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民國時期,有袁項城.馮河間.段合肥這樣的叫法,這樣黎元洪叫什麼
黎元洪,湖北黃陂人,今屬武漢市轄區。。。黎元洪因此亦稱「黎黃陂」。。。在今天的漢口。有一條專門以此命名的街路,曰:黎黃陂路。懂?
B. 黃陂橫店出了那些名人
黃陂歷史人物和著名人物 黃陂歷史文化悠久,世代人才輩出。相傳縣北的木蘭山為代父從軍的木蘭將軍故里;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出生於黃陂,在這里度過少年時期;元末南方紅巾軍著名將領倪文俊早年為武湖漁民;清.嘉慶4年(公元1799年)至道光18年(公元1838年),39年間出了文武三榜眼,分別為武榜眼:曾大觀;文榜眼:劉彬士、金國鈞,後分別官至福建陸路提督、浙江巡撫和翰林院編修。清咸豐年間,城關人周恆祺官至直隸布政使;長堰人王正起歷任山東總兵、提督軍門,誥封「振威將軍」,以捕殺慈禧太後寵信太監安得海而聞名;黃陂黎家河(今屬大悟)人黎元洪1916年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人稱「黎黃陂」;辛亥革命時期奮起救國的著名人物有藍天蔚、蔡濟民、喻育之等。 作為湖北省黨組織建立最早的縣份之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黃陂籍風雲人物有:大革命時期:唐際盛(黃陂黨組織暨河南開封地委黨組織創始人),吳光榮(黃陂縣委第一任書記),蔡以忱(參加過「五四」運動,在黨的「五大」上被選為中央監察委員);土地革命時期:潘忠汝(黃麻起義總指揮),吳光浩(黃麻起義副總指揮,鄂豫邊紅軍及革命根據地創始人),劉光烈(黃麻起義副總指揮),陳金台、焦恆田(靜山廟暴動正、副指揮長),黃陂籍軍事將領徐海東大將(後劃歸大悟),杜義德、陳慶先、韓偉中將,袁學凱、張廣才、熊伯濤、雷震、陳福初、葉超、李大清、方明勝、唐凱、童陸生少將計14人;抗日戰爭時期:任士舜(黃陂縣第一支抗日武裝創建者)、楊學誠(鄂豫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主要創始人之一)。
C. 黃陂區的名人
黃陂區的名人有黎元洪
一、黎元洪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原名秉經,字宋卿,是湖北黃陂人,故稱「黎黃陂」, 中華民國第一任副總統、第二任大總統。世居湖北黃陂西鄉、縣城、東鄉與北鄉。
二、塗治
塗治(1901.7.1-1976.1.1),農學家。湖北黃陂人。1924年畢業於清華學校。1929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博士學位。八一農學院教授、院長,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第一副院長,新疆農業科學院院長。對新疆的教育與科學事業及農業生產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三、田長霖
田長霖(1935.07.24-2002.10.29),湖北黃陂人,傳熱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香港創新科技委員會首位主席。
四、陳慶宣
陳慶宣,地質力學家 1916年4月4日生於湖北黃陂。194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2005年10月2日逝世。 曾任國土資源部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首次在實驗構造方面研究了扭裂隙的形成條件和過程以及長期應力作用下岩石非彈性變形。
五、黎重光
黎重光(1903~1983),原名紹基,湖北黃坡人,民國臨時大總統黎元洪長子。民國9年(1920年)去日本東京求學,3年後回天津,入南開大學讀書,畢業後曾任濟南魯豐紗廠和中興煤礦公司董事長等職務。
建國後,他先後從香港調回輪船5艘,重建中興輪船公司,任董事長,致力於祖國航運事業的發展,1956年曾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D. 黎元洪是什麼人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原籍安徽省宿松縣,生於湖北省黃陂縣回黎家河(今屬大悟縣答),人稱「黎黃陂」。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黎被革命黨人強迫推舉為湖北都督。漢口、漢陽光復,各國領事宣布「中立」,才宣告就職。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黎被選為副總統兼領鄂督。
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的都督,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兩任大總統和三任副總統的人。 民國十二年(1923年)6月,黎元洪再度辭職,退出政壇,移居天津投資實業。民國十七年(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腦溢血在天津去世,享年65歲。
E. 黃陂話的方言歌曲
說唱黃陂
木蘭湖的水,泡木蘭山的茶,我們是地道的黃陂伢,黃陂伢說黃陂話,開口閉口是您朗嘎,您朗嘎您朗嘎您朗好唦。您朗嘎吃了冇?您朗嘎坐一哈,您朗嘎喝杯熱茶。你們哪個「說」,我們叫得「說」,你們哪個「熱」,我們叫得「熱」,一說一熱是黃陂的特色,說唱黃陂我們都來說。
無花不是春,無鳥不是林,無雨不是江河水,無陂不成鎮。九佬十八匠,無陂不成鎮,世界各地旮旯空里都有黃陂人。自古黃陂人人骨頭硬,黃陂人一打兩響落地有聲,不乞不討不坑不騙不害人,講忠孝是根本,守誠信要本份,靠自己的勤勞雙手四海謀生存。不管你在哪個地方都能聽到親親熱熱黃陂話,不管你在哪個地方都能感受客客氣氣黃陂情,黃陂話,黃陂情,黃陂話親熱又好聽,黃陂人大方又熱情,能工巧匠志士能人遍天下,五洲四海都有黃陂人。
古代有巾幗英豪花木蘭替父從軍,征邊關掃狼煙千古留名。北宋的程頤程顥「雙鳳二程」,創立的程朱理學博大精深。民國總統黎元洪黎黃陂是他的俗稱,他是辛亥革命的元勛。
愛國學者胡秋原海峽破冰第一人,美國教育界首位華人校長田長霖,義大利「加勛騎士」萬子美,他們都是黃陂人。世界級的詩人彭邦楨,他寫的《月之故鄉》情意深,「天上一個月亮,水裡一個月亮」呼喚兩岸海峽情,牽動兩岸同胞心。
瑞典終身職業歌唱家蔡大生,文壇老水手曾卓是詩聖,美術大家馮今松名揚四海,「東方電腦」柳大華盲棋才叫神。《青春之歌》有謝芳是電影明星,乒乓球有陳靜還有劉國正,飛毛腿陳菊英體操黃力平。
吃一塊糖蒸肉日子過得蠻潤心,衣食住行行行狀元都有黃陂人。蔡林記的熱乾麵爽口香噴噴,熱乾麵創始人是我們黃陂蔡榨人。黃陂老闆創辦的祁萬順,開在漢陽鍾家村。談炎記的水餃皮薄肉又嫩,看一眼口水直流硬是欠死人,過癮過癮把口水吞。精武的鴨脖子辣口不辣心,能美容能養顏還能瘦身。小藍鯨遍布武漢三鎮,連鎖經營到河南到海南還到內蒙城。白海記的旗袍它是精品,三彎一翹高水平,穿在身上靚得很,外國人都說好摩登。歸元寺香火盛,五百羅漢有神韻,它是我們黃陂的工匠造,喜怒憂思悲恐驚反映人間情。高洪泰的銅鑼威名震,梅蘭芳大師贊美聲聲,曹正興的菜刀刀鋒韌,遠銷大洋到了日本。
九佬十八匠,無陂不成鎮,行行出狀元,黃陂有精英。黃陂人了不得,再把黃陂的將軍說一說。翻開中國革命史,黃陂人豐功真顯赫,潘忠汝、吳光浩為救人民於水深和火熱,要把反動統治的廟堂拆,「燒窯的賣瓦的都是扎在一把的,我們都是扎在一把的。」在木蘭山創建了中國革命第七軍,獻出了生命灑盡熱血。勇猛將軍徐海東,平型關戰役殲滅了日寇報大捷。木蘭山虎將張廣才,大別山嬌子杜義德,安源大罷工有韓偉,陳慶先馳騁在蘇浙,智勇雙全袁學凱,何道泉轉戰大江和南北。
黃陂的名人贊不盡,五湖四海享盛名,黃陂的名人贊不盡,他們都是我們黃陂人。