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武漢黃陂 > 黃陂雙鳳亭游記

黃陂雙鳳亭游記

發布時間:2021-02-03 13:13:16

黃陂雙鳳亭在哪

雙鳳亭坐落在黃陂縣城東魯台山上。面臨低水,背倚綠洲。亭高10米,為木石結構、重進六角攢尖式,琉璃碧瓦,飛檐翹角。亭上層為輔木和樣木結構,下層由12根石柱組成。為紀念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所建。

❷ 雙鳳亭的簡介

雙鳳亭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武漢市黃陂區魯台山上。佔地36平方米。回為紀答念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頤、程顥兄弟而建。因程氏兄弟生於黃陂,宋代即在黃陂城內建亭。明天順七年(1463)復建亭於魯台山麓二程祠內。現存雙鳳亭系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建,三層檐,六角攢尖頂,青筒瓦面,琉璃寶頂。亭中立方形石碑。亭西面懸掛郭沫若題寫的雙鳳亭匾額。
亭高10米,重檐三層,六角攢頂,青瓦朱檐,翼角飛展。上層梁架兼用楠本與樟木,底層柱枋皆為石材.造型精工,構築堅固。亭中立石砌方形碑閣,四面嵌建亭碑記,石額.上刻雙鳳朝陽及人物故事,形象生動。正面所懸「雙鳳亭」匾額為郭沫若親筆題書。亭東可望流矢湖,為二程當年習射之所,田疇萬頃,湖光掩映;亭西灄水蜿蜒,流碧如帶,歷代詩人雅士,於此吟詠者頗多。

❸ 黃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盤龍城遺址:位於黃陂灄口鎮,南距武漢市區5公里,因盤龍湖環抱而得名。整個遺址東西長2100米,南北寬約1800米,總面積378萬平方米。1954年發現後,從1963年至1976年3次由省、地、縣及北京大學考古專家組成發掘隊進行有計劃、大規模挖掘。考古結果顯示:盤龍城是我國迄今發現的第二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城垣建築距今約3500多年。城內有三座宮殿基址,其結構為我國至今所知最早的「前朝後寢」的分布格局。城外有居民居住地、手工業區、墓葬區。出土的文物有銅園鼎、銅鉞、玉戈、陶器、木雕等,工藝精細,形制完備,代表著我國南方文化的最高水平。由於遺址保存完好,因而為研究商代政治、軍事、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和依據。1974年,湖北省博物館在此設立考古工作站,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魯台山古墓葬:位於灄水東岸與前川鎮隔河相望的魯台山西南,1977年底、1978年初發現。整個墓葬群范圍: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00米,共 有西周與春秋戰國墓35座。其中西周墓5座,春秋戰國墓30座。這批墓葬群,共出土160件銅、玉、陶器,其中青銅器約佔二分之一。銅器造型嚴謹,花紋繁縟。198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雙鳳亭:建於魯台山椒,臨灄水,眺區城。相傳宋仁宗時,黃陂縣尉程王向之妻夜夢雙鳳投懷,後生二子,取名程顥、程頤。二程崇尚儒學,尊奉孔子,乃築台以望魯,備穗並取名望魯台,魯台山由此得名。二程學識淵博,詩文出眾,為宋代大理學明漏家,譽滿國中。為緬懷先賢,宋代始建「清遠亭」於魯台山。南宋時取雙鳳齊飛之意,改稱「雙鳳亭」。其間幾經坍塌,幾經修復。建國後,黨和政府於1962年和1984年兩次撥專款、聘巧匠精心維修。今日雙鳳亭,琉璃碧瓦,斗拱飛檐,造型嚴謹,氣勢恢宏。正面懸掛激滾爛郭沫若題寫的「雙鳳亭」金字匾額,光彩奪目。199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木蘭山:位於黃陂區北,距區城27公里。山勢呈南北走向,群峰攢簇,古木參天,方圓30平方公里,最高峰祈嗣頂582.1米,系大別山南麓的高峰之一。相傳南北朝時,羌胡入侵,木蘭山下一位姓朱名木蘭的巾幗英雄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馳騁疆場12年,屢建奇功。班師回朝後,封她為武召將軍佐侍郎。木蘭不受朝祿,願歸桑梓奉養父母。從此,木蘭山因是一代女傑的家鄉而聞名於世。山上至今還保存著這位女將軍的許多勝跡。木蘭山又是湖北著名的宗教聖地。其宗教活動始於隋、興於唐而盛於明,是我國歷史上道佛兩教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山上先後修建寺、觀、廟、庵30多座,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之說。木蘭山還是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的誕生地。為紀念木蘭山地區的革命斗爭,胡耀邦、李先念、徐向前、陳再道、詹才芳先後題詞。1983年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❹ 黃陂區的名勝古跡

1、盤龍城遺址

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遺址是中國早期城市遺址,時代一說為商代早期,一說為夏代,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經濟開發區葉店楊家灣盤龍湖畔。

2、魯台山古墓葬群

魯台山古墓葬群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魯台村,屬周代遺址,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灄水東岸的魯台山西南,1977年底、1978年初發現。

3、雙鳳亭

雙鳳亭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魯台山,佔地36平方米,為紀念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頤、程顥兄弟而建。雙鳳亭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龍王尖遺址

龍王尖遺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明清山寨遺址。佔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周長12公里,分設東南西北四個寨門,寨牆由條石壘砌而成,平均高35米,最高處達45米,寬13~15米。

5、作京城遺址

作京城遺址屬漢代古城址,位於黃陂區李集鎮作京城村。遺址呈不規則「亞」字形,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為140米,殘高2—6米,夯築城垣頂寬約12米,基寬約30米,北、東、南三面有城門遺跡,城外有護城河遺跡。

❺ 古代民間故事雙鳳亭400字

傳說程夫人侯氏曾夢雙鳳投懷,又說二程聰穎過人,道德文章名滿天下,人稱雙鳳,「雙鳳亭」因此得名。
環繞「雙鳳亭」當有幾處與「二程」有關的趣聞:雙鳳亭側有一「聰明池」,傳為「二程」習文研墨洗筆之處。兄弟倆親手鑿潭,池內「蛙不鳴、蚊不鼓、水不溢。後掘土得一石龜,上有八卦,或竊之去遂不應驗」。「聰明池」中原有「涵虛亭」一座,系「二程」常來攻讀詩書之處,有碑文雲:「半畝方塘一座亭,森森萬象入虛明;百年心印今猶在,怪得蚊蛙不敢鳴」。雙鳳亭西南一里許,有一林園名叫「理趣林」。昔日花紅柳綠,系兄弟倆傍花隨柳、讀書發蒙之所在。雙鳳亭東約一里,有一碧波盪漾的「流矢湖」,相傳「二程」讀書之餘,曾比武習射,箭矢飛於此湖而得名。雙鳳亭西南半里許有一花柳前川之地,程頤、程顥兄弟常在此遊玩,《千家詩》上的卷首詩《春日偶成》:「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就是程顥春遊至此的即興之作。雙鳳亭曾幾經兵火,幾經坍塌,幾經修復。現存的雙鳳亭,據《湖北通志》記載,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黃陂2月19日大風,雙鳳亭傾,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復建亭於台上。解放後,黨和政府為保護文物古跡,於1962年撥專款維修,郭沫若同志親筆題寫了「雙鳳亭」匾額。 「雙鳳亭」不僅因紀念程氏兄弟而載入《中國名勝詞典》,就其營造藝術也是不多見的。亭為木石結構,高8米,周長約20米,重檐三層,六角攢頂,青瓦朱梁,翼角飛展。亭底石板鋪墊,亭內石座為麻石干砌,分東南西北鑲嵌四塊碣石碑刻,其刻工精細,至今仍然清晰。石座上端還刻有石擱瓦當花紋,周圍6根大石柱迴廊,石柱上擱置三重楠木亭架,筒瓦鋪面,玻璃寶頂。上層梁架兼用楠木與樟木,底層柱枋皆為石材,造型精工,構築堅固。亭中石砌方形碑閣,嵌刻建亭碑記。石額上浮雕「雙鳳朝陽」及「二程」人物故事,形象生動,栩栩如生。遠遠望去,宛如雄鷹展翅,凌空欲飛,實不愧為歷代騷人墨客吟詠之佳景。

❻ 關於黃陂雙鳳大橋的作文

七律·黃陂雙鳳大橋
——看金陵漁夫攝影感作

長虹雄卧魯台邊,雙鳳引來甘露甜。
橋跨東西騰大勢,水通南北漲輕帆。
新途車載千家富,舊邑聲蜚萬國傳。
莫棄鄉情閑處老,願憑詩筆頌前川。

題註:
黃陂雙鳳大橋位於黃陂前川鎮雙鳳亭下,橫跨灄水,全長576.13米,於2009年6月建成通車。橋是不大,但對於我的家鄉黃陂來說,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給黃陂的經濟建設帶來了新的活力。看著新的、暢通的現代化大橋,不禁使我記起一件往事。上世紀「大躍進」年代,有一次,周恩來總理陪外賓到湖北新洲參觀(從武漢到新洲,必經黃陂),因車輛輪渡受阻,總理車隊滯留黃陂灄水邊的雙鳳亭下。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在前川讀高中時,雙鳳亭下修了一座橋,題名「黃陂大橋」,盡管很窄,但方便了灄水東西兩岸的來往。如今在舊橋的上游,建起了一座真正意義上大橋,我當然為家鄉的發展深感高興!

❼ 雙鳳亭的介紹

雙鳳亭公園以古意盎然的雙鳳亭為中心,在佔地百畝新園又添新景,蔚為壯觀內。新塑主題銅容像二程兄弟,出生於北宋年間黃州府齊安郡黃陂縣城草廟巷程鄉坊(今武漢市黃陂前川街文教巷)。雙鳳亭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武漢市黃陂區魯台山上。佔地36平方米。為紀念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頤、程顥兄弟而建。自2010年啟動,先期建成雙鳳亭文化牆、公園照壁、二程銅像、環園林蔭石板路及文化廣場等景觀,粗具文化、景觀與休閑功能,成為居民陶冶性情的好出處。後期將陸續興建詩林、書院、禮園、義園、石景以及湖池水榭,形成以雙鳳亭為中心的一河兩岸文化走廊。

❽ 黃陂名勝古跡,風物特產

黃陂區古跡甚多,文化遺存豐富,有徽派、鄂東、鄂西、贛北、吳越等風格的民居,是湖北省文物十強區縣之一。
公布為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共28個。其中國家級1個(盤龍城遺址),省級13個,市級14個。 魯台山古墓葬群(2):位於前川街道的魯台山西南,1978年發現。西周與春秋戰國墓35座。其中西周墓5座,春秋戰國墓30座。這批墓葬群,共出土160件銅、玉、陶器,其中青銅器約佔二分之一。銅器造型嚴謹,花紋繁縟。198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雙鳳亭(3-73)是省級重點文物單位,始建於北宋。程顥、程頤兄弟人稱兩程夫子。其祖父任黃陂縣令,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黃陂縣尉時所生,黃陂城西偏有草廟巷(今前川街道文教巷),是二程故居所在地。南宋時改稱雙鳳亭,取侯太夫人夢雙鳳生二程之意。現存建築即為當時所置。亭中有石砌方形碑,碑額上刻有雙鳳朝陽圖等。「雙鳳亭」金字匾額,為1962年重修時郭沫若所題。重建了「雙鳳亭公園」,修繕「二程書院」、聰明池、理趣林、流矢湖和二龍潭公園等。
作京城遺址(3-161)屬漢代古城址,位於黃陂區李家集街道作京城村。遺址呈不規則「亞」字形,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為140米,殘高2——6米,夯築城垣頂寬約12米,基寬約30米,北、東、南三面有城門遺跡,城外有護城河遺跡。是省級重點文物單位。
中分衛灣新石器文化遺址(3-174)
面前畈遺址(3-183)
大余灣古民居建築群(4-24)
吳光浩烈士舊居及墓(4-75)
鐵門坎遺址(5-1)
龍王尖遺址(5-2)龍王尖石寨是明代石寨,又名龍王寨,圍城周長12.5千米,圈地1.5餘平方公里。龍王尖位於黃陂區李家集街道珍珠嶺。寨牆平均高3.5米,全寨共有四大寨門,石寨按九曲八卦陣建造。壯觀的山牆基本完整,號稱武漢的長城。
木蘭山古建築群(5-137)
雨霖古建築群(5-138)
雞公城遺址(6-2)位於六指街甘棠鋪雞公城灣東南50米,屬商周遺址,面積約3.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左右。
姚家山舊址(6-132) 大頂山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蔡店街道蔡家灣西北主峰高464.5米,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此山秀拔雲表,風景獨特,傳說有仙人隱居其中。
伏馬山位於武漢市黃陂區羅漢寺街道,發現綿延數公里的石砌城牆,牆內有連排營房遺跡,為太平天國時期的兵寨。
鐵寨為明清古寨遺址,跨黃陂區、大悟縣界,黃陂部分未作開發不收費。
西峰尖寨建於清代,位於蔡店街道,險峻陡峭原始,景色優美。
馬寨城遺址興建於戰國時期、廢棄於三國時代。位於黃陂王家河街道。整體布局精巧合理,城內還有水井、水塘、烽火台等。
前川中學舊址位於黃陂區實驗中學康民樓。
聖廟位於前川街道,為古代學宮遺址。
黃陂區還有大小寨遺址、城門潭遺址、黃陂花寨、程家墩遺址、武漢八里畈、黃陂魚山、三姑井、磨元城遺址、鐵門坎遺址、神墩崗遺址等市級以上遺址。 木蘭鄉大余灣、李集街道泥人王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黃陂北部幽靜靈野的田園風光、古樸醇厚的鄉村文化氛圍,「慢生活、漫時光」氛圍濃厚。如馮樓村、高頂村、橋頭邊村、杜家灣、高家灣、李沖村、研子崗、胡家集、蔡店源泉、黃陂曾集等鄉間小鎮。
盤龍城的千年古鎮黃花澇20多公里府河段濕地形成黃花澇濕地群,為世界自然基金會重點保護項目。還有六指北湖太空蓮、盤龍城後湖水鄉夏蓮、盤龍湖等。
羅家崗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東北部的王家河街道,是省級標准歷史文化名村。村中,縱橫交錯的石板小巷,連接著二三十棟大大小小的院落。
黃陂義門陳位於王家河街道陳家畈,位於勝天農庄和紅崗山之間,為典型贛北民居。
明代萬曆四橋:長軒嶺的張都橋、二太橋,木蘭鄉青石橋、王家河龍墩橋。
桃花廟位於黃陂蔡家榨街道桃園村詹家寨。楚文王時著名的桃花夫人(又稱息夫人)就葬在黃陂桃花廟。唐代詩人劉商的題黃陂夫人祠寫到:東風三月黃陂水,只見桃花不見人。
半河橋位於羅漢寺街道,為明朝古橋。
黃陂宗聖祠位於蔡家榨街道。

❾ 黃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有什麼好吃的東西,有怎樣的風俗習慣

黃陂區名勝古跡甚多,文化遺存豐富,是湖北省文物十強縣之一。公布為國家級、省級、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共26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5個,市級8個,縣級12個。主要有:
盤龍城遺址:位於黃陂灄口鎮,南距武漢市區5公里,因盤龍湖環抱而得名。整個遺址東西長2100米,南北寬約1800米,總面積378萬平方米。1954年發現後,從1963年至1976年3次由省、地、縣及北京大學考古專家組成發掘隊進行有計劃、大規模挖掘。考古結果顯示:盤龍城是我國迄今發現的第二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城垣建築距今約3500多年。城內有三座宮殿基址,其結構為我國至今所知最早的「前朝後寢」的分布格局。城外有居民居住地、手工業區、墓葬區。出土的文物有銅園鼎、銅鉞、玉戈、陶器、木雕等,工藝精細,形制完備,代表著我國南方文化的最高水平。由於遺址保存完好,因而為研究商代政治、軍事、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和依據。1974年,湖北省博物館在此設立考古工作站,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魯台山古墓葬:位於灄水東岸與前川鎮隔河相望的魯台山西南,1977年底、1978年初發現。整個墓葬群范圍: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00米,共 有西周與春秋戰國墓35座。其中西周墓5座,春秋戰國墓30座。這批墓葬群,共出土160件銅、玉、陶器,其中青銅器約佔二分之一。銅器造型嚴謹,花紋繁縟。198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雙鳳亭:建於魯台山椒,臨灄水,眺區城。相傳宋仁宗時,黃陂縣尉程王向之妻夜夢雙鳳投懷,後生二子,取名程顥、程頤。二程崇尚儒學,尊奉孔子,乃築台以望魯,並取名望魯台,魯台山由此得名。二程學識淵博,詩文出眾,為宋代大理學家,譽滿國中。為緬懷先賢,宋代始建「清遠亭」於魯台山。南宋時取雙鳳齊飛之意,改稱「雙鳳亭」。其間幾經坍塌,幾經修復。建國後,黨和政府於1962年和1984年兩次撥專款、聘巧匠精心維修。今日雙鳳亭,琉璃碧瓦,斗拱飛檐,造型嚴謹,氣勢恢宏。正面懸掛郭沫若題寫的「雙鳳亭」金字匾額,光彩奪目。199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木蘭山:位於黃陂區北,距區城27公里。山勢呈南北走向,群峰攢簇,古木參天,方圓30平方公里,最高峰祈嗣頂582.1米,系大別山南麓的高峰之一。相傳南北朝時,羌胡入侵,木蘭山下一位姓朱名木蘭的巾幗英雄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馳騁疆場12年,屢建奇功。班師回朝後,封她為武召將軍佐侍郎。木蘭不受朝祿,願歸桑梓奉養父母。從此,木蘭山因是一代女傑的家鄉而聞名於世。山上至今還保存著這位女將軍的許多勝跡。木蘭山又是湖北著名的宗教聖地。其宗教活動始於隋、興於唐而盛於明,是我國歷史上道佛兩教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山上先後修建寺、觀、廟、庵30多座,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之說。木蘭山還是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的誕生地。為紀念木蘭山地區的革命斗爭,胡耀邦、李先念、徐向前、陳再道、詹才芳先後題詞。1983年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❿ 黃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嗎

黃陂區名勝古跡甚多,文化遺存豐富,是湖北省文物十強縣之一。公布為國家級、省級、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共26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5個,市級8個,縣級12個。主要有:
盤龍城遺址:位於黃陂灄口鎮,南距武漢市區5公里,因盤龍湖環抱而得名。整個遺址東西長2100米,南北寬約1800米,總面積378萬平方米。1954年發現後,從1963年至1976年3次由省、地、縣及北京大學考古專家組成發掘隊進行有計劃、大規模挖掘。考古結果顯示:盤龍城是我國迄今發現的第二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城垣建築距今約3500多年。城內有三座宮殿基址,其結構為我國至今所知最早的「前朝後寢」的分布格局。城外有居民居住地、手工業區、墓葬區。出土的文物有銅園鼎、銅鉞、玉戈、陶器、木雕等,工藝精細,形制完備,代表著我國南方文化的最高水平。由於遺址保存完好,因而為研究商代政治、軍事、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和依據。1974年,湖北省博物館在此設立考古工作站,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魯台山古墓葬:位於灄水東岸與前川鎮隔河相望的魯台山西南,1977年底、1978年初發現。整個墓葬群范圍: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00米,共 有西周與春秋戰國墓35座。其中西周墓5座,春秋戰國墓30座。這批墓葬群,共出土160件銅、玉、陶器,其中青銅器約佔二分之一。銅器造型嚴謹,花紋繁縟。198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雙鳳亭:建於魯台山椒,臨灄水,眺區城。相傳宋仁宗時,黃陂縣尉程王向之妻夜夢雙鳳投懷,後生二子,取名程顥、程頤。二程崇尚儒學,尊奉孔子,乃築台以望魯,並取名望魯台,魯台山由此得名。二程學識淵博,詩文出眾,為宋代大理學家,譽滿國中。為緬懷先賢,宋代始建「清遠亭」於魯台山。南宋時取雙鳳齊飛之意,改稱「雙鳳亭」。其間幾經坍塌,幾經修復。建國後,黨和政府於1962年和1984年兩次撥專款、聘巧匠精心維修。今日雙鳳亭,琉璃碧瓦,斗拱飛檐,造型嚴謹,氣勢恢宏。正面懸掛郭沫若題寫的「雙鳳亭」金字匾額,光彩奪目。199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木蘭山:位於黃陂區北,距區城27公里。山勢呈南北走向,群峰攢簇,古木參天,方圓30平方公里,最高峰祈嗣頂582.1米,系大別山南麓的高峰之一。相傳南北朝時,羌胡入侵,木蘭山下一位姓朱名木蘭的巾幗英雄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馳騁疆場12年,屢建奇功。班師回朝後,封她為武召將軍佐侍郎。木蘭不受朝祿,願歸桑梓奉養父母。從此,木蘭山因是一代女傑的家鄉而聞名於世。山上至今還保存著這位女將軍的許多勝跡。木蘭山又是湖北著名的宗教聖地。其宗教活動始於隋、興於唐而盛於明,是我國歷史上道佛兩教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山上先後修建寺、觀、廟、庵30多座,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之說。木蘭山還是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的誕生地。為紀念木蘭山地區的革命斗爭,胡耀邦、李先念、徐向前、陳再道、詹才芳先後題詞。1983年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閱讀全文

與黃陂雙鳳亭游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