玩文字游戲,才有爆笑效應。後來,「冷笑話精選」脫穎而出。
⑶ 圖書館名
《思過崖》學習思考前人智慧的地方
⑷ 武漢的什麼東西最好吃
好吃的很多 列出個復人喜制歡的供你做參考哈 呵呵 戶部巷的早餐巷進去第3家的糊燙粉 早餐巷門口的那家臭豆腐 早餐巷附近滴鐵板魷魚 還有往江邊走的那家小張烤魚 然後就是江漢路或者光谷大洋百貨那一家周黑鴨 吉慶街的鴨脖子 朝天門的火鍋 三五七的油悶大蝦 嘿嘿 有機會去試一試 希望你會喜歡的 呵呵 希望可以幫到你喲!~
⑸ 求一本古代小說,男主有心疾,需要找到自己的伊。
《古代偏執狂的喂養日常》by書芳齋
求採納~
⑹ 書芳齋網楊家將老啪嘰拍賣價格70一80年代的。
舊書主要看品相,如果保存的很好,年代久遠,值點錢,大概五六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